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政厅.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893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民政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四川民政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民政厅.docx

《四川民政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民政厅.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民政厅.docx

四川民政厅

四川省民政厅

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卫生厅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川民发〔2012〕91号

关于印发《四川省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治工作实施方案(2012-2014)》和《2012四川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治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市州、扩权县(市)民政局、财政局、卫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挽救生命、再造健康”行动的通知》(川办函〔2012〕128号)要求,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制定了《四川省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治工作实施方案(2012-2014年)》和《2012年四川省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治工作计划》,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四日

四川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治工作实施方案

(2012-2014年)

为切实做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治工作,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挽救生命、再造健康”行动的通知》(川办函〔2012〕128号)要求,结合前期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摸底排查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三年时间,力争让全省范围符合救治条件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到有效的集中救治,重塑其人生信心和希望,帮助其家庭走出困境。

二、救治范围

(一)救治对象。

具有四川省户籍的0-14周岁(含14周岁)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二)病种选择。

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肺动脉瓣狭窄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三、计划安排

对首批摸底排查出的符合以上治疗条件的儿童先心病患儿,按照三年完成手术治疗的计划,2012年完成数不低于总任务量的30%,2013年完成数不低于总任务量的40%,2014年完成数不低于总任务量的30%(具体分配情况见附件1)。

对于每年新增符合条件的患儿,申报一例,救治一例。

四、定点医疗机构

(一)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定点医疗机构。

开展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是按照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要求,经省卫生厅审批同意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技术项目的医疗机构(名单见《四川省首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定点医院》)。

本方案下发后拟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医疗机构,须经省卫生厅核准同意后方可开展相关工作。

(二)儿童先心病外科治疗定点医疗机构。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经专家讨论,指定的首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定点医院(名单见《四川省首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外科诊疗定点医院》)可开展儿童先心病的外科治疗。

本方案下发后拟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医疗机构,需达到以下条件,并报省卫生厅核准同意后方可开展相关工作。

1、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医疗机构原则上须为三级甲等医院,并核准登记有心脏大血管外科。

2、医院能常规开展心脏外科手术,心脏外科固定床位超过12张,设置专业的心脏外科监护室,监护床位超过3张,超过100例体外循环手术/年。

3、医院心脏外科有完善的学科设置和学术梯队。

专家队伍中正高级职称不少于1人,副高级职称不少于1人,中级职称不少于2人。

每年累计拿到国家级心外科继续教育学分超过20分。

4、相关科室设置完备,麻醉科心脏亚专业人员不少于2人,专职体外循环灌注师不少于2人,专职心脏监护医生不少于1人

五、诊疗方案

(一)儿童先心病介入诊疗方案(详见《四川省儿童先心病介入诊疗指南(2012年试行)》)。

(二)儿童先心病外科治疗方案(详见《四川省儿童先心病外科诊疗指南(2012年试行)》)。

六、救治费用

(一)医疗机构的定额收费标准。

儿童先心病采用单病种定额付费方式。

其中:

儿童室间隔缺损治疗单病种付费标准为3万元;儿童房间隔缺损治疗单病种付费标准为2.5万元;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治疗单病种付费标准为2.5万元;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治疗单病种付费标准为2万元。

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病种的患儿,医疗机构的定额付费标准按单病种付费标准进行叠加。

(二)患儿救治费用的报销标准。

本方案救治范围内的患儿,属民政部门认定的贫困家庭,按以上医疗机构定额收费标准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内全额报销;属民政部门认定的其他家庭,按以上医疗机构定额收费标准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内报销85%,其余部分由患儿家庭自行承担。

七、审核程序

属于救治范围的患儿,其家长(监护人)携带身份证明(户口本)、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证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县级及以上医院诊断病历,向参保(合)地县级民政部门提出救治申请,并填写《四川省儿童先心病定点救治登记表》,参保(合)地县级民政、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其身份、病情、家庭状况和参保(合)情况进行核实,在登记表上出具审核意见并盖章确认,申请救治对象持登记表到定点医疗机构接受复查确诊并进行治疗。

对复查后不属于上述四种先心病的参保(参合)患儿的治疗费用,按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规定予以报销。

八、保障措施

(一)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按照《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确保该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各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合力。

