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770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艺术课题修改稿.docx

艺术课题修改稿

高中艺术课“2+X”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浙江省宁海中学“2+X”课题组

一、研究的背景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中,美育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地得到明确。

美育受到如此的重视和美育的根本宗旨有关。

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也是对人的整体性教育,关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既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也开启心智之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而,美育可以说是在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上的人格教育,是在关注人的整体素质和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上的素质教育,是在提高生命质量、人生价值的人的终极关怀上的生命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艺术熏陶,是艺术育人的艺术美育,然而我国当前的高中艺术教育却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由于受到升学考试等机制的制约,学校、家长和学生比较偏重跟高考升学直接相关的学科学习,对能够培养人的文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艺术学科的学习较为轻视。

不仅如此,当时高中的艺术课程设置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试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及教材,注重了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欣赏能力的培养,强调让学生拥有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会欣赏美术的眼睛”,却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整齐划一的教材欣赏内容,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我校以往的艺术教学也存在这些弊端,教学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封闭,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根据这种现状,我们对艺术教育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总结,认为艺术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

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我们必须突破狭隘的学科本位主义观念,树立开放型的大课程理念。

大课程应理解为在学校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总体计划,它既包含了“课程表”中所显示的各门必修课和选修课,又涵盖了课外活动、学校传统活动与校园文化中的各类活动,既强调对学生智育的培育,又强调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提高。

我们的艺术教学改革,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广泛利用音乐、美术、器乐、舞蹈、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展艺术教育,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校园传统文化节等空间让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让学生在有趣的艺术学习中培养审美趣味,发展个性,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程度得到提升,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宁海中学进行艺术教学改革,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宁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县城,特别是近代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国画大师潘天寿就是突出的一例,被称为近代国画四大家之一;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也是宁海人。

还有应野平、童衍方、柴时道、陈林干、朱开益、林邦德等一批现代中青年书画家,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形成了十分浓厚的艺术氛围,使我校的艺术教学改革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在进行全面的思考后,我们学校从2001年开始尝试改革,为适应改革的需要,在原有两位艺术教师的基础上再引进两位教师,加强了师资力量。

课题从2002年开始立项研究,至今已有3年。

二、研究的理论构思

(一)概念的界定

“2+X”中的“2”是指《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美术和音乐两大类的欣赏内容,是必修的。

“X”是根据音乐和美术两个学科本身的艺术特点,再各自分出若干个艺术技能单项,供学生选修。

音乐课中分三个较具体的音乐单项科目,即“器乐与欣赏”、“舞蹈与表演”、“曲艺与说唱”;美术课中分三个较具体的美术单项科目,即“纯艺术绘画”、“实用设计艺术”、“中国画与书法”。

“2+X”教学模式,就是在有计划地完成《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欣赏性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选择和师资的力量,选择美术和音乐中的若干艺术技能单项进行教学的模式。

我们的教学并非摒弃国家规定的欣赏内容,而是一个将欣赏和技能互相交融、相互穿插的过程。

现行的艺术教育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欣赏教学,结果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我们希望新的艺术教学模式,能够使每一位进入高中的学生,在两年的艺术学习中,不仅能提高艺术作品鉴赏能力,而且能够掌握所选艺术技能的初步基础知识和实践技巧,学有所长;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艺术学习中不断体验、感悟,体会艺术背后的文化及其蕴涵的人文精神,真正实现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总目标。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1、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创建一套符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教育课程,探索出符合中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和艺术学科自身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及操作管理方法。

2、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提高,促成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具体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实施新的艺术选项教学模式,并且和《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相融合,将欣赏内容浓缩、渗透进新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一项终生受益的艺术技能方法。

2、根据宁海的地方特色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逐步开发出一套科学可行的艺术选项技能教学的特色教材。

3、建立与新的艺术教育课程相配套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态度、艺术技能水平和艺术综合素质。

4、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建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整合教师资源,充分发挥每一位艺术教师的才能和专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

