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070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docx

工地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全

5、健康教育资料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一

一、健康的含义是什么?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

二、健康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三、健康教育的目是什么?

1、增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

2、提高和维护健康;

3、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

4、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四、常见的有损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什么?

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心胸狭窄、性乱交等。

五、有害健康的八种行为是什么?

   

1、吸烟;

2、饮酒过量;

3、不恰当的服药;

4、缺乏经常的体育锻炼,或突然运动量过大;

5、热量过高或多盐饮食、饮食无节制;

6、不接受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

7、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

8、破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二

A、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

(二)传染源有哪些?

甲型H1N1流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传播。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四)哪些人易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

(五)感染甲型H1N1流感有什么临床表现?

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类似,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

约10%病例可不发热。

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患者原有的基础病亦可被诱发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六)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期有多长?

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期是自病人出现症状前1天,至发病后7天,或至病例症状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

(七)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的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体包括:

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工作或有过近距离(一般指2米围)接触人员;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的人员。

(八)怎样预防甲型H1N1流感?

1.保护自己远离甲型H1N1流感,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病人。

2.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经常使用肥皂和流动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打喷嚏或者与病人接触后。

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喝水、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3.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如出现高烧、咳嗽或喉咙痛,应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与他人至少保持1米距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用完后的纸巾应处理妥当;室应保持空气流通。

4.如果出现发高烧,咳嗽和(或)喉咙痛,应及时到当地设有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的医院就医。

5.尽早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

B、肺结核防治知识

1、肺结核的严重性:

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人群普遍易感,全年均可发病。

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被感染结核菌后,约1/10的人终身有可能发病。

2、肺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当病人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肺部病灶中的结核杆菌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发生结核感染,形成原发病灶发生结核病。

一般每个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一年可传染10-20个人。

3、感染上结核菌后就一定发病吗?

被结核菌感染并不一定发病,传染性的大小与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房间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和机体抵抗力有关。

4、肺结核病一般是什么症状?

主要表现有:

低烧乏力、食欲减退、盗汗、妇女有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肺部有咳嗽、咯痰、咯血、胸痛或不适、呼吸困难等表现。

5、治疗肺结核病是否要到专门的机构?

是的,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对所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

病人可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免费检查和治疗。

免费检查的围包括:

胸部透视、X光胸片和痰涂片检查。

免费抗结核治疗的围包括:

规定治疗方案中的抗结核药物,而其他检查和治疗费用仍需自付。

6、肺结核病可以治愈吗?

只有痰涂片检查呈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才会有传染性。

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个星期传染性就会逐渐消失。

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凭当地结防机构的证明,就可以参加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只要进行正规治疗(6-8个月的疗程),90%以上的病人都是可以治愈的。

7、学校如何预防肺结核病?

(1)积极发现并治愈在校学生中的肺结核病人。

如果发现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的学生,就要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校医,及时督促学生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

(2)一旦确诊学生或教职工得了肺结核,一定要休学或者休假接受正规治疗,等到经过检查确认没有传染性了,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证明就可以复学、上岗。

(3)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教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空气新鲜。

(4)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应该将手、纸巾捂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5)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C、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

常见的疾病包括流脑、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甲型H1N1流感。

这些传染病大多经呼吸道传染,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

发病年龄主要是15岁以下儿童,以冬、春季发病较多,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

1、传染源: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呼吸道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

4、主要表现:

早期症状和感冒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流脑初期的发烧、头痛、流鼻涕、浑身乏力等症状持续时间非常短。

经过几个小时或1-2天后,患者皮肤和口腔黏膜、眼结膜开始有出血点出现,出血点小的如针尖,大的则成片状。

病情严重时,会颈项强直、频繁呕吐、怕光、狂躁等症状。

而暴发性流脑病情发展更快,患者常在24小时发生休克,重者危及生命。

5、预防方法:

1)、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2)、保持居室通风,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勤晒被褥、衣服。

3).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

在流脑流行季节,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等症状的病人,应提高警惕。

若病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应立即送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

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品等要严格消毒,以防扩散。

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

二、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

1、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在近距离、短时间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4、临床表现:

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21天。

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

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

5、预防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交叉感染。

2).冬春季节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自发病起21天左右)。

4).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

三、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

1、传染源:

麻疹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4、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0—14天,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

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

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5、预防措施:

1).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故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应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2).室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

3).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四、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

1、传染源:

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2、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型的免疫力可维持较久,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4、临床表现:

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但其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的毒性作用,临床上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与白细胞减少等症状。

少数情况下,病毒也可能进入血液累及全身而引起呼吸道以外的病理改变和临床征候。

体弱多病者易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该病潜伏期短,一般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5、预防措施:

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

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常洗手。

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手。

2)、搞好环境卫生,办公室、居室多通风换气。

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公共集会,

3)、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将病毒从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

