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2710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docx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

——农村小学高段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校本资源开发的探索

 

【内容摘要】小学高年级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机,但学生的训练情况却不容乐观。

本文以指导学生看新闻,说好新闻为主要依托,探索活动实际操作的目标、组织和评价几方面详细介绍活动的尝试,是在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训练中校本资源有效开发上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校本开发

  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这门功课就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主要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

书面语言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口头语言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农村就不那么乐观:

口语交际课忽略不上的有之,匆匆带过的也不少。

长期的漠视,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

我们的孩子年级越高越不敢举手,年级越高越没话可说,年级越高越羞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口语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

作为一线的教师有义务抓住这一重要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常规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

“课前三分钟新闻活动”就是一个较为有益的尝试。

“课前三分钟新闻活动”目的一是让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新鲜资讯,通过搜集、整理和交流,自主感受生活的精彩丰呈,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受到启发,进行自我教育;目的二是让学习和生活结合在一起,以新闻阅读和交流的方式认识社会,从而为将来成功步入社会作奠基。

整个活动从时间上看,安排在正式上课后的3分钟之内,考虑到学生刚进入课堂注意力还没有完全集中,新闻话题的讨论和点评有利于快速集中精力,“思维”进入课堂状态;从内容上看,新闻的及时性、丰富性和简约性很适合小学生爱探究未知世界的天性;从评价上看,及时又公正……这是一个完全属于学生个人谈天说地的三分钟活动,活动尝试几学期来,丝毫没有影响到原来40分钟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反而让学生在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上大有改观。

一、活动开发的目标和依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总目标是:

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这就意味着学生到了高段人人必须达到这样的要求,可是光靠几册教材中规定的口语交际活动的训练是不够的,必须得开发校本资源,这一点在《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也有提及。

费蔚老师在解读《高段口语交际训练》中指出高段的训练重点:

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

表达有中心,有条理。

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明确目标和训练重点的同时,再看看四到六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安排:

人教版的教材中四下册第四单元提到了“小小新闻发布会”,五下册第八单元提到了“聊聊热门话题”。

虽然只有2次,但给老师们的信息很明确,“新闻”绝对是值得好好开发的一个校本资源。

二、活动开发的内容与组织

(一)丰富的新闻内容

1、讲述的内容

新闻有其自身的特点:

快、准、新;内容上涵概了娱乐、生活、交通、政治、天文、地理、科技等等时下最新的资讯;加上新闻短小精悍,十分有利于学生掌握主要内容,抓住要点;交流时以新闻内容为主体,因其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所以非常适合学生去转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身边的见闻就是最好的资源,所以,学生在选择新闻的时间、地点、内容的自由度上是非常大的:

只要有一个关注的习惯,一份责任心就可以了。

提倡学生收看、收听的新闻栏目:

中央台的《朝闻天下》《新闻30分》(周末收看);浙江台的《1818黄金眼》《小强热线》,广播24小时直播的《私家车107》;《新闻袋袋裤》《阿福讲白搭》等;各种类型的报纸;当然来自班内、校内、村子里的新闻,来自家长朋友方面的其他新闻都可以,做好新闻储备工作是表达的前提。

新闻和生活紧密相连,从高年级开始,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开始理解,并充满好奇,利用现在发达的科技资讯和网络等媒体,掌握或了解身边、国际上的大事小情不仅在视野上得到拓宽,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更好理解社会的原生态。

走进社会,必得先认识,并思考一些社会现象,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无论是古代的教育“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还是今天的学会生存,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要求,都要求学生必须关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

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利用新闻这个载体,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2、讲述的方式

三分钟的新闻字数必须严格控制,并且不能纯粹讲新闻,还要加入自己对新闻的感受,尤其重要的是必须对新闻内容作概括。

讲述方式分新闻加点评和新闻加背景两种常用形式。

新闻加点评:

要求学生在播完自己喜欢的新闻之后加上一两句点睛之笔的小评论或自己对这则新闻的些许思考。

新闻加背景:

要求学生在播新闻之前或之后简要阐述这则新闻相关的链接,使听众不至于感到突兀。

(二)灵活的组织形式

活动主要由两种形式组成:

面向全体学生的循环制和面向部分学生的竞赛制。

根据学生的好胜特点,活动以循环制为主体,以竞赛制为辅助。

1、循环制

面向全体的循环制主要由毛遂自荐、学号轮流、学号抽签三种方式进行循环,一轮循环选出4位周冠军。

毛遂自荐:

主要指学生主动自荐播报新闻,每天只能自荐一次,为期一周,目的是给那些热爱表达的同学一个训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部分有交流胆怯心理的学生通过多听、多看身边熟悉的同学表达的例子受到启发,消除交际恐惧心理,让当众演说成为一种自然。

学号轮流:

全班同学按编号轮流播报,为期两周,没有轮到为下个循环继续进行,直到全班轮完,才从头开始。

一方面告诉学生机会

位挑战选手,5位选手自由组成5个团队,每个团队3到5人,选择一个当下热点新闻进行播报并作现场答辩,团队的作用就是协助主播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并模拟比赛现场进行答辩,提出改进意见,推荐到班内参赛。

最终决出一个月冠军。

表演赛:

主要是最后一次的总决赛,由3支队伍组成,2位月冠军和一位挑战者组成,活动形式较之前的月赛增加一个环节:

团队演新闻——猜猜猜。

如果说播报式主要训练学生倾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面向大众说话勇气的话,表演或竞赛式主要就是训练学生合作和应对的能力。

虽然这样的形式每学期只举行3次,但是这3次背后的准备工作却需要团队的合作来完成。

这3次比赛主要给晋级赛的优秀选手作展台的,他们从周冠军和月冠军中选拔优秀选手组成播报团队,以小组“我演你猜”“主播风采”“答记者问”三个环节组成,评出“金牌主播”和“黄金搭档”,评审团主要由落选的周冠军组成。

从周冠军到月冠军,从月冠军到学期总冠军,三级竞赛下来,不在乎学生最后表演、比赛有多精彩,在乎的是:

整个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进步。

活动的形式较为固定,目的是让学生有充分准备时间;活动的形式较为丰富,目的是让学生在趣味式地“演说”情境中快乐地接受知识,学习交际。

三、活动开发的评价体系

评价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情感态度。

评价必须养成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的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这是《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建议。

基于这个建议,在“三分钟新闻活动”中主要通过学生播报的语言表达、动作配合、神态赞助三方面进行点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好、听好、反应好。

“课前三分钟新闻活动”整个评价体系包括人员组成、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具体为:

(一)评价人员

主要有老师、家长和同学组成。

周赛是老师记录为主,根据学生每周的表现在全班的总表中根据语言表达、动作协助和表情赞助及新闻内容的选择几方面给出一个分数并及时记录,每周将得分最高的学生选出,并在班内“荣誉台”写上大名公示;晋级赛主要由学生评审团组成,发给学生评价的表格,现场答辩,现场记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的平均分,选出最佳主播和最佳搭档。

家长的评价主要是在总决赛中,请参赛的3支队伍将各自的最佳新闻在班内播报,请全体学生回家将3则新闻内容转述给家长,由家长选出最有价值的新闻并分别打分,得分作为最后评价的一个参考依据。

(二)评价内容

评价的内容直接引导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所以我们将其中的训练目标作为评价的要素,并以学期的总体规划为要求,让学生在开学便明确整个活动的流程。

评价的记载表格有三张:

周赛记录表(夹在教师文件夹中):

今天我主播

周次

学号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2

3

……

周冠军记录表(贴在班级荣誉台上):

快乐晋级赛

周次(月份)

冠军名单

周次(月份)

冠军名单

5

13

6

14

7

15

8

16

10月

12月

9

17

10

18

12

19

11月

1月

总冠军

晋级赛评分表:

个人的:

项目得分

选手号次

语言表达

(5分)

答辩情况

(2分)

舞台感觉

(1分)

综合表现

(2分)

总得分

(10分)

1

2

3

第组评委签名:

2008年月日

团体的:

项目得分

团体

新闻内容

(5分)

语言表达

(2分)

团队协作

(1分)

综合表现

(2分)

总得分

(10分)

1

2

3

第组评委签名:

2008年月日

备注:

语言表达(知识能力目标)要求准确,流畅,有中心,有条理为满分,否则酌情扣分;答辩友好(情感态度目标)、自然,围绕中心回答,表达流畅的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新闻内容(搜集能力)要求健康向上,有意义为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另外,还有针对全部新闻的一个学期新闻盘点活动(不管讲什么,总有班级的记录员记载当日的发言和教师的点评在《班级天天新闻》中),评选出个性新闻推荐奖。