5、与高考升学有机结合,利用艺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调节学生的心理和精神,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指导思想和研究原则

我校艺术课“2+X”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学校的教学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切实加强学校的美育工作。

通过研究,探讨我校艺术教育的经验和规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走出一条具有高中艺术教育特色的新路子,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创新与继承的统一。

在研究过程中既要敢于创新和变革,勇于摈弃一切阻碍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传统观念和做法,积极探索出一套全新的学校艺术教育模式,又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一切适应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积极因素。

2、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课题既要重视艺术教育一般规律和经验的探索,又要根据学校艺术教育的具体实际,创建学校艺术教育的个性特色,达到既为本校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服务,又可为其它同类学校提供借鉴。

3、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课题研究以现代艺术教育理论作指导和支撑,同时又要注意在实践中检验和丰富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水平。

三、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以美育为目标,创建全新的艺术教育课程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培育学生的心灵和人格为宗旨,经过三年的摸索实践,建立了一套适合普通高级中学全体学生的艺术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课时安排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规定艺术课总学时为64时,高中两年每学期16课时。

新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艺术教材(音乐、美术教科书)中的必选欣赏教学和重点欣赏教学内容,同时课外再通过校园文化电视广播节目,每周安排一次用课件制作而成的艺术欣赏教学内容,音乐、美术欣赏内容每周互换播放,每次节目时间为15分钟,以欣赏艺术教材中的一般选用欣赏教学内容。

两项欣赏课时加学期末成绩考核课时,大约有32课时。

另一部分是艺术技能的选项教学,音乐学科分出“器乐”、“舞蹈”、“曲艺与说唱”等三个技能单项科目,美术学科分“纯艺术绘画”、“实用设计艺术”、“国画与书法”等三个技能单项科目。

根据学校设施和师资情况,我们在音乐和美术中分别选两个单项进行教学,用32课时完成教学。

这两部分的教学贯穿于两年的艺术学习中,相互交融,交替穿插。

班级组合和教学“2+X”艺术教学模式,其中的“2”就是指普通高中学校必须进行的音乐和美术这两方面的欣赏教学,是根据国家艺术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的,它是我们教学改革中坚持的基础,。

我们的改革主要体现在“X”上,“X”是从音乐和美术中派生出的技能选项,它是不确定的,是可以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定的,故用“X”表示。

我们学校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确立了四个技能教学专项,分别是“器乐与欣赏”、“舞蹈与表演”、“实用设计艺术”和“中国画与书法”。

确定技能教学选项后,艺术课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班,学生根据原有的艺术水平和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报学习相关的技能单项。

以高一年级为例,我们以三个常规教学班为基本单位,然后根据学生的选报将他们重新组成四个技能选项班,每班40人左右。

教学安排上我们坚持将欣赏和技能相互穿插、齐头并进的方针。

在坚持完成大纲规定的欣赏教学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技能选项教学。

以高一的四个技能选项班为例,每个班级所学的技能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家接受的欣赏内容是一样的。

每周一节艺术课,五个星期五课时为一个学习周期,前两周进行欣赏教学,后三周进行技能教学。

教学大纲规定的欣赏内容有四块,每一块欣赏内容我们安排两课时的课堂教学,那么在每一个学习周期内每一个技能班都能接受一块完整的欣赏内容教学,一个学期四个学习周期,就能完成大纲规定的所有欣赏内容。

(具体的教学安排表见下面表格)

必修

选修

美术欣赏

音乐欣赏

中国书画

实用设计

器乐演奏

舞蹈表演

高一

高二

高一至高二

1—2

中国作品

中国作品

/

/

/

/

3—5

/

/

中国书画

实用设计

器乐演奏

舞蹈表演

6—7

外国作品

外国作品

/

/

/

/

8—10

/

/

中国书画

实用设计

器乐演奏

舞蹈表演

11—12

中国作品

中国作品

/

/

/

/

13—14

/

/

中国书画

实用设计

器乐演奏

舞蹈表演

15—16

中国作品

中国作品

/

/

/

/

17

/

/

期末技能考核

18

期末鉴赏测试

/

课外延伸学习一方面,为了使学生在艺术技能选项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对艺术技能有兴趣的学生有计划地组织艺术技能课外兴趣小组,并为这些学生提供学习用具、器材和场地,教师进行临场指导。

