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2145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docx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

目录

容摘要...................................I

引言........................................1

1绪言.....................................1

2混凝土裂缝的分类及成因...................2

2.1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2

2.1.1按裂缝的成因分类.....................2

2.1.2按裂缝产生的时间分类..................5

2.1.3按裂缝的形状分类.....................6

2.1.4按裂缝的发展状态分类.................7

2.2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7

2.2.1收缩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7

2.2.2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9

2.2.3沉陷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9

2.2.4荷载作用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9

3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技术............10

3.1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10

3.1.1干缩及塑性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10

3.1.2温度裂缝的预防措施....................11

3.1.2沉陷裂缝及其他裂缝的预防措施.........11

3.2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技术...............12

3.2.1表面封闭法..........................12

3.2.2灌浆、嵌缝封堵法....................12

3.2.3结构加固法及混凝土置换法.............13

4工程实例分析............................15

4.1工程概况..............................15

4.2工程设想..............................15

4.3工程抗裂施工措施......................15

4.3.1基础地基加固.........................15

4.3.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15

4.3.3外防水剂..........................17

4.4其他措施...............................17

5结论与展望................................19

参考文献....................................20

18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普遍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城市建设中广泛使用的结构材料,但是伴随这类材料的生产研究与应用,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尤其是楼板的裂缝,轻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整体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

这类裂缝是在现有施工技术条件下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民用建筑工程结构楼面出现裂缝,往往会引起业主对工程质量提出异议,从而引发投诉、纠纷以及索赔等情况。

因此,正确分析裂缝产生原因,切实加以防治十分必要,十分迫切。

因此研究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现根据多年来现场施工实践经验和教训,从设计配筋、商品混凝土选用及施工控制等方面,着重阐述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1、绪言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也是不可避免的,混凝土裂缝的防治重点在于“防”,而不在于“治”,当这些裂缝发生后,必须先查明裂缝产生的原因判明裂缝的类型,才能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同时要通过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正确选用原材料、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加强施工监控、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程、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这样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把裂缝宽度控制在设计围,尽量减少裂缝造成的危害。

2混凝土裂缝的分类及成因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大量工程实践以及近代科学关于混凝土强度的细观研究都表明结构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材料的一种特性。

因此,科学地对待裂缝问题是在对裂缝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裂缝的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的围。

本章将就混凝土结构中常见裂缝进行分类,并对结构中占主要部分的裂缝进行成因分析。

2.1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

2.1.1按裂缝的成因分类

根据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两大类。

一、结构性裂缝

结构性裂缝是由荷载引起的,其裂缝与荷载相对应,是承载力不足的结果,其裂缝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原因如下:

(一)设计原因引起的裂缝

1)楼板刚度不足:

设计按多跨连续板进行配筋计算,侧重于满足结构安全,较少考虑混凝土收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等多种因素,楼板高跨比仅为L/33.6-L/35,其刚度较小对裂缝控制很不利。

2)楼板构造配筋设计不周:

设计在支座处按常规配设负筋,在中部板面不配钢筋,当板面出现温度变形和混凝土收缩,因无构造钢筋约束,板面即出现裂缝。

3)楼板布线欠合理:

由于水电施工图由各专业设计,实际施工中出现水电管交叉叠放,或由于设计考虑管容线面积,部分预埋管径≥D25;且设计管线位置在楼板跨中,即在单层双向配筋处,楼板有效截面受到很大程度(15%-40%)削弱,成为楼板最易开裂的部位;当楼板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即出现沿管线表面呈直线状的裂缝。

4)从房屋的空间结构来看,剪力墙刚度大,约束了剪力墙间梁板的水平向自由变形,而梁刚度又较板刚度大,因各类因素引起的水平向收缩变形均集中到剪力墙间刚度最小的板上,造成这块板开裂。

5)膨胀剂的选用与掺量:

设计未明确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只提出膨胀剂的品种和掺量围,施工时按设计提供掺量进行配比施工,使混凝土的实际限制膨胀率不能达到最佳限制膨胀率。

