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4914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0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完美版).docx

南京学泽教育

八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例题解析

第一章三角形全等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理解:

①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

②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仍然全等;

③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⑴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理解:

①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

②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⑵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⑶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①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⑤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⑴已知两边:

①找第三边(SSS);②找夹角(SAS);③找是否有直角(HL).

⑵已知一边一角:

①找一角(AAS或ASA);②找夹边(SAS).

⑶已知两角:

①找夹边(ASA);②找其它边(AAS).

A

B

C

D

E

例题评析

例1已知:

如图,点D、E在BC上,且BD=CE,AD=AE,

求证:

AB=AC.

B

C

D

E

F

A

例2已知:

如图,A、C、F、D在同一直线上,AF=DC,AB=DE,BC=EF,求证:

△ABC≌△DEF.

B

C

D

E

F

A

例3已知:

BE⊥CD,BE=DE,BC=DA,

求证:

①△BEC≌△DEA;②DF⊥BC.

例4如图,在△ABE中,AB=AE,AD=AC,∠BAD=∠EAC,

BC、DE交于点O.求证:

(1)△ABC≌△AED;

(2)OB=OE.

例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DC边上的点,连接BE,将△BCE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DCF,连接EF,若∠BEC=60°,求∠EFD的度数.

例6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到点

B′的位置,AB′与CD交于点E.

(1)试找出一个三角形与△AED全等,并加以证明.

(2)若AB=8,DE=3,P为线段AC上的任意一点,PG⊥AE于G,PH⊥EC于H,PG+PH的值会变化吗?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求出这个值。

例7已知,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Q为斜边AB的中点.

(1)如图1,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  ,QE与QF的数量关系是  ;

(2)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3)如图3,当点P在线段BA(或AB)的延长线上时,此时

(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

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

复习作业:

解答题

1.

(1)如下图,等边△ABC内有一点P若点P到顶点A,B,C的距离分别为3,4,5,则∠APB=__________。

分析:

由于PA,PB不在一个三角形中,为了解决本题我们可以将△ABP绕顶点A旋转到△ACP′处,此时△ACP′≌_____________这样,就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识,将三条线段的长度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从而求出∠APB的度数。

(2)请你利用第

(1)题的解答思想方法,解答下面问题:

已知如右图,△ABC中,∠CAB=90°,AB=AC,E、F为BC上的点且∠EAF=45°,求证:

EF2=BE2+FC2 。

2.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C≌△BAD.

求证:

(1)OA=OB;

(2)AB∥CD.

3.如图所示,△ABC≌△ADE,且∠CAD=10°,∠B=∠D=25°,

∠EAB=120°,求∠DFB和∠DGB的度数.

4.如图所示,已知AE⊥AB,AF⊥AC,AE=AB,AF=AC.

求证:

(1)EC=BF;

(2)EC⊥BF.

5.已知:

如图,AB=AE,∠1=∠2,∠B=∠E.

求证:

BC=ED.

6.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D⊥AC于D,CE⊥AB于E,BD,CE相交于F.求证:

AF平分∠BAC.

7.△ABC中,∠ACB=90°,AC=BC=6,M点在边AC上,且CM=2,过M点作AC的垂线交AB边于E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AC边向M点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当动点P到达M点时,运动停止.连接EP,EC.在此过程中,

⑴当t为何值时,△EPC的面积为10?

⑵将△EPC沿CP翻折后,点E的对应点为F点,当t为何值时,PF∥EC?

8.在△ABC中,∠ABC=90°,分别以边AB、BC、CA向△ABC外作正方形ABHI、正方形BCGF、正方形CAED,连接GD,AG,BD.

⑴如图1,求证:

AG=BD.

⑵如图2,试说明:

S△ABC=S△CDG.(提示:

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均为直角)

图1

                   

 

                 

图2

第二章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相对一个图形的对称而言;轴对称是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而言。

2、轴对称的性质:

①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①性质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②判定定理: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拓展: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4、角的角平分线:

①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②判定定理:

到角两个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拓展:

三角形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5、等腰三角形:

①性质定理:

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⑵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

②判断定理: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对等边)

6、等边三角形:

①性质定理:

⑴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

⑵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

拓展:

等边三角形每条边都能运用三线合一这性质。

②判断定理:

⑴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⑵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⑶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7、直角三角形推论:

⑴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⑵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拓展:

直角三角形常用面积法求斜边上的高。

例题评析

1、线段的对称轴有条,是

9

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的

距离相等

3、到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例1:

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

(1)若AC=6,△ABD的周长是13,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

(2)若△ABC的周长是30,△ABD的周长是25,则AC=_______.