艺术技能选项学习向课外延伸,不仅充实了普通学生的课外活动,并且为有艺术天赋者向艺术殿堂的迈进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另一方面,利用学校传统的校园文化节及一些联欢晚会,为学生展现自我的才能创造机会提供舞台,从大课程理念来讲,这也是一种隐性课程,它使课程的内容由学科拓展到了活动,由书本、课堂拓展到了整个教育环境,因而形成了一种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最优化条件。

(二)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宗旨的最主要的载体,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注重思考如何将理念和宗旨转化为课堂的教学艺术。

特别是在新的选项教学模式下,如何与高考升学有机融合,同《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巧妙结合,做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形成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了思考和实践中的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抓住艺术教学的特点,从心理和教育学的规律中寻找、发现、探究艺术教育的特殊原理和规律,借鉴国内外的艺术教学理论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方式。

具体操作方法为:

1、将欣赏和技能穿插教学,创建流动开放的教学课堂

《艺术欣赏课大纲》强调高中的艺术教学内容以欣赏为主线,我们的教学模式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是艺术欣赏和技能学习的结合体,一般是两周欣赏教学,三周技能教学。

欣赏内容分为四块,外国音乐欣赏和中国音乐欣赏,外国美术欣赏和中国美术欣赏,高一两个学期进行美术欣赏,高二两个学期进行音乐欣赏,由四位任教教师进行分项教学,每位教师负责一块内容。

教学中不仅要以《艺术欣赏课大纲》为基础,广泛搜集资料,准备课堂专题欣赏教学,而且还要制作课件,供课外时间在校电视台中播放欣赏。

四个技能选项教学分别是“器乐”、“舞蹈”、“艺术设计”、“中国书画”,三个常规班为基点的学生自主选择后重新形成的四个新班,学习技能时是固定的教室和教师,但是在欣赏艺术时,却是流动的教室和教师。

经过两年的艺术教学,不仅让学生完成大纲规定的欣赏内容,并且使他们初步掌握自己所选艺术技能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种流动开放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整合了教师资源,使他们各司其职,各攻其专,集中力量进行专题性研究和教学,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面面俱到”却“面面不精”的情况;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流动的教室和风格迥异的教师能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冲击,促使他们带着探寻的心态去听教师的欣赏分析,提高了他们上欣赏课的兴趣。

在欣赏教学中,为了避免落入传统教学的窠臼,重蹈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旧模式,我们提出了“让课堂动起来”的理念,通过教师下讲台,学生上讲台,师生“疑义相与析”等手段,让学生参与到欣赏活动中来,使学生由单纯的“欣赏者”变成主动的“鉴赏者”,引导学生沉浸于音乐和美术营造的情感氛围中,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求异思维,敢于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表达自己独有的见解。

针对音乐大纲中的欣赏内容过难过深,学生缺乏兴趣的情况,我们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将他们喜爱的、优秀的通俗音乐引进欣赏课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丰富和提高他们的欣赏知识和鉴赏能力,在他们的欣赏和理论知识的储存达到一定量之后,再进行一些难度较大的经典作品的欣赏。

欣赏教学容量大,课堂内容密度高,所以我们特别重视运用媒体,梅洛·庞蒂认为:

“艺术创造是一种运用物质媒体进行创造性知觉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带来了知觉的形式化,从而使知觉的意义得以扩展和丰富化地表现。

因此,媒体是艺术创造和表现的重要环节。

”面对现代教育媒体的复杂性,多样性,如传统教学媒体中的黑板、挂图、实物等,现代教学媒体中的幻灯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电脑等,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围绕重点、难点,多层面精心选择使用媒体,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以显示出课堂教学中的演示之美。

