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3909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docx

第三讲 港澳与内地融合 共享发展机遇

【教学导入】

曾经伶仃一梦,如今天堑通途。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这一“世纪工程”正式通车,澳门与香港、珠海融为“一小时经济圈”,三地人流、车流、物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集三地之力,融三地之智,便三地之民,在“一国两制”下协同决策、协调发展,为三地今后开展更宽领域的合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有人赞叹:

“沟通从桥开始,三地的沟通因大桥开通而有了历史性的推进。

”不言而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港澳与祖国内地坚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需要港澳同胞与内地人民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共进。

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澳门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大港澳同胞和社会各界人士可同内地人民一道,不断开创“一国两制”事业新局面,为创造港澳同胞更加美好的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是香港、澳门同内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历程,也是香港、澳门日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祖国繁荣富强伟大荣光的历程。

港澳同胞同内地人民一样,都是国家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

进入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港澳与祖国内地坚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需要港澳同胞与内地人民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共进。

香港、澳门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自身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中的定位,以实际行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必能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港澳与内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澳门为祖国内地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内地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都有港澳同胞的奉献,而内地的发展也成就了今天的港澳。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英美等国家的封锁,迅速发展经济,香港成为当时内地唯一的对外窗口,为内地的外贸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方面,内地通过香港向国外购买紧缺物资

以及粮食、棉花等生活资料。

另一方面,香港通过与内地开展双边贸易,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

也正是在这一年,港澳同胞揭开大规模投资内地的序幕。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港澳同胞发挥的作用是开创性的、持续性的,也是深层次的、多领域的。

从改革开放初期为国家引进资金、人才、管理经验和国际营销网络,到后期为内地企业走向世界搭建平台,成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专业服务中心,港澳的角色不断转变,始终奋发进取,与国家发展大局紧密相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投资兴业的龙头作用

改革开放之初,内地国门初开、百废待兴,急需吸引外资。

在这一历史性转变时刻,港澳同胞凭借同文同种和地理上的优势,率先投资内地,成为第一批到内地的“外商”。

踊跃北上投资兴业的港澳同胞,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内地批准的第一家合资、合作企业,第一家五星级饭店,第一条合资兴建的高速公路,第一块土地的拍卖……港澳同胞屡开历史先河,成为外来投资的先驱和主力军,在改革开放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澳门一直是内地最大的直接投资者,是把外资引进内地的桥头堡。

一方面,港澳一直是内地最大的投资来源地。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港澳资金曾一度占到内地吸收外资总额的80%以上。

截至2018年6月底,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

43.76万个,实际使用港资1.06万亿美元。

港资占内地累计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53.5%。

另一方面,香港作为内地企业最重要的离岸集资中心,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超过1000家,占港股总市值逾六成;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全球七成离岸人民币结算在此进行;香港还是内地重要转口港,2017年经香港转口的货物有58%原产地为内地,54%以内地为目的地。

港澳同胞不仅为内地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而且起到了带动作用。

在港澳投资者带动下,更多外资蜂拥而至,内地由此获得了宝贵的发展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了内地的开放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乡村,港澳投资企业也遍地开花。

2.市场经济的示范作用

港澳对内地的直接投资不仅推动了内地制造业的崛起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且,在资金、技术等“硬件”输入的同时,港澳投资者更为内地改革开放输入了许多先进的发展理念、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等“软件”,促进了观念更新,为内地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借鉴。

内地刚开始搞改革开放时,很多人观念还没有完全转过来,条条框框很多。

香港、澳门许多有识之士率先向内地介绍国际规则和有益经验。

港澳许多了解国际市场、熟悉国际规则的专业人士扮演了“带徒弟”的“师傅”角色。

在广州,说起当年霍英东先生投资兴建的内地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的历史,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

不仅是因为宾馆硬件设施完备,更重要的是其服务意识、管理模式,引发观念的更新,对广东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极大推动作用。

国外有中国问题专家认为,内地市场经济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拥有香港这样一个成熟的、国际化的市场经济体系可以借鉴,并为改革的启动和深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体制改革的助推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作出创办经济特区这一重大决策,正是充分考虑了香港、澳门因素。

