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水分子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0394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6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运动的水分子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的水分子1.docx

《运动的水分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的水分子1.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运动的水分子1.docx

运动的水分子1

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

2.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能够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自主学习

问题一:

当水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实验一:

将针筒中等量的水煮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是:

【我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变化情况是

【我证明】通过观看课本上的三态图片,组内互相交流,获得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特点:

固态的水:

水分子

液态的水:

水分子

气态的水:

水分子

【获得结论】

1.水发生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水的三态变化中,变的是不变的是

2.影响水分子运动的因素是

水分子获得能量,分子运动,分子间隔(态→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分子运动,分子间隔(态→态)。

实验二:

敞口放置的一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会看到,原因是。

实验三: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和,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

总结:

1.通过以上实验总结分子的基本性质:

1②③

④⑤

2.不同状态下,分子间的间隙不同,间隔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物理变化的实质是

问题二:

影响水分子运动的因素是什么?

1.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2.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

总结

影响分子运动的因素,能量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分子间的间隔越。

影响物质状态变化的因素,实质是.

预习诊断.

1.七月的公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

C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

D水蒸发时,分子获得能量;水结冰时,分子失去能量

课堂实施

预习交流

精讲点拨

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生活现象

达标测评

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于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2.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自身净化

(2)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3)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4)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

(1)(3)B

(1)

(2)

C(3)(4)D

(1)

(2)(3)(4)

3.你能揭示生活景象的原因吗?

1.妈妈在厨房炒菜,你在卧室里就能闻到香味。

 

2.蔗糖在热水中消失了。

 

3、气体易被压缩,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

 

4、假如你是一个水分子,能否把水分子在水的天然循环中的表现描绘出来?

 

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

水的人工净化

【学习目标】:

1通过水资源的分布的学习,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通过黄泥水的净化学习,了解沉淀(吸附)、过滤、消毒、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3.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

4初步认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不同,体会分类的思想。

【重点难点】

①过滤的操作方法。

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

一、【自主学习】

问题1:

如何将河水净化为饮用水?

学习活动1:

阅读教材P32第一、二自然段,说说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分布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做?

为什么要对天然水进行净化?

 

2、仔细阅读课本26-27页实验探究部分,思考天然水怎样净化成纯净水,步骤有哪些?

每一步起什么作用?

其作用是;

,其作用是;

,其作用是。

④,起作用是

思考:

(1)明矾的作用是。

明矾的吸附作用发生的是变化?

(2)过滤操作:

a:

用到的仪器有

b:

注意事项:

一贴:

滤纸紧贴贴漏斗内壁目的是,

二低:

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漏斗内液面低于漏斗边缘,目的是,

三靠:

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目的是,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目的是

C:

玻璃棒的作用:

3、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纯净物?

下列物质:

A、自来水B、二氧化碳C、软水D、冰水混合物E空气F、果汁G、氧气、固态氧H加碘盐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混合物是.

4、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哪些?

他们各适用于什么样物质的分离。

过滤法:

适用于

蒸发法:

适用于

蒸馏法:

适用于

预习诊断

1.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2.、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

取水→沉降→过滤→吸附→()→配水

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

3、小红在做过滤操作时,有以下仪器:

漏斗、铁架台、烧杯、玻璃棒,还缺少()

A、小烧杯B、药匙C、长颈漏斗D、滤纸

二、课堂实施

预习交流

精讲点拨

1.过滤操作

2.硬水与软水

反思拓展.

