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0902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docx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课文

课题:

9明天要远足

教学内容:

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1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1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

过程与方法: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认读生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读书的习惯和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读生字,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读生字

教学准备:

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

(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

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

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日+月=明。

或者结合字义巧记:

日月同辉——明。

可以组词:

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

师问:

“足”是什么意思?

(脚)“远足”呢?

(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畅言,师引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学生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

这首儿歌有几小节?

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

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

思考:

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

(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

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

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

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

(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

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

“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

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

(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

(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

(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

(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

(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

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课件出示)

 目——(  )    耂——(  )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

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

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

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借助情境,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用不同形式朗读小诗,感受其中的趣味,萌发对文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教学难点:

借助情境,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准备:

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

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

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

(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

(洁白柔软)

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

“洁白”是什么意思?

(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

(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

(美丽、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

(听同学说的)

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

组词:

同学。

“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

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

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

(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学习“什、才、亮”。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

(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

(无奈)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唉)

(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

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交流)

讲解:

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

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6)小作者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

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

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课堂小结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

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

四、布置作业:

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板书设计:

明天要远足

海------颜色?

睡不着/

\云------洁白柔软?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目字旁1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过程与方法:

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目字旁1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教学难点:

目字旁和日字旁的区分。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朗读诗文。

2.背诵诗文。

二、教学新课

1.认识新偏旁。

目字旁。

板书“睡”,说说目字旁的笔顺?

教师讲解。

A学生识记。

提问:

目字旁由几笔组成?

是怎样组成的?

跟教师读。

B强调:

起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钩。

C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空。

D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字。

3.学生同组互助认字。

4.教师指名认字,并说说字的偏旁。

5.组词。

(1)说说怎么记住它们。

(2)用生字口头组词语。

学生组词,教师指导。

三、指导书写。

1.写“学”。

(1)教师范写,并讲解笔顺、笔画及位置。

强调子的笔画的书写。

(2)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并书写。

(3)教师巡视指导。

(4)书写展示。

(5)口头组词语。

2.写“才、同、明”

(1)识记字形。

(2)书空练习。

(3)教师范写,并讲解笔顺、笔画及位置。

(4)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并书写。

(5)口头组词语。

3.巩固字形和读音。

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读。

(顺读、混读)

四、练习背诵。

1.用填空形式练习背诵。

2.分句练习背诵。

3.全课背诵。

五、作业

写会生字,背诵课文,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明天要远足

偏旁:

日字旁

笔画:

横撇弯钩

课后反思:

 

课题:

10大还是小

教学内容:

大还是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时、候”等11个生字和双人旁、京字头、竖心旁3个偏旁;会写“自、己”等3个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受到从小学会自立,不依赖父母,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的教育。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时、候”等11个生字和双人旁、京字头、竖心旁3个偏旁;会写“自、己”等3个字。

教学难点:

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会写“己、衣”等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时、候”等11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朗读课文,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自己是否长大的心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认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字卡“大”。

 

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吗?

(生答:

小)  

2.出示字卡“小”。

3.质疑:

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

能说说为什么吗?

(指名回答)  

4.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师生梳理出主要问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认真听读。

2.学生勾画出不认识的字,组内合作拼读拼音,认读。

3.出示词语,指名读。

4.齐读,抽读。

5.反复练习,读熟课文

(1)再次听读课文

(2)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3)学生再读课文,若还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

(4)指名读文,众生评议。

(5)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

(6)齐读课文。

三、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师生评价。

3.学生观察课本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4.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清楚。

5.全班交流,教师鼓励性评价。

6.教师示范谈自己的想法。

7.自由朗读课文,试背。

四、作业

把课文背熟。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受到从小学会自立,不依赖父母,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的教育。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同组互助检查识字情况。

3.学生齐读课文。

4.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大还是小》,谁能来说说“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生说师板书)

二、教学新课,感知文意

1.自读课文,看是否把“我”觉得自己“大”和“小”的时候找全了。

2.文中的我觉得自己穿衣服的时候很“大”,课文里说的“大”和“小”和我们平时说的一样吗?

比如:

篮球是大的,乒乓球是小的。

课文里的“大”和“小”分别指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正确引导。

3.根据课文中的插图找出对应的段落来阅读。

4.说一说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学生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三、话题讨论

你希望自己长大吗?

为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指导学生把语句说完整通顺。

四、拓展演练:

1.教师拿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争做“很大”的人。

2.能读对、读通教师指定的段落,就是“很大”的人。

 

五、作业:

把课文读熟。

板书设计:

     

大还是小

大:

自己穿衣服系鞋带

小:

够不到按钮害怕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双人旁、京字头、竖心旁3个偏旁;会写“自、己”等3个字。

过程与方法:

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双人旁、京字头、竖心旁3个偏旁;会写“自、己”等3个字。

教学难点:

认识双人旁、京字头、竖心旁3个偏旁。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齐读课文。

3.认读生字。

二、教学新课

1.认识新偏旁。

(1)双人旁。

板书“得”,教师讲解。

A学生识记。

提问:

双人旁由几笔组成?

是怎样组成的?

跟教师读。

B强调:

起笔是撇,第二笔是撇,第三笔是竖。

C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空。

D指名读。

(2)京字头。

板书“衣”,教师讲解。

A学生识记。

提问:

京字头由几笔组成?

是怎样组成的?

跟教师读。

B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空。

C指名读。

(2)竖心旁。

板书“快”,教师讲解。

A学生识记。

提问:

竖心旁由几笔组成?

是怎样组成的?