民政部门负责牵头制定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治方案,对患儿家庭状况进行核查认定,并协助卫生部门做好贫困家庭患儿的救治过程的转运工作;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儿童先心病相关诊疗方案,确定并组织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核实参合情况,确保参合患儿及时足额报销医疗费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协调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核实参保情况,确保参保人员及时足额报销医疗费用;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儿童先心病患儿筛查、转运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各地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经办机构要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要求,认真审核先心病患儿的参保参合情况,强化服务意识,设计科学、方便、高效的经办流程,确保参保参合人员及时足额报销医疗费用。

(四)各级医疗机构要按照临床治疗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好患儿的甄别、诊断、转送和治疗工作,严禁不具备诊治条件的医疗机构以各种形式拖延患儿的诊断治疗。

对不按规定流程和临床治疗方案擅自开展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所产生的救治费用一律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

各定点救治医院应当按照《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转发〈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填报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信息的通知〉的通知》(川卫办发〔2011〕164号)要求,使用卫生部“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病例信息登记系统”(

(五)本实施方案自2012年5月15日起执行。

附件:

1、四川省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治工作三年任务分

解表

2、四川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定点救治登记表

3、四川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指南

4、四川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外科诊疗指南

5、四川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定点医院及分区

方案

6、四川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外科诊疗定点医院

 

附件1:

四川省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救治工作三年任务分解表

地区

2012年任务

2013年任务

2014年任务

备注

全省

1329

1778

1329

成都市

116

154

116

自贡市

67

90

67

攀枝花市

14

20

14

泸州市

62

83

62

德阳市

47

64

47

绵阳市

54

71

54

广元市

40

53

40

遂宁市

47

64

47

内江市

57

76

57

乐山市

47

64

47

南充市

127

171

127

宜宾市

54

72

54

广安市

68

90

68

达州市

111

147

111

巴中市

65

86

65

雅安市

28

37

28

眉山市

61

83

61

资阳市

85

114

85

阿坝州

28

36

28

甘孜州

64

87

64

凉山州

87

116

87

附件2:

四川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定点救治登记表

编号:

患儿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监护人姓名

 

与患儿关系

 

联系电话 

参保(合)地

县(市、区)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证号

患儿身份证号码(或户口本编号)

患儿家庭详细住址:

家庭状况:

初步诊断(病种名称):

患儿(或监护人)是否同意治疗:

患儿(或监护人)签字:

年月日

县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管理部门审核意见(盖章):

参保(合)地县级民政部门部门审核意见(盖章):

定额付费标准

(万元)

定点医疗机构垫付资金

(万元)

出院诊断:

科主任(签字):

年月日

定点医院(盖章):

年月日

注:

1、此表一式四份,分别由涉及的相关部门填写,患儿家长(监护人)、县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和定点医院各存一份。

2、家庭状况指:

城镇低保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城镇一般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农村贫困家庭或农村一般家庭。

3、患儿家长(监护人)请注意妥善保管此表。

附件3:

四川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指南

(2012年试行)

近年来,随着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发展,治疗病例数增加及术后随诊观察研究的广泛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为规范先心病介入治疗操作、促进先心病介入治疗可持续发展,四川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制定了四川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指南(2012年试行),请参照执行。

 

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一、介入治疗推荐指征

1.年龄≥3岁。

2.继发孔型ASD,直径≥5mm或者≤34mm;缺损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5mm,至房室瓣≥7mm。

3.无梗阻性肺动脉高压。

4.排除其他禁忌症。

二、操作方法

1.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及相关化验检查,必要时配血备用,准备好必要的抢救药物。

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一天开始服用阿司匹林。

2.术前经胸(TTE)和/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测量房缺大小、各边缘长度、房间隔长度等。

3.右心导管检查。

全麻或局麻下穿刺股静脉,送入鞘管,静脉推注肝素100U/kg。

常规右心导管检查,测量肺动脉压力,计算肺循环血流量、肺循环阻力等,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判断肺动脉高压性质。

