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757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现在由于资源、劳动力成本、环境、市场等因素影响,区域资本已经相对饱和,当地市场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要求,发达地区大批产业已开始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

这个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为河南这个经济洼地借助外力,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地方经济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而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河南省当前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全省经济实力的重中之重是发展产业集聚区。

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聚区的时候,得到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试图以洛宁产业集聚区为例分析河南集聚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通过与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进行对比的方法,分析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优劣势,为解决河南省在发展产业集聚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产业转移,现状,对策

TheDevelopmentStatusandCountermeasureResearch

ForLuoningCountyIndustrialAgglomerationArea

ABSTRACT

Undertheinfluenceoffactorssuchasresources,laborcost,environmentandmarket,capitalhasbeenrelativelysaturatedinChina’seconomicallydevelopedregions.Alargenumberofindustriesindevelopedregionshavebeengraduallytransferredtothedevelopingregionsbecausethelocalmarketisdifficulttomeettherequirementofcapitalappreciation.TheindustrialtransferringprovidesagreatopportunitytoimprovethelocaleconomyinHenanandcultivatecompetitiveindustries.Andtheindustrialagglomerationareaisthecriticalplacetoobtaintheindustrialtransferring.

ItisthemostimportanteconomicstrengthtodeveloptheindustrialagglomerationareainimprovingHenan’scountyeconomyandtheoveralleconomicstrengthofHenanprovince.Henanprovincegetsvaluableexperienceandalsoencounterslotsofdifficultiesandchallengesintheprocessofundertakingindustrialtransferanddevelopingthelocaldistinctiveindustrialconcentration.TakingLuoningindustrialconcentrationareaforexample,thisarticleistryingtoanalyzeth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thattheHenanindustrialconcentrationarefacedwithandfindouttheprosandconsofLuoningindustrialconcentration’sdevelopmentcomparingwithShangjieindustrialconcentrationsothatitcangivesomeadviceaboutsolvingtheproblemsintheprocessofdevelopingtheindustrialconcentrationinHenan.

KEYWORDS:

IndustrialAgglomeration,Transferofindustry,Status,Countermeasure

目 录

前 言

东部发达地区改革开放的时间是最长的,现在由于资源、劳动力成本、环境、市场等因素影响,该地区的资本已经相对饱和,当地市场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要求,东部沿海地区大批产业已开始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东西部地区已进入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

这个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为河南借助外力,培育优势产业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而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产业集聚区有以下几个特点;

(1)集聚区内企业规模效益明显,企业随自身的规模扩大而产品成本降低的经济效益。

(2)集聚区内企业创新能力强,以往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经营组织结构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取而代之的是专业优势明显、灵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企业。

(3)聚集区内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在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企业的外部效应突出,各种企业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使得各企业的竞争力得以持续增强。

产业集聚区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省的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转型,河南省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但是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本文试图以洛宁产业集聚区为例分析河南集聚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第1章产业集聚基本概念与理论

 

1.1产业集聚的定义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和生产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产业集聚在当今社会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经济组织结构,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相关产业集聚的组织结构形式促进当地企业规模的扩大,增加企业之间的业务关联度,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各企业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培育地方特色产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提高当地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

1.2产业集聚的模式

1.2.1市场创造模式

市场创造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出现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化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交易条件和信息交流条件,最终使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企业也聚集在该区域市场的附近。

目前在我国,市场创造模式所形成产业集聚的典型区域是江苏,该省内存在许多规模巨大的专业化市场,形成地方特色产业,最终构成了一个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1.2.2资本转移模式

在产业转移这种经济现象较为普遍发生时,某个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为了接近主要销售市场或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在生产区位布局上作出重新选择,并投资于一个有利于经营的地区,就很有可能导致生产上下游得企业向这个地区聚集。

这样一种产业集聚主要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资本从外部的迁入而形成的,我们把由资本流动和迁移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称作为资本迁移模式。

1.3产业集聚的类型

1.3.1指向性集聚

指向性集聚的定义是,企业为充分利用某一区域的优势而自发的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具有经营特色的产业群体。

这种集聚经常出现在有以下一种或几种优势的地方:

企业生产的原材料集中地或者目标市场的的集中地;拥有丰富劳动力的地区;交通发达便利的地区。

上述任何一种或几种区位优势的组合都可以成为企业的导向因素,吸引不同企业并形成产业集聚区。

1.3.2经济联系集聚

经济联系集聚指通过加强相邻区域内企业间的经济联系,为企业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发展条件。

