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172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文字报告.docx

马克思文字报告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楼改造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直接详勘)

 

重庆紫苑土地规划整治有限公司

二○一○年六月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楼改造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直接详勘)

 

经理:

何从春(工程师)

报告编写:

朱根深(助理工程师)

总工程师:

朱永勤(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

陈远林(工程师)

审定:

邵军(注册岩土工程师)

 

提交报告单位:

重庆紫苑土地规划整治有限公司

提交报告时间:

二0一0年六月

 

附图目录

顺序号

图名

比例尺

1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楼改造工程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500

2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楼改造工程地质剖面图(1—1′~7—7′)

1∶200

3

钻孔地质柱状图(ZY1~ZY9)

1∶100

 

附件目录

1、岩土工程勘察合同

2、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

3、勘察纲要

4、岩样检测报告

5、测量成果

 

自审意见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楼改造工程,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沿拟建物周边,地下室边线、角点位置共布置钻孔9个,实际施工钻孔9个。

钻孔密度、深度和土岩采取率均符合规范详勘规定。

在场地内基岩中等风化带中采取岩样作了抗压强度试验,基础数据可靠,各试验值按GB50021-2001规范规定统计的平均值,标准值正确。

终孔24小时后观测了各钻孔水位,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作出了正确评价。

用全站仪实测各钻孔位置及纵横剖面,其精度满足要求。

查明了场地各岩土类别,结构,厚度,工程特性和不良地质作用。

勘察工作符合规范详勘要求,报告资料齐全,对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环境地质评价正确。

建议的地基基础方案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本报告达到了规范详勘和委托书技术要求,送呈重庆市涪陵区建筑设计质量审查中心审查通过后,可提供甲方、设计、施工使用。

 

重庆紫苑土地规划整治有限公司

二○一○年六月三日

 

目录

1前言6

1.1任务的由来及工程概况6

1.2勘察的目的与任务6

1.3勘察依据及技术标准7

1.4工作方法及工作量的布置7

1.5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评述7

2、自然地理8

2.1交通位置8

2.2气象水文9

3、工程地质条件9

3.1地形地貌9

3.2地质构造9

3.3地层岩性10

3.4岩土类别10

3.5基岩顶界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11

3.6水文地质条件11

3.7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12

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12

4.1土的物理力学性质12

4.2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12

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14

6、岩土工程分析评价14

6.1场地、地基稳定性及建筑的适宜性评价14

6.2拟建物与周围建筑物相互影响分析15

6.3场地填土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15

6.4地震效应评价15

6.5地基均匀性评价16

6.6地基持力层选择及基础型式建议16

6.87地基承载力16

7、结论与建议17

1前言

1.1任务的由来及工程概况

西南大学(甲方)拟在西南大学内进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楼改造工程,甲方特委托我公司(重庆紫苑土地规划整治有限公司)对该工程进行一次性详细勘察,为施工图设计及施工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及有关的设计参数。

该工程占地约2000m2,总建筑面积1300m2。

拟建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

拟建物设计指标见表1.1。

拟建物情况一览表

 

 

 表1.1

拟建物名称

设计地坪标高

层数

结构

基础

荷载

重要

±0.00(m)

 

类型

形式

(KN)

性等级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楼

238.90

5F

框架

独立柱基

2000

二级

1.2勘察的目的与任务

(1)查明场地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评价场地整体稳定性及整治所需的岩土性质指标和整治方案建议。

(2)查明建筑范围内各岩土层的类别、结构厚度、工程特性并提供相应的物理力学指标。

并提出建筑适宜性评价。

(3)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特点,选择基础持力层,提出技术经济合理可行的基础方案建议。

(4)查明有无不良的地质用及对工程的影响,查明人工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及支护措施建议,并提供拟建筑物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

(5)查明拟建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查明拟建场地土类别,评价场地的地震效应。

1.3勘察依据及技术标准

1.3.1勘察依据

(1)甲、乙两方签定的建设工程勘察合同(附件1);

(2)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附件2);

(3)拟建物设计总平面图(1:

500);

1.3.2技术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4工作方法及工作量的布置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踏勘,并编制了勘察纲要,勘察纲要经审查后实施。

拟建物的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综合确定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及拟建物的实际情况,沿拟建物周边、角点共布置钻孔9个,我公司施工队伍于2010年6月4日进场施工,以甲方提供的1:

500地形图及钻孔布置总平面图,采用全仪器法放测各钻孔位置于实地,采用100型钻机1台,按布设的钻孔逐个施工。

1.5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评述

野外施工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回次进尺,岩心采取率:

土层大于60%,基岩强风化带大于65%,基岩中等风化带大于80%(见岩心照片),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跟班编录,甲方代表逐孔验收,岩芯在各孔竣工后,均拍照存档,确保原始资料的真实、准确。

