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1260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9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论文.doc

.....

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发展,教育先行。

教育对经济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表现在结构和质量上。

一个国家教育的均衡影响着经济的均衡,教育的公平影响着经济的公平。

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对经济至关重要,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是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教育资源的均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

本文基于中国目前存在的教育不均衡现状,以北京和河北为例,探讨区域间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现象,并且实证性地分析教育不均衡对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北京市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以及影响。

最后,我们将引入美国基础教育的历史状况与中国作对比,引申出对于中国有借鉴意义的经济政策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教育资源教育均衡区域经济发展市场化机制

Abstract

Educationisthefundamentalbaseofthelong-lastingprojectaswellasthedevelopmentoftheeconomy.Theinfluenceofeducationoneconomyshowsnotonlyonquantity,butalsoreflectsonthestructureandquality.Acountry'sequilibriumofeducationdetermineseconomicone,thefairnessofeducationaffectseconomicfairness.Theequalizationofeducationisimportanttoeconomy.Equalizingthedistributionoftheeducationalresourceisanimportantmeantopromotethesynergic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InChina,theeconomicdevelopmentisrestrictedbymanykindsoffactors,inwhichtheeducationalequilibriumisbecomingmoreandmoreinfluential.Thispaper,basedonthecurrentconditionofdisequilibriuminChina,takesBeijing’sandHebei’sforexample,andexaminethephenomenonoftheunbalanceddistributionofeducationresourceandanalysestheeffectofeducationaldisequilibriumoneconomy.Onthebaseofthis,weintroducethehistoryoftheprimaryeducationrunninginAmericaandcompareitwiththecurrentconditioninChina,developingsomeadvisableeconomicpoliciesanddevelopingorientation.

Keywords:

educationalresources,educationalequilibrium,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marketmechanism

目录

一、基本概述 4

(一)教育不均衡背景分析 4

(二)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 5

二、教育资源不均衡分析:

以北京、河北为例 6

(一)北京与河北教育资源现状分析 7

1、基础教育方面 7

2、高等教育方面 9

(二)模型检验教育不均衡对经济的影响 12

1、数据基础 12

2、模型的建立 13

(三)北京对河北省的虹吸式发展模式 15

(四)区域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发展的有利影响 17

三、北京区域内部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18

(一)北京区域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 19

1、区域分布 19

2、教育设施和教育经费分化 20

(二)北京区域内资源不均衡背景 20

(三)北京区域内教育不均衡导致的后果 21

1、经济影响 21

2、社会影响 22

四、美国教育资源分配问题分析及借鉴 22

(一)比较基础 22

1、地区分布不均衡 22

2、长期政策限制人口流动 23

3、教育资金支持格局重心偏低 24

4、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 24

(二)美国政府促进教育均衡的政策 24

1、逐步完善的政府财政政策 25

2、教育资源配置引入市场机制 26

五、实现教育均衡应采取的措施 28

参考文献 30

附录 32

一、基本概述

(一)教育不均衡背景分析

教育均衡与公平是指国家教育政策均衡与公平、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与公平、教育投入的均衡与公平和教育人才分布的均衡与公平。

政策的合理均衡程度决定着教育资源和投资分配的合理均衡的程度。

而有时,由于国家政策带有的倾向性或者倾斜性,以及区域间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使得教育资源在地区间分布的状况不一。

往往具有政策优势、经济优势的地区会拥有更多的教育投入,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会吸引更多教育资源,使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流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不具有政策优势以及经济优势的地区却正好相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更有甚者,一些大型城市凭借着其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在自身教育发展的同时对周边地区形成了强大的阻碍力量,掠取了周边地区的发展资源,步入了虹吸式的发展路径,导致周边地区发展萎缩,影响深远。

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当今社会教育对经济的贡献度逐渐提高,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育资源不均衡会加剧人才的流动,高素质人才往往趋向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这就会造成教育资源较少的地区高层次人才的缺失,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发展。

对于我国来说,教育资源不均衡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我们要不断地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二)我国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

从整个中国的大环境来看,改革开放之后,教育的发展对经济产生了重要作用。

而且国家政府也一直将教育作为立国之本。

教育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大踏步式前进。

然而,在现实经济运行当中,各地方政府在强调教育发展的同时却只单纯突出了以创办学校数目为代表的教育数量和教学成绩的提高,忽视了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同时,各地区之间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不统一,形成了区域之间的两极分化。