跟教师读。

B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空。

C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字。

3.学生同组互助认字。

4.教师指名认字,并说说字的偏旁。

5.组词造句。

(1)说说怎么记住它们。

(2)用生字口头组词语。

学生组词,教师指导。

三、指导书写。

1.写“衣”。

(1)教师范写,讲解笔顺、笔画及位置。

强调竖提笔画的书写。

(2)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并书写。

(3)教师巡视指导。

(4)书写展示。

(5)口头组词语。

2.写“自、己、”

(1)识记字形。

(2)书空练习。

(3)教师范写,并讲解笔顺、笔画及位置书写。

(4)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并书写。

(5)口头组词语。

3.巩固字形和读音。

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读。

(顺读、混读)

四、背诵展示。

1.组内练习背诵。

2.全课背诵。

五、作业:

把生字认会,写会。

板书设计:

大还是小

偏旁:

双人旁京字头竖心旁

笔画:

竖提竖弯钩

课后反思:

 

课题:

11项链

教学内容:

项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感受大海给予的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2.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学生观看。

3.引入:

这是什么声音?

(海浪声、笑声)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

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识字

1.课件播放课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

大海好玩吗?

小娃娃快乐吗?

3.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4.标出自然段。

5.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学生认读。

2.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5.去掉拼音读一读。

6.开火车检验词语卡片。

7.开火车检验生字卡片。

四、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学生感受课文内容,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练读:

采取同桌分小节互助读或开火车分小节读和老师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正确。

4.自由朗读

要求:

读准字音,碰到不会读的就请拼音帮帮忙,拼读几遍。

5.分段指名读,注意正音。

6.齐读课文。

 

4.播放朗读,并指导朗读:

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想文章讲了什么。

5.朗读展示,师生评价。

6.朗读指导:

要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也就是有感情的朗读。

四、作业:

把生字认会,课文读熟。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感受大海给予的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难点: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

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体会快乐——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问: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

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

感受到大海很美。

(板书)

4.第1自然段只用了三句话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大海的美,都用了哪些词语呢?

和同桌找一找,用波浪线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的体会。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现这些词语:

蓝蓝的黄黄的小小的

②师:

什么蓝蓝的?

什么黄黄的?

什么小小的?

请你试着说出这样的短语:

(      )的(        )。

③什么又宽又远?

什么又长又软?

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

又(      )又(        )。

④“雪白雪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

(ABAB式)“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

试着说一说。

⑤师:

“哗哗地”是拟声词。

“哗哗地”可以形容什么?

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

试着说一说其他拟声词。

5.读第1自然段。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问:

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

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

快乐。

(板书)

4.第2自然段用了很多精彩准确的动词,你能找到吗?

用三角号画一画,并和同桌做做动作来体会那份快乐。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会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笑 迎 捡 穿 挂 落 穿 挂

②指名表演。

③读这些词语。

④那小娃娃的快乐是什么呢?

(有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其实啊,大海也很快乐,你知道大海的快乐是什么吗?

(有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所以说,大海的项链就是——快活的脚印!

⑤快乐齐读第2自然段。

三、升华快乐——欣赏美

1.有感情齐读课文。

2.配乐诵读。

四、总结。

1.朗读课文。

2.说说你的收获。

五、作业

画一幅你喜欢的大海图。

板书设计:

项链

大海:

蓝蓝的又宽又远

沙滩:

黄黄的又长又软

浪花:

哗哗地涌撒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禾木旁1个偏旁。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齐读课文。

3.背诵课文,出示生字卡,指认生字。

二、教学新课

1.认识新偏旁。

禾木旁。

板书“和”,教师讲解。

A学生识记。

提问:

禾木旁由几笔组成?

是怎样组成的?

跟教师读。

B强调:

第一笔是撇,加一个木。

C指名读,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空。

D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字。

3.学生同组互助认字。

4.教师指名认字,并说说字的偏旁。

5.组词造句。

(1)说说怎么记住它们。

(2)用生字口头组词语。

学生组词,教师指导。

三、指导书写。

1.写“白”。

(1)教师范写,并讲解笔顺、笔画及位置。

(2)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并书写。

(3)教师巡视指导。

(4)书写展示。

(5)口头组词语。

2.写“的、又、和”

(1)识记字形。

(2)书空练习。

(3)教师范写,并讲解笔顺、笔画及位置,强调横折钩笔画的书写。

(4)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并书写。

(5)口头组词语。

3.巩固字形和读音。

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读。

(顺读、混读)

四、课堂练习。

1.学生看课本99页第二题。

2.组内互助完成。

3.教师示例。

4.口头练习,先自己练说,再指名说。

5.试着自己再练习一些其它“的”字短语。

五、背诵展示。

1.组内练习背诵。

2.全课背诵。

六、作业:

把生字认会,写会。

板书设计:

项链

偏旁:

禾木旁

笔画:

横折钩横撇

课后反思:

 

课题: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哥、姐、弟、叔、爷”5个生字。

认读“哥哥、姐姐”等10个词语,读好轻声。

借助拼音把成语读正确、流利,并能背诵。

了解成语蕴含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日字旁、女字意义,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生字。

比较弯钩和竖钩、竖提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能正确书写。

看图写词语。

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生字,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哥、姐、弟、叔、爷”5个生字。

认读“哥哥、姐姐”等10个词语,读好轻声。

借助拼音把成语读正确、流利,并能背诵。

了解成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日字旁、女字意义,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比较弯钩和竖钩、竖提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能正确书写。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哥、姐、弟、叔、爷”5个生字。

认读“哥哥、姐姐”等10个词语,读好轻声。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日字旁、女字意义,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生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际生活认识生字,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哥、姐、弟、叔、爷”5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日字旁、女字旁意义,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家族歌》,学生认真听。

2.小组交流:

说说你家的人口关系。

3,。

教师引入新课学习。

二、识字加油站

1.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

课件出示:

哥哥姐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