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2619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27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docx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

绪 论(2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语文教学法》的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特点和学习目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教学法》学科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特点和学习目的要求、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节 《语文教学法》是怎样一门学科

一、基本概念:

《语文教学法》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理论,研究语文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体系。

二、学科的建立:

1、它的建立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需要(P1—3页)

语文教育是社会、民族以及个体的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教育,它对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更好地传播科学和文化起着日益普遍而又重要的作用。

千百年来的语文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许多问题;在教育科学领域中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

为了进一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门崭新的语文教育学,从更高的层次对语文教育加以研究。

2、它的建立是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P3—5页)

我国的语文教育,曾经发生三次历史性的转变,20世纪初,20世纪初,我国语文单独设科,并因此实现了语文教育由古代的“文字型”教育向“文字—语言型”教育的历史性转变;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语文教育转变为

“语言—思维型”教育;而今语文教育正在实现向“语言—人的发展型”教育的历史性转变,语文教育的领域正在不断地拓展,语文教育观念、语文课程设置、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等各方面都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许多问题都是以研究语文教学方法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法”所无法涉及的,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对语文学科教育的全貌和运动规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研究。

3、它的建立是教育学科发展和语文教育自身理论发展的需要

当代科学发展呈现两大特点:

一是学科之间的高度综合,二学科内部的高度分化。

语文教育学既是语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又是教育学本身向纵深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分支学科。

112

它的建立符合世界范围内教育学科发展变化的总趋势。

就语文教育理论本身发展来看,我国古代没有专门论述语文教育的理论著作,只是在有关教育的论着中有零散的论述。

直到20世纪,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才经历了由一般教授法到本学科教授法,再到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直到语文教学论以及今天的语文教育学的发展。

由于语文教学法学科侧重于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忽略了语文学科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理论思维水平不高,研究领域相对狭窄,加上其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为主,也束缚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

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使之更趋科学化,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果。

三、学科的研究对象(P6—9页)

〈语文教学法〉研究的是以学校语文教育为重点的整个语文教育现象。

四、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一)性质

语文教学法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二)特点

1、实践性

2、综合性(P9—11页)五、学科的结构体系

语文教育的本质 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

语文教育系统 语文教育目标

语 总体方面的研究 语文教育历史 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文 语文教育比较 语文教育评估

教 语文教科研 语文德育 语文教学系统

学 学校语文教育 语文智育 语文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法 语文美育 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

结 本体方面的研究 社会语文教育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 语文教学卫生

体 家庭语文教育 课外语文教育 语文知识教学

系 语文教育对象 阅读教学主体方面的研究 写作教学

语文教育者 听说教学

六、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P11—13页)

1、哲学原理研究法;

2、跨学科研究法;

3、历史文献研究法;

4、比较分析研究法;

5、观察调查研究法;

6、经验总结研究法;

7、实验实证研究法等。

第二节 学习语文教学法的意义和要求

一、意义

这门课旨在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语文教育理论基础,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理

知识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

作为中文系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它对于树立我们对语文教育的正确理念,增强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信心和决心,形成系统的语文教育理论知识和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这门课的考试成绩和教育实习的成绩,对就业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要求

这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实践很重要,考试有教学实践题,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实习。

学习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听——认真听课,做笔记,还有听教学观摩课、看教学录象等;

2、说——大胆质疑,参与讨论,上台亮相,小实习(微格教学)等;

3、读——通读教材及参考资料(专着、杂志等),通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教参等;

4、写——作业、心得、听课评议、论文、教案、作文等;

5、练——练基本功(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朗读,写作等),课件制作,模拟教学等;

6、用——教育实习,教育调查。

思考题:

语文教学法是怎样一门学科?

你将如何学好这门学科?