它又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纵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

纵向经济联系指一个企业的投入是另一个企业的产出,这是种投入产出关联关系;另一种是横向经济联系形关成的产业集聚。

横向经济联系指那些围绕着区域主导企业和生产部门所形成的产业集群体之间的关系。

1.4产业集聚效应

1.4.1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分为有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而扩大时,该产业内部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内部规模经济指随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规模扩大而降低产品成本的经济效益。

产业集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区域内的集中可以促进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分工与合作。

1.4.2竞争效益

波特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四个决定因素是:

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间竞争,这四个因素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

企业是区域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同一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具备这些条件,提高了本企业、行业乃至区域的竞争优势。

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的集聚在促进彼此之间合作的同时,也增强了相互之间的竞争,积极的参与竞争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竞争不仅仅表现为对市场占有率的争夺,还表现为同地区、同行业企业之间绩效评估标准的对比竞争。

这几方面的竞争给企业带来了变革的压力和动力,迫使企业通过不断改进生产流程、优化交易环镜来降低经营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及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赶超当前技术变革的浪潮。

集聚区内的企业比起那些零散分布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1.4.3创新效益

产业集聚可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企业的创新经常来源于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相互沟通。

在产业集聚区域内部,新技术、新发现能够迅速在同行业企业之间传播。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容易的发现产品或服务的不足之处,受到启示,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快速研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由于集聚,不同公司职员之间相互接触沟通的机会较多,彼此信息交流频繁,有利于相互间学习,共同提高创新能力。

1.5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联系

1.5.1产业转移的定义

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或产业资本从一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过程。

按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划分,产业转移可以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和城乡产业转移三种。

产业集聚可以在特定地区形成重要的优势;即基于企业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之上的产业配套条件。

这一条件一旦形成并趋于稳定、成熟之后,再向其他地区转移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因为企业在一个地方投入了很高的成本之后,放弃已有的资源,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只有在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成本上升或是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产业转移。

人们所认定的如机械加工、纺织、造纸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在东南沿海面临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上升之时很多都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

1.5.2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关系

从产业集聚区形成的整个过程来看,随着区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在规模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必然会导致生产上下游配套产品的关联企业集中连片分布,其结果就是在产业集聚机制的作用下,不同区域之间通过产业关联和其他经济联系而集聚成群。

这里所提到的集中连片分布概念之中就包含着产业转移的因素。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生产相同、相似产品的企业,或生产上下游配套产品的企业,在外部规模经济的驱动下,为提高经营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会逐步把本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转移至相关产品的生产集聚区内。

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产业转移,产业集聚本身就包含着产业转移的因素,并且产业集聚是产业转移的结果。

一方面,由于某地的资源丰富、劳动力质优价廉、交通便利等方面的优势,分部在附近的相同和类似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逐步转移至该地区,并且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形成产业集聚区;另一方面,根据本地的比较优势,通过宣传大力引进外商来到本地投资,使国外或地区外企业转移到本地,发展本地特色主导优势产业,进而形成集聚。

这种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吸纳效应。

随着集聚的发展,集聚区经济快速增长。

但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沿海地区原有的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的集聚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产品供给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经营成本过高等因素会出现不经济的现象;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要求,必然会导致某些已有的技术相对落后的集聚产业发展放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集聚区的经济发展。

1.6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

产业集聚这个问题的产生于l9世纪末,在1890年时,马歇尔开始关注和研究产业集聚这种经济现象,提出了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

在马歇尔之后,产业集聚方面的理论有了很快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

对后世研究影响较大的的有:

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

阿尔弗雷德·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提出了聚集这一概念,还从微观企业区位选址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区位理论。

他从企业最小生产成本方面出发,认为费用最小区位是最好的区位,而聚集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阐明了企业是否相互靠近取决于聚集的好处与成本的比较。

熊彼特主要从企业创新的角度来阐释产业集聚这种经济现象的,他指出产业集聚有助于企业创新行为,如取得生产技术上的突破,优化企业工作流程,创新则有赖于产业集聚,创新并不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的孤立行为,创新需要企业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需要企业在经营区域的集聚才能够很好的得以实现。

胡佛指出企业在产业集聚存区内存在一个最佳的规模数量,如果集聚企业数量太少,集聚企业的数量规模太小,则就不能达到集聚所能产生的最佳经济效果;但是如果集聚的企业数量太多,则会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集聚区的整体经济效益下滑。