如我们在讲“西方美术史”的时候,就制作了一个精美的教学课件,用幻灯片展示一幅幅名画,辅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和教师娓娓动听的讲解,让学生陶醉于由画面、音乐、语言交织成的美的艺术氛围中。

2、以表演激励兴趣,进行器乐教学

在中学的音乐教育中,乐器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力、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方面起着最好的作用。

经过综合考虑,我们选择了键盘乐器电子琴和木管乐器笛子进行技能教学,因为电子琴是一种音乐色彩丰富、创造能力强的乐器,它既包含了几乎中西乐器族中的主要乐器音乐,还具有极其丰富的节奏变化,是电声乐队的中坚力量,常用于独奏主旋律并伴以丰富的和声,还常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具有鲜明时代特色;而笛子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表现力十分丰富,可演奏出连音、断音、颤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还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无论演奏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演奏急促、跳跃的旋律,其独到之处都可从中领略。

此外,笛子还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把听众带入鸟语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

所以电子琴和笛子的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这两类乐器,就可以触类旁通,具备了学习其他乐器的能力。

我们随时记得面对的是普通学生,而非专业人才,所以不能以社会上的考级训练代替器乐教学。

我们认识到,学校教学不是培养专业的音乐家,而是要通过器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净化他们的心灵。

所以在教学中比较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学习转向“我要学”的自觉学习,我们的任教老师就十分重视用表演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音乐本身就是表演的艺术,表演能使学生更加完善地体味美,体验快乐,在二度创作中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意蕴表达,培养创造能力。

表演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由教师示范表演,以自己全身心投入的表演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策划排练然后在课内表演,鼓励将器乐和歌唱、朗诵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即兴演奏,为某一首歌曲设计伴奏;可以组织乐队在舞台上进行合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凝聚力,在2003年元旦联欢晚会上,学生自排的器乐合奏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老师抓住一切机会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功欲,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在表演中展现了个性,完善了自我意识,并且培养了团队精神,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

3、以情感带动肢体,展开舞蹈教学

舞蹈是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身心共舞、体脑互动的艺术行为,能使大脑、小脑平衡发展,不仅锻炼体魄、强化意志,而且能使人举止优雅、气质高贵,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途径。

为此,我们在艺术教学中开设了舞蹈课,将学生带进了舞蹈房。

舞蹈是一项表达感情的运动。

在音乐中,作曲家和词作家通过音符、曲式、节奏及丰富多彩的歌词,表达人们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愿;在舞蹈中,人们通过肢体有节奏的舞动,无声地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波动和微妙的情感变化。

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用教师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更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对音乐、生活进行情感体验。

可以将舞蹈房设计成生活模拟场或舞台表演场,分配给学生某一个特定的角色,让他们在设身处地中体会角色的心情,在心中酝酿丰富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

这样,舞蹈课就不会成为单纯的动作训练课,而成为融感情、艺术、创造为一炉的舞台,供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文化的介绍和传递,我们的舞蹈教程的第三阶段是民族舞蹈学习,中国民族众多,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教师就不能只教给学生几个民族舞蹈动作,更要向学生介绍各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习俗。

比如教学彝族舞蹈,学生对那种边舞边唱的群众性舞蹈感觉很陌生,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向学生放映一些音像资料,组织学生看民族舞蹈专场,此时学生便会受到感染有跃跃欲舞的冲动,然后教师再以自己的语言创设某一种特定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人物情感,如此,方能跳出有灵韵的舞蹈,否则,没有情感的舞蹈只能成为机械的动作展示。

4、以创造为生命,组织艺术设计教学

艺术课堂中,处处都闪耀着创造的智慧,没有创造也就没有艺术,《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可见创造性和趣味性是当今美术教育的灵魂,根据这种理念,我们开设了创造性强的实用艺术设计课程,含有符合学生兴趣、时代性强的“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商业广告设计”等专题,将基础的绘画知识和深层的创造设计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力拓宽一节课涉及的多方面知识,向学生展示与他们年龄、思维相吻合的大量资料,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能够在作品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使每名学生的作品都与众不同,真正的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学生的个体创作完成之后,我们在课堂中组织赏析评价,将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由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教师进行适当点评。