于2010年6月8日完成野外施工,本次共完成施工钻孔9个,总进尺103.90m。

本次勘察在4个钻孔基岩中等风化带采集岩石作单轴天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样各4组所有样品现场及时采集、封包,送重庆川东南地矿检测中心测试。

各孔终孔24小时后均观测水位。

同时对场地及场围进行了1:

500的工程地质调查测绘。

本次勘察以甲方提供的拟建物设计1:

500的总平面图(及地形图),作为勘察工作布置图,测量工作以甲方提供的总平面图和控制点XN1(X=98689.507、Y=50223.768、H=239.565)、XN2(X=98683.282、Y=50236.606、H=239.556)(重庆市独立坐标系,1985年黄海高程)作为依据。

根据钻孔平面布置图,在计算机里图解钻孔坐标,以甲方提供的已知点为测量依据,在各相应点输入RTK手薄中,运用点放样程序将各钻孔放于实地。

剖面测量采用RTK断面测量实测各条剖面。

测量成果精度符合要求。

本次勘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执行,各项工作均能满足规范详勘的要求。

本报告的所有图件均采用重庆川东南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工程地质勘察CAD1.0软件绘制。

本次勘察工作完成实物工作量如表1.5-1。

本次勘察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5-1

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表1.5-1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机械岩芯钻探

m/孔

103.90/9

测量成果

测放钻孔

9

剖面

m/条

432.10/7

水文地质

简易水文观测

9

岩土试验

天然抗压

4

饱和抗压

4

工程地质测绘

比例尺1:

500

m2

19900

备注

 

2、自然地理

2.1交通位置

场地位于西南大学桃园,有校内道路与之相通,场地交通方便。

2.2气象水文

场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初夏多雨,盛夏炎热常伏旱,秋多连绵阴雨,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多雾少日照,区内以降雨为主,雪、冰雹少见,常年平均气温18.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5℃,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最高气温44℃(2006年8月15日),最低气温-1.8℃(1972年12月15日)。

雨量充沛,年最大降雨量1451.7mm(1982年),年最小降雨量836.5mm(1961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104.2mm,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其中春季占降水量的30%,夏季占37%,秋季占27%,而冬季仅占6%,5~9月的降水量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6.1%,尤其是暴雨集中,强度大,多年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为210.3mm。

场地内除局部低洼地段雨季有滞水外,其余地段无地表水体。

3、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属丘陵斜坡地貌,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场地最高点位于场地南部,标高为250.93m,最低点位于东北侧,标高为232.18m,相对高差18.72m,场地坡角一为般3~46°,局部为陡坎。

3.2地质构造

场地位于北碚向斜东翼,岩层呈单斜构造产出。

岩层产状265°∠18°,场区无断层通过,基岩由侏罗系中统的沙溪庙组地层组成。

根据地面调查,在场地外附近岩体中见二组裂隙:

裂隙①产状:

倾向142°,倾角76°,裂隙少数微张无充填物,间距1.20~3.30m,宽0.10cm,延伸0.5~2.5m,裂面微显波状,偶有穿层,属硬性结构面。

裂隙②产状:

倾向217°,倾角68°,仅见一条,宽0.10cm,延伸0.50m,裂面平直无充填物,属硬性结构面。

场区未见次级褶皱及断层,地质构造简单。

3.3地层岩性

据钻探揭露和地面调查,场区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及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紫红色泥岩及灰、紫灰色砂岩。

3.4岩土类别

3.4.1土层类别

1)、素填土(Q4ml):

杂色,主要由碎块石、粉质粘土组成,碎块石含量约10~25%,粒径20~350mm。

结构松散~稍密,稍湿,堆积年限约为10年。

在场地钻孔均有揭露,揭露厚度为0.40m(ZY3)~3.10m(ZY7)。

3.4.2岩石

泥岩:

紫红色,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

在场地9个钻孔均有揭露,钻孔中揭露厚度为4.70(ZY7)~11.10(ZY9)m。

砂岩:

灰、紫灰色,细~中粒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含少量云母及暗色矿物,钙质胶结。

在场地4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为1.90(ZY6)~5.90(ZY2)m。

场地基岩大部分被第四系人工填土所覆盖,基岩局部有出露,岩层关系详见剖面图。

3.5基岩顶界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场地基岩顶界面埋深为0.40m(ZY3)~3.10m(ZY7)。

基岩顶界面标高为236.24m(ZY7)~241.22m(ZY9)。

基岩面总体与原地形基本一致,纵横剖面上基岩面一般均呈缓波状起伏,相邻钻孔间基岩面坡度一般为3~28°。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将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

强风化带:

岩芯呈碎块状,局部呈短柱状。

岩质软,强度低。

手可捏碎,钻孔揭露厚度1.30m(ZY6)~2.30m(ZY5)。

中等风化带:

岩芯呈短柱状、柱状、长柱状,局部为块状,岩质较硬,手不易折断岩芯块。

各钻孔均未揭穿该带。

顶界埋深0.60m(ZY6)~2.30m(ZY8),中等风化带顶界标高235.54m(ZY7)~240.25m(ZY6)。

各钻孔岩土层及风化带厚度、标高详见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3.6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区地表无水体,无积水现象,地表绝大部分已硬化,排水设施较完善,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在钻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较贫乏雨季及强降雨地表整体排泄较好。

对各孔进行了24小时后水位观测,均为干孔,钻探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

填土、粉质粘土无滞水、中等风化基岩无潜水,强风化基岩有少量裂隙水。

但雨季强风化基岩网状裂隙水含量可增加,雨季对施工有一定影响。

勘察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勘察区无工业、化工废水及生活废水排放,根据该地区以往勘察经验,判断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为微侵蚀性。

3.7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

场区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通过、无泥化软弱夹层、滑坡、崩塌、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

场地西侧及东侧现各存一人工堡坎,已采用挡墙支挡,经现场调查发现,堡坎无裂缝,无滑移迹象,现状稳定。

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4.1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1)素填土

场地平场后素填土分布较少,总体上厚度较小,局部较厚,结构松散~稍密,均匀性差,本场地该层不具备工程意义,故未对素填土进行取样及现场试验。

4.2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本次勘察在基岩中等风化带采集岩石单轴天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样各5组,试验成果详见附件4,各试验值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分别统计于表4.2-1、4.2-2。

中等风化带泥岩:

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5.20MPa;标准值为4.20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10MPa,标准值为2.60MPa,软化系数为0.60,属遇水软化的极软岩。

中等风化带砂岩:

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6.00MPa;标准值为14.70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9.90MPa,标准值为8.90MPa,软化系数为0.62,属遇水不易软化的软岩。

中等风化带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成果统计表表4.2-1

岩石

名称

孔号

测试

项目

试验单值

(MPa)

统计件数

范围值

(MPa)

平均值

(MPa)

软化系数

标准差(MPa)

变异

系数

δ

标准值

(MPa)

泥岩

ZY1

饱和抗压

3.4

2.5

3.9

6

2.4~3.9

3.1

0.60

0.60

0.19

2.6

ZY5

2.9

3.5

2.4

ZY1

天然抗压

6.2

4.7

5.3

6

4.1~6.2

5.2

0.76

0.15

4.6

ZY5

5.0

5.8

4.1

备注:

按GB50021-2001规范统计

 

中等风化带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成果统计表表4.2-2

岩石

名称

孔号

测试

项目

试验单值

(MPa)

统计件数

范围值

(MPa)

平均值

(MPa)

软化系数

标准差(MPa)

变异

系数

δ

标准值

(MPa)

砂岩

ZY2

饱和抗压

11.7

10.6

9.5

6

8.2~11.7

9.9

0.62

1.25

0.13

8.9

ZY7

9.1

10.5

8.2

ZY2

天然抗压

18.5

16.3

15.9

6

13.8~18.5

16.0

1.53

0.10

14.7

ZY7

13.8

16.2

15.3

备注:

按GB50021-2001规范统计

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岩体完整程度分类:

经地表出露的岩体调查及钻探揭露,基岩强风化带岩体风化裂隙发育,中等风化带岩体裂隙属稍发育,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3.2.2-2、附录A表A.0.2划分岩体完整程度等级分类;强风化带岩体完整程度属较破碎~较破碎,中等风化带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3.2.2-3,基岩强风化带,手可捏碎岩芯,岩石极软,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场地基岩中等风化带泥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60MPa,属极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8.90MPa,为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

6、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6.1场地、地基稳定性及建筑的适宜性评价

拟建场区地层完整、连续,按设计地坪标高平场后,地形平缓,无断层、滑坡、泥石流、危岩、岩溶洞穴等不良地质作用,岩石地基稳定,岩土体现状稳定。

场区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拟建物场地类型为I类场地,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场地适宜该项目建设。

6.2拟建物与周围建筑物相互影响分析

场地周边北、东、西相邻均为空地,无建构筑物。

南侧为一砖混结构西师政法学院历史系教学楼砖3,紧邻拟建物建筑边线,该教学楼基础为条形浅基础,建议将拟建物基础置于该教学楼以下,以消除对其影响。

按设计整平标高,无高大切方边坡存在,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6.3场地填土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

场地填土层为素填土,由碎块石、粉质粘土组成,无腐蚀性土层存在,场地周边无厂矿企业,无污染水源流入场地,根据地区经验,可判定场地土层对建筑材料为微腐蚀性。

6.4地震效应评价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设计抗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根据1:

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4.1.3,素填土平均剪切波速取Vs=135m/s,属软弱土;基岩属稳定岩石剪切波速Vs>500m/s。

按设计标高整平后,最大覆盖层厚度为2.67m,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135m/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1.6确定场地类型为I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为0.25s,场地内不存在液化土层,属为可进行建设的有利地段。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场地拟建物为学校,抗震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故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即7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6.5地基均匀性评价

场地拟建物设计地坪下大部分地区基岩出露,东南侧局部被填土层覆盖,土层厚0.30~2.67m,纵横剖面上基岩面呈缓波状起伏,相邻钻孔间基岩面坡度一般为2~18°,属较均匀地基。

6.6地基持力层选择及基础型式建议

6.6.1持力层选择

场地内土层为素填土,力学性质差,不能选作持力层;基岩强风化带的厚度较小,岩质较软,不宜选作持力层;中等风化带基岩整体稳定,力学性质好,是场地良好的持力层。

6.6.2基础形式及基础埋深建议

根据勘察成果,场地按设计地坪标高开挖平场后,根据中等风化基岩埋深情况,结合拟建物荷载大小,建议各拟建物基础形式见表6.6-1:

拟建物基础形式建议表表6.6-1

拟建物

名称

荷载KN/柱

楼高

设计地坪标高(m)

基岩中等风化带最大埋深(m)

持力层

选择

基础型式建议

办公楼

 2000

5F

238.90

 3.36

基岩中等风化带

独立柱基础

6.7地基承载力

(1)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并结合重庆地区经验,确定浅基础岩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岩质地基岩体较完整,岩层倾角较大,承载力折减系数ψ取0.30)。

1)压实填土:

填料性质,压实系数应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压实系数≥0.95。

2)强风化带泥岩:

300KPa;强风化带砂岩:

500Kpa。

3)中等风化带基岩特征值:

泥岩:

4.6×0.3=1380KPa;

砂岩:

8.9×0.3=2670KPa;

(2)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设计值和嵌入中等风化带基岩的深度,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确定,其中场地中等风化带砂岩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

取8.90Mpa。

中等风化带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取4.60MPa。

嵌岩段侧阻修正系数和端阻修正系数亦在该规范中查取。

所有的基桩竖向承载力的取值尚应满足桩身承载力的要求。

负摩擦阻力评价详见建议。

拟建物基础埋深除满足荷载要求外,相邻基础及边坡附近的基础埋深应满足45°刚性角要求并进入稳定层。

7、结论与建议

(1)场地地层完整、连续,地形平缓,无断层、滑坡、泥石流、危岩、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岩土体现状稳定。

岩质地基稳定,场区地质构造简单,拟建物场地类型为Ⅱ类场地,经边坡治理及按相应的抗震要求设防后,场地适宜该项目建设。

(2)场地岩石地基稳定,基岩中等风化带是场地拟建物理想的持力层。

(3)、场地基础型式及基础下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详见6.7、6.8节。

岩石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详见4.2节。

(4)根据重庆地区经验,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建议取值:

①裂隙146°∠72°C=35KPaφ=16°

②裂隙217°∠68°C=35KPaφ=18°

③层面265°∠18°C=50KPaφ=20°

各建议设计参数,见下表

建议设计参数一览表表7.5.1

基坑开挖临时边坡值

岩土天然重度值(KN/m3)

岩石抗压标准值(Mpa)

岩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土层

强风

中风化带

素填土

粉质粘土

泥岩

砂岩

砂岩

泥岩

强风化泥岩

强风化砂岩

中风化泥岩

中风化砂岩

化带

1∶1

1:

0.75

1:

0.1或直壁开挖

20

19.78

25.3

24.2

8.9

4.6

300

500

1380

2670

挡墙基底摩擦系数:

粉质粘土取0.20;压实填土0.30;泥岩强风化带取0.40,中等风化带取0.40;

砂岩强风化带取0.35,中等风化带取0.45。

(5)其它建议

1)基坑挖好后应立即封闭或留保护层。

基坑开挖应避免大爆破法施工,以免影响岩体的完整性、稳定性及承载力。

2)施工中应配备小型抽水设备,以抽排基坑中渗入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雨季施工应注意疏排地表水流。

3)若采用人工挖孔桩,应自上而下逐层逐段作好护壁,同时应配置通风设备及抽水设备,以排出基坑中的积水,确保施工安全;若采用钻孔灌注桩,应做好清孔工作,确保成桩质量。

4)建议对场地内土层进行翻挖,再进行分层碾压夯实处理,压实系数大于97%并满足设计要求。

5)施工中应加强监理和验槽工作,并在有代表性的基坑中采岩样试验,以确保试验值不低于设计的取用值。

施工中若发现有不良情况,请及时通知我公司,以配合设计、施工单位共同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