56个民族资料..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941538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6个民族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56个民族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56个民族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56个民族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56个民族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56个民族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56个民族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56个民族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6个民族资料..docx

《56个民族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6个民族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6个民族资料..docx

56个民族资料

56个民族资料2009-09-2920:

55汉族,现有人口10.4亿多。

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松辽平原及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的中下游流域农业发达地区,并散居于全国各地。

在中华族的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

汉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汉字经过3000年的演变,发展成现在的通用简化汉字。

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

.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

其先民主要是13世纪蒙古人3次西征后大批东迁的回回人,以及远在唐宋时期侨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并吸收了汉、蒙古、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

汉语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一些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

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

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

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

.

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牧民。

由于受部落间战争的影响,各个部落的分支逐渐迁徙西域(今新疆),先后曾被译为韦纥、乌纥、袁纥、回鹘、畏兀儿.

之意。

联合、团结,沿袭至今,是维吾尔,以后才改为“维吾尔",沿袭至今,是"团结”、"联合"之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详情请进入苗族城,让你耳目目睹一个神奇的民族.

彝族聚居地带群山耸立,河流纵横。

高山深谷中散布着许多湖泊和平坝(盆地),构成优美的自然景观。

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受到广大彝族人民的接受和拥护。

.

壮族聚居区地处岭南西部,地形奇特,山青水秀,自然景观十分美丽。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热带、亚热带作物。

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薯类等。

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

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

有布壮、布土、布侬、布曼、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

后来改为壮族。

.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地区,其次是贵阳市、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此外云南省的富源、罗平、马关、河口等县和四川的宁南、会东、木里、普格等县,还有越南也有布依族分布。

布依族世代居住在红水河和南北盘江流域一带,位于北纬24°10′~26°和东经104°10′~108°10′之间。

.

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

最早迁入定居的一批,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关于朝鲜语的系属问题,中国学术界尚未定论,但多数倾向属阿尔泰语系。

.

在我国吉林省的东部,有一座神奇秀美的山叫长白山。

每到冬季,山上都被皑皑白雪覆盖着。

远远望去,长白山银妆素裹,格外壮丽,因此人们称它为白山。

在黑龙江省的北部,有一条自西向东南流的大河,这就是有名的黑龙江,江水墨绿得近乎黑色,仿佛一条黑龙在翻滚,因此人们把它叫做黑水。

在这白山黑水之间是一望无际的东北大平原。

这里,孕育了一个勤劳勇敢、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满族。

.

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

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

侗侗家等他称。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

民间多称洞家、峒人、峒苗.

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侗水语支。

原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侗文。

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

侗族地区一向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

侗族诗歌韵律严谨,题材多样,尤以多声部无伴奏的侗族大歌为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在文学和音乐方面都有极珍贵的价值。

.

瑶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瑶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南方的湘、黔、桂、粤、滇相毗连地带。

这里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植物、动物、矿藏等资源。

如有绿色宝库之称的江华瑶山,号称为广西最大天然植物王国、杉木之乡的金秀大瑶山.

白族人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有南部、中部和北部3种方言。

绝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并通晓汉语。

白族人民从唐代开始曾经使用过以汉字为基础的方块白文,以记录白语。

由于汉族和白族的交往,白族人长期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所以白语里含有大量汉语词汇,汉文很早就成为白族通行的文字。

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

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

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

只有湘西的龙山、永顺、古丈等县的少部分地区仍通用土家语。

.

哈尼族自称很多,有哈尼、卡多、(亻爱)尼、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哈尼族。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内部又分哈尼、碧卡、豪白三种方言。

20世纪50年代为其创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但尚未普及。

哈萨克族的主要聚居地位于新疆北部。

四周由天山、阿尔泰山和塔尔巴哈台山等山脉环绕,中间是准噶尔盆地和伊犁盆地。

伊犁河、特克斯河、额尔齐斯河、额敏河和乌伦古河等纵横交错,高原湖泊点缀其间。

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温差分明。

盆地周围的群山,是良好的夏牧场,河流两岸和山谷丘陵,是适宜的冬牧场。

绝大多数哈萨克人世代在这里从事游牧,少数人也兼事农耕。

过去,人们很少经商。

但如今,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发展,不少人已开始步入活跃的经济领域。

.

傣族地区处于云贵高原的西端,高黎贡山、怒山、哀牢山等形成天然屏障,澜沧江、怒江、元江蜿蜒宽阔,湍流不息。

在这山水之间,散布着许多峡谷平坝(小平原),是傣族人民居住的地方。

在这美丽的平坝里,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生长着许多热带、亚热带作物和珍贵药材。

稻谷生产是傣族的主要传统作物,西双版纳和德宏素有滇南谷仓的美誉。

.

