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学生历史剧场.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2549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近学生历史剧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走近学生历史剧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走近学生历史剧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近学生历史剧场.docx

《走近学生历史剧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近学生历史剧场.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走近学生历史剧场.docx

走近学生历史剧场

摘要:

走近学生历史剧场,融德育、美育、创新教育、历史教育于一体,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学生历史剧场目前遭遇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三。

关键词:

戏剧学生演剧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D631.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39(2010)-18-0090-02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为本的新时代,各国间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所以我国进行教育和课程改革必须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

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那么初中社会学科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成了初中社会教师极欲解决的问题。

另外,普九教育的全面执行,给学校带来了一批质素参差的学生。

而对学习动机较弱的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成了当前社会学科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提到学习历史,许多人头脑闪现的第一个词就是一一“背",然后就是“枯燥气其实,这是对历史的误解。

学习历史不是人名、地名、年代的大量背诵,也不只是抽象的概念理解,而是有血有肉,生动而又立体的,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灿烂人生,闪光的思想与人格,把一条历史长河映照得绚丽多姿、光彩照人。

为了改变人们对学习历史的看法,我在学校政史地教研组老师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历史剧的编排与表演的活动,也可以说办了一个学生历史剧场,帮助学生进行历史学习。

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切的感到:

开辟学生历史剧场,提倡学生演剧和角色扮演,是拓展历史教育、美育、创新教育的天地,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活动缘由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十分重视艺术教育,他曾说:

“立于礼,成于乐。

”因为戏剧通过文学、美术、表演、雕塑、建筑等多学科的有机配合,既作用于人的视觉,又作用于人的听觉、嗅觉等器官,融语言艺术、形体艺术、时空艺术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其影响不是单纯靠书面文字所能达到的。

戏剧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有效的将剧作者的思想与社会公众联系起来,不仅娱乐观众,也起到开启民智的教育功能。

近代的有识之士早就有此认识。

许多发达国家也早已把戏剧看作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立国才200多年的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生为了解除脑力劳动产生的疲劳,便在课外时间志愿组织了戏剧团体,满足学生文艺爱好。

20世纪40年代,一些学校开始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实验把戏剧纳入其中。

例如格勒逊在《活动与课程》一文中说:

“青少年俱乐部、合唱团、管弦乐队、戏剧、辩论都正稳步接近课程的地位”。

50年代,曾长期被称为课外活动的戏剧等,课程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今天的美国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几乎每个学生都参加演出过莎士比亚的作品。

而戏剧走入中国校园,则始于上海。

19世纪末上海圣约翰书院、徐汇公学等教会学校经常向学生介绍莎士比亚、莫里哀等剧作家的作品,还组织学生用外语排演宗教故事和其他一些短剧。

1899年圣诞节圣约翰大学学生演出了自己编排的以“官场丑史”为内容的新戏,以后南洋公学、徐汇公学、育才学堂、民立中学等也相继演出反映戊戌六君子、义和团、八国联军进北京等内容的“时事新戏气学生凭着一颗赤诚的心。

自编自演了许多抨击社会黑暗的时装剧,引起了相当的轰动,推动了戏剧改良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戏剧近代化的标志一一文明新戏的先驱。

其中许多人以后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老一辈革命家中如周恩来、邓颖超、萧楚女、廖承志,以及著名的戏剧工作者如欧阳予倩、曹禺等等,都是当时学生戏剧队的积极分子......

欣赏戏剧,不仅能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也是一种人文素质的反映,没有一定的文化涵养,是体会不到其深沉的蕴含的。

将戏剧纳入教育渠道,让戏剧到青少年中去,是现代教育的趋势。

二、活动过程

在活动之前,我经过了充足的准备,查阅了大量有关历史剧的资料,作成了一个讲座一一历史剧的编排与表演,然后利用校本课程的课时给学生进行了讲授和指导。

学生们在昕完我的历史剧编演讲座之后,各班迅速行动起来,每个班都组织自己本班的剧社。

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剧目,并开始进行实践。

在学生排演的过程中,老师也付出了较多的心血,每个班的编演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走近学生历史剧场,让学生与历史对话,首先必须有好的历史剧本,尤其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编写的剧本。

而编写剧本需要素材,我国是历史悠久、历史典籍极为丰富的国家,不但每个朝代都有官修的“正史”,而且还有大量的野史、笔记、历史小说,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为历史剧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素材。

