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0434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下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林下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林下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林下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林下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林下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林下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林下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林下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林下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林下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林下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下参.docx

《林下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下参.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林下参.docx

林下参

林下参,即林下人工播种山参式种子。

自然生长10~20年以上,也称为籽海山参,年限越长,其价值也随之猛涨。

其特点是芦长体灵,皮老纹深,须长而清疏;须上有珍珠疙瘩,形体特征可与野山参相媲美。

品质上虽不能于野山参相论,其价格也让人吃惊,鲜货每市斤1.5-2万元左右。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首,盛名于国内外,其独特的疗效和昂贵的价格另人神往。

野山参、充山参、园参等是人参的总称。

在山林中自然生长或人工栽培,形成了根的外形即:

芦、体、纹、须、皮,内在的养份不同,其商品价格也有所不同。

从古至今一直处于紧缺状态。

我们东北三省是人参的故乡,多年来的过度采挖,野山参已面临绝迹。

由于林权政治政策出台,给播种林下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之出现了不少金庸笔下的“药王谷”。

林下参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等地。

切三年就结籽收入。

播林下参,用的种子有讲究。

一棵有价值的林下参,讲根、体、皮、纹、须及珍珠点。

故种子最好选本地长脖芦参籽或本地二马芽参籽。

播林下参的方法也有讲究,有林下条播,有林下棚播,有野播,还有将山皮土拉回家里在园田棚下管理的。

总之,你要能培育出歌谣所述的:

“芦碗紧密相互生,圆膀圆芦枣核。

紧皮细纹疙瘩体,须似皮条长又清。

珍珠点点缀须下,珍珠点点长又清。

 选地:

海拨240以上东西走向山脉的阳坡,坡度25--55之间较好。

  土质:

最好上面黑腐土,下面黄沙土,含量20%--40%为好。

  选场:

天然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次生林,郁闭度0.4--0.6之间。

  人参种子长脖子芦籽每千克20000粒以上,每亩6市斤左右。

  园田棚栽要全阴棚,离地70公分左右。

  收获:

三年后可收种子,12--15年可收获。

1、林地的选择

  树龄在20年以上,树种以椴树、白桦、柞树、山榆、核桃秋、色树等阔叶林为好。

林下还要有榛柴、胡枝子、刺五加、五味子等灌木和山艾蒿、野豌豆、宽叶台草等草本植物构成双层遮荫,郁闭度最好在0.6—0.8。

土壤要求有丰富的有机质,要肥沃、疏松、不渍水,土壤温度适宜,蓄水透气性良好。

空气湿度是40—80%,土壤湿度在40—50%左右为宜。

林地坡度在25度以下为宜,坡向以东南、北坡、西坡为好。

2、林下播种

  林下播籽培育野山参,一种是在选择好的林地,春秋播干籽和夏秋季播鲜籽;另一种是春、秋两季播种催芽籽。

播种催芽籽比播种干籽参苗可以早出土一年。

播籽时先开6—8厘米长条穴,每空播二粒种子,穴距20厘米。

再一种是穴距100厘米,每穴5粒种子,种子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

穴开的不要过大,穴周围的树须根、草根、草皮都不要破坏。

在穴内掺活黄土60%,穴深8厘米,播籽深度3厘米。

做法是:

播籽前把穴内土整均匀,整平,然后开槽3厘米,在种籽下面铺上薄石片,(石片以五分硬币大为宜)没有石片的地方,把线性黄土用手捏成小薄饼,然后把种子放在黄土饼上。

然后再覆盖3—4厘米厚的树叶。

林下播野籽的另一种方法是不作穴,用长20厘米,粗1厘米的木棒,一头削成尖状,在选好的林地内,确定播籽的地块扎眼,深4—5厘米,间隔20厘米,每个孔眼放1粒催芽断根尖筛选后的种子,然后把孔眼盖实,把枯枝落叶覆回原处。

3、林下移栽

从二年生或三年生园参小苗中再挑选圆膀长芦,类似横灵体,支根八字型,须根清晰的参苗,移栽到林下。

在十月中旬或春季立夏之前较适宜。

要开圆型穴,穴的直径10—12厘米(主要根据参苗须根的长短而定)。

穴的深度要达到10厘米,拌上活黄土摊平穴面。

移植前把穴土开6厘米深小沟,放一块能衬托人参苗主体的薄石片或纯黄土土饼,然后把参苗放在上面,把参的形态摆好再盖一层活黄土,然后把拌均匀的黑黄土(黑黄土比例4:

6)覆盖上,要高于原地面5厘米防止穴土沉实后形成小坑积水料参。

覆盖完土以后,再覆盖上5—6厘米厚树叶。

有条件的可以摘掉花蕾,助长参根增重。

在林下不论是揪籽还是爬苗,都要防止鼠害(瞎耗子)。

林下发展人参危害最严重是鼠害,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办法可参照园参鼠害防治。

就目前的林下发展山参技术水平,播籽和爬苗的山参出苗后,会再现一些轻微病害,但尚不需要用药剂防治。

因为播种密度较大,自然保苗率已足够生长,而且会取得很高经济效益。

但如果出现成片死亡的病害时,可用少量药剂防治,参照园参病害防治措施进行处理。

但用药浓度要减少,可根据参龄酌情而定。

年生园参小苗中再挑选圆膀长芦,类似横灵体,支根八字型,须根清晰的参苗,移栽到林下。

在十月中旬或春季立夏之前较适宜。

要开圆型穴,穴的直径10—12厘米(主要根据参苗须根的长短而定)。

穴的深度要达到10厘米,拌上活黄土摊平穴面。

移植前把穴土开6厘米深小沟,放一块能衬托人参苗主体的薄石片或纯黄土土饼,然后把参苗放在上面,把参的形态摆好再盖一层活黄土,然后把拌均匀的黑黄土(黑黄土比例4:

6)覆盖上,要高于原地面5厘米防止穴土沉实后形成小坑积水料参。

覆盖完土以后,再覆盖上5—6厘米厚树叶。

有条件的可以摘掉花蕾,助长参根增重。

在林下不论是揪籽还是爬苗,都要防止鼠害(瞎耗子)。

林下发展人参危害最严重是鼠害,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办法可参照园参鼠害防治。

就目前的林下发展山参技术水平,播籽和爬苗的山参出苗后,会再现一些轻微病害,但尚不需要用药剂防治。

因为播种密度较大,自然保苗率已足够生长,而且会取得很高经济效益。

但如果出现成片死亡的病害时,可用少量药剂防治,参照园参病害防治措施进行处理。

但用药浓度要减少,可根据参龄酌情而定。

集安市辉山林场万亩林下参示范基地项目简介[原著]  

辉山林场是目前吉林省内筹建最大的一家私有林场,注册资金:

1100万元,其中:

固定资金:

1000万元,流动资金:

100万元。

发起人:

张秋虹、张绪成、刘恩生。

自今年4月开始运作以来,到目前为止,林场场房总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

其中建筑面积674平方米。

购置林地总面积28138.9亩,林木总蓄积13.2万立方米。

该林场施业区位于吉林省集安市的青石镇和台上镇。

均属集体林地的天然林。

分秋皮(6个林班)和中兴(1个林班)两个施业区,以探讨经营公益林为主,占总面积的92.6%。

现已总投资800万元,经辽宁国友大正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评估,林地、林木资产价值3.4亿元。

林场计划安置员工54人,其中:

管理和技术人员7人,(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4人),护林员5人,后勤2人。

都是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可解决社会下岗人员就业40人。

该林场以森林生态公益林示范功能建设为主,抚育经营为辅,集森林资源综合开发(林下参发展、经济植物栽培、生物养殖)、旅游开发于一体,打造特色私有林场。

该林场确定野山参标准示范区总面积为2万亩,现已种植面积1万亩,分别为1-15年生。

该示范区现野山参总价值为35亿元。

基地将按国家野山参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标准组织实施。

林场已与吉林省人参研究院、吉林省左家特产学院,哈尔宾中医药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建立协作关系,依托这些单位进行野山参繁衍护育研究。

二、项目简介

(一)项目名称:

万亩林下参示范基地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

集安市辉山林场

法人代表:

王梁,男,汉族,39岁,大专文化,辽宁省沈阳市人。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集安市民间栽培野山参较早,有近30年的历史。

但很不规范,没有一个规范化的基地,为规范化管理,有必要进行林下参基地示范项基地建设。

野山参生长对纬度、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坡向等自然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

因其药用、保健价值奇特,产品十分稀缺,而被誉为珍世奇草“百草之王”。

野山参极难繁育,原因是种子有一层坚硬的表皮,自然脱落无法生根发芽,向来是靠鸟类(棒槌鸟)过腹,未消化的种子在鸟类体内经过胃液和高温浸泡后,破坏硬表皮,植入土壤才能繁育。

