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347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doc

二年级(下)册

《巧妙的组合》教案

——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感受色块和抽象图形展现出来的美。

教学重点:

能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b5E2RGbCAP

教学难点:

学会用几何图形和色块创作绘画作品。

教学准备:

作业纸、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

教学设计:

p1EanqFDPw

教学过程

二度设计

一、

游戏体验,导入教学

  1、教师出示几种用彩纸剪好的几何图形:

三角形、圆形、方形、梯形、半圆、椭圆等,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认出来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

用这些几何图形任意的组合,有意识的形成一幅漂亮的画面。

3、请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这样的画面美不美?

为什么?

  4、导入课题:

巧妙的组合

二、

学习方法,大胆尝试创作

1、欣赏教材上的范画,初步了解作画方法

  2、同学之间分组探究,这种组合画有什么特点?

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学生尝试练习,用学具中的几种几何图形拼摆组合一下,看看能组合出什么画面来。

  4、老师提示:

如果用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的几何图形来组合,是否能产生更加巧妙的画面来

  5、学生带着这个建议再次尝试,用水彩笔在作业纸上练习组合

三、

展示学生优秀的创意,总结创作方法

1、老师出示学生的优秀作业,学生欣赏

  2、学生谈一谈尝试创作过程中自己总结出了什么经验?

  3、老师归纳总结组合拼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

开展活动,拓展学习

运用学到的方法,全班四人一组,用画或皱纹纸剪贴的方法,把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几何图形进行重新组合,创作出漂亮而有新意的画面来。

老师作评委,全班进行比赛,比一比,哪组的画最有创意,最漂亮。

《加一加变一变》教案

——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2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辨认和描绘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2、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并乐于运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重点:

想象添画

教学难点:

描绘物体的外形及想象添画。

教学准备:

作业纸、彩笔、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设计:

DXDiTa9E3d

教学过程

二度设计

一、

游戏体验

1、让学生从纸箱中触摸不同形状的物品,并说出物体的形状

  2、设计提问:

触摸物体的哪个部位可知道物体的形状?

  3、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触摸物体的边缘可知道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边缘就是物体的形状

二、

感知,描绘基本形

1、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生活用品,再与同学讨论:

它的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学生试着画一画

  3、讨论并总结绘画表现应注意的几个地方

  4、老师示范,学生评价

三、

想象添画

 1、观察课件《神笔小画家》

  2、设计提问:

小画家是用什么办法将洗手液的瓶子变成小老鼠的?

  3、讨论并总结:

添画方法(内添、外添)

  4、老师提示:

添画时基本形不变,添画不要太多

四、

游戏活动:

超级变变变

1、分组讨论:

小组的物品可添画成什么?

  2、比赛。

学生四人一组,大胆给物体的基本形进行添画、添色,老师巡视指导,留意进度。

五、

欣赏评价

1、评出每组优秀作品,展示作业

  2、老师点评

  3、谈一谈这堂课的收获

《猴子上树》教案

——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3课

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折法。

  2、在添画、粘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猴子上树”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用相同的方法制作多种玩具。

RTCrpUDGiT

教学准备:

剪刀、胶水、白纸、彩笔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二度设计

一、

感知激趣

1、教师示范演示:

现场演示“猴子上树”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边看演示,边相互交流“猴子”是怎样爬树的?

  3、出示课题:

“猴子上树”。

二、

自主探索

1、根据教材自学基本折法,折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2、教师提供不同样式的玩具分发到小组,学生自己研究做法,并亲自动手做一做。

  3、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及时指导。

三、

表现创作

 1、欣赏教材玩具,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2、引导欣赏要点:

作品的主题想象、创作有特色。

  3、学生小组讨论:

“我的玩具是……”

  4、学生动手装饰。

四、

欣赏评价

 1、玩一玩,议一议。

 2、教师参与赏评。

《彩点点》教案

——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4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点彩画的基本造型要素和组织原理.

2、初步掌握简单的点彩画方法,并能较自如的运用在绘画表现中.

3、在感知表现过程中,体验点彩练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色点密度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教学难点:

点彩画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作品几幅

学具准备:

卡纸彩色笔(油画棒)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二度设计

一、

欣赏

导入

1、作品展示

老师出示作品,启发、提问学生并导入新课——“彩点点”。

2、师:

“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画的?

师:

“你们看漂亮吗?

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3、板书:

彩点点

二、

认知

体验,尝试

领悟

1、师:

怎么来画一幅漂亮的彩点点画,让我们一起去探索。

2、出示几幅范画欣赏

师:

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

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

画家是用什么方法画出这幅画?

