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3439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doc

第七章行为疗法

第一节行为疗法概述

一、什么是行为疗法

1、行为疗法的概念

行为疗法(Behaviortherapy),也叫行为治疗或条件反射治疗,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按一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或纠正人们的异常或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行为疗法的代表人物沃尔普(JohnWolpe)将其定义为:

使用通过实验而确立的有关学习的原理和方法,克服不适应的行为习惯的过程。

2、行为疗法的产生

 “行为治疗”一词最早是由斯金纳(Skinner)等人于1954年提出的。

应该说,行为主义的理论存在已有很长时间了,但行为治疗与行为咨询的发展历史却远远短于其理论存在的年限。

行为主义的研究早在弗洛伊德进行心理分析的研究时就已开始,但行为治疗的发展却是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事情。

不过,在较短时间内行为治疗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ИванПетровичПавлов,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

1924年任苏联科学院巴甫洛夫生理学研究所所长。

巴甫洛夫的科研分属心脏生理、消化生理、高级神经活动生理3个领域。

在高级神经活动生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尤为丰硕。

他证明了大脑和高级神经活动由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双重反射形成;揭示了“精神活动”是大脑这一“物质肌肉”活动的产物,同样需要消耗能量。

他提出:

人除第一信号系统即对外界直接影响的反应外,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即引起人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重大变化的语言;正是这第二信号系统学说揭示了人类特有的思维生理基础。

巴甫洛夫以其在消化方面的杰出研究而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奖。

与其他心理学家不一样的是,巴甫洛夫并不愿意做一名心理学家,相反,作为一名严谨的自然科学家。

巴甫洛夫十分反对当时的心理学,反对过分强调“心灵”、“意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仅凭主观臆断推测而得的东西。

他甚至威胁说,如果有谁胆敢在他的实验室里使用心理学术语,他将毫不留情的开枪将他击毙。

然而,这样一个如此鄙视心理学的人,却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虽然那并不是他的初衷!

  巴甫洛夫在心理学界的盛名首先是由于他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却始于他的老本行――消化研究。

正是狗的消化研究实验将他推向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内心也充满了激烈的斗争,但严谨的治学态度终于还是使他冒着被同行责难的威胁,将生理学研究引向了当时并不那么光彩的心理学领域,而后来,该项研究的成果――条件反射理论又被行为主义学派所吸收,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

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界的第二大贡献在于他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划分,而这同样始于他对狗的研究。

他发现,有些狗对条件反射任务的反应方式和其他狗不一样,因而他开始对狗进行分类,后来又按同样的规律将人划分为4种类型,并和古希腊人提出的人的4种气质类型对应起来,由此,他又向心理学领域迈进了一步。

到老年的时候,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的态度有了松动,他认为:

“只要心理学是为了探讨人的主观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但这并不表明他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位心理学家。

直到弥留之际,他都念念不忘声称自己不是心理学家。

但尽管如此,鉴于他对心理学领域的重大贡献,人们还是违背了他的“遗愿”,将他归入了心理学家的行列,并由于他对行为主义学派的重大影响而视其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

巴甫洛夫的动物实验性神经症的模型以及早期行为主义者华生等人的儿童强迫性恐惧症的模型都是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的典范。

当时已有很多人试图用以解释人的行为和精神异常现象,并对此作了矫正和治疗的尝试。

但由于当时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疗占据着统治地位,因而行为治疗还无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流域中独立的体系和方法被推广和传播开来。

直到50年代,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原理,并尝试应用于医疗实践。

接着,英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艾森克(Eysenck,H.J.)也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行为学习过程的新理论。

特别是著名精神病学家沃尔普(Wolpe,J.)把行为治疗技术系统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以后,极大地推动了行为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到六十年代,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使行为疗法有困难与某些现代尖端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生物反馈治疗技术的出现就是一个明证到七十年代,行为治疗被誉为心理治疗领域的第二大努力,大大超过精神分析治疗,占据了压倒的优势地位。

目前在行为治疗者内部出现了四个不同派别。

第一把行为治疗仍看作是经典的学习理论(条件作用理论)的应用。

第二派为认知学派,他们强调认知和情感等因素在问题行为产生与改变中的调节作用,反映了认知心理学、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心理学对行为治疗的影响。

第三派为技术或方法上的折衷主义者,他们主张采用多渠道的治疗方法。

第四派为主张采用“实验——临床法”的行为治疗者,强调必须用实际的临床患者作受试者进行实验研究检验各种理论和评价各种疗法的效果,而不是只根据正常人的行为实验结果指导临床患者的治疗。