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

八世纪时,傈僳族的先民居住在金沙江两岸。

十六世纪中叶开始进入怒江地区。

十七、十八两个世纪中,大批傈僳族迁入云南德宏和临沧、耿马等地,有的沿金沙江南下进入绿劝、大姚等地,繁衍生息。

傈僳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原有结构不完整的文字,经1957年的创制,形成了现在通用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

佤族善于雕刻。

在佤族村寨中,处处可见雕刻有人物或动物的图案。

佤族崇善红色和黑色,服饰多数以黑为质,以红为饰,基本上还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

西盟地区的男子用黑布或红布缠头,上身穿无领短衣,裤子短而宽,喜欢赤足。

青年男子身佩长刀,颈带竹藤圈,头戴银箍,身挎背带,显得威风凛凛。

他们喜爱装饰品,耳朵穿孔戴大圆耳环,颈带竹藤圈,手腕戴银镯银链。

.

畲族人民早在唐代就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繁衍生息。

南宋时期畲民的族称见于史书。

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山里的客人。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畲族。

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大部人讲当地方言。

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文。

.

佬族聚居区地处黔北,在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年降雨量居全国平均数之首,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适合于农业与多种经营的发展。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

拉祜族有拉祜纳、拉祜西两大支系,源于古代氐羌系统,与彝族关系。

自称拉祜,意为用火烤吃老虎肉,反映出拉倮黑密切。

清代文献中被称为

祜族历史上曾是一个狩猎民族。

苦聪人是拉祜族的一个支系。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拉祜族。

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大多数人通汉语和傣语。

部分拉祜族普遍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后来,在原有的字母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推广使用。

.水族的远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

唐宋时与壮侗族各民族一起被统称为僚。

北宋时在水族地区设抚水州。

水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籍。

清代,多称其为水家苗、水家等。

新中国成立后,水族被正式定名。

.

东乡族,历史上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等。

泛指古代中亚一带的穆斯林。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东乡族。

东乡族语基本上同蒙古语相同,同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无文字。

通晓汉语、汉文。

东乡族地区位于甘肃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

境内山峦沟壑,星罗棋布。

这里盛产的农作物马铃薯,以沙而甜,含淀粉高而闻名。

唐汪川的桃杏,有白兰瓜的醇香。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曾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

由于同音异写,汉文史籍曾以摩沙、磨些、么些、摩梭称之。

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

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定名为纳西族。

.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

唐代,其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

自元、明、清时期,又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称。

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认为景颇族。

景颇族主要有五个支系。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20世纪末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柯尔克孜族聚居的西部是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东南部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

由融雪汇集的克孜勒河、盖孜河、廓克沙尔自西向东流经境内。

高山周围与河流两岸是一片片丰美的草原,适宜畜牧业生产。

部分河谷盆地,还可以灌溉垦殖。

柯尔克孜族就是在这块土地上,世代过着以游牧为主,兼事农耕的经济生活。

.土族聚居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境分山区、浅山区和川水区三种地形。

北部山区森林密茂,有广袤的草山牧场。

南部浅山,河川交错,气候温暖,遍布良田园林,盛产蔬菜瓜果。

土族是本民族的自称。

因地区不同,还有蒙古尔、察罕蒙古、土昆、土户家等多种他称。

土族的远祖,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吐谷浑,唐宋时期的吐浑、退浑,元代的土人等。

新中国成立后,土族成了他们统称。

.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

的民族--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有121357人。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有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方言。

由于达斡尔族长期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大部分人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鄂温克语。

.仫佬山乡是景色迷人的山水画廊,山如剑排,水似绸缎,素有小桂林之称。

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矿藏和山货。

仫佬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

采煤和采集在生产中也占有较重要地位。

仫佬族多自称木冷,即伶人,晋代便有僚人的记载见于文献。

唐宋以后僚人、伶人在史籍中则更多出现。

直至清代才有姆佬之名。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仫佬人民的意愿,统称仫佬族。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

他们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

这里山高谷深,林茂水急,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盛产名贵药材,又是国宝大熊猎和珍稀的金丝猴生息之地。

羌族以农业为主,以畜牧业为副,以狩猎和多种副业为辅助。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

鲜卑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

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

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基诺是民族自称,过去汉语多音译为攸乐,意为跟在舅舅后边,加以引伸即为尊崇舅舅的民族。

