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522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docx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

农村儿童孤独感研究以湖北省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作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结论却呈现出极大的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多数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总体情况令人堪忧(王东宇、王丽芬,2005;郑楚亮,2007;徐为民,2007;袭开国,2008;赵时,2010等),但也有不少指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相比,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周宗奎,2005;岳慧兰,2006;刘鹏,2007;张若男,张丽锦等)。

本文主要从儿童孤独感方面来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选取蕲春、黄陂、黄石地区的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男生838名、女生593人;留守儿童1016人、非留守儿童415人。

调查年级选取小学四五六三个年级,初中七八年级,为调查对象。

表1-1儿童心理调查分布(单位:

N)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纪

八年级

合计

性别

57

152

123

304

202

838

61

104

66

214

148

593

类别

非留守儿童

23

66

58

165

103

415

留守儿童

95

190

131

353

247

1016

二、儿童心理健康基本状况

儿童孤独感是由AShier等人1984年编制的3-6年级儿童孤独量表改编而成的(Asher,SR,Hymel,s,renshaw,pd.Lonelinessinchildren.Childdevelopment,1984,55:

1456-1464);儿童孤独感有效测试1354份,均值37.80,众值38,极小值18,极大值80。

在儿童孤独感方面,正常的占32.3%,有点孤独的占43.9%,很孤独的占20.3%,特别孤独的占3.3%,严重孤独的占0.2%(图2-1)。

图2-1儿童孤独感分类直方图

三、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

(一)儿童孤独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工具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AShier等人的研究为标志(Asher,SR,Hymel,s,renshaw,pd.Lonelinessinchildren.Childdevelopment,1984,55:

1456-1464),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及与之相联系的交友问题成为国外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研究发现,在小学儿童中存在着相当普遍的孤独感(cassidy,j,asher,sr.lonelinessandpeerrelationsinyoungchildren.Childdevelopment,1992,63:

350-365),还有研究考察了同伴地位和学校适应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发现被同伴拒绝、没有朋友或虽有朋友却不能满足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都与孤独感有关(margalit,m,ben-dov,i.Leamingdisabilitiesandsocialenvironments:

kibbutzversuscitycomparisonsoflonelinessandsocialcompetence.Internationaljournalofbehavioraldevelopment,1995,18(3):

519-563)。

我国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国外有关研究的结论(邹泓.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

55-59),但从总体上看,对留守儿童进行的有关研究数量并不多,关于友谊关系和情绪适应、学业和社交适应等问题的研究还主要限于初中以上的青少年群体。

而且,有关研究主要采取横断设计,旨在考察儿童友谊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还较少。

另外,针对儿童对自身同伴交往或交友状况的认知和感受对其实际的交友状况的影响的研究也并不多见。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是其自身发展的主体,他们通常能够根据社会评价及自我认识和评价,进行主动而有效的自我调整,以适应环境。

关于孤独感的概念,目前心理学界尚无公认的统一界定。

对孤独感可作以下定义,孤独感是指个体感觉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期望与实际交往水平之间产生差异时而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和消极的情绪体验。

 孤独感与独处、独居有其不同之处。

孤独感反映了个体对其社交关系网络不完善的主观知觉,因而与独处不同,后者反映了一种真实的状态,这种主观上的不完善可以进行定量(如,社交网络规模偏小)或定性(如,与他人缺乏亲密感)的评估。

独居与孤独感也不同,它是主观故意选择的独处。

独居的动机可能来自于沉思冥想的需要,或者是为了进行某种有目的的活动(如学习、养兴趣爱好),与孤独感总是和负性的情绪体验相联系有所不同,独居可以被视为愉快的、积极的,有时甚至是令人向往的,能激发人的创造性,为个体提供解脱现实生活中沉重的工作压力的机会(池丽萍等:

《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心理科学》2003年第26卷第5期,第2页)。

本文主要从而儿童的性别、留守状况、年级分类、父母教育环境、学校环境等方面来描述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以及对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感的原因,做简单的探索性分析。

本文采用的研究工具是,儿童孤独感问卷。

该问卷是由AShier等人1984年编制的3-6年级儿童孤独量表改编而成的(Asher,SR,Hymel,s,renshaw,pd.Lonelinessinchildren.Childdevelopment,1984,55:

1456-1464),改编后的问卷剔除了原有的补充项目。

为了使问卷的结构更为合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三个主因素,分别命名为(纯)孤独感、对交友的自我评价、社会适应感,其中(纯)孤独感包括9项,即“我和别的同学和不来”、“当我需要帮助时,没人会帮我”、“我总是单独一个人”、“我没有任何朋友”、“我感到别人不愿和我一起玩”、“没有什么人和我一起玩”、“我很难让别的同学喜欢我”、“我感到孤独”、“我找不到人谈话”;对交友的自我评价包括5项,即“我有很多朋友”、“我在学校容易交上朋友”、“当我需要朋友,我可以找到一个”、“我与别的同学相处很好”、“我不容易交上朋友”。

