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967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docx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docx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43道题)

1.职业道德:

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体系最完备的历史时期

我国私人讲学之风发端于春秋战国,盛于两汉与唐宋。

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私学是儒墨两大学派创立的,儒家私学以孔子最盛,孔子为私学创始人。

2.教师职业道德:

就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

3.教师职业理想: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

必须做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4.教师职业责任:

就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它往往是通过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的。

5.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就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养学生。

6.教书育人原则:

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自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并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7.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统领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8.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最早由孔子提出。

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行为作为学生行为的准则,成为可资的行为表率,可效法的榜样。

它是社会向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目标和职业活动规范。

9.教师职业义务:

就是教师对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教师集体所承担的责任,所应履行的职责。

10.教师职业良心:

是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对教师责任的自觉意识,是教师在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教师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教师意识中的有机统一。

它是教师的社会道德义务经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教师内心准则和教师品德的结果。

11.教师职业荣誉:

就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意向。

它包括自我意识的荣誉和社会客观评价的荣誉两个方面。

12.教师职业幸福:

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以自己出色的劳动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和理想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13.教师道德行为:

是指以教师为职业的道德主体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在其以教师身份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有利于或有害于学生、学校、社会及他人的行为。

14.教师道德行为选择:

是教师在面对两个以上的道德行动方案时,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愿自觉的判断取舍和决定一种道德行动方案的过程。

15.教师道德行为评价:

与教师职业劳动相关的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通过社会舆论或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对教师群体或个别或一系列道德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褒贬态度。

16.教师道德修养:

是指教师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根据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改造而形成的教师道德品质和达到的师德境界。

17.教师道德品质:

是指以教师为职业的道德主体所特有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特征,是教师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和一贯表现。

18.慎独:

是指个人在无人监督时,仍能谨身遵守道德原则,它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

19.道德规范的特殊性是什么?

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第二,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20.职业道德的特点。

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带有强烈的具体职业特征。

第二,在形式方面,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第三,在调节范围方面,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第四,在功能和效果方面,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成熟性。

21.教师职业选择应处理好的问题:

1、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相结合2、正确处理里教师职业选择与教育才能的关系。

3、正确看待教师的苦与乐。

22.职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区别:

(1)职业责任、职业义务是靠外在的强制力量推动人们的职业行为,而道德义务是在人们内心昔年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

(2)履行职业责任、义务与德奥某种权力或报酬紧密联系。

而履行道德义务不是为了得到权力和报酬。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作用。

第一,提高竞争意识。

第二,开拓创新观念。

第三,增强平等观念。

24.如何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

(1),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首先要求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原则、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等基本道德原则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反对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2),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我们依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提炼出关于市场经济秩序的新道德规范,作为对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基本道德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效补充。

(3),要引导人们超越个人权利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个人权利能够得到尊重和保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就,也是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目的所在,但是个人权利不是个别人的权利,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拥有的权利。

25.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

(二)教师职业的复杂性(三)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四)教师职业劳动的长周期性

26.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一)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二)道德行为的示范性(三)影响结果的深远性

27.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1)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28.为什么说教书育人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首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其次,教书育人体现了集体主义原则的要求。

再次,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的根本原则。

总之,教书育人是教师献身教育、忠诚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教育目标最根本的手段。

29.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有哪些:

(1)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2)热爱学生、教学相长(3)严谨治学、博学多才(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0.简述教师在风度仪表方面的要求。

风度仪表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其内心世界的表露,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首先,在服饰上,要做到整洁高雅。

其次,在神态上,要做到愉快亲切。

第三,在言谈上,要做到谦逊文雅。

第四,在举止上,要做到稳重端庄。

第五,在待人处事上,要做到真诚热情。

31.教师职业义务的特点。

第一,履行教师道德义务是教师自愿选择的结果。

第二,教师出于道德义务选择的行为,不企求相应的报酬。

第三,教师道德义务的内容必须付诸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

32.教师职业良心的作用。

第一,教师行为前的选择作用;第二,教师行为中的监督作用;第三,教师行为后的自我评价作用。

33.师生关系的特点及教育意义。

首先,关系上的特殊性;其次,角色上的差异性;第三,人格上的平等性;第四,情感上的相互影响性。

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

首先,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可塑性;其次,师生关系影响信息的传递;第三,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心理;第四,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

34.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价值冲突:

根据引起冲突的原因不同,教师的价值冲突有以下形式:

第一,由于社会或他人对教师的期待或要求不一致所引起的教师内心的矛盾。

第二,由于教师改变角色而形成的新旧角色所承担的义务之间的冲突。

第三,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个教师往往身兼几种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往往赋予其不同的义务。