例2:

如图,在△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E、点D.

(1)若BC=8,则△ADE的周长是_______;

(2)若∠BAC=110°,那么∠EAD=______

(3)若∠EAD=100°,那么∠BAC=______

4、角的对称轴有条,是

5、角平分线上的点到的距离相等

又∵

6、角的内部到距离相等

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又∵

例3:

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

(1)若CD=5,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2)若BD:

DC=3:

2,点D到AB的距离为6,则BC的长是.

例4:

如图,OP平分∠AOB,PAOA,PBOB,垂足分别为A、B.

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PA=PBB.PO平分∠APB

C.OA=OBD.AB垂直平分OP

补充:

①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的距离相等

②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的距离相等

1.请你先在图的BC上找一点P,使点P到AB、AC的距离相等,再在射线AP上找一点Q,使QB=QC.

2.如图,求作点P,使点P同时满足:

①PA=PB;②到直线m,n的距离相等.

7、等边对等角

8、等角对等边

9、等腰三角形、

重合(三线合一)

(有条对称轴)

∵∵∵

又∵又∵又∵

∴∴∴

例5:

(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另一边长为11,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5.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0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_____.

(4)等腰△ABC中,若∠A=30°,则∠B=.

例6:

(1)如图①,在Rt△ABC中,若AB=AC,AD=AE,∠BAD=40°,则∠EDC=_______.

(2)如图②,∠ACB=90°,E、F为AB上的点,AE=AC,BC=BF,则∠ECF=_____.

(3)如图③,AB=AC=DC,且BD=AD,则∠B=_____.

例7:

如图,∠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点F作DE∥BC,

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试说明BD+EC=DE.

例8:

如图,已知AB=AC,AD=AE.求证:

BD=CE.

例9:

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

(1)求证:

BE=CE;

(2)如图2,若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且BF⊥AC,垂足为F,∠BAC=45°,原题设其它条件不变.求证:

△AEF≌△BCF.

10、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都是,每条边上都有三线合一,有条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的3个判定方法:

三条边都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个角都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例10:

(1)如图①,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____.

(2)如图②,正方形ABCD,△EAD为等边三角形,则∠EBC=_______.

A

B

C

D

(3)如图③,已知等边△ABC,AC=AD,且AC⊥AD,垂足为A,则∠BEC=_______.

①②③

例11:

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点C不与点A、E重合),在AE的同侧分别作等边△ABC和等边△CDE,AD与BE相交于点O,AD与BC相交于点P,BE与CD相交于点Q,连接PQ.下列五个结论:

①AD=BE;②PQ∥AE;③AP=BQ;④DE=DP;⑤∠AOB=60°,其中恒成立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例12: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B边上的一点,以C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CDE,使点E、A在直线DC的同侧,连接AE.

求证:

AE∥BC.

1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又∵

12、用等积法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

SΔABC=

=

13、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

边等于

又∵

例12:

(1)在Rt△ABC中,∠C=90°,CD是斜边AB的中线,且CD=4cm,则AB=_______.

(2)在Rt△ABC中,∠C=90°,∠B=30°,AB=8,则AC=_______.

(3)在Rt△ABC中,∠C=90°,AC=8,BC=6,则AB边上的高CD=.

例13:

如图,在△ABC中,BD、CE是高,G、F分别是BC、DE的中点,

连接GF,求证:

GF⊥DE.

例14:

如图,已知:

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

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

△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相关练习:

1.如图,在△ABC中,BC=8cm,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且PD∥AB,PE∥AC,求△PDE的周长.

2.如图,在边长为2等边△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F是AD的三等分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cm2.

3.如图,在△ABC中,CD与C,分别是△ABC的内角、外角平分线,DF//BC交AC于点E.试说明

(1)△DCF为直角三角形;

(2)DE=EF.

4.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B=∠C,AD是底边BC上的高,DE∥AB交AC于点E.试找出图中除△ABC外的等腰三角形,并说明你的理由.

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E在AB上,且AE=AC,EF∥BC交AC于点F.求证:

EC平分∠DEF.

6.如图,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且BC=DC.BE与DF相等吗?

请说明理由.

7.如图,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与A、B重合),在AB的同侧分别作

△ACD和△BCE,CA=CD,CB=CE,∠ACD与∠BCE都是锐角,且∠ACD=∠BCE,连接AE交CD于点M,连接BD交CE于点N,AE与BD交于点P,连接PC.