如2008学年第一学期评选的:

最振奋新闻:

北京举办29届奥运会和神七上天事件

最伤感新闻:

校内拔河比赛我班倒数第一

最愤怒的新闻: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

……

(三)评价方式

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老师们不能奢望孩子在一学期之后便有突飞猛进的变化,所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必须善意保护学生的表达积极性,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以积极鼓励为主,可以从语言、动作、神态方面给以指引,但重点应该就事论事地引导,尤其是语言表达规范上,必须严把表达关,让学生在播报的同时能很快对语言产生正确的感觉。

教师点评切记不可随意用口语术语来评价,让学生无所适从。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比较喜欢讲交通事故和警察与小偷之类的新闻,那么作为教师,除加入自己即兴的点评外,更要暗示学生要善于筛选:

讲一些有实际意义又意想不到的新闻,比如:

科技新发明,生活小常识或世界奇闻趣事。

适当时候老师也可自己作表率播讲,给学生做个好榜样。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用:

口头点评、喜报鼓励、成绩记录等方式效果很好,既有及时的反馈,又有荣誉的激励,更重要的是还有家长的配合。

四、活动开发的收获与思考

(一)点滴收获

说新闻,贵在平时的搜集,贵在过程的积累。

每周每人只要剪贴三则新闻,写下概括的内容,写下搜集的理由或感想,一学期下来便有一本个人的最爱的新闻珍藏集。

当然展评是一个很好的激励。

《班级新闻荟粹》《班级优秀新闻》《个人最喜爱的新闻》《假日剪报》等,作为课外知识的阅读补充也是很好的材料。

教师的检查一般一周一次。

坚持说新闻,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提高很明显,尤其在倾听方面,学生的表现特别好。

这与新闻本身的魅力和学生不断提高的表达能力有关。

最可喜的是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对社会的关注度也比原来大有进步。

这个活动操作简单易行,学生名单、评价表、喜报,每月一节班会课就可以进行了,所以很适合老师们尝试。

(二)给老师的建议

王荣生教授针对我国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对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三个建议:

一是:

根据交际的场景合理地规划口语交际教学;

二是:

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选择要针对口语交际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问题;

三是:

语文教师要大力吸收口语交际方面的知识,做到心中有知识,口中无术语。

老师们可以把它理解成:

规划性、针对性、知识性。

也就是说口语交际训练要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不能光被动地执行教材任务,还要主动地开发身边资源,做到循序渐进;而开发的内容要与学生紧密相连,与学生的生活相连,知识相连,理想相连,更多时候为解决学生身边遇到的实际困难为主,因为沟通无处不在,而很多矛盾往往是缺乏交流而导致的,所以遇到好的生活化新闻话题也可就势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如:

有个四川的高中生因为同寝室同学的臭袜子不洗,一怒之下杀死对方。

就是一个很值得学生深思的话题。

至于语文老师自身口语知识方面的问题到是很值得重视的,老师们扪心自问,在这块上是否的确需要加强?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和学生一样:

大量的储备,勇敢地实践。

厚积薄发,实践中提高。

养成一个好习惯难,尤其是让学生养成看新闻的习惯更需要老师们的坚持。

毕竟,小孩子对这个社会的理解不深,而新闻更多的是面向成人,所以只要理解上不能产生共鸣,让学生坚持看新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此,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自己坚持养成听新闻的习惯,作好学生的表率,善于组织,善于挖掘,善于鼓励,且行且思,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三)存在的问题

活动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身处农村,很多家庭没有买报纸的习惯,有些家庭甚至没有电视机(外来民工家庭为多)!

小学阶段大量正确语言表达的积累尤为重要,所以这点上家长的意识和配合还需加强。

让新闻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社会,是老师们的共同心愿。

让看新闻成为一种习惯,

让说新闻成为一种时尚,新闻有多丰富,表达就有多精彩。

“说说身边的见闻”从坚持说“三分钟新闻”开始。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出版社王荣生主编2007年版P306-307

[3]《小学语文》2007年第7期(P44-46)和第9期(P12-13)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小学语文》编辑部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