不要总揉鼻子,揉鼻子容易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你身上这个最易被传染上的地方。

4)、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

如散步、骑车、跳舞,都可以极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5)、多吃维生素E和C。

维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

维生素C有减轻感冒症状及程度的作用,所以可以口服一些,但别过量。

6)、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要有充足的睡眠。

7)、一旦发生流感,主要是加强护理(发病后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防止出现并发症。

8)、可通过疫苗预防,常用的疫苗有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每年应加强免疫一次,用于体弱、老幼、多病者。

   

五、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1、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四早”,即: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空气流通,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

3、勤洗手: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4、多喝水:

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毒素排泄,净化体环境。

5、要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

(但雾天不要晨练,因为浓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水汽较多,会影响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

6、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7、可进行免疫预防:

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D、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

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肝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

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

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

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

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三、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外卫生,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2、注意饮食卫生。

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烹调时,餐具应该严格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吃熟食,少吃凉拌菜,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食品不要购买;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

3、搞好饮水卫生。

不喝生水,喝开水。

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

4、讲究个人卫生。

常剪指甲、勤换衣服,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洗手是最重要的个体预防措施,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洗洗手,可以将手上90%左右的微生物洗干净,大大减少污染的机会。

个人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5、如果发现患有上吐下泻等症状,要立即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四、夏季腹泻的种类和防治

1、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人在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污染的饮料等就可能发病。

痢疾杆菌进入体后,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破坏细胞的屏障,使结肠黏膜发生溃疡、脱落、出血。

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

患者有肛门坠胀、大便想拉又拉不出的感觉。

腹泻患者,特别是出现脓血便者要及时化验大便,一旦确诊要及时用抗生素治疗。

有痉挛性腹痛者,不可随意使用解痉剂或抑制肠蠕动的药,以免导致大量毒素和细菌滞留在肠道而加重中毒症状。

2、病毒性腹泻

大多由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

病毒直接侵袭肠黏膜,使受损的肠绒毛变平变短,吸收面积减少,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腹泻。

大便稀薄,儿童的病毒性腹泻,大便会稀得像蛋花汤似的,每天五六次,同时会伴有发热和食欲减退。

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病毒的药物。

同时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服用口服补液盐。

此外,要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清淡食物,如面条、米粥、肉汤等。

不能乱用抗生素,抗生素不会杀病毒。

同时,在人的肠道中生长着许多种细菌,它们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肠道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生态环境,维护着人体的健康。

乱用抗生素,会把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杀死,导致菌群失调,那些对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条件致病性大肠杆菌等会失去制约,乘机大肆繁殖,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

3、不洁食物引起的腹泻

食物被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污染后变质,人体摄入这些食物后发病。

粪便稀软或呈水样,排出量大,每日数次甚至十数次,极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这种腹泻是细菌毒素引发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大量肠液聚积于肠腔所致。

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左下腹痛等症状。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肠道感染的药物,以抑制肠道细菌而达到止泻的效果。

有人急于服用止泻药,认为只要止住腹泻就好了。

其实不然。

因为服用止泻药后,表面看来大便次数减少了,腹泻缓解了,但这样会使病原微生物滞留在肠道不被排出,导致细菌等产生的大量毒素被肠黏膜吸收,引起严重后果。

4、受冷引起的腹泻

食入过多冷饮冷食、在空调房穿露脐装,或在健身运动后洗冷水澡等都容易引起腹泻。

有脐周疼痛、肠鸣,排出稀水样黄便。

多数患者排出几次后可自愈,也有多达十来次的。

这种腹泻是因肠道受到寒冷刺激后蠕动加快,进食的水分来不及吸收,形成稀便排出体外。

预防的关键是注意腹部保暖,进食冰箱冷食要有节制。

疼痛厉害时可以用些解痉药或收敛药。

如水泻次数较多,可以口服补液,以补充水、盐。

不必使用抗生素。

5、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因进食过多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

患者排出溏薄酸臭的大便,伴有恶心、嗳气、腹胀、排臭屁等等。

应节制饮食并服用含有消化酶的制剂。

这种腹泻并非肠道细菌感染所致。

如果服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会破坏原来肠道菌群的平衡,甚至可能继发真菌性肠炎、伪膜性肠炎等。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三

开春时节,捍卫健康身体三注意

初春是养生的好时候。

寒冷的冬天让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有所减退,人体抵抗力也相对降低,此时如果不注重保养之道,很容易让各种疾病趁虚而入。

只有衣食住行全方位呵护,才能真正地捍卫健康。

一是穿衣要“春捂”

民间历来有“春捂”的说法,从中医理论讲,“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

适当“春捂”,能起到很好的养生防病效果。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

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

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

因此,“春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在一两天。

“春捂”的持续时间保持在1至2周最好。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逐步减下来,但减得太快,也可能出现反效果。