试说明:

(1)△ACE≌△DCB.

(2)PC平分∠APB.

8.如图,等边△ABC中,D是AC的中点,延长BC到点E,使CE=CD,AB=10cm.

(l)求BE的长;

(2)试说明BD=ED

9.画图、证明:

如图,∠AOB=90°,点C、D分别在OA、OB上.

(1)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作∠AOB的平分线OP;作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与CD、OP相交于E、F;连接OE、CF、DF.

(2)在所画图中,

①线段OE与CD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求证:

△C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0.如图,已知点D为等腰直角△ABC内一点,∠CAD=∠CBD=15°,E为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A.

(1)求证:

DE平分∠BDC;

(2)若点M在DE上,且DC=DM,求证:

ME=BD.

11.如图,设∠BAC=θ(0°<θ<90°).现把小棒依次摆放在两射线之间,并使小棒两端分别落在射线AB,AC上.从点A1开始,用等长的小棒依次向右摆放,其中A1A2为第一根小棒,且A1A2=AA1.

(1)小棒能无限摆下去吗?

答:

.(填“能”或“不能”)

(2)若已经摆放了3根小棒,则θ1=___________,θ2=__________,θ3=__________;(用含θ的式子表示)

(3)若只能摆放4根小棒,求θ的范围.

12.如图1,点P、Q分别是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端点除外),点P从顶

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运动速度相同,连接AQ、CP交于点M.

(1)求证:

△ABQ≌△CAP;

(2)当点P、Q分别在AB、BC边上运动时,∠QMC变化吗?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

(3)如图2,若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直线AQ、CP交点为M,则∠QMC变化吗?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13.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BC、AB、AC边上,且BE=CD,BD=CF.

(1)试说明DE=DF.

(2)若∠A=40°,求∠EDF的度数.

14.如图,△ABC中,AB=AC,∠BAC=54°,∠BAC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则∠OEC为 _______.

15.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的中点,MN⊥AC于点N,则MN等于

16.如图,P为∠AOB的平分线OC上任意一点,PM⊥OA于M,PN⊥OB于N,连接MN交OP于点D.则①PM=PN;②MO=NO;③OP⊥MN;④MD=ND.其中正确的有

17.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6,点P在边AB上,点Q在BC的延长线上,且AP=CQ,设PQ与AC相交于点D.

(1)当∠DQC=30°时,求AP的长.

(2)作PE⊥AC于E,求证:

DE=AE+CD.

18.如图,在△ABC中,已知BA=BC,

∠B=12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

(1)求∠A的度数;

(2)若AC=6cm,求AD的长度.

19.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分别为10cm、12cm,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cm2.

20.如图,某市把一块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废地开辟为生物园,∠ACB=90o.

AC=80m.BC=60m.

(1)若入口E在边AB上,且与A、B距离相等,求从人口E到出口C的最短路线的长;

(2)若线段CD是一条水渠,且点D在AB边上,已知水渠造价约为10元/m,则点D在距点A多远处,此水渠的造价最低?

最低造价是多少?

第三章勾股定理

勾:

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 

股:

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 

弦:

斜边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

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勾股数:

3,4,5; 6,8,10;9,12,15; 5,12,13。

 

4、简单运用:

⑴勾股定理——常用于求边长、周长、面积;

理解:

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并能求出周长、面积。

     

②用于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③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长为的线段

⑵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常用于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理解:

①确定最大边(不妨设为c); 

②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直角的三角形; 

若a2+b2<c2,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中c为最大边);

 若a2+b2>c2,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为最大边)

⑶难点:

运用勾股定理立方程解决问题。

例题评析

1、勾股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例1:

(1)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正方形A、B、C的面积分别是8cm2、10cm2、14cm2,则正方形D的面积是_______cm2.

(2)如图,已知1号、4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为为7,2号、3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4,则a,b,c三个方形的面积和为

(3)如图,阴影部分是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的半圆,两个小半圆的面积和为100.则大的半圆面积是__________.

例2:

(1)在Rt△ABC中,∠A=90°,∠B=45°,AB=3,则AC=_______.BC=______.

(2)在Rt△ABC中,∠B=90°,∠C=30°,AB=3,则AC=_______.BC=______.

(3)在Rt△ABC中,∠C=90°,AC:

AB=3:

4,AB=25,则AC=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