第一章 语文教育的本质(4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语文教育的历史,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

教学方法:

讲述、讨论、自学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节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

一、语文教育的涵义(P14页)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我们所说语文教育,就是

指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文教育。

二、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P15—16页)

由于语言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以说,语文教育几乎是与人类的教育活动同时产生的。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没有独立设科,尤其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语文教育是和经学、史学、哲学、论理学、社会学乃至自然科学等结合在一起的。

三、20世纪语文教育的发展(P16—22页)

从20世纪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诞生至今的一百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的

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兴起时期——语文单独设科(1901——1910)

1 9世纪5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兴办了教会学校,清政府官方创办

了各种同文馆和洋务学堂,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私人也开办了各类学堂。

新式学堂借鉴西方经验,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教育也逐步从传统教育中分化出来成为与修身、算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并列的独立学科。

光绪四年

(1878年)张焕纶会同沈成浩、徐基德等人在上海创办正蒙书院。

该院有学生40余人,分大、小两班,所开学科包括国文、舆地、经史、时务、格致、数学、诗歌等。

该院所设国文科,以“俗话译文言”、“讲解与记忆并重”,是我国民间萌生现代语文教育之始。

清末维新派呼吁废八股、停科举,客观上也促成了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二十九日,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废科举,着手兴办新式教育,将各省书院改为学堂,提出

“兴学育才,实为当务之急”。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所拟的《钦定学堂章程》。

《钦定学堂章程》将基础教育分成四个阶段。

各阶段分别设“字课”、“习字”、“读经”、“作文”、“读古文词”、“词章”等与语文教育相关的课程。

这些科目,在学科性质和地位上,已接近于后来的语文教育学科。

只是由于这个学制本身还不够完备等原因,未能正式实施。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元月),清政府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

这是我国第一个经政府正式颁布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学制,史称“癸卯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

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均设“读经讲经”等科,此外,初等小学堂还设有“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则设有“中国文学”科。

这里的“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以及“读经讲经”科,已经具有了后来的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主体的语文教育学科的特征。

一般认为,“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以及“读经讲经”等科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演进,也标志着现代语文教学的兴起。

(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体系的形成时期——国语、国文课程标准纲要的制定(1911——1926)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废止小学

读经科,将各类学校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语言共同化、文体口语化、文字简易化、注音字母化等语文现代化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更是大大地推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随着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深入,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将小学、初中的“国文”改为“国语”,废止旧的国文教科书,采用语体文教科书,自此,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现代白话文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开始占领语文教科书的阵地。

1923年9月,公布了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国语、国文课程纲要,从此,语文学科教育开始被置于一

个要求比较明确而相对形成一个系统的基础之上。

(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持续发展时期——国语、国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修订(1927——1949)

1927年国民党政府为了维护一党专政,推行“一个党”、“一个主义”的政

策,把教育作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提出了“党化教育”方针。

但由于在国民党内部缺乏统一的解释,更是遭到了进步人士的猛烈抨击,1928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以“三民主义教育”代替“党化教育”,1931年9月,又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其实施原则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语文教育的发展,但对后来语文教育的政治化倾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日趋衰落,并随1949年大陆的解放而结束。

从1929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陆续颁布与修订了5个中、小学国语、国文课程标准。

这些国文、小学国语课程标准的颁布,表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这期间,随着语文研究的不断进步,很多语文进步的成果进入中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如提倡语体文,要求小学一律用语体文进行教学,不准采用文言教科书。

初中教科书,除“国文”得兼用文言语体外,一律须用语体文编辑。

初中入学考试不考文言文把原“注音字母”名称改定为“注音符号”,并通令全国遵行。

教育部组成注音符号推行委员会,编辑有关注音符号的必要的书籍,

1935年1月26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开会商讨编辑简体字以及注音符号推行问题。

2月,全国国语教育促进会特定本年为“国语建设年”。

举办全国电台国语演讲会。

行政院通过推行简体字办法三项:

①公布简体字表;②酌定分期增订办法,采纳各方意见,逐渐补充简字数量;③强制适应范围,暂限民校课本、民众读物、小学课本。

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有简体汉字324个。

同时公布《推行简体汉字》9条。

自1936年1月起,上述范围新编课本、读物不用简体字者不予审定。

还规定初小一年级入学,先授注音符号,练习纯熟后,再授汉字正文。

并规定:

“自民国二十五年一月起,凡编辑儿童及民众读物者,—律用注音汉字印刷。

”1944年3月19日至25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扩大国语运动周”,教育部印发《国语运动纲领》5条,并通令各省推行注音汉字、注音符号,实行国家读音标准化,统一全国读音。

很明显,语文研究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解放区的语文教学

从1927年在井冈山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苏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这期间,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语文教育,同整个教育事业一样,也是在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指引下,通过对旧的教育体制、课程、教材和教法进行改革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20世纪20年代,在东南地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30年代以后在西北等地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这些地区的语文教学,较彻底地实现了五四运动前后提出的主张,并结合地区和战时状态的实际,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实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定了比较科学的语文课程标准;二是编写出像《中等国文》这样既重视语文本身的系统性、教学步骤的科学性,又密切结合实际的教材;三是推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四是涌现出胡乔木、徐特立、辛安亭等语文教育改革家。

解放区的语文教学对建国后的语文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

(四)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新生时期——“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

(1949——195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新时

代,也使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走上为人民服务的道路。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也是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性质的一个关键时期,中国的语文教育从此进入了当代语文教育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对学校教育提出“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要求,中小学继续沿用“国语”、“国文的学科名称对中小学生进行语文教育。

同时,我国学习苏联的教教育理论与经验,以“教学计划”和

“教学大纲”取代以往的“课程标准”等来规定中小学的教学工作。

从1953年到1957年,在中央教育部的领导下,中小学普遍制定了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了要求的标准,统一了教学的内容,统一了教学的过程,较好地落实了社会主义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从而保证了中国当代语文教育事业的新生。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

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标志着教育思想的转变。

“语文”学科名称的提出,揭开了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新的一页。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拟订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出版了全国统一的中学语文课本:

《初中语文》、《高中语文》,以“语文”取代以往“国语”、“国文”的学科名称,自此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和

社会主义语文教学的新时代。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全国统一使用的课本,在

《编辑大意》中指出:

“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

‘语’和‘文’是分不开的。

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

因此,这套课文不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

”叶圣陶在1964年《答滕万林》中,曾进一步解释道:

“‘语文’一名,始用于

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此前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

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听’‘说’‘读’

‘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 “语”、“文”密不可分,听、说、读、写并重的观点,反映了人们对语文学科认识的深化。

张志公指出:

“过去的‘国语’,给人一个印象,似乎只指口头语言;‘国文’似乎只指书面语言,甚至只指文言文。

把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截然分开,成为几乎全不相干的两回事,或者,教学里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头语言的训练,这都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极其严重的毛病,最不足取。

用了‘语文’这个名称,表明在这门功课里面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了上述那些弊病,很有好处。

”总之,以“语文”命名该学科,体现了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与发展的语文教学思想,更能准确地体现这个学科的性质,也更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言文一致”,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文轻语的纠正,也是对国语国文教学的完善与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建国初期,我国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而且缺乏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经验。

为了肃清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影响,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共中央提出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

1953年以后,对中小学教育的整顿与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借

鉴苏联经验的结果。

苏联教育经验的借鉴,使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调整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但同时也出现了结合中国实际不够、生搬硬套的偏向。

这时期,标志着语文教育发展的还有:

1949年8月,由叶圣陶先生拟订的《中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稿》(内部传阅)。

它汇集了清末到建国前半个世纪中一些资深语文教育专家的经验,被视为新中国成立前夕足以概括近半个世纪语文教学发展成果的重要文件。

后来就成为建国后编写第一套语文教科书的依据,并对建国后教学大纲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1952年,教育部拟订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修正草案)》。

1953年,学习苏联,推广“《红领巾》教学法”;

1954年拟订、1956年正式推出的“暂行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1956年,教育部公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要求加强“汉语教学”。

1955年~1956年,我国颁布了建国后的第一套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包括

《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不设汉语)编写了汉语、文学教材,

1955年秋在部分中学试点,1956年全面实施汉语、文学分科教学,1958年受政治运动的干扰突然宣布停止。

语文分科教学经历的时间虽短,但为以后的语文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

此外,普通话的推广、《标点符号用法》、《新华字典》的出版、简化字等,也都对语文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这时期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推广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