所以,气温回升后,得再捂7天左右,身体才能适应。

二是饮食防过敏

春天百花竞放,在空气中形成了“过敏源”。

春季是天气忽冷忽热、风沙多、湿度大,使这些过敏源的扩散量很大。

加上春天人们户外活动增多,使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容易在春季发生疾病。

预防春季过敏,应该从注意生活起居、饮食调理得当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做起。

首先,在早春时节,气温仍然寒冷,在寒冷空气的刺激下,甲状腺功能亢进,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

因此,饮食上仍以高热量为主,除多食豆类制品外,还可食用花生、核桃等食物,还要增加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肉等,这些食物中富含氨基酸,具有增加人体耐寒的作用。

此外,要摄取足够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具有抗病毒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维生素A、D、E等。

三是锻炼重养护

专家提醒市民春季锻炼要多去户外。

初春时节,身体各器官功能还处在较低水平,此时不宜进行激烈、长时间运动,一些节奏较慢且运动量不大的户外活动更适于初春,如散步、慢跑、放风筝等。

锻炼结束时要立即擦干汗液,以防着凉。

走进大自然,从舒缓的运动开始,重在养护。

哪些植物花粉会让人过敏

引起过敏的花粉种类随季节不同而异。

在春季以树木花粉为主,早春时节常见的致敏花粉有榆树、树、柳树等所散发出的花粉;晚春时则以柏树、椿树、橡树、桑树、胡桃等树木的花粉为常见。

所以春天出现花粉过敏者非常多。

在夏秋则以?

草、蒿草花粉为主。

花粉借助风力,在空气中传播得非常快。

如果风力强劲,花粉可以传播到该植物生长地100到200公里以外的地方。

  花粉过敏的临床表现主要在呼吸道,初期为发作性、连续性喷嚏,大量流清水样鼻涕,鼻部奇痒,有的患者眼部、上腭、咽喉,甚者气管、耳部都会出现奇痒。

随发病次数的增多,呼吸道症状逐年加重,病人会出现咳嗽、憋气,严重者可出现哮喘。

有的病人只表现为过敏性鼻炎,而不发生哮喘;有的病人一发病即表现为哮喘。

一部分病人除呼吸道过敏外,皮肤也有过敏,主要发生在面、颈、四肢远端等暴露部位,表现为痒、红,亦可出现红斑、丘疹等,此为花粉性皮炎。

再有一部分病人在花粉期只表现为单纯的过敏性眼结膜炎,有眼痒、红肿、流泪等症状。

乘车莫倚窗

阳春三月,许多老年朋友要乘车旅游。

在此我要提醒老年朋友,行车时千万别将肩或臂倚靠在车窗玻璃上,以免受寒。

  您不妨做个试验:

车子在郊外公路疾驶,您将手贴在窗玻璃上,会觉得特别凉,呆不了两分钟就受不了。

再说现在多数公交车玻璃窗是推拉式的,有的密封不严,行车时还会因震动出现缝隙。

坐在靠玻璃一侧,有种凉风吹过的感觉。

所以,若是长时间将肩、臂部靠在玻璃上,会因此而受风着凉。

尤其是患有颈椎病或类似疾病的老年朋友更得注意。

  在乍暖还寒的季节,坐车时一定要注意尽量别靠窗子。

若只有临窗的座位,也要与窗子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护好肩、臂部,以防风寒。

 

春季慎吃海产品

春季是海产品的产出淡季,时下人们从市场购买的海产品大都是冷冻存放时间较长的,加之春节刚过,有些家庭仍旧食用节日储存的海产品。

  海产品存放时间过长,就容易腐败变质。

海产品变质后,所含的蛋白质就分解,并且产生胺类、可溶性毒蛋白、吲哚、恶臭素等有毒害的物质。

  值得提出的是,上述有毒害的物质,加热煮、熬并不能彻底破坏其毒害性,若人们食后,毒性物质经肠道进入血液,便会危害身体的健康。

因此,春季人们应慎食海产品,尤其那些变质的海产品切不可食用。

别管季节,拿出你的太阳镜吧

传统的观点认为,太阳镜是和炎炎夏日联系在一起的,而那些在春夏之际早早亮出各款漂亮眼镜的潮流男女则会引人注目。

  其实,正如大家已知道的防晒霜对于皮肤的作用一样,眼睛也同样需要防晒。

太阳镜正如眼睛的防晒剂,保护眼睛免受的侵害,还能常眯眼睛,对眼角、眉间过早地产生细纹现象也有改善作用。

  中的紫外线是眼睛的头号大敌,会侵害眼睛的重要部位。

过度暴露于强烈的下,会引起角膜炎伤及引发白障,在猛烈下爆晒三、四个小时,会削弱夜间的视力。

  所以,太阳镜并非夏天的专利,而是你眼睛四季的保护神,只要光线过分明亮耀目,让你感觉眉间及上眼睑有轻微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