且多藏于深山老林之中,加之多年的采挖,现在的野生资源极为稀有,其价值甚至超过黄金。

人工种植只是代替了“棒槌鸟”的催芽功能,通过高温促使种子表皮破裂、生根发芽,其他的生态环境和条件均不改变,种植野山参常主要以根入药,近些年研究发现,基茎、叶、种子也可入药,可以刺激内分泌系统,降低血糖,增进性机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人体免疫力,抵抗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强化骨髓的造血机能等。

野山参、林下参、园参等是人参的总称。

在山林中自然生长或人工栽培,形成根的外形,即:

芦、体、纹、须、皮,其内在的养份不同,商品价格也有所不同。

从古至今一直处于紧缺状态。

人工林下参作为野山参的替代品,近几年在东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有的已成区域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林区老百姓的主要经济发展项目和经济收入的来源。

集安市辉山林场主要经营公益林,为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林下经济,促进生态平衡和山区特色产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对于公益林区保护森林植被,促进生态林业发展,计划通过发展山参种植基地来对公益林经营进行尝试。

(五)建设地点、内容、规模、期限:

1、建设地点:

吉林省集安市青石镇秋皮村

2、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建设野山参繁衍护育基地1万亩。

生产野山参(鲜货)44万公斤。

3项目实施进度:

2010年10月─2010年12月提出项目可研,呈报上级审批立项;

从2011年至2015年,分五年实施,每年2000亩。

截至目前,林场与全村70多户农户签订合作意向,由林场负责提供种苗、种植技术、回收产品,带动农户发展山参种植。

(六)建设模式:

该种植基地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示范带动全市林下参产业的发展。

(七)、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2670万元(20年一个周期)。

其中:

建设投资1870万元(看护房6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800万元;需国家投资:

10000万元。

(八)、经济效益预测:

销售收入369.6亿元;税金27.72亿元;利润341.61亿元;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年。

集安市林下参GAP种植技术规程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规程以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为指导,制定集安市林下参生产技术标准及规范化种植的综合技术指标。

本规程同时适用于集安市林下参主要生产区。

本规程适用于林下参从种子选择到选地、整地、播种、生长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运输。

3林下参GAP产品的定义

林下参,又称育山参(籽海、籽货、籽上山、海货),是人为地把园参(PanaxginsengC.A.Mayer)的种子撒播到自然环境里,任其自然生长,不移栽、不搭棚、不施肥、不打药、不锄草、不动土,大约10多年后才收获的半野生山参,其质量可与同龄的纯山参相媲美。

我们所种植的林下参为DB/2100B38001~6~87《人参品种标准》中的大马牙、二马牙和长脖品种。

林下参GAP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或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中药材GAP要求制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采收、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GAP要求和国家药典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的中药材。

4产地生态环境

4.1产地自然条件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最南部。

北纬40°52′~41°36′,东经125°45′~126°30′之间。

森林植被水平地带性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与朝鲜半岛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同属一个植物资源区,故为“满洲植物区”的一部分。

是世界植物分布区划中,作为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中独立植物区的一部分。

集安市气候具有海洋型(湿润型)亚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时段较长,春干秋爽,时段较短,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6.5℃,7月最暖,平均气温23.2℃,1月最冷,平均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36.2℃;年平均降水量为947㎜,气温高,降水多,是吉林省的高温中心,仅次于长白山天池降水的多雨中心,素有“吉林省小江南”之称。

5~9月平均降水量753㎜,占年降水量的80%;年湿润系数为1.89,属于湿润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284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为116242kcal/C㎡;秋霜初日平均日期在10月2日,春霜终止日期平均在5月5日,无霜期平均149天;常年稳定通过0℃以上积温3560℃,持续236天,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10℃活动积温3142℃,持续167天。

全年盛行西南风。

形成了适于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集安市在中国东北植物资源分布区划上,属于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植物资源区,长白山森林植物资源亚区的一部分。

区域植物分布有显著特点,具有南北混合型。

4.2生长条件

野生人参是半阴半阳植物,适于肥沃潮湿的土壤,它怕干旱和积水,土壤的pH值为5.6~6.5左右。

主要生长在海拔300~900m的天然林下。

4.2.1气象条件:

最高气温37.2℃,最低气温-35.7℃,年平均气温为6.3℃。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左右。

年日照时数2372h,日照百分率为50%~60%。

年降水量为870.4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30~160d,年降水量约60%集中于6、7、8月,以8月份为最多。