4.封堵技术及操作步骤。

目前我国有Amplatzer双盘型封堵器及国产双盘状封堵器应用于临床,因此,依此类封堵术为例阐述。

(1)将右心导管经缺损递送依次进入左心房和左上肺静脉,交换260cm加硬导丝置于左上肺静脉内。

(2)封堵器选择选择的封堵器直径应大于TTE测量的ASD最大缺损直径,边缘良好者加2~4mm选择封堵器,边缘欠佳者加4~6mm。

(3)送入输送鞘根据封堵器大小,选择相应型号的输送鞘管,在加硬导丝导引下置于左心房中部或左上肺静脉开口处。

(4)封堵器植入在X线和超声心动仪监测下,沿输送鞘管送入封堵器,打开左房侧盘,回撤输送系统至房间隔的左房侧,然后固定输送杆,继续回撤鞘管,打开封堵器的右房侧盘。

在左前斜位45°~60°加头向成角20°~30°X线下见封堵器呈“工”字型展开,少许用力反复推拉输送杆,封堵器位置固定不变。

超声心动图证实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对周边结构包括二尖瓣、三尖瓣和冠状静脉窦等无影响,可释放封堵器。

(5)如患者缺损较大或边缘欠佳,可采用肺静脉释放法。

三、术后处理及随访

1.血管穿刺侧肢体制动6hr,卧床12hr,用弹力绷带包扎或局部沙袋压迫6hr。

2.术后肝素抗凝24~48h。

普通肝素100U/kg/d,分4次静脉注入,低分子肝素每次100U/kg,皮下注射,2次/d。

3.阿司匹林3~5mg/Kg·d,口服,6个月;封堵器直径≥30mm者可酌情加服氯吡格雷。

4.术后24hr、1、3、6及12个月、3年、5年随诊,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胸片。

五、并发症及处理

1.残余分流微量残余分流,一般不需要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行闭合。

如残余分流束直径>5mm、有血流动力学意义者建议重新封堵残余分流。

2.血栓栓塞对直径较大ASD,封堵术后6个月内应加强超声随访,如疑有封堵器表面血栓,应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

一旦发现血栓,应加强抗凝治疗,如效果不好应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

3.气体栓塞预防气体栓塞的主要措施是严格操作程序,充分排空输送鞘和封堵器中气体,当输送鞘置入左房后,应避免气体进入左房。

一旦出现气体栓塞,立即吸氧,心率减慢者给予阿托品,同时给予硝酸甘油防止血管痉挛。

4.头痛或偏头痛可能因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不够或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导致微小血栓形成、脱落阻塞脑血管所致。

尽量避免封堵器选择过大,ASD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最少半年,如有头痛史可延长至1年,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加用氯吡格雷加强抗血小板治疗或改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5.心包压塞心壁穿孔多发生于左心耳处。

封堵术中动作应轻柔,切忌粗暴。

出现心包压塞后,如超声观察心包积液量增加不明显,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避免患者深呼吸和体位变化,多可自愈;心包积液量迅速增加时,立即心包穿刺减轻心包压塞,并尽快行外科手术治疗。

6.封堵器移位、脱落多与所选封堵器偏小或ASD边缘薄软、短小有关,封堵器脱落也可为推送时发生旋转、封堵器螺丝松脱所致。

封堵器可脱落至心房、心室或大血管。

释放封堵器前需要反复推拉封堵器并观察其形态和位置是否有异常。

如封堵器脱落后如未发生心室颤动,可经导管取出,若封堵器较大或者难以取出时应行急诊外科手术。

7.心律失常多数为一过性,无需特殊处理。

若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可置入临时或永久起搏器治疗,部分患者取出封堵器后心律失常消失。

8.主动脉-右房或左房瘘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胸痛。

出现这种并发症可能因缺损位置较偏、残端较短、封堵器偏大,置入封堵器后其盘片损伤主动脉而引起。

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随访。

一旦出现上述并发症,应外科手术治疗。

9.溶血ASD封堵后溶血罕见,考虑系血细胞在较大网状双盘结构中流动所致。

此时可停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促进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也可引起溶血,应注意鉴别。

10.其他少见并发症已有ASD封堵后患感染性心内膜炎而需要开胸手术治疗的报道。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一、介入治疗推荐指征

1.年龄:

≥3岁;有临床症状或有左心超负荷表现;膜周部VSD分流束直径≥3mm;VSD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2mm,无主动脉右冠瓣脱入缺损及主动脉瓣返流。

肌部VSD≥5mm。

2.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

3.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或外伤后VSD。

4.排除其他禁忌症。

二、操作方法

1.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及相关化验检查,必要时配血备用,准备好必要的抢救药物。

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一天开始服用阿司匹林。

2.术前经胸(TTE)和/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

评价VSD的位置、大小、数目与瓣膜的关系,膜部VSD需测量缺损边缘距主动脉瓣距离,VSD伴有室间隔膜部瘤者,需检测基底部缺损直径、出口数目及大小,是否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等。