波特在对若干个国家的产业聚集现象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之后,从企业竞争优势的角度对这种经济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概括,提出了产业群的这一概念,还利用了钻石模型对产业聚集和产业群进行分析。

他将分析研究的重点放在企业上,并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角度来分析研究了产业的聚集现象,其整个理论分析框架包括四个方面:

即需求状况、要素条件、竞争战略、产业群。

原因在于,一个产业要想在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明显的竞争力,则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良好的需求状况;高质量和数量的生产要素投入;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紧密的供应链上下游关系。

第2章洛宁县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2.1洛宁县产业集聚区发展简介

2.1.1洛宁产业集聚区简介

洛宁产业集聚区于2006年6月启动,2008年1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河南省首批产业集聚区。

洛宁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东部,规划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区1.8平方公里,发展区2.94平方公里,控制区3.16平方公里。

2012年12月8日,洛宁县产业集聚区新增加的4.04平方公里规划调整方案经省政府批准,调整后洛宁县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由原来的7.5平方公里增加到11.54平方公里。

集聚区内累计引进内、外资企业35家,计划总投资47亿元。

其中,亿元规模以上企业4家,千万元规模以上企业17家。

近期将有9个项目入驻产业集聚区,总投资32.1亿元。

主要包括:

深圳安远集团总投资23亿元的“京明工业园”项目,投资1.5亿元的职业学校项目,投资1.2亿元的1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项目,投资7000万元年产3000万双凉拖鞋项目,投资3.5亿元的400吨/日黄金冶炼厂项目,投资5000万美元的复合肥项目等。

2.1.2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环境分析

洛宁产业集聚区位于洛宁县城东部,洛宁县位于洛阳市西部,洛河中游,东与宜阳接壤,南与嵩县、栾川为邻,西与卢氏、灵宝相连,北与陕县、渑池比肩。

全县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其中农业人口39万,自然特点为“七山二塬一分川”,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林业县。

洛宁距洛阳80公里,省会郑州215公里,周边300公里以内有大中城市20余座,人口3亿多。

境内郑卢路、三洛路、三邓线三条省道穿境而过。

距陇海铁路66公里,连霍高速60公里,洛南(洛阳—南京)高速60公里,东可接沪宁高速公路直达上海,西与连霍高速公路会合可达新疆。

距离连云港口788.8公里,青岛港口958.4公里。

300公里内有洛阳机场、郑州新郑机场、西安咸阳机场。

洛阳至洛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成后距洛阳66公里,到洛阳只需30分钟车程。

洛宁县农业基础好。

全县耕地面积达110万亩,常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8万亩次;水果总面积25万亩(产量约24万吨),其中,苹果面积22万亩(产量约21万吨);烟叶种植面积12万亩。

洛宁是河南省林业大县200万亩,现有林地面积139.5万亩,其中2001年以来累计新造林40余万亩以上,四旁植树1500万株,道路绿化1000公里,全县林木覆盖率达52.94%,活立木总蓄积量达530万立方米,其中全县杨树面积20万亩,人均50棵以上杨树的户达到2万多户,年生长量18万立方米,杨木蓄积量达122万立方米以上,是全国闻名的“速生杨之乡”,“全国科技兴林先进县”,全省“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试点县”。

其中,还有山杂木蓄积量245万方,年增长量25万方。

该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黄金矿石量750万吨,金属量50多吨,远景储量300吨以上;银铅矿石量600万吨,铅金属量47万吨,远景储量140万吨以上,银金属量2500多吨,远景储量5500吨以上;钼矿石量1500万吨,金属量1.2万吨。

此外,钼、铜、铁、锌、萤石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洛宁县水电资源充裕,境内洛河全长68公里,故县水库蓄水达13亿立方米,境内另有大小涧河27条,大中小型水库33座。

目前已实现对洛河干流的6级开发,装机容量达8.65万千瓦,是全国水电开发百强县、国家“十五”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县。

随着禹门河水库、桥河水电站2个在建水电项目的竣工投产,将实现沿洛河水电8级开发,加上正在建设的生物秸秆质能热电联产项目,2010年装机容量达到14万千瓦。

2.1.3洛宁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路

当前洛宁产业集聚区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是:

坚持产城融合、一体发展,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总体要求,发挥优势、培育特色,高标准规划建设好“一区四园”,即洛宁县省级产业集聚区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产业园、杨木精深加工产业园、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着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增长极。