社会适应感包括4项,即“我喜欢学校”、“我善于和别的同学在一起学习”、“我对我目前的情况很满意”、“班里同学都喜欢我”。

Kaiser-Meyer-Olkin系数为0.906,适合因素分析,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分布为6148.182,自由度为153,显著性概率值为p=0.000<0.05,达到显著水平。

表3-1儿童孤独感主成因素分析

孤独感量表主成因素分析

成份

1

2

3

我和别的同学和不来

.698

当我需要帮助时,没人会帮我

.692

我总是单独一个人

.690

我没有任何朋友

.660

我感到别人不愿和我一起玩

.622

没有什么人和我一起玩

.580

我很难让别的同学喜欢我

.574

我感到孤独

.483

我找不到人谈话

.443

我有很多朋友

.695

我在学校容易交上朋友

.688

当我需要朋友,我可以找到一个

.607

我与别的同学相处很好

.569

我不容易交上朋友

.534

我喜欢学校

.716

我善于和别的同学在一起学习

.622

我对我目前的情况很满意

.602

班里同学都喜欢我

.545

提取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法:

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a.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

对问卷中的一些项目,如“我在学校容易交上新朋友”,“我喜欢学校”等,进行负向记分。

然后,分别将各维度及总量表所包含的项目得分相加,得到各维度分和总分。

被试在各维度及总量表上的得分越高,表示他们的孤独感越强,对自身交友状况的满意感或社会适应感越低。

表3-2儿童孤独感问卷各维度及总分的pearson相关

相关性

纯孤独感

交友自我评价

社会适应性

儿童孤独感

纯孤独感

Pearson相关性

1

显著性(双侧)

N

交友自我评价

Pearson相关性

.544**

1

显著性(双侧)

.000

N

1364

1409

社会适应性

Pearson相关性

.304**

.461**

1

显著性(双侧)

.000

.000

N

1361

1396

1405

儿童孤独感

Pearson相关性

.866**

.824**

.648**

1

显著性(双侧)

.000

.000

.000

N

1354

1354

1354

1354

**.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儿童孤独感上我们分为纯孤独感、交友自我评价、社会适应性三个维度,通过相关分析,各维度与儿童总体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各维度之间显著相关。

(二)年级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

小学儿童孤独感存在年级差异,四到六年级,七年级及八年级儿童孤独体验较强烈,尤以八年级儿童孤独感体验最为强烈。

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秦楚(《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21卷第2期,第2页)、石庆馨(:

《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儿童心理卫生》2005年第19卷第6期,第1页)、周宗奎(《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19卷第4期,第3页)等人研究发现,3-6年级小学生的孤独感不存在年级差异。

但也取得相关研究的支持,小学生孤独感存在年级间的差异,随着年级的增加,孤独感呈下降趋势。

(张顺等:

《安徽省某农村地区3~6年级小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疾病控制杂志》2007年第1卷第11期,第3页)换句话说,小学儿童的孤独感随着年龄的增加,所体验到的孤独感逐渐减弱。

这样的结果是人们所期望看到的,也愿意被人们所接受,因为这预示着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池丽萍(池丽萍等:

《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心理科学》2003年第26卷第5期,第2页)等人研究表明,4-5年级小学生的孤独感存在年级差异,四年级儿童孤独感比五年级儿童孤独感体验强烈。

蒋艳君(蒋艳君:

《农村儿童孤独感现状调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2页)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比较相近,其研究表明儿童孤独感存在年级差异,且4年级与5年级、4年级与6年级之间儿童孤独感存在显著差异。

 

小学四年级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断地走向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理想,可以说是处于一个重要蜕变期。

三年级以前,在低年级儿童的眼里教师及父母是权威的象征,这与皮亚杰认为6~8岁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为权威阶段相符。

这一时期的儿童特别在意父母及老师这些权威人士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心理和生理不断向成熟发展,儿童的判断能力、认知能力不断得以提高,儿童不再无条件的信任、服从于教师及父母,他们质疑权威,开始重新判断、审视教师及父母,这时的儿童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迫切需要得到教师及父母对自己的肯定与支持,可在父母及教师的眼里他们还是小孩子,他们这种需要他人理解与不被理解,期望获得尊重与不被尊重的矛盾使得儿童心理产生一种无助感与孤独感,从而陷入孤独感。

 

四年级的儿童(9-10)正处于童年中期,儿童的心理特点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情感发展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情感由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