在净化黄泥水时,有的小组经过多次过滤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四、课堂检测

1、2004年底,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要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

常用的措施有:

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净水④、自然沉降,较为合理的顺序为()

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

2、下列有关过滤操作不正确的是()

A、过滤时,液面要始终低于滤纸边缘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漏斗下端管口要靠烧杯内壁D、玻璃棒紧靠在单层滤纸一边

3、明矾可用于井水,是因为()

A、明矾可过滤杂质B、明矾可与杂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除去杂质

C、明矾可过滤杂质D、明矾能吸附杂质并沉淀杂质

4、分离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有:

A、过滤B、蒸发C、蒸馏。

请选择合理的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填序号)。

(1)食盐和泥沙

(2)酒精和水

(3)海水中获取食盐

5、天然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可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某工厂自来水的生成净化步骤如下:

天然水-→加明矾→沉淀-→过滤→通入氯气→净水其中,可以除去悬浮杂质的步骤为,能杀菌消毒的步骤为,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居民得到的饮用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预习目标:

1、知道原子的内部结构。

2、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3、认识原子的可分性。

预习重点:

原子的构成及质子、电子、中子、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

预习任务:

一、原子还能不能再分?

学生活动1:

阅读教材P36第一自然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而原子再分。

2、1897年,发现了电子,证明原子可以再分。

二、原子有哪些微粒构成?

内部具有什么结构?

学生活动2:

阅读教材P36----P37“交流共享”上面的内容及下面一段文字。

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用一束带正电的高速α粒子(α粒子质量较小)轰击金箔,实验中发现:

①大多数α粒子顺序穿过金箔,没有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发生了偏转;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猜想并讨论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可能原因及原子的空间结构。

1、猜想可能的原因:

⑴大多数α粒子顺序穿过金箔。

可能是:

⑵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了偏转。

可能是。

⑶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可能是。

2、原子的空间结构

(1)原子是由位于原子的带电荷的和核外绕核高速运动的带电荷的构成。

(2)原子核是由带电荷的和构成。

(3)称为核电荷数。

(4)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学生活动3:

分析P38活动天地中的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的数=数=数。

2、不同原子的原子核内数不同,同种原子的原子核内相同。

3、在原子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填“一定”或“不一定”)。

4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预习诊断:

1、在原子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A、质子、中子、电子B、中子、电子C、质子、中子D、质子、电子

2、原子核是()A、不能再分的粒子。

B、由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C、由电子和原子构成的。

D、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3、在同一原子中其数目相同的是()A、中子数和质子数B、中子数和电子数C、质子数和电子数

4、某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核电荷数为。

课堂实施

1、预习交流

2、精讲点拨

3、诊断评价

1、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2、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3、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氡。

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50B.86C.136D.222

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5、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

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6、“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

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

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

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预习任务:

一、原子核外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活动1:

阅读教材P39第三、四自然段内容,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

1、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是不同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较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较的区域运动。

通常把电子的这种运动称为电子的。

2、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核电荷数为,核外有个电子层,第一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为。

3、尝试画出元素周期表(教材最后一页)中1----18号元素(核内质子数依次为1----18)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2:

阅读教材P39三、四自然段内容,结合上述所画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氯化钠的形成

⑴钠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个电子。

⑵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带个单位的电荷,形成(可表示为);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带个单位电荷,形成(可表示为)。

⑶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钠原子核和氯原子核之间相互,便形成了新的物质氯化钠(可表示为)。

总结: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是由于的结果。

2.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得失

化学性质

得失电子后所带电荷(正或负)

形成离子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由上表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只要元素原子的相同,则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预习诊断:

1、原子核外的电子是排布的,排布方式可用表示。

2、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比较(填“多”或“少”),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或“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比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反应中电子。

所以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

3、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

中该原子易个电子,形成带个单位的电荷的离子,该离子核内质子数为。

课堂实施

1、预习交流

2、精讲点拨

反思拓展

对比观察钠原子、氯原子得失电子后结构示意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限时作业

1、(2010福建福州中考)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D.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

2、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的某种原子,假如它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余部分()

A.不显电性B.显正电性C.显负电性D.原子的带电量

3、对于下列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表示离子B.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前三种表示同一种元素

4、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5、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下列关于R原子和R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相同B.电子层数相同C.相对原子质量相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6、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原子的构成(第三课时)

