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981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6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0万立方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5

一、项目背景……………………………………………………5

二、项目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9

三、产业关联度分析……………………………………………9

第二章项目市场分析…………………………………………………12

一、国内市场分析………………………………………………12

二、国外市场分析………………………………………………17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0

一、建设规模……………………………………………………20

二、产品方案……………………………………………………21

第四章厂址选择……………………………………………………22

一、建设位置……………………………………………………22

二、建厂条件分析………………………………………………22

三、社会经济条件………………………………………………23

四、基础设施条件………………………………………………23

第五章工艺、技术、设备方案………………………………………24

一、生产工艺流程………………………………………………24

二、物料消耗定额………………………………………………25

三、主要设备选型………………………………………………25

四、主要设备清单………………………………………………26

五、技术来源……………………………………………………28

六、技术的可靠性………………………………………………28

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32

一、主要建筑物工程方案………………………………………32

二、公用工程方案………………………………………………33

第七章主要原材料的供应……………………………………………34

第八章总图布置………………………………………………………35

一、项目构成……………………………………………………35

二、布局原则……………………………………………………35

三、平面布置、竖向布置方案…………………………………35

四、总平面图……………………………………………………35

第九章节能、节水、环保……………………………………………36

一、节能、节水…………………………………………………36

二、环境保护……………………………………………………36

三、环保综合评价………………………………………………40

第十章建设组织管理及人力资源配置………………………………41

一、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41

二、建设期管理…………………………………………………41

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43

一、劳动保护……………………………………………………43

二、安全…………………………………………………………44

三、卫生…………………………………………………………45

四、消防…………………………………………………………45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7

一、投资估算……………………………………………………47

二、资金筹措……………………………………………………51

三、项目投资资金构成分析……………………………………52

四、贷款偿还计划………………………………………………52

第十三章财务、经济评价……………………………………………53

一、销售收入……………………………………………………53

二、成本费用……………………………………………………53

三、财务效益分析………………………………………………54

四、财务分析评估………………………………………………56

第十四章风险分析……………………………………………………56

一、存在风险分析………………………………………………56

二、风险防范分析………………………………………………56

第十五章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57

一、社会效益……………………………………………………57

二、生态效益……………………………………………………58

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59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农作物秸秆制板项目

2、项目实施单位

项目实施单位为某实业有限公司×(筹),正在筹建的某实业有限公司旨在立足农业地区、发展农产品科技加工、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公司以科技为先导,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农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致富做出贡献。

3、项目投资的背景

(1)项目投资的产业背景

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木材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尖锐,是我国长期以来并且仍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每年木材供需缺口达到6000万m3。

大力发展木材代用产业——人造板工业是实施“天保工程”后,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

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以及国家对天然林实施保护等政策给我国人造板工业提供了大而有利的发展机遇。

2010年我国人造板需求量将达到6000万m3。

另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每年人造板产量要达到5000万m3以上,才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人造板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人造板厂家面临着原料不足的困境。

然而,我国农业剩余物(农作物秸秆)资源极其丰富,但利用不够,大量的秸杆资源被废弃、流失。

我国的秸秆总量巨大,大量的秸秆没有开发利用。

开发利用农业剩余物(农作物秸秆)替代木材,如利用秸秆加工生产中密度纤维板.是资源综合利用,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一批新的秸秆建材已开始走入市场,成为建材市场的一支新军。

目前以玉米秸杆为主要原料生产人造板,在技术上已有多家研究机构获得了湿法、干法,以及湿法改干法生产工艺专利,但目前规摸化生产的项目还比较少。

据了解,河北、山东等省区已有几个利用秸秆资源,年生产10万-30万m3中密度板纤维板项目已在实施阶段,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2)项目投资的资源利用背景

项目投资地河南省上蔡县是农业主产区,土地肥沃、光照充足、资源丰富,是河南的小麦主产区。

2008年小麦玉米面积达120万亩,以每亩玉米秸秆干物质500公斤计,每年产生玉米秸秆约60万吨。

目前,当地农民大多将玉米秸秆当作废弃物或燃料,这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还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利用以玉米秸秆为主的农作物废弃物生产中密度纤维板,使“废物”得到有效利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3)项目投资的政策背景

党的十七大及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发资源节约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其中综合利用部分的第35项就是农作物秸杆无废料综合利用技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其中将农作物秸杆还田与综合利用列为鼓励类。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2部委局《关于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的意见》,要求必须把木材节约和代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系列政策和会议精神,给本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由于人类使用量的不断扩大而超量采伐,世界森林覆盖率逐年下降,引起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减少森林消耗、促进资源再生、提高综合利用,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只占世界的134位和122位;森林覆盖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1.3%,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4.8%。