上述四派中第三派和第四派主要是方法上的,第一派和第二派代表着行为治疗者的两种主要的理论倾向。

3、行为疗法的共同特点

行为疗法主要包括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满灌或冲击疗法、阳性强化疗法、发泄疗法、逆转意图疗法、阴性强化疗法、模枋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

其共同特点:

(1)治疗只能针对当前来访者有关的问题而进行,至于揭示问题的历史根源、自知力或领悟,通常人为是无关紧要的;

(2)治疗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那些要改变的行为常被看作是心理症状的表现;

(3)治疗的技术通常都是从实验中发展而来,即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4)对于每个求治者,施治者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行为治疗技术。

行为疗法与其它心理疗法的区别在于:

行为疗法是以心理学中有关学习过程的理论和实验所建立的证据为基础的。

与传统的心理治疗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可以进行客观的科学检验、演示和量化,即使重复试验也可得出同样可靠的结果,有一整套定型化的治疗形式,有坚实的理论根据和大量的实验证明。

所以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和稳定。

行为疗法的治疗原理。

行为疗法的实施,首先应通过选择,明确认定想更改、除去或养成的行为,如社交恐怖、广场恐怖、焦虑症等,然后就其治疗目标的行为性质,选择一套可描述的事先拟定的治疗策略与方法进行治疗。

行为治疗不关心所谓“潜意识”或“内在精神的症结”,也不管病情发生的动态和因果关系,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当前可观察的非适应性行为上。

行为疗法相信只要“行为”改变,所谓“态度”及“情感”也就会相应改变。

与其他流派的治疗方法相比,行为疗法对治疗过程关心得较少,他们更关心设立特定的治疗目标。

而特定的治疗目标又是施治者通过对求治者的行为的观察,对其行为进行功能分析后,帮助求治者制定的。

因此治疗目标一经确定,新的以条件作用为前提的学习过程就可以开始进行了。

4、行为疗法的基本假设与治疗原理

(1)行为疗法的基本假设:

第一,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非适应行为也是习得,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

但要注意,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学习得来的。

第二个,个体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2)行为疗法的矫治原理。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只有根据一个人的外显行为才能决定此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若人行为不正常,则此人就是异常的。

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训练后天培养而获得的,自然也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改变或消失。

咨询人员可以通过对个体的再训练(再教育或重新建立条件反射)的方法(即教他对周围环境中的刺激作新的适宜反应)和在某些方面改变他的环境的办法把不正常的行为变为正常。

这就是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

行为疗法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管是功能性的还是非功能性的、正常的或病态的,都经学习而获得,而且也能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

学习的原则就是受奖赏的、获得令人满意结果的行为,容易学会并且能维持下来;相反,受处罚的、获得令人不悦结果的行为,就不容易学会或很难维持下来。

因此,掌握了操作这些奖赏或处罚的条件,就可控制行为的增减或改变其方向。

5、行为疗法的适应症

其适应症主要为:

(1)神经症:

首先是恐怖症,其次是强迫症和焦虑症等;

(2)其他获得性适应不良性习惯,包括职业性肌肉痉挛、抽动症、口吃、拔毛、拔甲、咬手指(甲)、遗尿症、暴露发作等;

(3)药物依赖,包括嗜食性肥胖症、神经性厌食、烟酒依赖及毒品成瘾等。

(4)包括阳萎、早泄、阴道痉挛与性乐缺乏、手淫等;

(5)人格障碍的适应不良性行为:

包括恋物癖、窥阴癖、露阴癖、异装癖、同性恋等;

(6)包括考试综合症、学习障碍、电视迷综合症、电子游艺综合症、办公室心理压迫综合症等;

(7)心身疾病:

如高血压、心律不齐、慢性便秘等。

(8)精神分裂症等病人的获得性适应不良行为。

(9)精神发育不全的行为问题。

第二节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

行为治疗与心理分析不同,从一开始它就是植根于实验的发现之中的。

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主要来自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主要包括下述3个部分:

经典的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和社会学习的原理。

其理论及治疗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早期有巴甫洛夫、华生(Watson)和斯金纳,后来有沃尔朴(Wolpe)、艾森克(Eysenck)和班都拉(Bandura)等。

一、行为疗法的经典作用原理

提到经典的条件作用必然会首先提到巴甫洛夫(1849-1936)。

他在实验室中研究狗的消化过程时,无意中发现了应答性条件作用(resPondent conditioning),即经典的条件作用(classicalconditioning)。