预习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

2、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质量的区别。

3、学会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4、弄清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

预习重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预习任务:

一、了解元素周期表

学生活动1:

阅读教材后面的元素周期表,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个纵行。

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

2、在元素周期表中,绿颜色的一般为元素;红颜色的一般为元素;在元素名称的书写上一般都有金字旁(汞元素除外)。

3、在每种元素中,左上角的数字是,它等于;下面有小数的数字是,中间的汉字是,上面的符号是。

二、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学会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活动2:

阅读教材P41、42内容,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

用公式表示:

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

⑴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则氧原子的相对质量为。

(2)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

(3)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

原子质量的单位为kg,而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他的单位是一,符号是1(单位一般不写出)

三、归纳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3:

认真观察下表,分析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1

0

1

1

6

6

6

12

8

8

8

16

11

12

11

23

17

18

17

35

1、通过观察上表我发现:

相对原子质量=+。

2、我还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①。

②。

③。

预习诊断:

1、相对原子质量==+

2、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12个中子,则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则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核内质子数为,核外电

子数为,不能确定的是。

课堂实施

一、预习交流

二、精讲点拨

三、诊断评价

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_。

2、已知一个C-12原子的质量是akg,如果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kg且每个原子中有c个质子,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每个原子中的中子数为。

3、美国铱星公司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卫星通讯,发射卫星的数目与铱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恰好相等。

下列关于铱元素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0B.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

C.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D铱原子是金属原子

4、一个氯气分子是由2个氯原子构成的,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因此一个氯分子有________个原子核,______个质子。

5、相对原子质量是()

A.一个原子的质量B.原子核的质量

C.一个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比值

D.一个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

6、一种碳原子和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原子和镁原子的质量比为()

A.2:

1B.1:

2C.1:

24D.24:

1

水的分解与合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到水分子的变化。

2、从微观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以,能说出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了解分解反应。

【学习重点】通过水的电解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原子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

探究水的组成。

提出问题:

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

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

收集资料:

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

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1、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

分析归纳:

1、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和,水电解属于变化。

2.该反应到表达式为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分解反应。

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

                                                              

 

当水分子分解时,构成水分子的____原子和_____原子进行了从新组合。

每____个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_____个_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很多的氢、氧分子组合成水电解器中的氢气和氧气。

水发生上述变化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因而属于________变化,所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

原子的概念

有的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

铁是由________构成,铜是由________构成,金刚石是由_________构成,氦气是由_________构成。

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诊断评价

1、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和,生成的新粒子是和。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不能再分。

2、能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①水电解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②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③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食盐水——水+食盐

B、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氧化汞——汞+氧气

D、氢气+氧气——水反思拓展

反思拓展

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说出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分子

原子

不同点

 

 

相似点

 

联系

 

 

 

四、限时作业:

1、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图,由实验现象可以确定:

A连接电池_____极,若A试管得到10mL气体,则B试管得到______mL气体。

_____极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___极生成的气体可以燃烧,发出________色火焰。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硫+氧气→二氧化硫     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硫

3、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

4、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大小不同 B、是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质量不同 D、中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5、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第2课时水的合成设计人:

李兰香

【学习目标】

1、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3、了解氢气的可燃性,知道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认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

4、知道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学习重点】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预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问题一:

水通电可以生成氢气,那么氢气被点燃时,氢气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物质?

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

任务一:

探究氢气的燃烧产物?

1.活动1:

请结合32页的内容,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

⑴我猜测产物可能是。

⑵我证明的实验方案是。

⑶如果你的猜想正确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⑷实验结论

1、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这说明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是变化。

2、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热量。

实验验证

活动2:

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水的合成

画出水合成的微观图示(画到下列空白处),

 

活动3:

试从分子变化的角度描述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应?

 

小结:

分子、原子的角度,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问题二:

什么是化学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