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2488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docx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

1.指标分级

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分为6个一级指标。

在此基础上,逐级按照时代要求,结合社会需求分为18个二级指标、101个三级指标。

2,指标分类

根据指标特性,分为核心指标和监测指标。

(一)核心指标

主要是与国土空间规划紧密关联的底线、用地、设施等指标。

核心指标进一步划分为约束指标和预期指标。

约束指标:

核心指标中,涉及涉及底线和安全的指标。

预期指标:

核心指标中,除约束指标之外的指标。

(二)监测指标

监测指标从侧面反映了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水平,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类指标。

三级指标中,核心指标38项,监测指标63项。

核心指标中,约束性指标17项、预期性指标21项。

3.指标内容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表

一级

二级

序号

评估指标

类型

属性

创新

科技投入产出

1

科研用地占比(%)

核心

预期

2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核心

预期

3

省级及以上科研机构数量(个)

监测

4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监测

5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监测

6

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万元)

监测

7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监测

科技人才

8

在校大学生数量(万人)

监测

9

受过高等教育人员占比(%)

监测

协调

城乡

融合

10

常住人口数量(万人)

核心

预期

11

实际服务人口数量(万人)

监测

12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千米)

核心

约束

13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平方米/人)

核心

预期

14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监测

15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监测

16

集中建设区日均人流量(万人次)

监测

17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监测

18

等级医院交通30分钟村庄覆盖率(%)

监测

19

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

监测

20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监测

21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

监测

陆海

统筹

22

海洋经济占GDP比重(%)

监测

23

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

核心

约束

24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

监测

地上地下

25

人均地下空间建筑规模(平方米/人)

监测

26

地下地上建筑面积比

监测

绿色

绿色生产

27

每万元GDP能耗(吨标煤/万元)

监测

28

每万元GDP用水量(吨/万元)

监测

29

每万元GDP地耗(平方千米/万元)

核心

预期

30

工业用地地均增加值(亿元/平方千米)

监测

31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

核心

预期

32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

核心

预期

33

绿色矿山占生产矿山总数的比例(%)

核心

预期

34

再生水利用率(%)

监测

35

年新增城市更新改造用地规模(平方千米)

监测

36

城市存量土地供应比例(%)

核心

预期

绿色

37

绿色交通出行比例(%)

监测

一级

二级

序号

评估指标

类型

属性

生活

38

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

监测

39

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立方米/人)

监测

4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监测

41

原生垃圾填埋率(%)

监测

绿色

生态

42

耕地保有量(万平方千米)

核心

约束

43

高标准农田面积占比(%)

监测

44

湿地面积(平方千米)

核心

约束

45

森林覆盖率(%)

核心

预期

46

林地保有量(平方千米)

核心

约束

47

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

核心

预期

48

基本草原面积(平方千米)

核心

约束

49

河湖水面率(%)

核心

预期

50

自然保护地面积(平方千米)

核心

约束

51

新增国土修复面积(平方千米)

核心

预期

开放

网络

通达

52

国际航班直达城市数量(个)

监测

53

机场通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个)

监测

54

高速铁路联通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个)

监测

对外

交往

55

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年)

监测

56

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年)

监测

57

外籍常住人口数(万人)

监测

58

机场年客运吞吐量(万人次)

核心

预期

59

铁路客运量(万人次/年)

核心

预期

60

城市对外日均人流联系量(万人次)

监测

61

机场货邮年吞吐量(万吨)

监测

62

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万标准箱)

核心

预期

63

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亿元)

监测

64

城市对外投引资量(亿元)

监测

65

国际会议、展览、体育赛事数量(次)

监测

共享

宜居

66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人)

监测

67

年新增住房中保障性住房占比(%)

监测

68

房价收入比

监测

69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

核心

约束

70

人均绿道长度(米/人)

监测

71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

核心

预期

72

每万人拥有咖啡馆、茶舍、书吧等数量(个/万人)

监测

73

每10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演出场馆、美术馆或画廊等数量(个/十万人)

监测

74

道路网密度(千米/平方千米)

核心

预期

一级

二级

序号

评估指标

类型

属性

75

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范围覆盖率(%)

监测

76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

核心

预期

77

公园绿地、广场(400平方米以上)步行5分钟覆盖率(%)

核心

预期

78

足球场地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

监测

宜养

79

人口老龄化率(%)

监测

80

千人养老机构床位数(张/千人)

核心

预期

81

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个数(个)

监测

82

万人拥有幼儿园班数(班/万人)

核心

预期

宜业

83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监测

84

平均日通勤时间(分钟)