可以说,四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能力的关键,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可以使得孩子的情感调控能力有较大地提高。

但父母及教师往往忽略儿童情绪情感上的变化,以及儿童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在学校及家庭教育中引导的缺失,使得儿童的情绪发展不能得到有效地指引,这就给孤独感这种不良的消极情绪以可乘之机。

 

另外,随着儿童情感生活地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友谊感、责任感、审美感、集体荣誉感也有了进一步地发展,儿童社会交往的重心由家庭逐渐转移到学校,同伴关系和友谊成为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情绪情感的逐渐稳定,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得到同伴及朋友的认可与肯定,孤独感体验便呈下降趋势。

但到了初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变高,儿童逐渐面临升学、父母以及老师所施加的多种无形的压力,迫使儿童友谊退居二线,学习任务成为重中之重。

儿童大量的时间都用于学习,与父母、老师及同伴谈论的也是学习,儿童的真实情感及情绪都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这就使得儿童产生焦虑、孤独等不良的情绪体验,长此以往便陷入孤独感。

年级

Mean

N

Std.Deviation

Minimum

Maximum

F(sig)

四年级

36.5000

108

11.77872

18.00

64.00

3.772

(.005)

五年级

36.9619

236

11.02428

18.00

69.00

六年级

35.8708

178

10.66756

18.00

77.00

七年级

38.1883

494

11.41380

18.00

80.00

八年级

39.2426

338

9.76855

18.00

74.00

表3-3儿童不同年级对孤独感的影响

(3)、性别对孤独感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

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

池丽萍(池丽萍等:

《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心理科学》2003年第26卷第5期,第2页)、秦楚(秦楚:

《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21卷第2期,第1页)的研究发现:

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也就是说,男女生之间孤独感体验没有大的差别,这与本研究所得的结果相一致。

而与石庆馨(石庆馨等:

《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儿童心理卫生》2005年第19卷第6期,第1页)、周宗奎(周宗奎等:

《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19卷第4期,第3页)等人的研究不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

3-6年级小学生的孤独感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

周宗奎的研究认为是社会文化所致。

社会角色要求男性要自立自强,所以男孩子有较强的自控力,情绪不外露,使得负面的情绪找不到合适的宣泄途径,而女孩子则情绪比较外露,情绪上出现问题,往往通过大哭、倾诉等不同的方式合理及时的将负面情绪消除掉。

本研究与以往研究不一致与选取的研究对象有关。

现在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都比较宠爱和娇惯,所以现在的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往往比较任性、脆弱,情绪波动较大。

另外,本研究所研究的被试均存在普遍孤独感,从这一层面也可以导致男女生之间的孤独感不存在差异。

表3-4性别对儿童的孤独感影响

你的性别

Mean

N

Std.Deviation

Minimum

Maximum

F(sig)

38.2814

789

11.10069

18.00

80.00

3.698

(.055)

37.1239

565

10.66722

18.00

73.00

(4)、留守与非留守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

儿童孤独感在留守与非留守上不存在差异。

这与以往研究有所出入,胡丽蓉(胡丽蓉,胡碧蓉:

《城乡小学生社交焦虑与孤独感比较》,《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8月29卷第8期,第1页)的研究发现农村学生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孤独感表现得更为强烈。

以往的研究中儿童孤独感在流动和留守上存在差异,而本研究中城乡儿童孤独感水平不存在差异。

研究结果有这么大的反差,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以往研究,留守儿童父母和流动儿童父母,赚钱的方式和生活的方式都不同,留守儿童单亲在家或老人照料,有人陪伴,现在农村朝着城镇化进程发展,监护人都在忙着工作赚钱,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动儿童虽然生活在城市,但父母为了给儿童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而忙于工作,这就注定父母与儿童没有共同的时间来交流情感,而教师相对于父母而言与儿童的接触时间比较长,有较多的时间与机会和儿童相处、交流,但毕竟学生数量较大,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况且孤独还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不经过细致的观察是不能轻易发现的。

况且,父母与教师关注的都是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少关心儿童的心理状态及情感体验,这就使得儿童感觉无人真正的关心自己,从而易陷入孤独感。

另外,流动和留守儿童孤独感平均水平普遍较高,这也是造成二者无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3-5儿童类别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

儿童类别

Mean

N

Std.Deviation

Minimum

Maximum

F(sig)

农村儿童

36.8061

392

10.72121

18.00

80.00

4.557

(.033)

农村留守儿童

38.2027

962

10.99775

18.00

77.00

(5)、家庭环境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是影响小学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主要因素,这与李艳红的研究结论一致。

但值得注意的结果是:

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模式与一般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模式在回归方程中存在差异。