1979年6月经民族确认,成为中国的第55个民族。

现有人口18021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民族乡,少部分散居在景洪县的勐旺、勐养、橄榄坝、大渡岗和勐腊县的象明、勐仑等地。

.布朗族地处海拔1500米至2300米的亚热带山区,群山峻岭间密布着参天蔽日的原始森林。

这里雨量充沛、四季无霜,盛产桐油、香樟等经济林木。

布朗人以农业为主,种植旱稻、棉花与茶叶,其聚居地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原料产地之一。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无文字。

布朗人兼操汉语、傣语和佤语,部分人通晓汉文和傣文。

.撒拉族聚居区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黄河沿岸,这里气候温和,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适于小麦、青稞、荞麦、玉米、谷子等农作物及瓜果蔬菜的生长。

循化椒是驰名的土特产。

撒拉族,早在元朝时,其先民--中亚撒玛尔罕人经新疆长途跋涉迁徙循化,后与周围的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撒拉族。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撒剌、沙剌、沙剌簇、萨拉、等是汉人对他们的称谓。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撒拉回

定名为撒拉族。

.毛南族自称阿南,意为当地人,说明他们是该地区的土著居民。

唐代以前的僚,宋、元、明时代的伶,与毛南人的先祖有渊源关系。

史籍中曾先后出现过茅滩、茆滩、茅难、冒南、毛难、毛南等名称。

毛南族有自己的民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没有民族文字,曾用汉字音义拼记过毛南语的民歌等,称土俗字。

毛南人多通壮语及汉语,现通用汉文。

.阿昌族聚居区地处高黎贡山余脉的丘陵山地、峡谷平坝,为阿昌族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阿昌族自古以擅种水稻而闻名。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

古代汉文史籍曾记载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对阿昌族不同时期的称谓。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

.普米族自称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

白人)之意。

古代汉文史籍称之为西番或巴苴。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

各地方言差别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话。

许多普米人还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

过去,宁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来拼记普米语,用以记载民族的历史传说、故事和歌谣等,但流传不广。

后来多被巫师用以书写经卷。

现在普米族地区大都通用汉文。

.塔吉克族主要聚居的塔什库尔干,地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东部。

境内群山耸立,南有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北有海拔7546米的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终年积雪,冰川高悬,险峻奇丽,仪态万千。

雪岭冰峰之下的河流两岸谷地,既有连绵成片的草原,也有可供稼穑的土地。

自强不息的塔吉克人民就生活在这里。

.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

人口27123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

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

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方言之间差别很大,几乎不能通话。

由于与傈僳族长期共处,怒族人民普遍会讲傈僳语。

.乌孜别克族源于14世纪蒙古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

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

居住在撤马尔罕、花刺子漠、安集延、布哈拉等地区的乌孜别克商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经新疆到内地经商,往来频繁,络绎不绝,其中一部分商人逐渐在新疆一些城镇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形成了中国的乌孜别克族。

.中国的俄罗斯族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

他们最世纪,又不断有俄罗斯人迁19世纪末叶由沙皇俄国迁来的。

进入18初是在.

入新疆等地定居,当时他们被称作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并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权力,正式改称为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

在社会上,他们都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中,在与本民族人交往时,他们也讲俄语,使用俄文。

.鄂温克族生活的地区,处于大兴安岭支脉的丘陵山区。

这里有广袤的草原,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江河湖泊。

资源丰富、山河秀美。

但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各地区鄂温克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聚居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讷河县的鄂温克族从事农业;居住在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扎兰屯市等地的鄂温克族则以半农半猎为生;而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鄂温克族还从事着传统的狩猎业。

因为他们狩猎时使用驯鹿,常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

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是德昂族的先民。

新中国成立后称崩龙族,1985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

德昂族居住分散,并与社会发展阶段各不相同的汉、傣、景颇、佤等民族杂居。

因此,受这些民族影响,特别是受傣族的影响较深,其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基本与傣族相同。

.保安族地区位于甘肃西南部,东南与临夏县接壤,西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毗邻,北与青海民和县隔河相望,东北部与永靖县以黄河为界。

在这巍峨的积石山下,黄河上游之滨,水草肥美,宜农宜牧。

小麦、玉米、洋芋、青稞、豌豆是保安族的主要农作物。

汁甜味美的冬果梨和薄皮核桃尤为著名。

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称,历史上曾被称作回回、保安回等。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保安族。

.

特别声明: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1:

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2:

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