我和学生们查阅了正史资料,也看了野史和历史小说,最后还观看了历史题材的影片和电视剧。

这些材料都是学生们自己竭尽所能去寻找的,虽然不够全面,但通过努力,我们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历史剧素材室。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增长了历史知识。

素材的问题解决了,就由剧组中作文程度较好的学生根据材料编写剧本(8〜10分钟)。

剧本完成后,由老师、学生共同修改。

通过剧本的编写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上相关历史知识的正确感知及深刻理解。

我就曾经尝试着与学生一起将《荆轲刺秦》、《文成公主入藏》、《完璧归赵》等内容改编成历史短剧。

同学们每每回忆起一起参与改编的日子,相互间都还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剧本编好了,学生就要全方位的投入到排演历史短剧中去。

那么学生中擅长表演的,就当导演或演员,进行与历史的第二次对话。

在表演中发挥想象,感受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走近学生历史剧场,令人感兴趣的是还有主题鲜明、形式美观的道具。

演员的服饰、头饰,是师生们根据图片,利用废弃饮料盒、硬纸板、报纸、床单等改制的,尽管比较粗糙,但却是师生心灵手巧的一个橱窗。

还有令人倍感亲切的是音响效果。

为了更好的与历史对话,我们在音响效果上也花了不少功夫,将一些影视剧的插曲也融入历史剧中。

三、活动效果

第一,走近学生历史剧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倡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既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热点。

而将历史著作改编为剧本,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剧本的改编,强调历史的真实性,从历史知识入手,见人所不见;强调艺术性,敢于合理想象,想人所未想;强调综合与重组的历史信息,从具象中抽象出本质......这些卓有成效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科的研究开辟了道路,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视野。

同时丰富了历史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

第二,走近学生历史剧场,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走近学生历史剧场,通过查阅资料、编写剧本、排练表演、制作道具等,弥补了青少年自主性、实践性的缺乏,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他们积极策划、制作服饰、头饰、布景......尽管有的表演有些过火,有的道具不符合时代要求,有的剧本主题不鲜明,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历史剧场为学

生提供了一个将各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扩大了知识领域。

第三,走近学生历史剧场,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个人能力。

第四,走近学生历史剧场,培养了学生的挫折意识。

走近学生历史剧场,将德育、美育、创新教育、历史教育巧妙的融汇在一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真是“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气

四、活动反思

学生历史剧的排演活动虽然已全面实施了,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我认为主要有这几方面:

第一,人们对学生演剧缺乏认识,甚至一无所知。

历史短剧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也要伴随着大喊大叫、宣传鼓动、渲染声势。

宣传不力,势必导致师生重视不够,有些模糊认识也得不到澄清。

只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多探索、多总结,让人们逐渐认识其重要性,就能为学生历史剧场的发展插上翅膀。

第二,学生历史剧场的发展,受到客观条件的控制。

学生编演历史剧,改编剧本、排练,都要求该堂课隔离其他班级,避免干扰和被干扰。

还要求有较大的教室,便于教师指导,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但现有的教室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影响了活动的质量。

另外,学生头上还有升学率的大棒在挥舞,而学生历史剧场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不能也不敢把精力大量投入历史剧场中。

因此,我虽然带着学生改编了许多剧本,但搬上舞台的却只有《荆轲刺秦》、《文成公主入藏》、《完璧归赵》三个剧目。

学生要演好历史短剧,就必须要有好的剧本,但由于材料的缺乏,同学们喜爱的历史人物不能被搬上舞台。

道具,服饰,布景以及配乐方面,都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准,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的道具,毕竟还很简单出不了较好的舞台效果。

第三,指导人员不足,学生“导演”水平有限。

我曾查阅过大量资料,但可供指导排演历史剧的资料几乎没有,以我的感觉,这方面似乎是个空白。

我编写的《历史剧的编排与表演》的讲座,是我利用排演戏剧的一些资料,加上我对历史剧的认识和感知,编写出来的,所以水平是很有限的。

所以,我对学生的指导,充其量是,,摸着石头过河,,,作些试探性的尝试,在加上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时指导许多学生,很多时候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导演,水平就更有限了。

尽管学生历史剧场的发展遇到了如此之多的困难,但我仍会坚持下去,并希望自己的一点尝试,能对学生学习历史带来好处。

因为:

学生历史剧场是拓展历史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无论从历史的演变、时代的需求,还是从个人的实践看,创办学生历史剧场,提倡学生演剧,都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