监测

85

45分钟通勤距离内居民占比(%)

监测

满意度

86

满意度(%)

监测

安全

底线

安全

87

生态保护红线

核心

约束

88

城镇开发边界

核心

约束

89

永久基本农田

核心

约束

水安

90

全年用水总量(亿立方米)

核心

约束

91

地下水开采量占总供水量比例(%)

监测

92

可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监测

93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

核心

约束

94

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

监测

文化

安全

95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个)

核心

约束

96

历史文化街区面积(平方千米)

核心

约束

97

历史保护建筑数量(处)

核心

约束

防灾

减灾

98

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平方米/人)

核心

约束

99

城区消防救援5分钟可达覆盖率(%)

监测

100

年平均地面沉降量(毫米)

监测

101

自然灾害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亿元)

监测

4.指标说明

序号

评估指标

范围

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1

科研用地占比(%)

集中建设区

指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研企事业单位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占现状集中建设区的比例

国土调查、地理国情普查

序号

评估指标

范围

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2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全域

指年度内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占GDP总量的比例

统计年鉴、公报

3

省级及以上

科研机构数量(个)

全域

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的数量

统计年鉴、公报

4

高新技术企

业数量(家)

全域

高新技术企业是经《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

统计年鉴、公报

5

万人发明专

利拥有量(件

/万人)

全域

指每万人常住人口拥有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

统计年鉴、公报

6

技术市场成

交合同金额

(万元)

全域

是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类合同的成交额

统计年鉴、公报

7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全域

指GDP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比值

统计年鉴、公报

8

在校大学生

数量(万人)

全域

在校大学生是具备普通全日制学籍的在校生,具体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

统计年鉴、公报

9

受过高等教

育人员占比

(%)

全域

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

统计年鉴、公报

10

常住人口数量(万人)

全域

常住人口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

统计年鉴、公报

11

实际服务人口数量(万人)

全域

实际服务人口数量为城市常住人口和短期驻留(三天以上、半年以下,不包括短途及过路旅客)人口总和(可用大数据识别的城市全年日平

均人口数代替)

可通过管理手段获取或采用大数据技术获得实有人口

12

城乡建设用

地规模(平方千米)

全域

指城镇用地、采矿用地和村庄用地总规模

全国国土调查、地理国情普查等专项调查及遥感监测方法

序号

评估指标

范围

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13

人均城镇建

设用地(平方

米/人)

全域

指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按常住总人口分配的人均面积。

计算公式: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城镇用地规模/城镇常住人口

全国国土调查、地理国情普查等专项调查及遥感监测获取城镇建设用地,人口来源于统计年鉴

14

户籍人口城

镇化率(%)

全域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二户籍城镇人口/户籍人口

统计年鉴、公报

15

常住人口城

镇化率(%)

全域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常住人口

统计年鉴、公报

16

集中建设区日均人流量(万人次)

集中建设区

现状集中建设区日均流入流出人流总量

大数据识别

17

城乡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

入比(%)

全域

城乡居民可人均支配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统计年鉴、公报

18

等级医院交

通30分钟村庄覆盖率(%)

全域

等级医院30公里覆盖范围内行政村

(至少覆盖村委会所在的自然村)数

量占行政村总数量的比值

全国国土调查、地理国情普查等专项调查及其他地理调查获取等级医院、村庄信息

19

行政村等级

公路通达率

(%)

全域

通行四级公路以上的行政村(至少通达村委会所在的自然村)占行政村总数的比例。

行业统计年鉴

20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全域

采用统一用水管理的行政村数占行政村总数比例。

统计年鉴、公报

21

农村生活垃

圾集中处理率(%)

全域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的行政村数量/行政村总数*100%

统计年鉴、公报

22

海洋经济占

GDP比重

(%)

全域

指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产值占GDP的比重

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23

大陆自然岸

线保有率(%)

全域

没有经过人为干扰的水体与陆地的分界线占岸线总长度的比例

统计年鉴、公报

24

近岸海域水

质优良比例

(%)

全域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近岸优良水质海域面积/近岸海域总面积*100%

行业统计公报、年鉴

25

人均地下空

间建筑规模

集中建设区

指现状集中建设区地表以下建筑规模与常住城镇人口的比值

地下空间普查及日常管理数据

序号

评估指标

范围

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平方米/人)

26

地下地上建

筑面积比

集中建设区

现状集中建设区内的地下建筑面积和地上建筑面积比

地下空间普查及日常管理数据

27

每万元GDP

能耗(吨标煤

/万元)

