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学重点.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4138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幼保健学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妇幼保健学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妇幼保健学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妇幼保健学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妇幼保健学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妇幼保健学重点.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妇幼保健学重点.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妇幼保健学重点.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妇幼保健学重点.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幼保健学重点.doc

《妇幼保健学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幼保健学重点.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妇幼保健学重点.doc

第一章妇幼保健学概述

●妇幼保健学:

是针对妇女儿童生理的特征,以保健为中心,群体为对象,在妇产科和儿科的基础上,通过妇幼保健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长期实践,以及多学科人员的参与而形成发展的一门交叉型学科。

●妇幼保健学主要研究妇女儿童一生中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及保健需求;研究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各种高危因素;研究危害妇女儿童健康的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分布和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有利于提高预警和监护妇女儿童特殊疾病的适宜技术;研究促进妇女儿童身心健康保健的策略和科学管理办法。

●工作对象:

各年龄阶段妇女和胚胎期至青春期的青少年

●工作内容:

1.妇女保健2.儿童保健3.婚姻保健4.生殖健康服务5.生育调节期保健6.健康促进/健康教育

●妇女保健:

1.孕前期保健2.孕期保健(其目的是维持正常妊娠,降低孕期并发症、合并症和难产的发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同时保护胎儿的健康发育,减少病残儿出生,降低围生儿死亡率)3.产时保健4.产褥期保健5.更年期老年期保健

●妇女生命周期:

女童期、青春期、经期、孕前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围绝经期、老年期。

●生殖健康包括:

1.生育调节2.母亲与婴幼儿健康3.生殖道疾病防4.性与性传播疾病防治

●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是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千年发展目标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1.降低儿童死亡率(降低2/3)2.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降低3/4)3.促进性别平等、提高妇女权利4.消灭极度贫困和饥饿5.与人类免疫却像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疟疾及其他疾病作斗争

●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卫生保健主要目标:

1.提高出生人口素质2.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3.降低婴幼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增强儿童体质5.加强儿童卫生保健教育6.改善生活环境7.保障妇女享有基本卫生服务,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妇幼保健工作方法:

群众性、政策性、社会性

第二章妇幼卫生组织机构管理

●妇幼卫生业务机构:

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所、计划生育指导站、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妇幼卫生研究机构等

●妇幼保健院病床设置原则:

1.合理布局2.适应社会需求

●农村妇幼卫生三级保健网指以县为单位形成的妇幼卫生三级保健网,以县级妇幼卫生机构为技术指导中心,乡卫生院妇产科、儿科为中间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布局合理、不同层次的卫生体系。

第三章妇女保健

●青春期保健、孕产期保健(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褥期)、更年期保健、生殖健康及服务

●WHO青春期是年龄范围为10~19岁,青少年的年龄范围为10~14岁,青年的年龄为15~24岁。

●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的重要标志

●孕前保健的目的:

是预防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避免环境中有害因素对生殖细胞及其功能的损害

●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口服用叶酸0.4mg

●从妊娠开始到妊娠12周末为早期妊娠或早孕期。

孕早期是妊娠最危险的时期,容易发生流产或受到外界影响而发育异常,甚至妊娠终止。

●正常胎动数12小时>30次,如<10次说明胎儿宫内缺氧,当胎动减少或明显增多都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分娩期保健:

“五防”一加强:

1.防滞产(因产力、产道和婴儿等因素的异常,可引起产程进展迟缓或停滞,使分娩总产程达到或超过24小时。

)2.防感染(四消毒——会阴、手、器械、脐带)3.防产伤4.防出血(①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②剖宫产大于1000ml)5.防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6.加强对高危产妇的分娩监护

●产褥期:

从胎盘娩出到产妇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

一般规定为6周

●产褥期变化最大的是子宫;子宫复旧。

产后10天子宫降入盆腔,腹部检查耻骨联合上方不能触及宫底。

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

●产后检查:

产后42天应对母婴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高危妊娠:

凡妊娠期和分娩期可能危害母婴健康或导致难产而增加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者。

●绝经:

指女性月经的最后停止,常发生在45~55岁之间。

●人工绝经:

指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同时切除或不切除子宫,或用其他方法停止卵巢功能,如放射治疗和化疗后造成的卵巢损伤而停经者。

●围绝经期:

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包括临床特征上、内分泌学及生物学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现象,即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

●更年期性激素变化:

1.雌激素↓2孕激素↓3.雄激素↓4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心血管系统改变:

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比率降低,特别是绝境后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不利于心血管的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上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发生冠心病和心肌梗死。

●生殖健康:

是指人类在生殖系统、生殖过程的各个方面处于健康和良好的状态。

●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计划生育咨询、信息、教育、交流及服务②产前保健、安全分娩及产后保健的教育与服务③扔流产的预防和流产后果的管理④不孕症的预防⑤性行为及父母责任的信息、教育和咨询⑥对流产并发症、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乳腺癌、生殖系统癌症及其他生殖健康问题的诊断和治疗。

重点:

预防保健为主。

●接触铅、汞、放射线,容易出现月经量减少、周期延长、经期缩短。

接触苯、二硫化碳,易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

有机磷农药和电离辐射均可引起卵巢功能损伤,导致卵巢功能早衰。

●妇女常见疾病:

1.非特异性外阴炎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3.滴虫阴道炎(最常见的阴道感染,阴道毛滴虫,分泌物增多呈稀薄泡沫样白带,脓性或黄绿色)4.细菌性阴道病(诊断四选三:

①引导分泌物呈白色匀质、稀薄状②线索细胞阳性③阴道分泌物PH>4.5④胺试验阳性)5.老年性阴道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

●柱状上皮异位:

青春期后,由于其内侧覆盖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菲薄,外观成细颗粒状的红色区即称为柱状上皮异位。

●宫颈癌筛查: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2.碘试验3.液基细胞学检查(LCT)4.阴道镜检查

第四章生育调节保健

●生育调节:

人们在能够有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的同时,可以自由而负责地决定生育时间及生育数目,有权知道和获取他们所选定的安全、有效、可接受的和负担得起的计划生育方法。

●常用的避孕方法有药物避孕、工具避孕法、输卵管绝育术、人工流产等,

●短效口服避孕药:

在各类避孕药物中问世最早且应用广泛。

是所有避孕方法中成功率最高的一种。

●工具避孕法有阴茎套和宫内节育器。

●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负压吸宫术、药物流产和钳刮术。

负压吸宫术适用于妊娠10周内者钳刮术适用于妊娠11~14周时,因胎儿较大,需做钳刮联合吸宫终止妊娠。

●人工流产综合征:

指受术者在人工流产手术中或手术结束时出现心动过缓、心律紊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头晕、胸闷,甚至发生昏厥和抽搐。

●紧急避孕:

是指在无保护性生活后一定时间内采用服药或放置宫内节育器以防止非意愿妊娠。

●宫内节育器:

在无保护性生活后5天之内放入带铜IUD,是一种有效的紧急避孕方法。

●激素避孕药:

无保护性生活后73小时内尽早首次服用。

第五章婚姻期保健

●婚姻期保健(围婚期保健)是围绕结婚前后,为新婚夫妇掌握必要的婚育知识,保障婚配双方及下一代健康所进行的一系列保健服务措施。

其目的是保证健康的婚姻,避免在医学上认为不适当的结婚和生育,一里结婚双方和后代的健康,防止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或经母婴传播疾病等的发生。

●婚前医学检查意义:

1.有利于双方和下一代健康;2.有利于优生,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主动有效的掌握好受孕的时机和避孕方法。

●婚前保健服务内容:

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

●婚前医学检查的主要疾病:

1.严重遗传性疾病2.指定传染病3.有关精神病4.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疾病及生殖系统发育障碍或畸形。

●直系血亲:

是指相互间具有直接血缘联系的血亲,包括生育自己的和自己生育的上下三代以内的亲属,均为直系血亲。

●婚前卫生指导内容:

1.有关性保健和性教育。

2.新婚避孕知识及计划生育指导。

3.受孕前的准备、环境和疾病对后代影响等孕前保健知识。

4.遗传性疾病的基本知识。

5.影响婚育的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

6.其他生殖健康知识等。

●性健康:

是指在性道德、性观念、性社会适应能力、性生理、性心理等方面综合的健康状态。

●性保健教育可分为:

性道德教育、性保健知识教育。

性保健知识包括性生理、性心理和性卫生的基础知识。

●女性各期对性生活的禁忌:

1.月经期(必须严禁性交)2.妊娠期3.产褥期(产后至少在8周内应严禁性交)

●受孕的必备条件:

卵巢排出正常的卵子,精液中含有正常活动的精子,卵子和精子能够在输卵管内相遇,结合成为孕卵并被输送入子宫腔,子宫内膜适合于孕卵着床。

第六章职业紧张因素对妇女健康的影响

●紧张与妇产科:

1.原发性痛经2.经前期紧张综合症3.围绝经期精神障碍4.产后抑郁症5.慢性盆腔疼痛6.不育症

第七章艾滋病母婴传播及阻断

●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混合免疫缺陷病。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感染HIV的妇女在妊娠、分娩和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HIV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HIV。

●HIV非常脆弱,离开人体后在外界的存活时间非常短,常用的消毒方法就可以将HIV灭活。

56C温度下,30分钟可将HIV灭活,而煮沸20分钟是有效的灭活方法;2%戊二醛、0.1%~0.5%过氧乙酸、5%~8%甲醛、2%过氧化氢、75%乙醇处理5分钟,0.2%次氯酸钠和漂白粉等都能灭活病毒。

但是HIV对紫外线不敏感。

●艾滋病的分期:

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

●窗口期:

HIV进入人体后至抗体出现前有段间歇期(2~12周)

●潜伏期:

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2~10年。

●艾滋病传染源:

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传播途径:

1.性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①宫内传播(病毒通过胎盘)②产程传播(接触带病毒的母血和宫颈、阴道分泌物)③产后传播(哺乳))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1.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2.预防艾滋病感染育龄妇女的非意愿妊娠;3.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4.为艾滋病感染的妇女和家庭提供综合关怀和支持。

●喂养咨询与指导:

一般来说,对受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分娩的婴儿,提倡实施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过喂养导致的母婴传播,并保障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人工喂养是艾滋病感染的母亲首选的喂养方式。

●职业暴露是指HIV感染孕产妇的体液,包括血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污染了医疗、助产操作人员被针刺伤或利器割伤的皮肤或黏膜。

●暴露后预防用药:

推荐在暴露后2h内,一般不超过24h用药。

第八章儿童体格生长及其评价

●生长growth是指儿童整体和器官的长大,是量的增加,是可以测量的;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演进与成熟,是质的变化。

●体格生长的规律:

1.体格生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且有阶段性,一般体格生长,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在出生后前半年最快,后半年次之,之后逐渐减慢至稳定增长,到青春期再度增快。

2.各器官系统发育与体格生长的规律有平行和不平行的差异。

儿童时期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与年龄并不同步,先后、快慢不一。

比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而生殖系统却到青春期才开始发育。

3.体格生长的头尾规律。

即头部领先生长,躯干、四肢在后,躯干生长优先于尚志。

在生长发育中表现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动作由粗到细,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如遗传性别环境营养教育等。

5.生长的轨迹现象。

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遗传基因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

(●赶上生长:

在阻碍生长的因素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上的现象称为赶上生长。

●影响体格生长发育的因素:

1.遗传因素3.环境因素(①营养②疾病③理化因素④生活环境)。

●体格生长的长期变化(意义、理解):

这一概念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不同人群的生长发育水平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所经历的一些列变化。

儿童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具有方向性,即当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时,可表现为正向增长;而当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生活水平下降时,可表现为停滞甚至下降。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增长规律和测量方法:

一、体重:

●增长规律(年龄越小增长越快)●生后3~4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体重的2倍,12个月3倍,2岁时4倍,2岁到青春前期体重增长减慢且较稳定,年增长值约2Kg。

青春期体重增长再次加快,形成第2个增长高峰,每年增长4~5Kg,持续2~3年。

1~6个月:

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7~12个月:

体重=出生体重+6*0.7+月龄-6*0.25;2~12岁:

体重=12+(年龄-2)*2.

二、身高/身长3岁以下儿童卧位测量身长,3岁以上儿童立围测量身高。

●中国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cm,出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最快,约增长25cm,为第一个增长高峰,1岁时平均身高75cm,2岁时85cm,2~12岁:

身高=年龄*7+75

三、坐高:

●上、下部量:

上部量是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代表脊柱的发育;下部量是从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的长度,与下肢长骨的发育有关。

四、头围HC:

●增长规律:

出生时头围相对较大,中国新生儿平均头围为34cm(33.5~34.1),出生前半年约增长8~10cm,6个月时44,生后1年约增长12cm,1岁时46cm。

生后第2年头围增长减慢,约为2cm,2岁时48cm。

以后增长更加缓慢,5岁时50cm,15岁时54~58cm,接近成人。

头围测量3岁以内更有价值。

●测量方法:

量具为软尺。

方法取立位或坐位,测量者位于被测量者前方或右侧,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右侧眉弓上缘,紧贴头皮绕经枕骨结节最高点及左侧眉弓上缘回到零点,读数记录至小数点后1位,误差不超过0.1cm。

女童应注意头发和辫子的影响。

五、胸围CC:

●测量方法:

将软尺上缘固定于一侧乳头下缘,经背侧两肩胛下角下缘和另一乳头下缘绕至零点。

取平静呼吸气的中间读数,误差不超过0.1cm。

对乳房已经开始发育的少女,以胸前锁骨中线第4肋处为测量点。

六、上臂围

●前囟:

约在1~1,5岁闭合。

●出生后第1年脊柱的生长快于四肢,以后四肢的生长快于脊柱。

●骨龄是反映个体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的较精确指标,能客观、精确反映从出生到完全成熟过程中各阶段的发育水平。

骨龄在探讨生长发育规律、判断发育障碍性疾病、运动员选拔、预测女孩月经初潮、预测成年的身高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检查骨龄的部位常用左侧腕部,但4个月以内儿童用膝部。

●牙齿的发育:

乳牙总数为20颗,乳牙出齐的时间为2~2.5岁,2岁以内儿童乳牙总数-月龄-(4~6)。

●青春期分期及特点:

1.青春前期:

主要表现为体格生长开始加速,出现身高的突增高峰,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开始出现,一般持续2年。

女童约9~11岁,男童平均比女童晚2年开始,约为11~13岁。

2.青春中期:

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为特征,第二性征全部出现。

出现月经初潮(女)和首次遗精(男)。

通常持续2~3年。

3.青春后期:

体格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但仍有所增长直至骨骺完全融合,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继续发育直至达到成人水平,生殖系统发育在此期内全部完成,体格生长停止。

●男性生殖系统发育:

包括男性生殖器官的形态、功能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

男性生殖器官包括睾丸、附睾、阴茎。

睾丸增大是青春期启动的第一征象;首次遗精是男性青春期的生理现象,多在青春中期或第二生长高峰之后出现。

男性性发育顺序一般是睾丸、阴茎、阴毛、腋毛、胡须、喉结、变声。

●女性生殖系统发育:

包括女性生殖器官的形态、功能和第二性征发育。

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子宫、输卵管、阴道。

女性性征发育顺序一般是乳房、阴毛、初潮、腋毛。

乳房发育是第二性征发育最早的征象。

月经初潮是性功能发育的主要标志,大多在乳房发育1年后或身高增长高峰之后出现。

●青春期体格生长特点:

1.身高:

一般在乳房发育后约1年(或月经初潮前1.5年)达身高增长速度高峰(PHV),每年约增长5~7cm,最多可达9~10cm,整个青春期约增长25cm。

一般骨龄达到13岁时已达到最终身高的85%。

2.体重

●体格生长的评价:

评价类型:

纵向评价(是通过定期、连续的身高和体重的测量,以观察、分析个体身高体重的增长情况和速度);横向评价(是将个体儿童某时的生长发育水平与可供参考的生长发育标准进行比较)。

●体格生长发育评价参考标准:

1.现状标准没有排除营养、社会经济环境等不利条件对标准的影响,因而不能说明真正的儿童发育状况。

2.理想标准排除了营养、疾病、社会经济条件等不利条件对标准的影响,次标准一般高于一般儿童水平,是今后的奋斗目标。

●体格生长评价具体内容:

1.发育水平(橫):

结果以等级表示。

早产儿体格生长有一允许的“落后”年龄范围,进行发育水平评价时应娇正胎龄至40周(足月)后再评价。

2.生长速度(纵)3.身体匀称度。

●常用指标:

主要指标有1体重、2身高(身长)、3坐高(顶-臀长)、4头围、5胸围、6上臂围;次要指标有皮下脂肪、上部量、下部量、指距。

参数和意义:

1.年龄别体重(W/A)既可反应急性、近期营养状态,也可反映慢性远期营养状态;2.年龄别身高(H/A)此参数下降反映慢性营养不足或长期营养不足做造成的生长迟缓用于远期营养状况监测;3.身高别体重(W/H)近期、急性。

●评价方法:

1.均值离差法2.百分位数法

●生长指数评价法:

BMI指数原多用于婴幼儿营养评价。

一般认为大24为超重,大于26为肥胖。

幼儿用;BMI指数=体重(Kg)/身高(cm)2*10000

●生长发育调查,是利用科学方法对个体或集体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观察测量。

●调查内容:

1.形态指标(①身高②体重③胸围④坐高)2.功能指标3.身体素质指标(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平衡、协调能力)

第九章儿童各年龄期特点与保健

●儿童年龄分期:

1.胎儿期(从精子和卵子结合至胎儿娩出)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被结扎起至出生后28天末)(围生期:

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生命周期中最为脆弱的时期,围生期死亡率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3.婴儿期(出生28天至满1周岁)4.幼儿期(一周岁至3周岁)5.学龄前期6.学龄期7.青春期

●新生儿分类:

1.足月儿(37~42周)2.早产儿(28~37)3.过期产儿(42周以上)。

1.低体重儿(出生体重不足2500g)2.正常体重而儿(2500~4000)3.巨大儿。

1.小于胎龄儿(SGA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2.适于胎龄儿(AGA10~90百分位)3.大于胎龄儿(LGA90以上)

●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黄疸(约50%~70&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4~6天达高峰,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持续3~4周)2.假月经(生理性阴道出血)3.生理性乳腺增大4.生理性体重下降5.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

●新生儿保健重点:

预防出生时的缺氧、窒息,低体温、寒冷损害综合症、感染

●保暖:

适宜环境温度是指新生儿在这种温度下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肛温保持在36.5C左右,手足温暖,体重增长正常,无寒冷损害发生。

新生儿居室温度20~26C湿度50%。

●新生儿疾病筛查:

1.听力2.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3.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婴儿期特点:

1.体格生长比出生后任何时期都快,神经精神发育也很迅速;2.对营养需要量多,特别是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特别高;3.消化和吸收功能都未发育完善,易发生营养不良;4.易患感染性疾病。