(二)施工原因引起的裂缝

1)水电预埋管施工时在板位置欠合理:

管位置过高或过低;位置过高时,极易在板面出现因混凝土硬化收缩产生的裂缝,也易在维修裂缝或室装修时损坏管线;两根管线并行布置时,管线间距过小甚至并拢,更易因管线集中而产生裂缝。

2)空载养护期不足:

从楼面混凝土浇完、收光至施工材料堆放,平均空载养护期仅为一天半,人为因素过早地震动、荷载造成楼板幼龄混凝土部受损开裂。

且施工中用塔吊吊运的钢管、钢筋等周转材料因受剪力墙钢筋影响多堆放在预埋管线部位。

(三)使用原因引起的裂缝

1、改变建筑物的使用条件引起的裂缝。

2、火灾等事故引起的裂缝。

3、由地震等偶然荷载引起的结构开裂。

二、非结构性裂缝

由各种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

从国外的研究资料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来看,非结构性裂缝在混凝土结构裂缝中占了绝大多数,约为80%,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以收缩裂缝为主导,工程中四种较常见的非结构性裂缝有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和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

1、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是由湿度变化引起的,它占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中的主要部分。

根据收缩裂缝的形成机理与形成时间的不同,工程中常见的收缩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和干燥收缩裂缝三类,此外,还有自身收缩裂缝和碳化收缩裂缝等。

塑性裂缝出现在结构表面,形状不规则且长短不一,这种裂缝大多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初期。

塑性裂缝又称龟裂,严格来说属于干缩裂缝,出现很普遍。

产生这种裂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当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大,而振动时间过长时,水泥浆浮在上层,骨料下沉时收到钢筋或其他物质的约束,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使混凝土的表层产生裂缝;浇筑后混凝土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因而开裂;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的细砂和粉砂混凝土水灰比过大,也会导致这种裂缝出现。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部干缩而引起体积变化,当这种体积变化收到约束时,就可能产生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处在结构的表面,较细,起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

这类裂缝一般在混凝土露天养护完毕一段时间后,在表层或侧面出现,并随湿度和温度变化逐渐大战。

如混凝土成型后,因养护不当,收到风吹日晒,使得表面水散发快,体积收缩大,而部湿度变化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的收缩变形受到部混凝土的约束,产生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裂缝;或者构件因水分蒸发产生体积收缩,收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

此外,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混凝土;混凝土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用后法预应力制成的构件,露天生产后长久不拉等等,都会产生这种裂缝。

2、温度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温度变形,由此产生附加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在工程中,这种裂缝比较常见,譬如现浇屋面板上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温度裂缝大多发生在施工的中后期间,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

表面温度裂缝多缘于较大温差。

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在浇灌混凝土后,在硬化期间放出大量水化热,部的温度不断上升,使混凝土表面和部温差很大。

当温差出现非均匀变化时,如施工中过早拆除模板,冬季施工过早拆除保温层,或受到寒潮袭击,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急剧的温度变化,使其因降温而收缩。

此时,表面受到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又很低,因此出现裂缝。

但这种温差仅在表面处较大,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

因此,这种裂缝只在接近表面较浅的围出现。

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多缘于结构温差大。

如大体积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中,水泥和水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成为“水热化”,导致混凝土块体温度升高,当混凝土块体部的温度与外部的温度相差很大,以致所形成的温度应力或温度变形超过混凝土当时的抗拉强度或极限拉伸应变,就会形成裂缝。

温度裂缝常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建筑物中。

3、沉降裂缝

地基基础承载上部结构的荷载作用,当地基基础承载力不均匀或地基承载力均匀但建筑物建成后各不同部位荷载差异较大,导致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这种不均匀沉降在结构部产生拉应力及剪应力,当这种拉应力及剪应力超过结构自身的抗拉及抗剪强度时,结构就会在最薄弱的部位产生裂缝,称为沉降裂缝。