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材料来画画呢?

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3、学生尝试绘画。

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

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

哪些地方不一样?

4、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大家讨论一下。

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

谁能来说一说。

5、学生回答讲解。

师小结:

点的形状要基本一致,排列要均匀,紧密,效果才好.

三、

自主

创作

1、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2、教师指导巡视。

(1)、及时表扬落笔肯定、大胆表现、画出自己特点和个性的作业。

      

(2)、对表现拘谨的孩子作指导性指导。

耍。

四、

作品

展示

1、引:

这里的每一幅画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2、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3、齐读儿歌,结束本课:

一点、两点、七八点,牵牵手儿拉长线,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

五、

习题

设计

看看艺术大师的作品,你也能用各种彩点组成一幅有趣的画

《三个好伙伴》教案

——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5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

3、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作品几幅、白纸、彩色水

学具准备:

彩色水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二度设计

一、

激趣导入

1.我们画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颜色,用各种各样的颜色来装扮我们缤纷的世界。

今天,我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三种好伙伴,分别是红红、黄黄和蓝蓝。

2.课件出示红红、黄黄、蓝蓝介绍的动画。

3.红红的大名叫大红,黄黄的大名叫柠檬黄,蓝蓝的大名叫湖蓝。

二、

自由实验,让学生感知颜色的变化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将准备好的红、黄、蓝三色水进行不同的混合,仔细观察会有什么变化。

2、课件动画展示红、黄、蓝三色相互混合产生的色轮,师生共同小结:

红+黄=橙  黄+蓝=绿  黄+红=紫

3、齐读课本上的儿歌

4、师问:

儿歌中出现的三原色是什么意思?

5、师小结:

红、黄、蓝三色在颜色中被称作三原色,三原色就是其它任何颜色都调不出这三种颜色,而这三种颜色相互调配,不但可以变出橙、绿、紫,还可以变化出其它各种各样的颜色。

被红红、黄黄和蓝蓝混合调出的颜色,叫间色。

如果少了其中一种,就有很多颜色调不出来。

所以,红、黄、蓝是三个相互合作的好伙伴。

三、

欣赏色彩,感受、体验作品的美

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

2.这些大树漂亮吗?

和我们平时画的大树有什么不同?

3.下面,我们就用红、黄、蓝吹一幅作品。

教师示范吹“彩色树”技法:

A、先在纸的下端滴上红蓝黄任意一色,用力向上吹出主干,然后从各个方向吹出树的枝条。

B、再在纸的下端这棵树的旁边分别滴上另两种色,用同样的方法吹出树枝树干。

四、

在作画中体验、在体验中创造,在创造中成功。

1.作业要求:

(创设树林集会)

(1)用红、黄、蓝三原色吹出美丽的五彩树。

(2)以比赛形式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2.指导要点:

(1)吹画时要注意吹的力度和角度,注意吹气的角度尽量和纸面平行。

(2)色彩浓淡、色滴大小要适中,不要等一种色干了后再吹另一种色。

(3)树干要粗大些树枝要细小些,可在要分叉的地方添滴色水继续吹。

五、

作业展评,互相进步

1、提出评析要求。

师生共同交流评价。

2、学生说说边吹画边发现的规律。

3、师:

彩色中除了三原色,其实黑和白也是基本颜色。

三原色以及黑白它们之间的相互调配,可以说这就构成了完整的色彩体系,完整的色彩世界。

 

六、

习题设计

用红、黄、蓝三原色吹出美丽的五彩树。

《海底世界》教案

——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6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能剪出各式各样的鱼;

2.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

3.设置海底世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教学难点:

了解对称和不对称的区别。

5PCzVD7HxA

教学具准备:

师:

课件,示范用工具、欣赏作品若干,挂图。

生:

彩色水笔、剪刀、胶水、手工纸等。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二度设计

一、

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谁来说一说大海是什么样的?

其实,海底更奇妙了,今天我们一起到海底世界看看。

(板书课题:

海底世界出示课件),可以同桌边看边说,说一说你们看到什么?

2.谁来说一说海底世界给你什么感觉?

你可以用学过的词语形容一下(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奇形怪状)

3.海底的生物太丰富了,今天我先来认识鱼。

4.你们刚看到的鱼都有些什么形状?

它们的颜色怎么样?

二、

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1.这些鱼真美呀!

喜不喜欢?