坚持县城建设同产业集聚区建设统一规划,配套设施跟进,同步开发建设。

加快推进新城区开发,将新建的学校、幼儿园、城中村改造、餐饮、商贸等项目集中向产业集聚区配套摆放,优先投资建设。

招商引资实施城区供热项目色,打造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产业支撑有力,地域特突出的新型山水生态宜居城市,促进产城融合,推动洛宁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2.2洛宁县产业集聚区主要产业及企业

洛宁县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玩具制造为主的轻工产业、以杨木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等主导产业,香港中扩集团、深圳天隆画框公司、宁波天恩框业公司、洛阳东汉禽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规模大的企业落户洛宁,进一步凸显了集聚区的品牌效应。

2.2.1中扩玩具(洛宁)有限公司

中扩玩具(洛宁)有限公司由香港中扩集团所属中扩辉煌赠品有限公司全额投资,注册资金为1800多万美元,在当地吸纳了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

该公司主要生产的产品有针纺服装、玩具、五金制品、日用塑胶制品,公司还从事废旧塑料的消解及利用等业务。

其中主要产品塑胶玩具和毛绒玩具全部销往海外市场,主要客户为当今世界知名快餐企业,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公司以高质量的产品服务赢得了顾客的广泛好评。

2.2.2洛阳东汉禽业有限公司

洛阳东汉禽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注册资金1140万元人民币,主要从事肉鸭的繁育、养殖、屠宰加工及销售等一系列活动,主要产品为肉鸭冻品及鲜品。

洛阳东汉禽业有限公司2010年及2011年生产销售势头良好,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益,:

其中2010年,总的销售额为7000万元,净利润390万元,公司资产总额上升到5220万元;2011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4200万元,利润达到800万元。

2.2.3洛阳富宁木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隆画框有限公司是洛阳市富宁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深圳市天隆画框有限公司从1998年开始主要从事的是画框的设计和生产以及销售等活动,深圳市天隆画框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都是用于出口欧洲、美国、日本以及中东等海外市场。

深圳市天隆画框有限公司原先的主要生产基地在深圳市,但是由于沿海地区的竞争过于激烈,加上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生产原材料木材成等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的竞争力有所动摇,深圳市天隆画框有限公司为了应对不利的经营环境,经过研究决定在洛宁投资建设自己的原材料木材的生产基地,注册资金为三百万元。

洛宁县地处中原西部,靠近黄河,县境内的气温、湿度、水土对杨木的生长特别有利,洛宁县内的运输企业众多,导致当地的运输市场价格低廉,当地的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也比较低,原材料杨木生产基地转移到了洛宁县之后,该公司拥有国内同类型企业所不具有的优势,洛宁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建立提高了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

2.3与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的对比

2.3.1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简介

郑州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阀门产业园)兴建于2006年,位于郑州市上街区中心城区南部,地处郑洛工业走廊。

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6.3平方公里,一期建成区1.6平方公里,是郑州市跨越式发展确定的重点产业园区之一,连续三年荣获“郑州市跨越式发展项目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并荣获“河南省民营科技园区”和“河南省重点产业集群”称号。

上街装备集聚区定位是着力做大做强泵阀及成套装备、大力发展建筑机械等专用装备、积极发展焊接材料等专用材料,形成以泵阀为中轴和主特色,冶金机械、建筑机械、化工机械、焊接材料等为纽带和副特色,既特色明显又兼容并蓄的层次化产业格局。

泵阀制造已形成了从研制开发、毛坯制造、产品配套、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完整的产业链,尤其是大口径阀门的研制在我国阀门制造行业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园区入驻企业49家,投资78亿元,投产企业产值达到了42亿元。

随着林肯电气合力(郑州)焊材有限公司、郑州西芝路桥重工有限公司、郑州二缆电工有限公司、河南博奥泵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带动强,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相聚入驻,国家承压阀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装备制造业基地技术研发和信息中心的建立,产业集聚区逐步成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科技教育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

园区管委会将集聚区规划分为综合服务区、工业生产区和配套设施区,各区之间互相协调,功能互补、形成了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有力的阀门产业集聚区,并被认定为河南省重点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区坚持泵阀制造为产业定位,严把项目入驻关,把符合产业政策、效益好、无污染、低能耗、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引进园区,完善项目引进机制,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积极为企业服务,实行“一站式”,“一条龙”审批机制,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

园区管委会围绕项目工作链条设置了“一办八部”组成了一个30人的专业服务团队,竭诚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务实的贴身服务。

2.3.2洛宁与上街产业集聚区之间的优劣势对比分析

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和洛宁县产业集聚区分别位于在河南省内经济实力排名第一和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