这种裂缝多为贯穿的,其位置与沉降方向一致。

这类裂缝的大小、形状、方向取决于地基变形的情况。

由于地基变形造成的应力一般较大,因此裂缝宽度较大、多呈45°,并且通常是贯穿性的。

4、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

构件承受的不同性质的荷载作用,其裂缝形状也不同,通常裂缝方向大致是与主拉应力的方向正交。

结构受载后产生裂缝的因素很多,在施工中和使用中都可能出现裂缝。

例如早期受地震,脱模过早或方法不当,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的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施工超载,拉预应力值过大等均可能产生裂缝。

此外,因设计、材料、施工及使用等原因引起的裂缝,由于涉及的面很广,容多,限于篇幅本文不作阐述。

2.1.2按裂缝产生的时间分类

根据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时间划分,可将裂缝分为施工期间出现的裂缝和试用期间出现的裂缝。

一、施工期间出现的裂缝

1、塑性收缩裂缝

大多发生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

此裂缝多产生于新浇筑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形状规则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裂缝较浅。

在环境气温高、风速大,气候干燥的情况下易于出现。

2、沉降收缩裂缝

沉降收缩裂缝多在混凝土浇筑后产生,硬化后停止。

多沿结构上表面钢筋通长方向或箍筋上出现,或在预埋件的附近周围出现。

裂缝呈菱形,宽度1~4mm,深度不大,一般验身至钢筋上表面为止。

3、干燥收缩裂缝

这类裂缝一般在混凝土浇注后一段时间出现,严重时该裂缝会由表及里,由小到大逐步向结构部发展,形成贯穿裂缝,一般在薄壁混凝土结构中常出现。

4、温度裂缝

多发生在混凝土浇注后的硬化过程中,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细。

5、其他一些施工原因产生的裂缝,如混凝土搅拌、运输、浇注、振捣等工序的疏漏缺陷导致的裂缝,以及模板构造不当、拆模时间过早或方法不当,现场建材的堆放和钢筋绑扎不当,水电预埋管细部处理不当等都可能产生混凝土裂缝。

二、使用期间出现的裂缝

1、钢筋锈蚀膨胀产生的裂缝

钢筋表面出现锈斑、锈片后进一步发展成整个钢筋表面锈蚀,并产生膨胀,与保护层脱离,发生层裂,最后表现为钢筋铁锈进一步膨胀,混凝土本身发生破坏,出现顺筋裂缝,混凝土脱离。

2、盐碱类介质及酸性侵蚀气、液体等引起的裂缝

盐碱类介质及酸性侵蚀气、液体等引起了混凝土的PH值发生变化,导致了钢筋锈蚀,最终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3、冻融循环造成的裂缝

受冻混凝土部水分结成冰,产生膨胀,膨胀应力较大时,使结构出现裂缝。

混凝土表面和部所含水分的冻结和融化的交替出现,形成了冻融循环。

冻融的反复作用,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造成建筑构造的严重破坏。

4、碱骨料反应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骨料石子中的活性二氧化硅(SiO2),如白云质石灰岩石子等,与水泥中

过量的碱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碱骨料反应。

这种反应一般在水泥混凝土硬化后进行,反应生成膨胀性的碱性硅酸盐或碳酸盐,导致混凝土体积膨胀,使混凝土产生裂纹并破坏。

2.1.3按裂缝的形状分类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按形状可分为:

(1)纵向裂缝,多数平行于混凝土构件底面,顺筋分布,主要是由钢筋锈蚀作用引的。

(2)横向裂缝,垂直于构件底面,主要是由荷载作用、温差作用引起的。

(3)剪切裂缝,主要是由于竖向荷载或震动位移引起的。

(4)斜向裂缝、八字形或倒八字形裂缝,常见于混凝土墙体和混凝土梁,主要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以及温差作用引起。

(5)X形裂缝,常见于框架梁、柱的端头以及墙面上,由于瞬间的机械撞击作用或者震动荷载作用引起。

(6)各种不规则裂缝,如反复冻融或火灾等引起的裂缝。

有直缝及不规则形状裂缝,此种裂缝中间宽并且贯通,两头深度较浅,多发生于混凝土楼板。

此外,还有因混凝土搅拌或运输时间过长引起的网状裂缝,现浇楼板四角出现的放射状裂缝或板面出现的十字形裂缝等等。

2.1.4按裂缝的发展状态分类

根据裂缝所处的运动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可分为:

1、稳定裂缝。

包括两类:

一类是在运动过程中可以自愈合的裂缝,常见于一些新建的防水工程中,这是由于裂缝处水泥颗粒在渗漏过程中与水进一步化合,析出Ca(OH)(OH)2晶体且部分Ca2又与溶解在水中的CO2发生碳化反应形成CaCO3结晶,两者形成的凝胶物质将胶合使裂缝封闭,从而渗漏停止,裂缝达到自愈。

另一类是处于稳定运动中的裂缝,如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扩展和闭合的裂缝。

2、不稳定裂缝。

这种裂缝将产生不稳定性的扩展,影响结构物的持久使用,应视其扩展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

就这两种裂缝而言,不稳定裂缝对工程结构安全的危害更大。

2.2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

如前所述,混凝土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产生的原因也非常复杂,而非结构性裂缝约占混凝土结构裂缝的80%左右,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裂缝和常见裂缝,下面将对几种主要的非结构性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浅要分析。

2.2.1收缩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收缩裂缝是由湿度变化引起的,它占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中的主要部分。

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材料,以天然砂、石为骨料加水拌合,经过浇筑成型、凝结硬化形成的人工石材。

在施工中,为保证其和易性,往往加入比水泥水化作用所需的水分多4~5倍的水。

多出的这些水分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并在硬化过程中逐步蒸发,从而在混凝土部形成大量毛细孔、空隙甚至孔洞,造成混凝土体积收缩。

此外,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化作用和碳化作用也会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

根据有关试验测定,混凝土最终收缩量约为0.04%~0.06%。

可见,收缩是混凝土固有的物理特性,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大、水泥强度越高、骨料越少、环境温度越高、表面失水越大,则其收缩值越大,也越易产生收缩裂缝。

根据收缩裂缝的形成机理与形成时间的不同,工程中常见的收缩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和干燥收缩裂缝三类,此外,还有自身收缩(化学减缩)裂缝和碳化收缩裂缝。

(1)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多产生于新浇混凝土表面,大多产生于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

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速度超过其部初、终凝硬化的速度,会致使混凝土表面收缩,这种收缩受到结构构件和下层配筋约束会使混凝土产生浅层开裂,有时还有收缩与压缩的叠加。

裂缝多呈外宽窄,常见为不规则的多边形或与钢筋方向相互平行,一般自表面开始,有些也可发展成贯穿裂缝。

在环境气温高、风速大,气候干燥的情况下易于出现。

高性能混凝土特别容易产生这种裂缝。

主要成因分析:

①混凝土浇注后未及时覆盖,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强度极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②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粉砂,或混凝土水灰比过大;③使用有渗透性的柔性模板,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④振捣不足。

(2)干燥收缩裂缝

这类裂缝一般在混凝土浇注一段时间后出现,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宽度较细,多在0.05~0.2mm。

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

但薄壁混凝土结构中,多沿结构的短方向分布;此外在结构变截面处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的平面部位较多见。

严重时裂缝会由表及里,由小到大逐步向深部发展,形成贯穿裂缝。

主要成因分析:

①混凝土浇注后养护不当,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部湿度变化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部混凝土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②混凝土连续长度较长,整体收缩大;③混凝土级配中砂石含泥量大,收缩大,抗拉强度低;④混凝土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收缩增大。

(3)自身收缩裂缝

在常温下混凝土构件与环境不发生任何水分交换时所产生的收缩裂缝,自收缩裂缝在高水灰比(W/C>0.45)的混凝土中较少,但当水灰比小于0.3时则很常见,其收缩量甚至达到总收缩量的50%。

主要成因分析:

这与高粘结材料在水泥灰浆基体中产生较多细小的收缩孔有关,是由于持续的水化消耗了毛细孔的水造成自身收缩坍塌所致。

(4)碳化收缩裂缝

这类裂缝在结构表面出现,呈花纹状,无规律性,裂缝一般较浅,深度为1~6mm,裂缝宽度为0.05~0.2mm,多发生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数月或更长时间。