他注意到,狗不仅仅是在食物出现时流唾液,而且在与食物出现有关的任何其他刺激物单独出现时也流唾液。

为了证实这一点,巴甫洛夫进一步实验时,在给狗食物的同时又给狗一个节拍器的声音刺激,食物和节拍器声音结合几次之后,狗一听到节拍器声音(未给食物)就会有唾液流出。

他发现狗对无条件刺激物--食物的反应能通过无条件的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节拍器声音)的结合,使狗对中性刺激物也产生相同于对无条件刺激物的反应,也就是说,形成了条件反射。

此时中性刺激可称之为条件刺激。

进一步又发现,几乎任何的先天性反应如眨眼等都可与任何刺激如声音、颜色、口令等建立起一种条件反射。

但若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这个条件反射也可以消失。

  华生也很早就利用应答性条件作用的知识进行实验,他曾使一个本来喜欢动物的11个月的男孩对白鼠产生恐惧的反应。

其做法是每当这个男孩伸手要去玩弄白鼠时,实验者就在他背后猛击铁棒。

经这样几次的结合之后,每当白鼠出现,这个男孩就会哭闹,出现紊乱的表现。

此后又进一步发现这个男孩的这种反应又泛化到其他白色有毛的动物身上去了,本来他并不害怕的对象如兔子、狗、有毛的玩具等现在也发生了恐惧或消极的反应。

  华生是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把心理学变成一门"自然科学",十分强调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在他那里人类的行为公式化为简单的刺激-反应公式,他的实验和解释都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作出的。

  从上面的情况看,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有这样几个基本现象。

其一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这是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获得过程;其二是泛化,这是人或动物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扩展运用其他类似的情境中去的倾向;其三是消退,这是指条件反射建立之后,不再需要无条件刺激(如食物),仅由条件刺激物(如声音)就可引起条件反应(狗流唾液),但继续给予条件刺激物时,条件反应的强度就会逐渐下降,直至不再出现条件反应,这时消退即产生了。

  此外,经典条件作用原理还试图对条件反射与人类异常行为之间的关联系作出解释。

巴甫洛夫曾观察到如果使狗学会在看见椭圆形时流唾液,而看见圆形时不流唾液,以后把椭圆形逐渐变圆,使椭圆形越来越接近正圆形,狗就发生辨认困难。

曾经能熟练地辨认两种形状的狗,此时竟会出现精神紊乱、狂吠、哀鸣并咬坏仪器等行为。

这被认为是狗发生了"神经症"症状。

其他实验研究也表明,伴有强烈情感和情绪的许多过敏反应,如抑制不住的脾气爆发,内脏的反应等都可以理解为是习得的条件反应。

如有人给狗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每天在一定的时间给其皮下注射吗啡,其引起的无条件反应是恶心。

数月之后,狗一见到注射场所"医疗室"和注射的准备之后就恶心(包括许多生理反就--喘气、流唾液、发颤、呕吐等)。

已有一些行为治疗家提出,对包括神经症和精神病在内的许多人类的适应不良行为都可以这方面理解。

从上述的经典条件作用原理来看,虽然这种原理可以解释人的某些行为是经过学习得来的,而且可以从一种刺激物或情境泛化到另一种刺激物或情境中去,但其终究不能解释更多的人类行为。

二、行为疗法的操作作用原理

正当巴甫洛夫在进行其早期的经典条件反射的研究工作时,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正以另一种不同的途径进行实验。

他把猫关在迷箱之中,它们可借助于拉绳圈、推动杠杆、转动揿钮而逃出来,关在迷箱之中的猫一开始挤栅门,抓、咬放在迷箱里的东西,把抓子伸出来等,进行了多种尝试以逃出迷箱。

最后偶然发现了打开迷箱的机关(如通过拉绳圈打开了迷箱的门)。

以后猫的错误行为渐渐减少,只有成功的反应保存了下来。

动物就这样通过"尝试与错误以及偶然的成功",学会了如何逃出迷箱。

桑代克由这些资料开始进行研究,后来提出了著名的效果律,即一种行为过程的发生次数受该行为的后果的影响而改变。

效果律所反映的是人或动物保持或消除先前反应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种行为之后出现了好的效果,这种行为就趋向于保持下来;如果效果不好,则趋向于被消除。

这也就是斯金纳等人称之为强化的一种关系。

  斯金纳本人也做过许多实验研究。

他研制出一种现在被称之为"斯金纳箱"的实验仪器。

他的一个实验是这样进行的:

在斯金纳箱上的有个小圆窗,当小窗上有某种特殊的光出现时,鸽子去啄它就可使一丸食物送到食盘中,鸽子先是围箱乱转,胡乱地啄这啄那,最后碰巧啄到了有光的小窗,自动的装置使食盘中出现了食物。

这种对于适家反应的奖励就是强化。

以后鸽子就更倾向于啄小窗而不去啄别的东西,但当窗子是暗的时候,食物是不会出现的。

多次尝试之后,鸽子进一步学会了只在这个窗子有光时进行反应。

如果以后这种行为不再被强化,它最终也就会停止啄小窗的行为了。

在这里,经典条件反应的基本现象还是存在的,如泛化(对窗子的反应,不管有光无光也去啄),消退(强化停止,特定行为不再出现)等。

    在上述的例子中,猫学会拉绳圈而逃出迷箱,鸽子学会啄小窗以得到食物,都是操作性条件反应的例子。

操作性条件反应(operant conditioing )又叫工具性条件反应(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这种反应与经典的条件反应不同。

在操作性条件反应形成的过程中,人或支物必须寻找一个适宜的反应(如鸽子啄小窗)。

而且在操作性条件反应中,这个习得的反应可以带来某种结果(如啄有光的小窗以得到食物),在经典的条件反应中,并没有这样的效果出现(如唾液的分泌不会导致食物的出现)。

这种条件反应之所以被称之为"操作性的"正是强调了其操作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的产生。

  斯金纳特别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塑造和行为的持续的作用。

认为行为既可作用于环境以产生某种结果,又受控于环境中偶然出现的结果。

任何一个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都必然包含下列3个元素:

(1)反应的偶然性;

(2)反应本身;(3)强化性的结果。

使这3者结合在一起的是偶然性的强化。

  对于"强化"一词,人们感到非常难于定义。

人们做了许多实验,力于探讨强化的作用。

实验的结果是把强化分为积极的(或正性的)强化和消极的(或负性的)强化两种情况。

  积极的强化是使有机体希望得到某些东西的反应增加的强化。

如一丸食物对于一只饥饿的鸽子,一口水对于一只口渴的白鼠,一块糖对于一个乖孩子,都是积极的正性的强化物。

这使得他们开始更多地去做在给他们这种奖励之前他们正在做的那些事情。

  消极的强化则有所不同,是使有机体努力除去某些东西的事件。

如白鼠学会按压一个杠杆而使对它正进行的电击停下来。

这样做可以使得对有机体有害的刺激停下来。

当这一反应学会之后,为消除有害刺激的出现,有机体学会了更多地做出使有害刺激去除或停止之前他们所做的反应。

斯金纳认为撤掉正性的强化物,其作用和呈现一个负性的强化物的作用是相同的,但他不认为惩罚可定义为负性的强化物。

这一点和后来的一些行为治疗家们的观点是不同的。

  对于强化的时间、方式、斯金纳也做了实验研究。

他发现强化可分为全部强化和部分强化。

第一种强化是指持续地、稳定地在某一时间阶段中,强化被试的反应,即百分之百地强化。

后一种强化则不同,对被试的反应只给予部分强化,即强化少于百分之百。

实验发现,部分强化学习过程较慢,但某个反应一经学会之后不易消退,而全部强化学会的反应易于消退。

部分强化的情况主要有下列3种:

(1)被试每做出一定次数的反应之后就给一次强化,如鸽子每做10次啄小窗的反应就给一次食物;

(2)每隔一定时间给一次强化,如每10分钟强化一次,不管这段时间内被试的反应次数多少;(3)强化所要求的反应次数(或时间长短)在一个实验中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而当其是变化的时候,这种变化既可以是有规律的变化,也可以是随机的变化。

这些不同的强化方式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行为治疗之中。

    斯金纳根据其在实验中所得的观点,认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

因此,心理咨询和治疗就是要以改变对来访者起作用的强化物的方式来改变其行为。

三、行为疗法的社会学习原理

社会学习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理论。

它的创始人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

班杜拉于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

由于他的创造性研究工作使他在心理学界树立了很高的声望。

1974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

他于1977年出版的《社会学习心理学》(Social Learning Theory)一书,是社会学习理论及其研究成果的一本总结性的著作。

从这部著作中,不仅可以看到他的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研究成果,而且也可以看出其理论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

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以及技能的过程。

班杜拉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

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其学习模式是刺激—反应—强化,离开学习者本身对刺激的反应及其所受到的强化,学习就不能产生;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