对学业不良儿童,母亲的惩罚严厉和父亲的温暖理解是最主要的解释变量;而对一般儿童,母亲的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温暖理解是最主要的解释变量。

由于母亲的温暖理解和父亲的温暖理解有较大的相关性,所以应当关注母亲惩罚严厉和母亲拒绝否认对两类儿童孤独感作用的不同。

可能原因是学业一贯不好更容易引发父母采用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

而学业不良儿童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情,更需要得到家庭的温暖、理解和关怀,尤其是孤独程度较高的儿童,内心更是敏感脆弱。

当父母使用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他们会产生强烈的被抛弃的恐惧,从而孤独感受更加强烈。

父母对学业不良儿童进行严厉惩罚,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把自己的教育作用降到最低,尤其是母亲的惩罚会大大增强学业不良儿童的孤独感。

有研究表明,母亲采取严厉的教养方式会比父亲更能影响儿童的情绪操控,这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这提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尤其是对待学业不良子女时,更要注重教育方式。

对于一般儿童,母亲的拒绝否认比对学业不良儿童的影响作用更明显,可能的解释是学业不良儿童的父母比一般儿童的父母更多采用惩罚严厉(包括体罚、苛求、威吓等惩罚)、拒绝否及过分干涉的教养方式,学业不良儿童对母亲的拒绝否认相对“习惯”了,而一般儿童较少受到惩罚,一旦母亲对他们采取拒绝否认和不信任的态度,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受尊重,不被理解和被抛弃,进而产生孤独感。

表3-6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

妈妈的教育方式

Mean

N

Std.Deviation

Minimum

Maximum

F(sig)

不偏向惩罚

36.9492

1103

10.66412

18.00

80.00

17.694

.000

一般

41.8889

153

11.64924

18.00

73.00

偏向惩罚

47.0606

33

11.04236

24.00

69.00

特别偏向惩罚

37.6000

5

11.14899

25.00

54.00

爸爸的教育方式

Mean

N

Std.Deviation

Minimum

Maximum

F(sig)

不偏向惩罚

37.1058

1144

10.53030

18.00

74.00

13.987

.000

一般

42.3406

138

12.06823

18.00

80.00

偏向惩罚

46.0952

21

13.09162

25.00

73.00

特别偏向惩罚

39.6667

3

14.57166

28.00

56.00

(6)、儿童孤独感解决对策

孤独感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儿童存在孤独感表明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某种缺陷,或者情绪情感体验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小学生产生孤独感既有儿童自身和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教师、同学和班集体等等多方面的原因。

减轻儿童的孤独感,对培养他们的集体感、友谊感和归属感,更好的适应社会、健康的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

  

(1)儿童层面 

1、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完善自己。

 

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

“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他也就在心中点燃了一盏光芒普照的明灯。

”陷入孤独的儿童大多对自己葆有不满,尤其是学业不良的儿童,往往过于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陷入他人中心主义而失去了对自己正确认识的机会。

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而清醒地认识,除了要留意身边人比如老师、父母及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外,还要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一番冷静、客观的评价,无论是优点或是缺点,成功还是失败,对自己的一切都应该积极接纳,要平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得失成败,要乐观开朗,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对自己的长处不骄傲,对自己的短处不回避,取长补短,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不卑不亢,使自己走出孤独,健康地发展自己,不断地完善自我。

 

2、善于交往,乐于沟通 

悦纳他人,可以结识朋友,朋友可以满足个人的安全和归属的需要,朋友能替自己分忧解愁。

人际交往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作用,对小学生的个人成长也尤为重要,尤其是处于孤独感状态的儿童。

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

有孤独感的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这与其缺乏社交技巧有很大关系。

所以,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 提高他们的交往技巧,帮助他们减轻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孤独感。

 首先,改变自己的人际交往的态度。

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

培养自己生活的乐趣,经常抽出时间主动接触别人,尝试结交新的朋友,平时有意识地参加一些群体活动,加强自己的参与感,与他人融为一体。

 其次,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人际交往的过程是彼此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过程。

在沟通中,只有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让别人走近你,了解你,接纳你,帮助你,为你排忧解难。

 最后,礼貌待人,平等交往。

学会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习惯等。

注意在人际交往中要遵循平等、信用、宽容等原则要谦逊有礼,尊重长辈。

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要自尊自信,但也不要傲慢自大,交往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二)学校层面 

1、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

学校要开设心理辅导课,聘用专业心理教师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必要时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有意识的帮助儿童正确的认识自我,对自我产生肯定性的评价,从而切实的去完善自我,理智的控制自我,走出不良自我认识的误区。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发现问题可及时与家长、老师、同学沟通,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