使学生在评析的过程中,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而且使被评析的作品的作者,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为新的创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如在一堂设计课中,教师以“我理想中的家”为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为自己和家人设计一套理想中的房子,可以利用画面展示自己的设计,也可以用实物模型加以表现。

学生课外完成之后,在课堂中开展作品展示会,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介绍,并且组成学生评委进行鉴赏评价,教师进行总评,选出最佳创意作品。

在这样的教学中,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他们在兴致盎然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

爱恩斯坦说:

“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能想象。

”有创造力的民族才是有生命力的民族,我们的艺术教学要为提高全民族的创造素质而努力。

5、以陶冶情操为宗旨,进行中国书画教学

中国书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独特的民族性,现代高中生有必要了解它的特点和初步掌握它的基本技法,我们的教学宗旨就是“让不懂的学生懂一点,让懂一点的学生懂得更多。

中国书画课分为书画欣赏和书画技能两方面的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学专业,或书法,或国画,选书法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选学楷书或隶书;国画也是如此,可学花鸟,亦可学山水。

教师根据学生选学内容的情况,对某些专业有所侧重。

如大多数学生喜欢学花鸟画,教师就重点让学生训练这一方面,但绝不冷落山水画,也不轻视学书法的同学,在授完花鸟画知识的内容后,就对学山水画、书法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和交流。

在两学年的整个教学安排中,也突出重点,一学年学花鸟画,一学期学山水画,一学期学书法。

这种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全面的教学原则,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点面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大多数学生对中国书画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中国书画技法有了粗浅的尝试;少数有书画天赋的同学借着这个机会更好地发挥了特长,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书画特点的理解,并且更熟练地掌握了书画技巧,基本上实现了我们的教学宗旨。

我们的“2+X”艺术教学模式内容丰富多彩,每一个专项的教学又有其突出的特色,但不同的技能教学中却有相同的规律,以下几条规律是我们在教学中逐渐摸索总结出来的: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兴趣是获得一切知识的动力和源泉,正如托尔斯泰所说: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使技趣相生,从而达到“以悦助情、以趣激情”的境界。

日本有一位教育家说得好:

“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

”我们不期望每个参加艺术学习的学生最后都能成为天才,但我们希望通过学校的艺术教学,使学生成为在艺术的某一方面有专长的人,然后让兴趣引领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继续学习艺术,有艺术相伴的人生是高尚而幸福的。

师生互动是最理想的形式。

现在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相互作用的。

只有教师单方面的讲授,教学就会流于枯燥失去活力;只有学生的活动,课堂也会没有导向失去约束,所以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最佳的课堂形式。

在艺术欣赏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出面进行知识的点拨和鉴赏的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才能得到提高;在技能学习中,更是需要教师的示范表演和技能指导。

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又往往会激发出不同的思维,让师生、生生之间不断地碰撞出智慧和创造的火花。

赞美鼓励是最有效的推动力。

艺术技能是一项技术性高操作有难度的学问,不是所有的人只要想学就可以不费气力学好的,它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学习方法,加之刻苦勤奋、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才能达到所要期盼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人无法坚持而放弃,作为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成功地完成专项学习呢?

除了在教学中做到耐心的解说、细心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进行成功赞美教学,抓住每一个人都需要成功的愉悦感这种心理特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始终处在激励的学习环境之中,发扬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抑制消沉失败的不良心理暗示,在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不断地进步提高。

(三)以创造为动力,选编适应新模式的教材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需要相配套的艺术技能教学专用教材,这就要求我们的艺术技能任教老师,根据本艺术技能课的教学特点,逐步开发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专用教材。

我们在选编教材时,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把学生作为活动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想像力、创造力为教学目标;

2、既突出艺术技能选项教学的独立性,又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