主要成因分析:

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收缩,受到结构部未碳化混凝土的约束而导致表面发生龟裂。

2.2.2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外温差或季节气温变化过大而形成的。

表面温度裂缝走向无一定规律性,大面积结构温度裂缝常纵横交错。

表面温度裂缝常发生在施工期间,宽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细。

主要成因分析:

表面温度裂缝多由温差较大引起。

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注后,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部温度不断上升,使混凝土表面和部温差较大,当温度产生非均匀的降温差时,将导致混凝土表面急剧的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此时表面受到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很低,因而出现裂缝。

2.2.3沉陷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沉陷裂缝多属进深或贯穿性裂缝,走向与基础沉陷情况有关,可能出现在结构的上部或下部,一般与地面垂直。

较大的贯穿性沉陷裂缝往往上下或左右有一定的差距,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因荷载大小而异,且与不均匀沉降值成比例。

主要成因分析:

①结构、构件下面的地基软硬不均,或者存在松软土,未经夯实和必要的加固处理,混凝土浇注后,地基局部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引起裂缝;②结构各部荷载悬殊,未作必要的加强处理,混凝土浇注后因地基受力不均,产生不均匀下沉,造成结构应力集中而导致裂缝;③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不牢,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在松软土上,以及过早拆模,也常导致不均匀沉陷裂缝出现;④冬季施工时模板支架支承在冻土层上,若上部结构未达到规定强度,地层化冻下沉,使结构下垂或产生裂缝。

2.2.4荷载作用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结构受载后产生裂缝的因素很多,在施工中和使用中都可能出现裂缝。

主要成因分析:

①早期受地震,脱模过早或方法不当产生的裂缝:

②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的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产生的裂缝;③施工超载,拉预应力值过大等均可能产生裂缝。

3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技术

由于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很多,在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且危害较大。

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

下面首先阐述混凝土结构中几种常见裂缝的预防措施。

3.1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

3.1.1干缩及塑性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塑性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1)、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同时,要振捣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度。

2)、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润。

3)、混凝土浇筑后,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

4)、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施工,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喷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

此外,要加强表面的抹压和养护工作。

5)、混凝土养护可采用表面喷氯偏乳液养护剂,或覆盖湿草袋、塑料布等方法;当表面发现微细裂缝时,应及时抹压,再覆盖养护。

6)、设挡风设施。

干缩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1)、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中掺适量粉煤灰;或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以减少水化热量。

2)、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含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3)、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于散热,或掺木钙、减水剂,以改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

4)、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在热天浇筑时,可采用冰水或深井凉水拌制混凝土,或设置简易遮阳装置,并对骨料进行喷水预冷却,以降低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的温度。

5)、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30厘米,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

6)、大体积混凝土适当预留一些孔道,采取通冷水或冷气降温。

7)、大型设备基础采取分块分层间隔浇筑(间隔时间5~7天)分块厚度1~1.5m,以利水化热散发和减少约束作用;或每隔20~30m留一条0.5~1.0m宽的临时间断缝,40天后再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浇筑,以减少温度收缩应力。

8)、浇筑混凝土后,表面应及时用草袋、锯末、砂等覆盖,并洒水养生。

深搞基础可采取灌水养护(或在混凝土表面四周砌一皮砖进行灌水养护)。

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使之缓慢降温。

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寒潮袭击。

拆模时,块体中部和表面温差不宜大于20℃,以防止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缝。

基础混凝土拆模后要及时回填。

9)、在岩石地基或较厚大的混凝土垫层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可在岩石地基或混凝土垫层上浇沥青胶并撒铺5mm厚或铺二层沥青油毡纸,以消除或减少约束作用。

10)、蒸汽养护构件时,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25℃/小时,降温速度不大于20℃/小时,并缓慢揭盖,及时脱模,避免引起过大的温度应力。

3.1.2温度裂缝的预防措施

温度裂缝预防措施①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