加上大量的森林采伐,已造成森林资源破坏和生态失衡的严重后果。

因此,我国木材资源贫乏,林产品供需矛盾突出,与世界差距巨大。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国家林业局提出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全面停止对天然林采伐。

实施“天保工程”之后,目前我国每年木材供需缺口达到6000万m3。

据测算,我国每年木材缺口如果其中50%用人造板来代替,则约需高质量人造板1300多万m3。

如此大的供需矛盾,迫使人们急需寻找木材的替代品。

选择一种节木、代木、绿色环保的产品来代替木质产品。

我国每年粮食播种面积1.13亿平方公里,农作物秸秆6亿吨以上,农作物秸秆是我国最大的再生资源。

农作物秸秆可用作肥料、饲料燃料及工业原料,我国用于肥料和饲料的秸秆总量不足2亿吨,占总量的33%,用作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秸秆不足20%,大量秸秆没有利用,被废弃或野外焚烧,这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还产生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农作物秸秆大部分(如玉米秸秆、麦秸秆、棉秆)的纤维素含量接近阔叶材。

按取我国秸秆总量的10%用来生产人造板测算,可生产4200万m3人造板,以1m3人造板可代替3m3原木计算,相当于1.26亿m3原木,为我国近年来国家计划内木材年产量6000万m3的2倍。

由此可见,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是我国解决木材供应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天保工程”后,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

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可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建筑、包装、车辆、家用电器等行业,是国家推广的节能型、环保型新型建材,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以上精神,某实业有限公司(筹)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决定上马农作物秸秆制板项目,建设年产10万m3环保玉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

主要是通过农作物秸秆中密度纤维板的专业化生产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生态链和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循环经济,为驻马店市的农作物有效利用产业化作出示范,为开展驻马店市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生物能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为此,某实业有限公司筹备委员会特委托国内相关专家整合国内外关于农作物秸秆制板的信息、技术及对市场前景,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制成《农作物秸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项目的实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项目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某实业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0万m3环保农作物秸秆制板将环境保护、农业废弃物资源合理利用和企业发展三者有机结合,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导致的环境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这是一种具有环保和服务“三农”特色的循环经济新模式。

项目建设将为提高农作物种植总体经济效益提升提供一条合理的途径,成为本地区农业提高附加值的一个契机。

项目建设符合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和林业发展政策,有利于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驻马店市及河南省提供优质地产材料,每年提供10万m3高质量环保型中密度纤维板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当地及周边地区建筑、轻工业及电子等行业对无公害、无污染环保纤维板的需求。

项目实施还将有利于加快和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新产品的开发生产,以带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

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当地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玉米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升当地的区域经济水平,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项目开创了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的新途径,填补了国内环保型玉米秸秆中密度纤维板规模化生产的空白,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三、产业关联度分析

(1)环保玉米秸秆中密度纤维板产业化生产符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和要求。

中国森林资源贫乏,资源结构不尽合理,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解决木材供需短缺的途径之一是大力开发代用木材。

玉米秸秆中密度纤维板产业化生产符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和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尤其是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的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我国木材工业代用产品和世界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废物”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缓解森林限伐和禁伐的政策与部分刨花板及中密度板生产企业原料供应紧张的矛盾。

(2)环保玉米秸秆中密度板代表我国纤维板生产原料利用的方向

由于森林限伐和禁伐的政策力度逐步加大,我国的许多中密度纤维扳生产企业将面临原材料不足、规模偏小和竞争力不强等不利因素,将遇到严重的挑战。

中、高密度纤维板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今后纤维板企业发展的焦点将集中在原材料、产品质量和企业的规模上。

在最近几年内,必将有一批没有原材料来源、规模过小和质量较差的纤维板企业,因为企业竞争力不强,将逐渐被兼并或被淘汰。

没有原料基地就没有企业长远的发展。

环保玉米秸秆中密度板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本项目为我国环保玉米秸秆中密度板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提供了示范,为我国秸杆综合利用找到了一条有益的利用途径,代表纤维板原料利用的方向。

(3)环保玉米秸秆中密度板产业化生产可以有效带动建筑、房地产、装修装饰、家具、包装、汽车、旅游等行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住宅将每年5亿m2的速度发展,9亿多农民现有住房面积约200亿m2,今后每年将以10亿m2的速度发展,每年需耗用中纤板220万m3。

全国有1400万个商业设施和20万家文化娱乐场所、21万家旅馆、饭店将陆续进行装修改造,有1600家约3000万m2的40万套客房的涉外宾馆、饭店进行不同程度的重新装饰装修和添置家具,这些项目的装饰装修,每年需耗用中纤板约1200万m3。