而在区域内部,也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不同城区在学校数量、学校质量、教学投入、基础设施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

就整体来看,各省市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经济发达的省市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经济较为落后的省市教育资源十分短缺。

图1.1显示了我国211和985大学的分布:

图片来源:

教育部信息网站

图1.1:

中国211和985大学分布图

图上的两个数据,前者是211大学的数量,后者是985大学的数量,我们重点对比一下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和其他地区,在北京共有22所211大学以及8所985大学;上海11所211大学,5所985大学;武汉7所211大学,2所985大学;南京4所211大学,2所985大学。

而剩下的高校则零散的分布在全国其他各个城市。

这种区域间的不均衡会带来城市的两极分化,甚至会出现一些大城市以牺牲周边地区的发展为代价,过度掠取资源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的现象,这种虹吸式发展将进一步将周边地区推向落后的深渊。

在我国,这种典型的城市便是一些类似于北京、武汉的大中型城市。

除此之外,在城市内部的范围较小的区域中,也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这将严重制约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阻碍城市的均衡发展以及人民整体福利的提高。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本文将基于中国目前教育资源的分布现状,以河北与北京的教育资源分配为例,详细分析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然后,以北京为例进一步剖析北京内部的区域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最后,将视角落到国际,援引美国的例子,了解教育不均衡这一世界存在的普遍现象,并从美国的相关应对措施入手,探究对于中国有借鉴意义的政策措施。

二、教育资源不均衡分析:

以北京、河北为例

由以上概述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不均衡现象在我国十分严峻,同时由于教育不均衡现象的存在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以北京与河北为例,了解两个地区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并且分析由于教育不均衡问题的存在对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北京与河北教育资源现状分析

北京市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尤其重视教育领域的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各城市的前列。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北京首先实现了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历史性的跨越。

进入到21世纪以来,北京市率先全面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用于教育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市内各学校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普及程度大幅度地提高;虽然河北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教育的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高中阶段的教育得到基本普及,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地发展,各阶段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投入日益增长,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等等,但与北京市相比,河北省现阶段的教育事业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

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部分地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各学校的素质教育推进缓慢、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等。

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北京与河北教育资源分配的差距。

1、基础教育方面

现阶段北京、河北之间在基础教育服务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存在着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的问题。

两个地区间的非均等化程度可以通过人均教育事业费、平均每一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这两个主要衡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来衡量,具体表现如图2.1—1: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2.1—1:

北京与河北人均教育费用变化趋势图(2001——2013)

如图2.1—1所示,2001年——2013年间,北京市与河北省的人均教育事业费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自2007年以来,两地的人均教育经费较之之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但是河北省的人均教育事业费上升幅度始终有限,两地的人均教育经费差距也日益扩大。

截止到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人均教育事业费为3382.8元,位居全国第一;河北省整体人均教育事业费是1125.2元,与北京市相比低2257.6元,不到北京市人均教育事业费的1/3。

由此可见,从基础教育服务的投入来看,北京市与河北省人均教育事业费存在严重的不均衡问题,这不仅仅影响了两地间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对区域间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造成影响。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2.1—2:

、河北平均每一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变化图

(2001——2013)

如图2.1—2所示,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北京市平均每一位专任教师负担的学生数明显地少于河北省,尽管两者中间的差距在2007年有所减小,但是差距还是仍然存在的。

这就说明了北京市的教师资源相对于河北省来说在数量上有着明显优势,河北省学生人数多但是教师数量却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需求,与北京仍有较大差距,这又进一步体现出两个地区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巨大差距。

2、高等教育方面

河北与北京的教育分配差距不仅仅存在于基础教育方面,更体现在高等教育方面。

下面我们就以高等院校的分布来进行分析(图2.1—3、图2.1—4):

数据来源:

南方周末

图2.1—3:

2014年各省市985高校占比情况图

数据来源:

南方周末

图2.1—4:

2014年各省市211高校占比情况图

通过图2.1—3与图2.1—4我们可以看出,在2014年全国各省市高校占比分配中,211高校中北京市占全国的28.57%,河北省占全国的0.99%。

北京市211高校的占比是河北省211高校占比的28.86倍。

而在985高校中,北京市占全国的9.52%,而河北省则没有985高校。

从高校的占比情况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河北省与北京市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

数据来源:

南方周末

图2.1—5:

2014年各省市平均多少人能“拥有”一所高校

从图2.1—5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市平均23.3万人就能拥有一所高校,而河北省则71.1万人才能拥有一所高校。

这说明尽管河北省人数多于北京,但是人均教育资源获得量却处于劣势,全国的大部分高校过度地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地,必然会带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了地区的发展,从而吸引了更多人才、资金的注入,形成了集聚效应。

相反,资质较差的河北等地区则由于先天不足,导致后劲缺失,经济发展缓慢。

因此北京与河北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造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下面,本文将通过实证数据证明教育不均衡对于产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模型检验教育不均衡对经济的影响

由于北京与河北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这样的差距会对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本节,我们将针对教育不均衡是否引起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异进行检验。

并且,进一步探究不均衡所导致的经济发展的差异的具体数值。

以佐证本论文的基本观点。

1、数据基础

(1)区域选择

由于河北与北京在地域方面向邻近,因此在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方面有着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排除外生变量的干扰,同时,通过近些年来社会上的普遍反映来看,二者在经济、教育上的发展程度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可以作为计量模型的对象,从而明显地反映出教育不均衡对经济的影响。

(2)教育不均衡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往往代表着教育资源在时间、地域等的分布不均,但是,归根结底,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在于资金的支持,因此,在教育不均衡的指标选择方面本文选取了两个区域各自的人均教育经费,通过教育经费的差异来反映两者之间的资源分布不均。

教育经费以及不同区域的人口数目数据由国家统计局获得,经过相除获得人均值,排除人口总量不一所导致的影响。

(3)经济发展

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但突出体现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需要高素质人才的行业中。

同时,由于产业的发展重心转移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金融业的发展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

因此,在应用模型检验教育不均衡对于经济的影响时,我们采用需要较高教育投入的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代表,以金融业的人均产出量来代表经济的发展。

金融业产出以及不同区域人口的数据由国家统计局获得,经过相除得到人均值,排除人口总量不一所导致的影响。

2、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人均金融业产出以及人均教育经费进行线性回归,设立的基本模型为:

Finp=βEdup+c

(1)

其中,Finp代表金融业人均产出,而Edup代表不同区域的人均教育经费的量值。

(1)验证方法:

在验证方法上面,为了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先对所获得的四组数据(河北省人居教育经费、北京市人均教育经费、河北省人均金融业产出、北京市人均金融业产出)进行平稳性检验,以确保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所用到的数据的可信性。

然后,分别对两个地区的人均教育经费以及人均金融业产出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探究人均教育投入是否真的能促进经济发展。

之后,便分别对两个区域的人均金融业产出和人均教育经费进行线性回归,以探究不同区域的人均教育经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即β的量值),从而精确地比较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对于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2)检验过程:

首先,本文对两个区域的人均教育经费以及人均金融业产出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如附录一所示,得出的结论是北京市的人均教育经费以及人均金融业产出分别在10%以及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平稳性检验,河北省人均教育经费以及人均金融业产出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可以对两者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其次,本文分别进行了两个区域的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附录二,通过观察,得到了结论为:

人均教育经费的多少是人均金融业产出的格兰杰原因。

这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育资源的多寡对于经济的发展有正向作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资源以及经费投入的支撑。

最后,本文分别对两个区域的人均金融业产出以及人均教育经费投入进行线性回归,从而通过精确数字对教育不均衡对于经济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

回归结果如附录三,并最终得到两个地区的回归方程为:

河北省:

Finp=1.030856Edup-80.27001

北京市:

Finp=3.443738Edup-982.6348

本文得到的结果为:

针对于河北省,每一单位的人均教育投入会引起1.03个单位的人均金融业产出的增加。

针对于北京市,每一单位人均教育经费的投入,将会引起3.44单位的人均金融业产出的增加,在增加幅度方面,北京的教育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显著高于河北省,因此,两个地区的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对于两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作用,可以预见,经过时间的积累,这必将导致两个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越来越大。