1979年广东省委向党中央建议,发挥广东邻近香港、澳门的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让广东先走一步,在深圳、珠海和重要侨乡汕头划出一些地方搞贸易合作区。

在经济特区创办过程中,从规划到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再到各项事业兴办,都有港澳同胞参与和努力。

四个经济特区的成立,把资金、管理经验引进来,是内地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4.双向开放的桥梁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香港、澳门利用拥有欧美市场配额等优势,为内地带来了大量出口订单。

20世纪90年代中期,港澳80%以上的制造业转移到珠三角等地,促进内地出口导向型制造业迅速发展,助推内地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

港澳也是内地企业境外融资和对外投资的窗口平台。

很多内地企业通过港澳逐渐熟悉和适应国际市场,学会了在国际市场大海中游泳。

目前,在港澳上市的内地企业已经占港澳上市公司总数的近50%,市值更是接近70%。

5.先行先试的试点作用

国家实行开放政策中,有不少是对香港、澳门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之后再逐步推广。

这既促进了国家对外开放,又有效控制了风险,也为香港、澳门发展提供了先机。

比如,内地服务业市场开放,就是先在《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内基本实现广东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为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积累了经验。

港澳在国家金融领域开放中的试点作用更为突出。

近年来推出的“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都是内地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举措。

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从港澳开始的。

目前,港澳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离岸人民币产品,也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

6.城市管理的借鉴作用

香港、澳门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是内地学习借

鉴的近水楼台。

比如,上海虹桥机场引进港澳国际机场管理理念,短期内实现了管理水平跃升,被评为“世界最快进步机场奖”第一名;北京、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的地铁建设和管理借鉴了港澳地铁的先进经验;内地第一支救助飞行队是在港澳飞行服务队手把手帮助下组建起来的。

内地通过学习借鉴香港、澳门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有力提升了内地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

国家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为港澳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不竭动力、广阔空间,助力港澳抵御风浪、战胜挑战、赢得先机。

第一,出台优惠政策,为港澳同胞创造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初期,为吸引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外商来华投资,中国政府在财政、税收、贷款、土地、进出口以及审批手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内地的改革开放政策给港澳同胞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香港企业家伍淑清毅然北上,创办了内地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公司。

40年过去了,随着内地航空业的飞速发展,该公司每天的订单从1980年的200多份增加到现在的10万份!

目前,该公司已占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70%的配餐市场。

改革开放40年,港澳投资者中像伍淑清一样在内地投资兴业、发展致富的传奇比比皆是,他们成为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

第二,帮助香港应对风险和挑战。

一是支持香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港元受到国际投机势力狙击,香港金融体系的稳定受到严重威胁。

中央政府郑重宣布,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坚决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维护联系汇率制度,坚持人民币不贬值。

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措施,维护了金融和社会稳定。

二是支援香港抗击非典。

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香港。

为保障香港同胞生命安全,帮助香港经济走出低迷,中央政府及时伸出援手。

在内地同样急需抗疫医药物资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无偿向香港提供大批抗疫药品和器材。

同一年,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确定了内地与港澳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三个领域的开放措施和实施目标。

随后又实施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政策。

这些都为香港、澳门摆脱非典冲击、恢复经济增长注入“强心剂”。

三是支持香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推出多项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加强与内地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

这对提振港人信心、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刺激香港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

一是支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发展。

支持香港开展个人人民币业务、发行人民币债券、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等,奠定了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先发优势。

继续鼓励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并推出其他支持香港金融业发展的措施。

中央政府在编制相关规划时,均考虑了巩固和发展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需要。

二是支持香港旅游、零售业及内地港资企业发展。

中央政府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请求,逐步扩大“个人游”试点城市。

据测算,仅2012年“个人游”就为香港带来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1.3%的增加值。

三是允许香港居民在内地开办个体工商户,积极支持和帮助内地港资企业转型升级。

第四,加强港澳与内地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中央政府把保持港澳繁荣稳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十五”“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保持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巩固和加强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

“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将涉港澳内容单独成章,并进一步明确港澳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强调国家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力、支持港澳培育新兴产业、深化内地与港澳经济合作。