那老师想考考大家,(出示鱼)你知道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头、身体、鱼尾、鳍)。

板书:

头身体鱼尾鳍

2.这条鱼和刚才的那些鱼比起来少了些什么?

(对,这些就叫花纹,这些由点、线、面组成的花纹把小鱼打扮的漂亮多了,花纹有很多的形状,想不想看看老师打扮的小鱼?

3.找出自己喜欢的一条鱼来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喜欢这条鱼的什么?

(花纹的形状和花纹的颜色)(你观察的可真仔细、)

4.小结:

鱼身上的花纹不只有条形,还有斑点状的,还可以有三角形、锯齿形。

花纹就是鱼的衣裳,

5.谁上来找一找这两条鱼在形状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对称和不对称)可以上台来折一折寻找答案。

6.那什么是对称?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

对称)

7.知道了对称,你还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对称吗?

8.看,手是对称的,鱼?

9.老师这儿有一些小鱼,谁来给它们分出哪些是对称的,哪些是不对称的?

(粘贴在黑板)

三、

学习剪鱼

1.看,这些鱼是怎么做出来的?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十三页《海底世界》看书上是怎么教我们做的?

谁来说一说。

(2分钟)

2.指两名同学回答;(板书:

剪鱼的步骤)

3.说得不完整时,可以同桌说一说。

为什么先折?

画什么?

(形状,纹)画多少?

(一半)剪的时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呢?

4.小结:

对称的鱼要把纸对折下,再画出外形和花纹的一半,最后再沿边缘线剪出来。

(演示一下)

5.看,老师这儿有一些要游到海洋里去了,你们想不想剪出小鱼也游大海里呀?

你喜欢对称的鱼你就剪对称的鱼,你喜欢不对称的鱼你就剪不对称的鱼。

6.我们给鱼儿们穿上美丽的衣服来这来参加海底盛会好吗?

我们比一比今天谁剪的小鱼最漂亮。

还要比一比谁最会爱护我们的环境,不让海底有白色垃圾。

好了,听着美妙的音乐,开始比一比吧!

(巡视指导)

四、

作品交流

1.谁先来找出最美的鱼来夸一夸?

它什么地方美?

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2.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剪出来的?

(你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好孩子)

五、

小结

1.同学们你们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看这会儿小鱼在大海里高兴的畅游呢?

2.你们用灵巧的小手把废旧挂历纸变成了美丽的小鱼,装扮了海底世界,老师希望大家能把身边的废旧的物品,像小瓶子、小盒子等收集来,用你们灵巧的手把他们变成一件件美丽的作品来点缀我们的生活。

3.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让我们来读一读并向海底世界说再见!

 

《小泥人》教案

——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2.掌握立体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

3.养成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

小泥人的各种动态表现。

jLBHrnAILg

教学难点:

服饰的添加,细节的表现,并能独立完成一个有趣的泥人塑造。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泥工工具、陶泥、泥人玩具。

xHAQX74J0X

学具:

泥工工具。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二度设计

一、

游戏导入,学习技法

看一看:

出示玩耍的小泥人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想不想制作一个?

1、教师领着学生用泥工工具做游戏,在游戏中训练技法,完成一个泥人的初始模样。

2、学生尝试完成小泥人

3、揭示课题《小泥人》。

二、

课件激趣,跟学动作

1、导语:

老师的泥人跟你们的可不一样哦,请你们仔细看。

(播放课件)

2、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以欢快的音乐.

师提问:

怎样让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学生跟着课件中的泥人学做动作。

师总结:

只要把泥人的头歪一歪,手伸一伸,脚踢一踢,身子扭一扭……,就可以得到各种动态泥人。

学生出示图片,分析作品。

提问:

你觉得他们美吗?

美在哪里?

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吗?

学生欣赏分析作品,交流方法

师生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

(人物的表情和动态,衣服制作方法,夸张的表现手法。

三、

运用方法,实践操作

1、导语:

看了这些作品,许多同学都想试一试,好吧,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学生对小泥人进行服饰的添加,以及细节的刻画,完成泥人作品

四、

展示与交流

展示泥人评一评

1、学生下座位观赏交流,评出你最喜爱哪件作品,为什么?

2、谈谈自己对自己的作品的设计意图和具体的表现方法。

五、练习

发挥想象,用泥巴捏几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

《蹦蹦跳跳》教案

——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8课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

2.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3.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教学重点:

制作的方法、步骤与要求。

LDAYtRyKfE

教学难点:

制作精美而有创意。

教学准备:

范品,剪刀,彩纸,铁丝,双面胶,彩笔。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二度设计

一、

创设情镜,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

动物乐园

提问:

1、这些动物可爱吗?