今后每年仅室内装饰装修及家具制造需要耗用的中纤板数量将达到3800万m3。

另外:

我国家具出口将以10%左右的年增长率稳步增长,将耗用中纤板500多万m3。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高密度纤维板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我国目前的家具、强化木地板、音响设备、装修和装饰、包装和汽车工业等多个行业都使用了大量的中、高密度纤维板;项目依靠现代高新技术,不仅进一步提高中密度板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促进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而且将进一步带动我国建筑、房地产、装修装饰、家具、包装、汽车、旅游等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项目市场分析

一、国内市场分析

1、国内人造板发展现状

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发展迅速,目前我国人造板厂家已有3000多家。

在2001年,其总产量就达2110万m3,其中胶合板904万m3,刨花板344万m3,纤维板570万m3,其它人造板292万m3,形成了以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MDF)为主的人造板工业框架。

2005年已达到6393m3。

随着住房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木材需求量持续增长,呈现缺口不断增加的趋势。

根据行业协会的调查报告,2005年我国人造板的消费量2806万m3,预计2012年我国人造板的消费量将达6000万m3。

另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目前每年人造板产量要达到3000万m3以上才能满足国内需求。

此外,人造板的发展后劲还来自于WTO下国际大市场的强劲需求。

为有效解决人造板发展对木材资源需求这一矛盾,我国启动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以及木材代用资源的开发与生产。

在人造板工业的发展中,特别突出的是MDF的发展更为迅速。

2005年全国纤维板总产量1560万m3中,MDF增幅最大,已达到1466万m3。

同时,由于MDF产品的品质优于胶合板,我国目前还有2000万m3胶合板产量,其中一部分将被MDF所取代。

MDF还将取代纸板做包装纸盒、礼品等,不仅精美结实,而且成本还更低。

由于MDF投资回报率在10%一30%左右,远远高于普通的工业投资,许多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等非林业行业的巨大外来资金也投入到MDF生产行业。

(1)我国中(高)密度纤维板发展迅速

我国的中密度纤维板1981年福州人造板厂引进美国5万m3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1982年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协同有关单位在株洲木材厂建成我国的第一条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1985年上海人造板机械厂研制出年设计能1.0万m3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并在上海市南市木材厂投入生产、1986年伊春南盆木材水解厂从瑞典引进我国的第二条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的中密度纤维板起步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家具业的不断发展,外国板式家具生产线的不断引进,对中密度纤维板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广东省是我国家具业最发达的地区,也一直是我国的中、高密度纤维板消费量最大的地区,由此也带动了我国中密度纤维板业的快速发展。

由于中纤板市场广阔和利润率较高等因素的刺激,我国纤维板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从1999年起,我国已成为全世界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的第一大国。

近年来,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的发展势头不减,突飞猛进;2000—2002年,生产厂家己由207个增加到313个,生产线由242条增加到396条,年生产能力由639.5万m3增加到1361.8万m3。

近三年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46%。

2005年我国纤维板总产量己达到2161万m3,其中MDF(中密度纤维板)增幅最大,己达到1466万m3,在国际上首屈一指。

就生产设备而言,国产设备己占据主流。

目前新上项目,多选用国产设备,进口整条生产线已呈下降趋势。

国产生产线设备正日趋成熟,尽管还有一些不完善之处,但已完全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要。

随着生产设备的引进和技改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中密度纤维板企业生产规模得到迅速提升,生产规模从中小型向大中型转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国产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大多为年产1.5万m3或3.0万m3的规模,即使是引进的生产线也大都为年产3.0万m3或5.0万m3的规模。

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引进年产10万m3以上的大型中纤板生产线在我国开始兴建。

到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成套生产线己达44条,其中年产量6—30万m3的生产线有12条。

同时国产设备总体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自动化程度有所增强,生产线单机设计规模己由原来的2—4万m3提高到5—8万m3,正在向10万m3以上发展。

这表明我国中纤板生产线的规模己开始向大中型规模方向转化。

由于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利润率较高和国家对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政策优惠,加上产品销售的市场空间广阔,所以已引起各方浓厚的投资兴趣,一些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和大型民营企业都程度不同地加大资金投入,纷纷抢滩我国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行业。

目前,在我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除西藏、宁夏自治区和青海省外,都有规模不等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

在纤维板行业百强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3亿的有13家,1亿一3亿之间的有34家,其余53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在1亿以下;产销量超过20万m3的企业超过20家。

根据对百强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50家企业数据统计分析,这50家企业的人均资产为48万元,人均营业收入为43万元,人均利润3.24万元;而同期“中国500强企业”的人均资产为135.98万元,人均营业收入为34.6万元,人均利润为1.74万元。