(三)北京对河北省的虹吸式发展模式

由于教育的不均衡,因此,北京与河北之间就会形成对资本、人才要素的不同吸引力强度,当面临相同的新晋资源时,能否获得这种促进经济发展的资源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区域之间的吸引力的力量对比。

而北京由于发展的优势以及长期以来的政策上的偏斜,导致了资源吸引方面的强大优势。

在这种优势面前,往往北京对于周边地区起到的作用不是扩散效应,却是虹吸效应。

这种吸血式的发展模式造成了河北地区长期以来的资源缺失以及人才流失,而这种问题往往可以通过人口的流动加以体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更加偏向于拥有更多资源的地区。

表1:

2012年各省大学生毕业求职流动调查表

省份

净流入率

流入率

流出率

省份

净流入率

流入率

流出率

152

155

4

-20

27

47

147

170

23

-21

26

47

128

136

9

-26

32

57

54

65

10

-29

17

45

17

36

20

-29

19

48

16

45

30

-36

20

57

14

31

17

-39

10

49

14

40

26

-45

15

60

6

45

39

-54

10

63

天津

4

45

40

-55

6

60

广西

-14

21

36

-62

10

72

-16

23

39

-63

8

70

-16

22

39

-70

6

76

数据来源:

教育部信息网站

我们由2012年各省大学生毕业求职流动调查表(表1)可以看出北京净流入率为147,而河北省净流入率为-36,这说明河北省明显地存在人才流失现象。

我们经过思考可以得出北京市处于河北省的包围之中,而北京相对于河北的发展优势无论是政策上还是经济上都十分明显,这就会造成河北省人才大多流向北京市。

这种现象从根本上就可以看出由于教育、经济的不均衡使北京市的发展对河北省的发展造成了虹吸效应。

由于河北省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这就造成了一大部分高素质人才的流出,而流出的人才大多流入了北京、天津等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因此,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河北省人才存在三缺现象: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适用型效益型人才短缺、创造开拓型及管理人才短缺,而且专业技术人员呈下降趋势。

河北省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从2003年起年均减少0.5个百分点,2012年就下降到了9.8%,科学研究人员所占比重从2003年也以年平均0.46个百分点递减,2012年下降到了0.35%,如此的专业技术人员结构说明了我省直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线人才越来越少,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所造成的。

同时,由于河北省与北京市教育资源差距较大,造成了河北省各个行业人才流失严重。

河北教学人员比重从2003年的42.53%后就以每年1.5个百分点速度上升,到2012年教学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为67.70%,培养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越来越多,流失的也越来越多。

河北省在2008——201五年间流失人才人91801人,出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10447人,约有90%流向北京地区的民营企业,且大都处于年富力强的最佳时期,结果是河北地区高等教育提升了北京地区的人力资源,促进了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

而到目前为止,河北省高等院校的年平均人才流失率在11%左右,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占7.3%,硕士研究生及本科学历的占3.7%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流入到了北京地区。

(四)区域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发展的有利影响

在以京冀为例分析了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对经济的影响后,我们初步得到结论——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对区域经济呈消极影响的,因此,接下来我们就将以福建省为例,证明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趋势对于区域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随着中国的全方位开放,福建原来作为试点省份的先发优势已经几乎不复存在,福建省交通不便、腹地狭小、内部市场有限的劣势越来越突出,加上福建对于教育及科技的把控不足,人才储备较少,教育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在东南沿海城市中十分尴尬。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的文件,以改变福建省教育发展的窘境。

多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把全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加快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加大对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加紧补充农村紧缺师资并建立教师校际交流制度,着力解决城乡、区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学生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福建在近年来对于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尤其着眼于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统筹城乡结合,推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为经济建设储备人才。

随着福建省教育资源更为合理的分配,人才的不断累积让福建有了经济建设的根本资本。

从2004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11.99万人,到2013年招生21.36万人,福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让中央发现了海峡西岸的经济内在潜力,坚定了建设海西经济区的决心,并于2009年颁布《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在此后几年中,福建省全省GDP增幅均超过10%,继沿海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后,再添海西经济区。

图片来源:

国际地理信息统计网站

图3.1海西经济区方位图

从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对福建省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