你都认识那些动物?

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动物一样吗?

2、这些蹦蹦跳跳的动物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动手制作吧!

  

揭示课题:

蹦蹦跳跳

二、

观察研究,掌握方法

出示玩具

师:

同学们,你们瞧!

认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师:

怎么玩呢?

等一会儿请五位小朋友尽情地玩一玩,然后看一看你能从游戏中发现什么呢?

师:

小朋友玩得开心吗?

师:

谁能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

听了其同学们的介绍,原来蹦蹦跳跳的原因是弹簧。

师:

那么,我们怎样得到一个弹簧呢?

师总结:

1、制作弹簧

(1)请一位同学上台用铁丝制作纸弹簧

(2)其他同学根据老师发的纸弹簧观察,,并仔细看书中的图示尝试制作纸弹簧

根据学生试折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制作。

三、

设计构思,创作表现

观察:

玩具哪些地方用了弹簧?

交流总结:

能活动的地方要用弹簧,这样就能蹦蹦跳跳了。

制作步骤:

设计构思-大小合适的弹簧-添加装饰形象

作业:

折纸或用铁丝做成小弹簧,再添加装饰成蹦蹦跳跳的有趣形象.

制作时要注意材料的选择,用来做身子的纸弹簧要适当的厚一点,要有一定的韧性,这样才能支撑起头和四肢。

*制作玩具要注意将各部分粘接紧密,以防在玩乐表演中散掉。

四、

游戏把

玩,体验成功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有趣的纸玩偶

师: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动手,互相合作,做出了一片充满欢乐的天地。

小朋友真是了不起!

我们大家一起鼓掌,表示祝贺!

五、

习题

设计

折纸或用铁丝做成小弹簧,再添加装饰成蹦蹦跳跳的有趣形象.

《快乐的舞蹈》教案

——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

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准备:

课件、舞蹈图片、色彩工具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二度设计

一、

欣赏

感受

1、师: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

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生表演)

2、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

想!

 师:

好!

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二、

学习探讨,综合体验

1、师:

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

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

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

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

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

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4、师:

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

挺好的!

 5、师:

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

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

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

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三、

回忆构思大胆表现。

 学生尝试练习

 教师指导

要求:

不求人物比例准确、动作优美,只求能大胆、生动、线条流畅的画出舞者的姿态。

四、

交流

评析

 选出问题作业(动态机械、表现概念)

师生探讨,查找问题

五、

习题

设计

根据记忆和想像,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画一幅快乐舞蹈的图画。

 

《望远神镜》教案

——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0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望远镜的外形特征。

2、解望远镜整体造型与大小、形状、材料选择的关系。

3、尝试、探究合适的组拼粘接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望远镜的制作过程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出各具特色、花样百出的望远镜。

教学准备:

望远镜实物、望远神镜范作、废旧纸筒、纸杯、易拉罐、旧挂历纸、彩纸、线、碎布、剪刀、双面胶等等Zzz6ZB2Ltk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二度设计

一、

情境

导入

 

1、创设情境,引入太空

寻宝的故事。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蓝猫在太空中,发现了月海星球,但是,蓝猫迷失了方向,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们想不想帮他,怎么帮?

引导学生思考借助什么工具才能观测到宇宙中的星球?

2、你知道它的作用吗?

3、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制作这么神奇的望远镜。

二、

体验望远、了解知识

1、 体验望远

分组用自己带来的望远镜到窗口看看,互相说说望远的感受

2、知识交流

(1)学生交流经验,谈谈自己对望远镜的认识和了解。

(2)课件介绍不同用途的望远镜的外形结构和特征,使学生有个初浅的了解。

(军事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生活望远镜)

大自然这么美丽神奇,同学们还想通过望远镜看到什么?

三、

选材组装、探讨方法

(出示几种范作)分放到各组让学生观察、欣赏作品,看看小朋友是怎么制作望远镜的。

如果看不出究竟的作品,同学们可以大胆的拆开看看,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1、   尝试。

看一看、拼一拼、套一套、摆一摆,想一想能作成什么形状的望远镜。

 师:

其实纸筒,包装纸、纸杯……生活中随处可见,废物利用再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就能把它们变成了这么漂亮神奇的望远镜。

2、合作制作。

两人合作,设计基本形、组装细节。

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作品。

出示作品

一组装饰精致、新颖、方法多样

一组装饰马虎、单调

引导学生讨论:

1你喜欢哪一组作品,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