3.心导管检查及造影。

全麻或局麻下穿刺股动、静脉,送入鞘管,静脉推注肝素100U/kg。

常规右心导管检查,测量肺动脉压力,计算肺循环血流量、肺循环阻力等,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判断肺动脉高压性质。

左心室造影取左前斜位45°~60°加头位20°~25°,必要时增加右前斜位30°造影,以清晰显示缺损的形态和大小。

同时应行升主动脉造影,观察有无主动脉瓣脱垂及返流。

4.封堵技术及操作步骤。

我国多用Amplatzer双盘型封堵器及国产VSD封堵器,因此,依此类封堵术为例阐述。

(1)膜周部VSD封堵方法:

1)建立动、静脉轨道:

通常应用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或剪切的猪尾导管作为过隔导管。

经主动脉逆行至左室,将导管头端或超滑导丝经VSD入右室,直径0.032〞、长度为260mm的超滑导丝经导管送入右室并推送至肺动脉或上腔静脉,再由股静脉经端孔导管送入圈套器,套住位于肺动脉或上腔静脉的导丝,由股静脉拉出体外,建立股静脉-右房-右室-VSD-左室-主动脉-股动脉轨道。

当上述方法建立的轨道不通畅时,有可能缠绕腱索,需将导引导丝送至右心室,重新操作导丝经三尖瓣至右心房进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在上腔或下腔静脉内圈套导丝,建立轨道可避免导丝缠绕腱索。

2)由股静脉端沿轨道送入合适的输送长鞘与过室间隔的导管相接,沿轨道钢丝推送输送长鞘至主动脉,后撤输送长鞘至主动脉瓣下方。

从动脉侧推送导丝及导管达左室心尖,沿导丝将输送长鞘送至左室心尖。

3)封堵器的选择:

所选封堵器的直径较造影测量直径大1~2mm。

缺损距主动脉瓣2mm以上者,选用对称型封堵器,不足2mm者,可选用偏心型封堵器。

4)封堵器放置:

将封堵器与输送杆连接。

经输送短鞘插入输送系统,将封堵器送达输送长鞘末端,在TEE/TTE及X线监测下,打开左室侧盘,回撤输送长鞘,使左室侧盘与室间隔相贴,确定位置良好后,后撤输送长鞘,打开右室侧盘。

在TEE/TTE监视下观察封堵器位置、有无分流和瓣膜返流,随后重复上述体位左室造影,确认封堵器位置是否恰当及分流情况,行升主动脉造影,观察有无主动脉瓣返流。

在X线及超声检查效果满意后即可释放封堵器。

(2)肌部VSD封堵方法。

1)建立经VSD的动脉轨道:

由于肌部VSD可位于室间隔中部或接近心尖,在技术上与膜部VSD封堵术不尽相同。

通常建立左股动脉-主动脉-左室-VSD-右室-右颈内静脉(或右股静脉)的轨道。

2)封堵器的放置与释放:

输送长鞘经颈内静脉(或股静脉)插入右室,经VSD达左室,封堵器的直径较造影直径大1~2mm,按常规放置封堵器。

三、术后处理及随访

1.血管穿刺侧肢体制动6hr,卧床12hr,用弹力绷带包扎或局部沙袋压迫6hr。

2.术后肝素抗凝24~48h。

普通肝素100u/kg/d,分4次静脉注入,低分子肝素每次100u/kg,皮下注射,2次/d。

3.阿司匹林3~5mg/Kg.d,口服,6个月。

4.术后24hr、1、3、6及12个月、3年、5年随诊,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胸片。

四、并发症及处理

1.心律失常术中可有室性早博、室性心动过速、束支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多在改变导丝、导管和输送鞘位置和方向后消失,不需要特殊处理。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多见于嵴内型VSD,或膜周部VSD向肌部延伸的患者,与封堵器刺激心室肌有关。

如心室率在100次/min以下,不需处理。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与封堵器的大小、VSD部位和术中操作损伤有关。

可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可置入临时或永久起搏器治疗,部分患者取出封堵器后心律失常消失。