35.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作用:

第一,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中介作用;第二,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教育作用;第三,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裁决作用;第四,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维护作用。

36.教师道德内化的意义:

(1)完成教师道德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2)实现了教师道德的规范作用。

(3)达到了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道德目的。

37.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

(一)理论学习的方法。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

(2)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

(3)学习党和政府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

(4)学习优秀教师的思想和事迹。

(二)实践锻炼的方法。

(1)通过实践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主动性。

(2)通过实践把道德认识变为道德行动。

(3)通过实践磨练道德意志。

(三)慎独的方法。

38.为什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加强教师职业修养,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也是提高教师职业得到素质,实现教师自我完善的需要。

它对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着深远的意义。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的历史使命,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

39.联系实际,谈一谈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

(一)对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作用。

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制约力量,教师可以运用其专长力量使学生敬佩自己、信赖自己运用其吸引力量团结学生等,同时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配合默契,相互支持,为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创造出良好的人际氛围。

(二)对调节教师与教师关系的作用。

教师道德要求学校老师之间应团结一致,为此每位老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对待不同教育观点的同事。

第二,正确对待优秀的教师。

第三,正确对待新老教师。

第四,所有教师应为教育好学生这一共同目标通力合作,求同存异,相互配合,共同提高。

(三)对调节教师与领导关系的作用。

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具有一定领导职权的学校领导者,都应遵循教师道德的要求,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处理好双方的关系,为共同的教育目标服务。

教师应自觉地服从、支持领导,体谅领导者的难处;学校领导者应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发扬民主,尊重老师,严于律己等。

40.教师应如何贯彻全面发展原则?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成为教师的一项职业道德要求。

教师应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项职业道德原则,贯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发展原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要致力于增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来认识。

首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在教育劳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二)开展面向全体的全面教育。

落实全面发展原则,一方面要求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另一方面,要开展面向全体的全面教育。

全面教育的内容是由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来决定的。

它主要包括:

体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智力教育、情感教育、社会劳动教育和人际交往教育六个方面。

(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四)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素质,自身必须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学有所长,学有所专;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自己必须在人品上过硬。

41.教师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

首先,全面了解学生。

教师要做到:

一是了解每一个学生。

二是全面地了解学生。

三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灵。

其次,热爱所有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公平的,不是爱个别或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把爱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才能贡献给全体学生。

再次,严格要求学生。

教师要做到一是严而有爱,二是严而有格,三是严而有方。

42.依据动机和效果辨正关系原理,试论如何进行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考察与判断。

(一)动机和效果的辨正统一,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

(1)动机和效果在行为总体上是统一的。

首先,动机和效果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其次,动机和效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动机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转化为效果,而效果又会强化原来的动机,并产生新的动机,从动机到效果,从效果到动机,就是一个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

最后,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

(2)动机和效果的差异和矛盾。

第一,善的动机引出同等程度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引出同等程度恶的效果。

第二,善的动机引出恶的效果,恶的动机引出善的效果。

第三,善或恶的动机引出大于或小于预想的善或恶的效果。

第四,善或恶的动机引出善恶相间的效果。

(二)教师道德行为的考察和判断。

(1)注重行为动机的考察,是教师道德评价的特征之一。

善良的动机表现在全过程中:

第一,善的动机表现在教师对动机的确立和方案的制定上的慎重和认真。

第二,善的动机表现在行为进行中的积极态度。

第三,善的动机还表现在对待已经发生的坏效果的态度上。

(2)效果的善恶是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一,效果是客观的,其善恶性质相对于动机而言更明确、更直接。

第二,动机和效果的辨正关系告诉我们,动机和效果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定的动机引出一定的效果,而一定的效果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重视效果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一时一地的效果,而是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考察于行为效果相关的各种因素,把某一行为的效果放在社会的环境中,站在历史的背景上,去分析善恶,进行评价。

(三)实践是检验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根本依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判断行为善恶的依据。

43.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论的基本原理,结合自己的道德实践,试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人性是后天形成的,是由主体所处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第二,人性善恶是历史的、具体的。

第三,人性善恶具有可变性。

(二)教师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为教师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做了最充分、最科学的注释。

从根本上说,正是因为人性是后天形成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道德修养。

第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

第二,为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需要进行道德修养。

第三,道德品质的后天形成和可变行的特点,要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

(三)教师道德修养的可能性。

第一,每一个教师都有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力。

第二,社会或阶级为教师进行道德修养提供了条件。

第三,人性的后天性和可塑性是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