如果人们只通过第一种方式进行学习,那是非常缓慢而费力的,有时还要付出很大代价。

幸好,人类可以通过观察榜样进行学习,实际上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

正因为人类具有观察学习的能力,所以人们才能不依靠尝试错误一点一点地掌握复杂的行为,而很快地学到大量的复杂的行为模式。

由此可以看出,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青少年儿童的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地位就更为重要。

因此,班杜拉对观察学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证资料。

他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观察学习为核心而建立的。

 二、社会学习中的观察学习

            

(一)观察学习的实验研究

    班杜拉以儿童的外部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儿童的社会学习行为做了大量的研究。

下面介绍班杜拉关于观察学习的两个经典实验。

    模仿学习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

将被试儿童分为甲、乙两组,在实验的第一阶段让两组儿童分别看一段录像片,甲组儿童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给大孩子一些糖果作为奖励。

乙组儿童看的录像片开始也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为了惩罚这个大孩子的不好的行为,打了他一顿。

看完录像片后,班杜拉把两组儿童一个个送进一间放着一些玩具娃娃的小屋里,结果发现,甲组儿童都会学着录像片里大孩子的样子打玩具娃娃,而乙组儿童却很少有人敢去打一下玩具娃娃。

这一阶段的实验说明对榜样的奖励能使儿童表现出榜样的行为,对榜样的惩罚则使儿童避免榜样行为。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班杜拉鼓励两组儿童学录像片里大孩子的样子打玩具娃娃,谁学得象就给谁糖吃。

结果两组儿童都争先恐后地使劲打玩具娃娃。

这说明通过看录像,两组儿童都已经学会了攻击行为。

第一阶段乙组儿童之所以没有人敢打玩具娃娃,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害怕打了以后会受到惩罚,从而暂时抑制了攻击行为,而当条件许可,他们也象甲组儿童一样把学习到的攻击行为表现出来。

    班杜拉的另一项实验研究,比较了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

实验是这样进行的:

先让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儿童做一种滚木球游戏,作为奖励,他们在游戏中都得到了一些现金兑换券。

然后,把这些儿童分成四组,每组有一个实验者的助手装扮的榜样参与。

第一组儿童和一个自私自利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要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不必去救济他人,同时也带头不把得到的现金兑换券捐献出来。

第二组儿童和一个好心肠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自己得了好东西还要想到别人,并且带头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

第三组儿童和一个言行不一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口里说人人都应该为自己考虑,实际上却把兑换券放入了捐献箱。

第四组儿童的榜样则是口里说要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实际上却只说不做。

实验结果是第二、三组捐献兑换券的儿童比第一组和第四组均明显地多。

这清楚地表明劝说只能影响儿童的口头行为,对实际行为则无影响;行为示范对儿童的外部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班杜拉的一系列实验研究为其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这里需要说明,观察学习并不只限于所观察到的具体事物,还可以迁移到同一类或相似的事物上去。

例如学生看到一个同学因捣乱而受到惩罚,他在交作业方面就不敢迟交或不交,作业与捣乱并不是同一件事,但都属于是否守纪律一类,因此发生了迁移。

可见,观察学习的过程是复杂的,实际上远远超过了简单的模仿。

此外示范过程除了通过身体演示传递外,还可以通过语言符号的描述来传递。

人们从“抽象的示范模式”中学到的思维和行为的一般规则,对行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观察学习的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1.注意过程

  注意学习的对象是观察学习的第一步,观察学习的方式和数量都由注意过程筛选和确定。

什么样的榜样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从而加以模仿呢?

班杜拉认为,应该从观察者的心理特征、榜样的活动特征和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特征三方面考虑。

三方面中,观察者与榜样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方面对注意的影响更重要。

如果榜样与观察者经常在一起,或者二者相似,那么观察者就经常或容易学会榜样行为。

如:

子女较多地模仿父母,学生较多地模仿教师,斗殴分子则更易于模仿电视剧中的攻击行为,其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观察者的特征如觉醒水平、价值观念、态度定势、强化的经验也会影响观察学习的注意过程。

例如,观察者对榜样行为价值的认识直接影响他是否集中注意观察榜样的行为。

如果他认为榜样行为非常重要,注意就会集中;反之,注意则容易分散。

这显然是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班杜拉称之为自我调节。

第三,榜样的活动特征,如行为的效果和价值,榜样人物具有的魅力,示范行为的复杂性和生动性等,也影响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注意是观察学习的第一步,要使榜样行为对学习者的行为发生影响,学习者还必须记住榜样的行为,即将其保持在头脑中。

班杜拉认为这种保持过程是先将榜样行为转换成记忆表象,然后记忆表象再转换为言语编码(形成动作观念),表象和言语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