全域

每产生万元GDP所消耗掉的能源

统计年鉴、公报

28

每万元GDP

用水量(吨/万元)

全域

每万元GDP产值消耗水资源量

统计年鉴、公报

29

每万元GDP

地耗(平方千米/万元)

全域

每万元GDP消耗的建设用地面积

建设用地来源于地理国情普查、国土调查及遥感监测数据;GDP来源统计年鉴

30

工业用地地

均增加值(亿元/平方千米)

全域

指年内每平方千米工业用地产出的

GDP

工业用地来源于地理国情普查、国土调查及遥感监测数据;GDP来源统计年鉴

31

单位GDP二

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

全域

指每单位GDP的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上年降低比例

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等统计调查资料

32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

全域

指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占总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统计年鉴、统计公报

33

绿色矿山占生产矿山总

数的比例(%)

全域

是指严格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扰动控制在环境可控制的范围内的矿山数量占生产矿山总数的比例

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等统计调查资料;管理数据

34

再生水利用

率(%)

全域

经水处理后可回用的总水量占进入水处理系统的总水量的比率

行业统计年鉴、公报等

35

年新增城市

更新改造用

地规模(平方

千米)

集中建设区

年度内完成城市更新改造的用地规模,包括棚户区改造、三旧改造、综合整治等。

管理数据;国土调查、地理国情普查、遥感监测

序号

评估指标

范围

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36

城市存量土

地供应比例

(%)

集中建设区

本年度内土地供应总面积中存量建设用地所占比例。

管理数据

37

绿色交通出

行比例(%)

集中建设区

城市内采用步行、非机动车、常规公交、轨道交通等健康无污染的方式出行占所有方式出行总量的比率

交通调查统计资料

38

新增汽车中

新能源汽车

占比(%)

全域

在本地登记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所占的比例

行业统计年鉴、公报等统计资料

39

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立方米/人)

集中建设区

指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公共用水,以及消防等一切用水总量与城市常住人口的比值

统计年鉴、公报

40

城市生活垃

圾无害化处

理率(%)

集中建设区

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占总垃圾处理量的比率

行业统计年鉴、公报等统计资料

41

原生垃圾填

埋率(%)

集中建设区

未经任何处理的原状态垃圾直接填埋量占垃圾总量比

行业统计年鉴、公报等统计资料

42

耕地保有量

(万平方千米)

全域

/

国土调查

43

高标准农田

面积占比(%)

全域

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总量比例

管理数据

44

湿地面积(平方千米)

全域

/

地理国情普查、国土调查等专项调查

45

森林覆盖率

(%)

全域

指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和竹林地以及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率

地理国情普查、国土调查、遥感监测数据

46

林地保有量

(平方千米)

全域

/

国土调查

47

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

全域

指草原单位面积内植被地上部分(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比率

地理国情普查、国土调查、遥感监测数据

48

基本草原面积(平方千米)

全域

/

地理国情普查、国土调查、遥感监测数据

49

河湖水面率

(%)

全域

辖区河道、湖泊常水位的水体面积占辖区总面积(不考虑邻近海域面积)的比率

地理国情普查、国土调查、遥感监测数据

50

自然保护地面积(平方千

全域

指经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定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

管理数据

序号

评估指标

范围

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米)

51

新增国土修

复面积(平方千米)

全域

指年内水土流失、沙化、矿山修复、石漠化等国土修复的累计面积规模

管理数据

52

国际航班直

达城市数量

(个)

全域

指机场直航的国外城市的数量

统计年鉴、公报等统计调查资料

53

机场通航地

级及以上城

市数量(个)

全域

指机场通航的地级以上国内城市的数量,包括直航、经停

统计调查资料

54

高速铁路联

通地级及以

上城市数量

(个)

全域

高速铁路指设计开行时速250km以上、初期运营时速200km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国家铁路局《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联通意为不中转、可直达。

统计调查资料

55

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年)

全域

中国(大陆)观光旅游、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中国(大陆)居民人数

统计公报、年鉴

56

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年)

全域

来中国参观、访问、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参加会议和从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宗教等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的人数

统计公报、年鉴

57

外籍常住人

口数(万人)

全域

外国在我国的常驻机构,如使领馆、通讯社、企业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以及来我国居住或经常居住6个月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等人员的人口数

统计公报、年鉴

58

机场年客运

吞吐量(万人次/年)

全域

每年购票乘机从该机场进港、出港旅客人数的总和

统计公报、统计年鉴

59

铁路客运量

(万人次/年)