这50家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为6.71%、销售收入利润率为7.52%、资产周转率为89.23%,而同期“中国500强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为1.28%、销售收入利润率为5.03%、资产周转率为25.44%。

纤维板企业的资产利润率、销售收入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指标分别是“中国500强企业”的524%、150%和351%。

这些数据表明,虽然这50家纤维板企业的总体实力远远不如“中国500强企业”,但以上经济指标却大大好于“中国500强企业”。

这说明,纤维板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已经成为一个发挥着积极作用的活跃和高效的产业体系。

(2)我国秸秆人造板发展情况

A、农作物秸秆利用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剩余物(如小麦秸杆、玉米秸秆、棉花秸秆、稻草等草木纤维原料)的资源极其丰富。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秸秆看作是农业的副产品,存在重农产品利用、轻秸秆利用的传统观念。

传统农业和简单再生产对秸秆的利用,仅仅是烧火做饭、饲养牲畜、盖房、取暖和肥田等,大量宝贵的秸秆资源被废弃、流失。

随着现代农业和现代加工技术发展,人们对综合利用秸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2001年以来,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对秸秆的利用工作都给予了积极的扶持和支持,使我国的秸秆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大致分为三类用途:

一是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造纸;二是牲畜饲料,主要是作草食动物饲料;三是直接燃料或生物质能源。

而具有市场潜力的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秸杆能源、秸秆饲料、秸秆肥料、秸秆基料和秸秆原料几个领域。

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在国内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晚,但由于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且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已成为极具潜力的发展领域。

经碾磨处理后的秸秆纤维与树脂混合物在金属模中加压成型处理,可制成各种各样的中密度纤维板材。

再在其表面加压和处理,可用于制作装饰板材和一次成型家具,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防火阻燃、美观大方及价格低廉等特点。

秸秆还可代替木材和棉花生产高质量的人造纤维浆粕,可作为化纤制品和玻璃纸生产的主要原料,也可广泛应用于抽丝织布,无毒塑料、胶片、火药、无毒食品包装袋;一次性卫生筷、快餐饭盒等的生产。

B、农作物秸杆在建材方面的利用情况

在我国,一批新的秸秆建材已走入市场,逐步成为建材市场的一支新力军。

如:

2001年,一种新型墙材一一五防轻体隔墙板在秦皇岛市卢龙欣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投产;由成都星河绿色建材集团生产的五防轻体隔墙板被列入2001年国家级新产品计划项目;2001年度在我国北方地区“利用麦秸和稻草建材枝术”开展节能草砖建房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己基本完成;2001年11月,港商投资3000万元在河南省西平县开始建设全国第一家玉米秸秆加工生产七彩碳砖厂;2002年,成都金橙建材公司在成都上马国内第一条自主研制生产5万m3的新环保墙体材料一一秸秆墙材全自动生产线等。

C、秸秆资源及开发利用

近年来,第一条完全以国产设备工艺年产3万m3秸秆刨花板生产线在山东汉上建成投产;引进美卓公司设备工艺的第一座年生产能力6万m3的麦秸刨花板厂在2002年年初竣工投产;西北最大的秸秆利用项目,引进设备工艺,年产5万m3秸秆环保均质刨花板生产线经国家批准,在西安建设;四川东华厂己试制出合格的秸秆中密度纤维板;加拿大加麦板公司在山东、河南分别合作建设年产3万m3、10万m3秸秆刨花板项目。

还有在上海板机厂己生产并投入运用以稻草为原料的“斯强板”生产线;由西北扳机厂提供设备,以竹材资源为原料的国内第一条年产5万m3竹材中纤板生产线开始实施建设。

目前以玉米秸杆为原料生产中密纤度维板,在技术上已有多家研究机构获得了湿法、干法,以及湿法改干法生产工艺的专利,但成规模地生产的项目还很少。

二、国外市场分析

(1)国外人造板发展现状

由于世界性的木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客观上促进了人造板工业的迅速发展。

全球性木材资源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全世界对木材制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有关国家都在致力于发展以木材综合利用为特点的人造板工业,因此长期以来,世界人造板总生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2年世界人造板总生产量为19535.9万立方米,较1997年的15107万立方米增加了约29.32%。

预计到2010年世界人造板总产量可达25500万立方米。

中(高)密度纤维板由于其原料来源的相对容易、优异的性能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966年年世界中(高)密度纤维板的生产能力仅为4万m3,到1998年世界中(高)密度纤维板总生产量达2218.8万m3。

2000年世界中(高)密度纤维板总生产量为2782.3万m3,较1998年增加了约25.40%,到2002年,世界中(高)密度纤维板总产量己达333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