近些年,内地与港澳在CEPA框架下不断扩大和升级经贸合作,“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有序开启,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全面发展,澳门经济实现多元化发展,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基建项目相继完工,“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港澳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

数据显示,1997年至2017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从1.37万亿港元增长到2.66万亿港

元,港股市值由3.2万亿港元增长到27.9万亿港元,港交所上市公司由619家增长到2020家,主要经济指标同期增长速度在发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1999年至2017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从518.72亿澳门元增长到4042亿澳门

元,入境游客由不足800万人次增加到3260多万人次,旅游、会展、餐饮、酒店及零售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世界富裕城市前列。

40年改革开放,港澳同胞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

港澳同胞同内地人民一样,都是国家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

国家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香港、澳门同内地优势互补、一起发展的历程,是港澳同胞和祖国人民同心协力、一起打拼的历程,也是香港、澳门日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祖国繁荣富强伟大荣光的历程。

二、推动港澳与内地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018年国务院政府下作报告提出,“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内地与港澳地区交流合作”。

中央支持

香港、澳门在“十三五”规划、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中充分发挥“国家所需,港澳所长”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并为香港、澳门提供了很多机遇,包括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等。

这是推动港澳与内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必然选择,也为继续推动香港、澳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支持港澳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合作等方面作出了新的部署,在“一带一路”建设这辆“快车”上,中央已经给香港、澳门预留了“座位”。

这将有助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有助于港澳与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香港、澳门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备区位优势、开放合作先发优势、服务业专业化优势、文脉相承的人文优势。

香港位于亚洲中心要冲,位置得天独厚,是连接“一带一路”的“超级联系人”。

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海陆空三位一体网络与全球高效联通,只需4小时机程即可从香港飞往亚洲各主要市场,而全

球一半以上人口,居于香港5小时机程范围内。

香港港口航线遍达全球逾500个目的地。

港国际经贸联系广泛,连续24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是国家扩大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首选地。

既可以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同时也可以引进外地企业,为“国家所需”发挥

“香港所长”。

香港的专业服务和内地制造业优势互补,联合走出去潜力巨大。

香港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窗口,深化人文交流的优势明显。

“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这“五通”建设,与香港的特色和优势高度契合。

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有可为。

澳门是欧亚海路开通后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枢纽城市之一。

澳门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中西文化和谐共融。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人和睦相处,共生共存,体现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顺应了“一带一路”加强文化开放,彰显我国文化自信,体现和平、包容、共赢的发展理念。

澳门还是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

澳门可以凭借既有“中国一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平台”的有利条件和基础,使“一带一路”建设的覆盖面更广,进入更多的市场。

在改革开放走过40年历程的今天,国家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全面双向开放的新格局。

在“一国两制”独特安排下,香港、澳门联系国际的门户功能越来越重要。

未来香港、澳门将会不断提升竞争力,继续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2.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

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放眼全球,以纽约湾、旧金山湾、东京湾为代表的湾区经济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东京、纽约、旧金山湾区之后对全球资本投资具有强大吸引力和辐射力的第四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等9个城市,是我

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土地面积5.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800万,均居四大湾区首位。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49万亿美元),已超过旧金山湾区,接近纽约

湾区经济总量水平,进出口贸易额是东京湾区的3倍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是另三大湾区

总和的4.5倍。

粤港澳大湾区还拥有16家世界500强企业和3万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从产业看,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贸易港,澳门的会展业和旅游服务业高度发达;湾区内的广东9个城市既是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也是国际航空航运枢纽,世界制造业中心;从交通看,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一小时宜居湾区的条件更加成熟。

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条件。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承担了打造国家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使命,也是港澳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契机。

作为人相亲、地相连的粤港澳三地,广东有较完整的制造业链条,香港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澳门具有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潜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聚三地优势、加强三地联动、激发三地潜能。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带来了新机遇。

在中国发展昂首步入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蓝图正化为脚步坚实的行动,愿景正变成风生水起的现实——从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从探索科技创新合作到谋划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迈开了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步伐,生动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一国两制”新实践的勃勃生机。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潮正涌,三地深化合作大势已成,珠江口岸将书写新的发展故事、谱写新的繁荣传奇。