近年来也有在晚期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因此,术后应长期随访观察研究。

2.封堵器移位或脱落与封堵器选择偏小,操作不当有关。

脱落的封堵器可用圈套器捕获后取出,否则应外科手术取出。

3.主动脉瓣返流病例选择或封堵器选择不当,均可导致主动脉瓣返流。

术中植入封堵器后出现主动脉瓣返流应撤出封堵器。

术后出现主动脉瓣返流必要时应外科手术治疗。

4.三尖瓣返流或狭窄建立轨道时,导管缠绕腱索,强行通过导管和输送鞘管可引起三尖瓣损伤,应重新建立轨道。

若封堵器影响瓣膜功能则应回收封堵器。

术后出现严重三尖瓣返流或狭窄,需及时外科手术治疗。

5.残余分流残余分流量较多时,应尽早行外科手术治疗。

6.溶血多与残余分流有关,应使用糖皮质激素、碳酸氢钠等药物治疗,保护肾功能。

若经治疗后患者病情不缓解,应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

同时应注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也可引起溶血,与室间隔缺损封堵无关。

 

动脉导管未闭

一、介入治疗推荐指征

1.具有临床症状或左心超负荷表现,或合并有非梗阻性肺动脉高压的(含PDA结扎术后残余分流)患者。

2.有连续性杂音、无心脏容量超负荷表现的PDA。

3.无杂音的“哑型”PDA患者。

4.排除其他禁忌症,如PDA依赖肺循环先心病。

二、器械选择

PDA最窄直径≥2.0mm可选用Amplatzer动脉导管堵闭器及国产类似形状堵闭器;PDA最窄直径<2.0mm选用弹簧圈封堵器。

对于管状PDA,可根据PDA具体形状选择Amplatzer血管塞堵闭器。

一般蘑菇伞型封堵器选择比所测PDA最窄直径大2~6mm,对于巨大的PDA选择的封堵器还应偏大。

三、操作方法

1.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及相关化验检查,必要时配血备用,准备好必要的抢救药物。

签署知情同意书。

2.诊断性心导管术。

局麻或全麻下穿刺股静脉,静脉推注肝素100U/kg,行右心导管检查。

穿刺股动脉行降主动脉造影,通常选择左侧位,测量PDA直径,了解其形态及位置。

计算肺循环血流量、肺循环阻力等,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判断其病变程度及性质,必要时行急性血管反应试验以及堵闭试验。

3.封堵操作。

(1)Amplatzer动脉导管堵闭器及国产类似形状堵闭器:

将所选择封堵器安装于输送钢缆顶端,透视下沿输送鞘管将其送至降主动脉。

待封堵器盘面完全张开后,将输送鞘管及输送钢缆一起回撤至PDA主动脉侧。

然后固定输送钢丝,仅回撤输送鞘管至PDA肺动脉侧,使封堵器腰部固定于PDA内。

5~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

若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形状满意,无或仅有微~少量残余分流,且听诊无心脏杂音时,可操纵旋转柄将封堵器释放。

(2)可控弹簧圈法:

①经股静脉顺行法:

穿刺股静脉插入端孔导管至肺动脉,经PDA入降主动脉,选择适当直径的可控弹簧圈经导管送入降主动脉,将2~3圈置于PDA的主动脉侧,1~2圈置于PDA的肺动脉侧。

5~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若证实封堵弹簧圈位置合适、形状满意、无残余分流时,可操纵旋转柄将弹簧圈释放。

②经股动脉逆行法:

穿刺股动脉,插入端孔导管至降主动脉,经PDA入主肺动脉;选择适当直径的可控弹簧圈经导管送入肺动脉,将1~2圈置于PDA的肺动脉侧,2~3圈置于PDA的主动脉侧。

若弹簧圈位置、形状满意后可操纵旋转柄将弹簧圈释放。

5~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成功后撤出导管,压迫止血。

四、术后处理及随诊

1.血管穿刺侧肢体制动6hr,卧床12hr,用弹力绷带包扎或局部沙袋压迫6hr。

2.术后24hr、1、3、6及12个月、3年、5年随诊,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胸片。

五、并发症及处理

1.封堵器脱落术中推送封堵器切忌旋转动作以免发生脱落。

一旦封堵器脱落可酌情通过圈套器或异物钳将其取出,难于取出时应行急诊外科手术。

2.溶血应使用糖皮质激素、碳酸氢钠等药物治疗,保护肾功能,多数患者可自愈。

残余分流量较大,可再植入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