●辅食添加原则:

1.由少到多2.由稀到稠3.由细到粗4.有一种到多种

●生长发育监测概念意义:

是一种适合与家庭和基层儿童保健人员使用的婴幼儿保健措施。

根据儿童体重曲线的增长趋向,判断儿童的营养状况,使家长和卫生保健人员在生长监测过程中,早期发现儿童的营养状况异常,早期采取干预措施,以预防营养不良。

●幼儿保健:

合理安排膳食:

幼儿在2~2.5岁以前,乳牙尚未出齐,咀嚼和肠胃消化力较弱,平衡膳食要求:

1.质优2.量足3.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适当、合理

●定期健康检查:

每6个月应进行一次体格检查,预防营养不良、单纯肥胖;教育家长认识保存儿童生长资料的重要性。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平缓:

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可达50%~60%,眼功能发育基本完成,视深度逐渐发育成熟。

但眼的结构、功能尚有一定可塑性,眼保健是此期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龄前儿童保健●每年6.1前后进行1次全面体格检查,托幼机构每年2次体格发育测量。

第十章儿童保健管理

●在中国,儿童保健的范围是从出生至青春期,重点是7岁以下的儿童。

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散居儿童保健:

是对居住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照料的7岁以下儿童进行系统的医学监督和管理。

●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对象:

凡属管辖范围内散居在各个家庭中的从出生至入小学前的儿童(包括居住3个月以上临时户口儿童),均为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和服务的对象,重点是新生儿和3岁以下婴幼儿。

●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的形式:

一、建立儿童保健责任地段二、开设儿童保健门诊:

1.儿童保健门诊的任务(①社区保健②健康咨询③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

主要针对儿童“四病”: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肺炎、腹泻⑤儿童心理行为评定与干预)2.儿童保健门诊的工作内容(①儿童健康检查和缺点矫治:

即1岁以下婴儿每3个月体检1次;1~3岁幼儿每半年体检1次;3岁以上学龄前儿童每年体检一次(a.体格测量与体格发育评价b.健康检查)②儿童保健专科门诊③儿童早期干预和随访④免疫规划⑤健康教育⑥完成儿科门诊诊疗任务)...

●新生儿家庭访视:

是新生儿期保健的重要措施,由妇幼保健人员定期入户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指导,并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

●正常新生儿应访视3~4次,即生后2、7、14、28天。

初访、复访、半月访、满月访

●体弱儿的概念(不死记):

体弱儿包括早产儿、双胎、低出生体重儿,满月增重不足500g的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遗传代谢病,智力低下,反复感染疾病、消化功能紊乱等的儿童。

●定义:

集体儿童:

是指在托儿所和幼儿园(托幼机构)等机构集体生活、学习或活动的儿童。

集体儿童保健:

是对托幼机构内集居环境条件下的儿童,根据其年龄阶段的保健重点,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健康检查内容:

包括测量体重、身高(身长)、头围、胸围、坐高(顶臀长)、上臂围及皮下脂肪等生长发育、营养指标和全身各系统物理检查,如皮肤、淋巴结、头面部及五官、颈部、心肺、腹部等情况。

●检查次数:

1岁内婴儿每3个月1次,1~3岁幼儿每半年1次,3岁以上儿童每年1次,对在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和疾病要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建立合理的膳食管理制度:

1.膳食管理2.科学喂养3.制定膳食计划4.饮食卫生5,营养评价

●残疾儿童保健:

残疾儿童是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失去日常生活自理、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儿童。

●中国:

智力残疾所占比例最高。

●残疾的分类及分级:

按其程度和影响分为缺损、残疾、残障。

①一级(严重残疾)②二级(中度残疾)③三级(轻度残疾)

●残疾儿童的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GBR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或家人,去发现本地区的残疾儿童,并组织和指导其进行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