年平均风速为1~3m/s。

无霜期135d,初霜一般在9月中旬,终霜一般在5月上旬,最深冻土114cm,最浅55cm。

4.2.2土壤条件:

以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主。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湿润。

土壤容重为0.6~0.8,孔隙度为70%~80%,腐殖质含量为,3.5%~11.5%,碳氮比(以氮为1时)为10~13,pH为5.5~6.8,每100g土壤中含水溶性氮125~145mg,五氧化二磷为1.5~3mg,氧化钾为15~18mg,土壤含沙量为20%左右,通透性好,土壤中五氯硝基苯、六六六、DDT含量分别不超过0.5mg/kg,砷不得超过30mg/kg,铅不得超过300mg/kg,汞不得超过0.5mg/kg。

4.2.3水质条件:

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4.2.4周边环境:

远离交通干道200m以外,周围无污染源。

5栽培技术

5.1选地

5.1.1植被:

以柞树、桦树、椴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间生胡枝子、榛柴等小灌木的林地为好。

树龄20年以上,树高10~15m,林向比较整齐,郁闭度在0.6~0.8。

5.1.2土壤:

土壤要求地下水位较低、不内涝,选择肥沃的含有机质丰富的腐殖土,一般多选用黄砂腐殖土和黑砂腐殖土、壤土和砂质壤土,土壤pH值5.6~6.5。

5.1.3坡度:

以5°~15°的高燥缓坡地、平台地为宜,超过25°的坡地不宜使用。

5.1.4坡向:

以东坡、东北坡最佳,东南坡次之,但不宜选择北坡和西北坡,必要时可选择南坡。

5.2整地

5.2.1区划:

在选好的林地上进行区划,打档子,档子长8~10m,宽为6~7m,呈“井”字形或梯形,档与档之间留出0.5m作业道。

5.2.2清场:

将档内的小灌木及杂草用锯子和镰刀全部清除场外,注意根茬一定要与地面一平,不必刨地。

5.3选种及种子消毒

5.3.1种子来源:

选用地道药材人参正品。

必须使用本基地种子田生产的林下参种子。

5.3.2种子质量标准:

选用上一年生产的成熟饱满、无病菌、无虫蚀的优质种子。

种子质量应符合GB6941~86二级以上规定标准,种子不符合规定的不准使用。

5.3.3种子消毒:

干籽用1%福尔马林浸种10~15min,捞出用清水冲洗2~3次。

水籽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代森锌200倍液浸种10~15min,捞出后至种子表面无水。

5.4种子催芽

5.4.1催芽方法:

采用室外催芽。

5.4.2催芽日期:

干籽6月中旬前开始催芽,水籽8月上旬开始催芽。

5.4.3催芽场地: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场地,按东西方向,挖长方形的贮籽坑窖,塌实底土,四周挖好排水沟,在西、北两面夹好防风障,南面留出晒种场。

5.4.4做框:

在整理好的场地上,用木板镶上四框或用砖、石等砌框,框高40cm,宽90~100cm,长视种子量而定。

在框外再镶上1层框,内外框间距15cm,中间用沙子填实,然后将过筛的细沙铺在内框中,厚度5cm左右,再装入混拌好的参籽与细沙体积1∶1或1∶3的种子,上盖5~10cm的细沙。

5.5催芽管理

5.5.1架棚:

要架设大小适宜的东西走向、北高南低的荫棚,周围挖好排水沟,防止场地积水。

5.5.2倒种:

前期每7d倒种1次,后期10d左右倒种1次,每次将种子筛出晾晒20~30min后,往河砂里喷适量水湿润,再拌种子入窖。

种子炸口90%以上,可筛出阴干装入袋内(口袋要透气),放在通风干燥冷库待播。

5.5.3调水:

一般在倒种前1d浇水,以浇到种层1/3处为度。

若用纯沙催芽,沙子含水量保持在10%~15%为宜。

5.5.4控温:

温度控制在10~20℃,一般前期18~20℃,后期为10~15℃,催芽后期温度不足时,可扣上塑料薄膜保湿增温。

5.5.5防范:

在催芽槽上扣放1层铁纱网,以防止鸟禽和鼠害。

5.6播种

5.6.1播种时期

5.6.1.1春播:

春播时间宜早,土壤化冻后既可播种,最晚不能超过4月20日。

5.6.1.2秋播:

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水籽,10月中旬至结冻前播催芽籽。

5.6.2播种方法:

以穴播为好,其次条播。

穴播时用耙子将地面树叶杂草搂在作业道上,按10cm×20cm或20cm×20cm穴距进行横山刨穴,穴深4cm~5cm,穴底要平,每穴放3~5粒种子,覆土5~6cm,镇压后再覆落叶,落叶厚以盖住地面为准。

条播按20cm行距横山开沟,沟深4~5cm,然后播种,每距8~10cm播1粒种子,其它同穴播。

5.6.3播种量:

每亩播种1.5~2.5kg。

5.7管理

5.7.1封山看护:

种植林下参的林地应进行常年封山看护,严禁人畜进入,不准在林下参种植林地内进行割柴、放牧、采集山货野果、开矿等活动。

5.7.2搂树叶:

种植林下参前3年,要在每年春季土壤未化冻时,将堆积的树叶用耙子搂出去,以利出苗整齐。

5.7.3除草:

种植林下参的林地前2年不必除草,但在第3年开始后每年7月末要进行1次除草,除草方法用镰刀或剪子将高于参叶以上的杂草全部清除。

5.7.4打药:

林下参很少染病,一般不需要打药,但在大面积发生病虫害时也要进行药剂防治,防治方法同园参,但不准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5.7.5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测定,作为合理施肥依据。

为保证林下参的质量一般不需要施肥。

如施要在试验的基础上,参考绿色食品生产中肥料使用准则有关规定,优选出最佳施肥方案。

5.7.6排水:

在雨季要注意排水,挖好排水沟,疏通水道。

5.7.7调整郁闭度:

林下参生长到5年后,需要足够的光照,要及时调整林分郁闭度,在每年夏、秋两季进行全园踏查,注意观察,发现有郁闭度过大的地方,要在冬季进行清理树冠,调整郁闭度在0.6~0.7左右,同时要将干枝树杈清除,避免夏天干枝树杈落下伤参。

5.7.8摘花摘蕾:

为提高人参产量,8年生以上林下参在每年的5~7月开花结果时,每株花蕾多达100个,过多的花蕾影响参根产量,因此要及时摘花摘蕾。

如想留种子,也要及时疏花,摘掉后开放的边缘的小花,以保证中间先开放的花有充足养分,生产出饱满的种子。

5.7.9移栽:

播后直到出商品一般不需要移栽。

但在受到病虫鼠害、自然灾害,对林下参生长造成损害,或为培养大支头林下参时可移栽,移栽时要随挖随栽,保证须根完整,将人参按原来的生长方向,深度等,按原样栽到新的林下土壤中。

一般每平方米保苗10-15株。

5.8防盗

种植后要建更房,设专人看护,4年后设报警器和看护犬,10年后要增派人手加以看护。

5.9鼠害防治

5.9.1鼠名:

主要有鼹鼠、山鼠等。

5.9.2防治方法:

用夹子诱夹和下地箭捕杀或用毒饵诱杀。

6采收

6.1种子采收

6.1.1采种时期:

7月下旬至8月中旬,人参果实由绿色变成鲜红(黄)色时,为采种适期。

6.1.2采种方法:

用剪刀从花梗1/3上剪断,红、黄果要分采、分收。

如花序的果实未完全成熟,则应分2次采收。

采种时要区别好果和病果,做到分别采收、分别处理。

6.1.3脱粒:

将参果装入搓粒机脱去果肉或装入布袋用手搓至果肉与种子完全分离时,投入清水中漂洗,漂去果肉和瘪粒,再用清水洗净后,晾干或阴干,不得在强光下暴晒。

6.1.4种子的储藏:

脱粒后的种子阴干3~4d,进行催芽处理,于10~11月播种或将种子和沙子(1∶3)混合,埋在不受雨水侵袭的室外阴凉处,于第二年春播。

6.2参根收获

6.2.1收获年生:

15年以上。

亩产量不应低于44公斤。

6.2.2收获时期:

7月下旬至8月中旬。

6.2.3采收方法:

用移植铲挖,要有一定深度,以不伤根断须为度。

6.3运输

挖出的人参抖净泥土后应立即用纸箱装好,避免风吹日晒,小心搬运,安全运输到加工场所。

   本操作规程在工作中还将进一步补充,修改,逐步完善。

所有原始材料、资料要求一并存盘,应有专人管理。

林下参种植基地的药材必须按照本规程要求操作生产,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THANKS!

!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