(五)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曲折探索时期——被“革命”的语文教育

(1958——1976)

1958年开始,我国试图突破苏联教育经验的局限性,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但在“左”思潮的影响下,停止语文分科教学,开展了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大革命”,以生产劳动代替文化学习,发动群众办学,在学校工作中开展群众运动。

语文教学改革受“教育大革命”的影响,教材质量和教学质量都有所下降,经过1961年和1962年的调整,才逐步走上正轨。

1963年,颁布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建国后第一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认识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生产了深远的影响。

但随着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语文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我国的语文教学也逐步处于被“革命”的地步。

大学招生进行文化考试被污蔑是“复辟”。

有的地方甚至把语文课改为政文课。

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全面下降。

1973年6月30日,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下乡知青、生产队长张铁生在参加高等学校入学文化考试时,交了‘白卷’。

“四人帮”一伙把张铁生捧为

“反潮流英雄”,在全国树立了一个交白卷的样板,刮起了否定文化学习的歪风。

1973年11月,《北京日报》社先后收到一个小学生的两封来信。

报社到学校了解情况,并收集整理了这个小学生的日记,以《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

为题,在报社内部刊物登了出来。

这个小学生的信和日记,主要反映了她同班主任老师之间的一些矛盾和不同看法,纯属师生之间正常的思想认识上的分歧。

“四人帮”声称“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大事”,责令《教育革命通讯》加“编者按”发表。

《北京日报》、《人民日报》也先后加“编者按”发表了这个材料。

顿时,在全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反对所谓“师道尊严”的浪潮,一时无

政府主义进—步泛滥,一些学生以不读书为荣,以为破坏纪律、反对老师就是反潮流,给教育战线特别是中小学教学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

学生流传的口头语是:

“反正下乡种庄稼,何必刻苦学文化”;“学会数理化,还得拿钉耙”;

“日光大学地球系,读不读书没关系”;“城里都下来啦,还念书干啥”。

在教

学秩序混乱的氛围中,“有的教师实行无语教课法,上课不讲话,只在黑板上写,写完就走,因为太乱,没法讲课。

1958年到1965年,我国的语文建设主要围绕着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的落实进行。

其间,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不但做了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工作,而且在理论探讨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语文的进步。

使语文教学尤其是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的研究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66年到1976年,中国进入“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全国的学术研究陷于瘫痪,语言文字的研究也随之全面停顿。

(六)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改革发展时期——“多纲多本”的语文教育

(1977——2000)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步入了一条健康发展的轨道,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伴随着整社会教育的进步,语文教育从语文教学大纲的编制到语文教材建设、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调整到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都进入到个新的改革发展时期。

这时期语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改革的复苏阶段(1977~1978)

“文革”使我国的语文教学遭受极大的破坏。

“文革”结束后,我国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了恢复,教育工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当时人们一心想把教育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的样子,大家急于补课,提出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方针为语文教学的最高理想,注重语文知识教学。

当时人们认为,语文书越厚、练习越多、考试越难,就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高考的恢复,1978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语文教学大纲,编了新的教材,但要求明显偏高,有80%学生不适应。

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的《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的文章,对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作了言辞激烈的批评。

文章指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

……十年上课总时数是

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

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

吕叔湘的这篇文章,被语文教学界誉为“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语文教学界,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此后,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吕叔湘等人的号召下,积极地从困境中奋起,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深刻反思,

潜心研究,探索前进,锐意进取。

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开始复苏。

(二)改革的初始阶段(1979~1983)

这时候,由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外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人们开始认识到我国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

(例如我国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不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人们惊呼已经到了“知识爆炸”的时代,而我们的现状呢?

1979年11月至12月,为了了解语文教学的实际,确定好今后语文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方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曾赴福建和四川两地,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对学校和社会各界中学毕业生在语文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调查的结论是:

低、差、窄、弱、缺。

(1)语文水平低下,不能适应升学和就业的需要。

(2)语文基本功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