全域

通过铁路发送的旅客人数和到达的

旅客人数之和

统计公报、统计年鉴

60

城市对外日均人流联系量(万人次/天)

全域

城市与外部地级市之间日均人流量,包括流入量、流出量,表征城市与外部人流联系

大数据技术识别

序号

评估指标

范围

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61

机场货邮年

吞吐量(万吨

/年)

全域

机场物流关口年进口和出口的货物总流通量

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等统计调查资料

62

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万标准箱/年)

全域

每年间经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

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等统计调查资料

63

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亿元)

全域

对外贸易进口和出口货物的总值,按国家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等统计调查资料

64

城市对外投引资量(亿元)

全域

城市与外部地级市之间年度投出和吸收资本总量,反映产业联系度

工商投资等大数据识别

65

国际会议、展览、体育赛事数量(次)

全域

国际会议指每年举办或服务的经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认证的大型会议;

国际展览指每年举办或服务大型国际展览的个数。

大型国际展览指中国大陆以外国家和地区(含港澳台地区)的参展商参展面积达到展出面积20%以上的大型展览;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指洲际、世界性的各类综合性运动会或由世界单项体育组织举办的具有相当影响的单项运动会,如亚运会、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

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等统计调查资料

66

城镇人均住

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人)

全域

指城镇住宅建筑总规模与城镇常住人口的比值

统计公报、统计年鉴和建筑物普查等统计调查资料

67

年新增住房

中保障性住

房占比(%)

集中建设区

新增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限定标准、价格或租金的住房套数占总新增住房的比例

统计年鉴、公报或行业统计资料

68

房价收入比

集中建设区

指住房平均价格与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

统计年鉴和房产交易数据

69

人均公园绿

地面积(平方米/人)

集中建设区

公园绿地面积与现状集中建设区常住人口数的比值

公园绿地来源于国土调查、地理国情普查和遥感监测数据,人口来源统计年鉴

序号

评估指标

范围

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70

人均绿道长

度(米/人)

集中建设区

区域绿道、城市绿道长度与现状集中建设区常住人口数的比值

绿道长度来源地理调查数据,人口来源统计年鉴

71

空气质量优

良天数(天)

全域

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APE100)的天数

统计年鉴、行业统

计调查资料

72

每万人拥有

咖啡馆、茶舍、书吧等数量(个/万人)

集中建设区

现状集中建设区内,每万城市常住人口拥有咖啡馆、茶舍、书吧数量

咖啡馆、茶舍、书吧来源于地理调查或通过大数据技术识别,人口来源统计年鉴

73

每10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演出场馆、美术馆或画廊等数量(个/十万人)

集中建设区

现状集中建设区内,每10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演出场馆、美术馆或画廊等数量

场馆来源于地理调查或通过大数据技术识别;人口来源统计年鉴

74

道路网密度

(千米/平方千米)

集中建设区

指快速路及主、次、支路总里程与现状集中建设区总面积的比例

国土调查,地理国情普查、遥感监测

75

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范围覆盖率(%)

集中建设区

轨道站点周边600米半径所覆盖的现状建设用地面积占现状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比率

国土调查、地理国情普查和遥感监测数据

76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

集中建设区

社区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和养老设施1千半径范围覆盖的居住用地占所有居住用地的比值

国土调查、地理国情普查

77

公园绿地、广场(400平方米以上)步行5分钟覆盖率(%)

集中建设区

公园绿地、广场(400平方米以上)周边400米半径范围覆盖的居住用地占所有居住用地的比率

地理国情普查、国土调查、遥感监测数据

78

足球场地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

集中建设区

5人及以上足球场地设施(包含学校的足球场地)1千米半径范围覆盖的居住用地占所有居住用地的比率

地理国情普查、国土调查、遥感监测

79

人口老龄化率(%)

全域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

统计年鉴

序号

评估指标

范围

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80

千人养老机

构床位数(张

/千人)

集中建设区

千人养老机构床位数指每千名常住人口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

行业统计公报、年鉴

81

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个数(个)

集中建设区

为社区老年人日间托养服务设施的数量

行业统计公报、年鉴

82

万人拥有幼儿园班数(班

/万人)

集中建设区

现状集中建设区内,幼儿园班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

统计年鉴

83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全域

全年新增的城镇就业人口数量

统计年鉴

84

平均日通勤时间(分钟)

集中建设区

居民工作日全天平均通勤时长

行业调查数据或大数据识别

85

45分钟通勤距离内居民占比(%)

集中建设区

45分钟通勤时长以内人口数量与常住人口的比值

行业调查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