3.增进互联互通 增强港澳同胞获得感

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基础性要素。

为了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重大部署,一系列支持港澳同胞共享国家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接续落地。

第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大湾区“通脉”。

2018年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迎来正式通车的历史性时刻。

一桥飞架三地,把港澳和内地越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人员交流更便利,经贸往来更畅达,大桥的开通好比进一步打通了经脉、疏通了血脉,桥相连、心相通,港澳由此开启与内地共圆中国梦的新征程。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代表性工程,港珠澳大桥为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树立了典范。

大桥建成通车,让珠江西岸与香港首次实现直接陆路相连,让港澳正式接人国家高速公路网,打通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道路交通网。

以前,从珠海、澳门到香港,陆路车程需要

3个小时之久,如今只需约45分钟。

大桥的开通,极大地便利了三地之间的交通往来,也拉近了三地居民的距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

“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俗话说:

路通则人通,人通则财通。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条“主动脉”,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不仅提升了交通效率,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大桥开通后,以珠海从香港进口免税货物为例,从“发货—入仓”陆路全程时间较大桥开通前省时60%以上,运输成本下降20%左右。

再以旅游业为例,大桥开通后,三地通关更加便利,“一程多站”旅游产品的推广,既能带动香港、珠海旅游业的发展,也将不断充实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功能。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看得见、摸得着,不少企业家已经跃跃欲试。

不仅如此,大桥的开通,还将为大湾区成长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提供重要支撑。

就广东而言,将加快香港的金融资本、人才和先进经验向珠江西岸集聚,让珠江东、西两岸的经济发展更加平衡;而从香港、澳门来看,与内地的联通,不仅为港澳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契机。

更为重要的是,港珠澳大桥不仅激发了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也证明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更加坚定了社会各界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一流湾区的信心。

有了港珠澳大桥这样一座联结三地人民的民心桥,必将激励更多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一道,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第二,为港澳同胞创业、就业解除后顾之忧。

2018年8月,国家正式出台取消港澳台人员在内地(大陆)就业许可事项的政策,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降低就业门槛。

港澳台居民来内地(大陆)工作将和内地(大陆)居民一样,不再需要办理专门的《港澳台人员就业证》。

二是加强劳动保障权益。

在内地(大陆)工作的港澳台居民可以工商营业执照、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社会保险缴费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依法享有各项劳动权益保障。

三是提供失业救济。

在内地(大陆)就业的港澳台居民如果失业,可按照规定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公共

就业服务。

得知这一消息,在内地就学的澳门青年卢震豪格外高兴。

“未来我最希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因为有便捷的港珠澳大桥,开车穿梭三地会十分方便。

”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包括取消就业许可证在内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使港澳青年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条件,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第三,让港澳同胞拥有更多获得感。

随着到内地(大陆)发展的港澳台同胞规模越来越大,一些人反映,使用往来内地(大陆)通行证在办理网上购票、自助取票、旅馆住宿、金融业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

为了消除港澳台同胞的痛点,2018年8月19日,国务院办公

厅印发《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18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办法》规定,通过自愿申领,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依法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等3项权利;可获得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务、国家及居住地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等6项公共服务;还可享受乘坐国内航班、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住宿旅馆,办理银行、保险、证券和期货等金融业务,与内地(大陆)居民同等待遇购物、购买公园及各类文体场馆门票、进行文化娱乐商旅等消费活动等9项便利。

《办法》一经公布,便在港澳台同胞中引起强烈反响,居住在内地(大陆)的港澳台同胞更是热烈拥护,踊跃申请。

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便有8万多名港澳居民申请了港澳居民居住证。

三、确保港澳与内地融合发展行稳致远

“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澳门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8年11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

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强调,港澳同胞要继续以真挚的爱国热忱、敢为人先的精神投身国家改革开放事业,顺时而为,乘势而上,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篇章。

在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事业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时期,讲话为港澳未来发展擘画新的宏伟蓝图。

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更加积极主动”为根本指引,奋发有为、乘势而上,香港、澳门必将迎来新时代的更好发展。

第一,更加积极主动助力国家全面开放。

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香港、澳门的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香港、澳门要继续带头并带动资本、技术、人才等参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