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5989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docx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可是,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

”小叶说。

   “再说,怎么梳呢?

那么长的头发。

”小美也说。

   “这太简单了。

当头发长到那么长的时候,我就已经有十个妹妹了。

我只要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就行了,十个妹妹会卖力地给我梳头的。

好玩极了!

”小真说,“抹上香波一揉,那泡沫啊,高得能够着云彩,好像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

唯一遗憾的是不甜。

而且啊……

“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

而且啊……”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地梳头    ________地坐在椅子上    ________地荡来荡去

(2)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

①“这太简单了”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

A.梳头   B.洗头   C.洗头和梳头

②小真的长头发打算让________梳。

A.自己   B.妈妈   C.十个妹妹

(3)作者的想象力多么奇妙!

头发上的泡沫好像________,________好像海带一样。

(4)小真打算如何洗长头发?

(5)小真的长头发还能怎样梳理或清洗?

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

(1)卖力;悠闲;轻轻

(2)C;C

(3)大大的蛋卷冰激凌;河水冲洗的头发

(4)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

(5)小真把瀑布当作滑梯,滑上几个来回,长头发也就被瀑布冲洗干净了。

【解析】【分析】

(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修饰词语+地+动词””,横线上应填上修饰词语,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大胆想象,敢于去想,任何一个人的想象和幻想,都反映自己的理想,愿望,向往和追求,当然还要合乎情理。

想象大胆不等于胡乱瞎想。

故答案为:

(1)卖力、悠闲、轻轻

(2)①C、②C(3)大大的蛋卷冰激凌、河水冲洗的头发(4)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

(5)小真把瀑布当作滑梯,滑上几个来回,长头发也就被瀑布冲洗干净了。

      

【点评】

(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学生还应对这类词进行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重点段落品析

要是从牧场的栅栏外面,把辫子嗖的一下甩过去,就能套住牛呢。

一下子就套住牛角,只要用劲儿拉呀拉的,一整头牛就是我的了。

(1)这段话是介绍小真的长头发能________。

(2)用划线的关联词写句子。

要是……就能……

(3)找出文中的一个拟声词,并再写几个。

【答案】

(1)套住牛

(2)要是天气晴朗,我们就能开运动会了。

(3)嗖;叮叮咚咚;哗哗啦啦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要是……就能……”是假设关系。

(3)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

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

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

故答案为:

(1)套住牛;

(2)要是天气晴朗,我们就能开运动会了。

(3)嗖;叮叮咚咚;哗哗啦啦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长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

   有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就吃着果酱面包上街去了。

因为他近视,就没有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

这根胡子长在下巴的右边,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

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啊!

   于是胡萝卜先生一步一步走的时候,这根胡子就在一点一点地变长。

只要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就可以知道胡萝卜先生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

   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走,长胡子被风吹到身体后面,他完全不知道。

   在很远的街口,有一个男孩正在放风筝,线实在太短了,他的风筝只能飞过屋顶。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

“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 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绳子够牢固了,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鸟太太家的树底下,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经常一一________       坚固一一________   飘荡一一________

反义词:

慢条斯理一一________   稀疏一一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变长了,是因为________。

②“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这句话中的“绳子”指的是________。

小男孩用它来________。

③鸟太太可能会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来________。

(3)猜一猜,把故事编下去。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

【答案】

(1)常常 ;牢固 ;飘动 ;匆匆忙忙;浓密

(2)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

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啊!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做风筝线;晾小鸟的尿布

(3)略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让学生仿照着编讲故事,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

在学生会说的基础上鼓励想象,自由表达,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故答案为:

(1)常常;牢固;飘动;匆匆忙忙;浓密;

(2)①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

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啊!

②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做风筝线;③晾小鸟的尿布;(3)略。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

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

“‘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

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贼也想:

“‘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

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________,贼顺势一________,________到树上。

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

“终于甩掉‘漏’了!

”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

“终于甩掉‘漏’了!

(1)选择合适的词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纵     蹿     歪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________,贼顺势一________,________到树上。

(2)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①在老虎的心里,“漏”像________;在贼的心里,“漏”像________。

②老虎打算用________的方法逃命,贼打算用________的方法逃命。

(3)你觉得文段的哪个地方有意思?

为什么?

(4)看到老虎和贼狼狈的样子,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答案】

(1)歪;纵;蹿

(2)粘胶;旋风;用树把“漏”蹭下来;蹿上树

(3)我觉得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逃命的情景非常有意思,他们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盲目地逃命,样子狼狈极了。

(4)你们各怀鬼胎,不安好心,所以才会做贼心虚,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歪、纵、蹿

(2)粘胶、旋风、用树把“漏”蹭下来、蹿上树(3)我觉得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逃命的情景非常有意思,他们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盲目地逃命,样子狼狈极了。

(4)你们各怀鬼胎,不安好心,所以才会做贼心虚,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

     

【点评】

(1)要正确使用动词,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裁缝说:

“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

可是您________在秋天、夏天________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________会笑话您的。

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

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

(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可是您________在秋天、夏天________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________会笑话您的。

(2)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①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

②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穿对季节。

B. 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穿得美观大方。

C. 穿新衣不在于时问的早晚,而在于裁缝制作时间的长短。

(4)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裁缝又会如何劝说顾客定做衣服呢?

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

(1)无论;还是;都

(2)①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会由着性子穿上。

②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只得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3)A

(4)略

【解析】【分析】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

故选“无论……还是……都……”;

(2)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

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

①“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

②“不能不”“不要不”“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无论、还是、都

(2)①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会由着性子穿上。

②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只得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3)A(4)略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掌握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

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4)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课

   你可知道,我们的刘老师是多么和蔼呀?

你看'她来了。

上课了,刘老师托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眛地走进教室。

她把林放在讲台上,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讲课。

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

“刘老师,我们多么惦记您啊!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小树苗。

我们的刘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

同学们完全被刘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填上原文中的词语。

①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________

②声调髙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________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笑眯眯”是对老师(   )的描写。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理

②文中把老师比作(   ),把自己比作(   )o

A.园丁 B.红烛 C.花朵 D.小树苗

③文中最后一句是(   )。

A.拟人句 B.比喻句 C.排比句

(3)照例子写词语。

循循善诱 ________ ________

大大小小 ________ ________

(4)短文第一句用问句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选填正确序号(   )

①作者心中有疑问,所以开篇就提出问题,希望得到答案。

②既吸引读者,又点明了主要内容就是写刘老师的和蔼。

(5)请以问句开头,描述一下你老师的样子。

(6)今天(6月28日)上午,刘老师都在教学楼工作,但他的一串钥匙找不到了,请你帮刘老师写一个寻物启事。

(注意格式)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别走,”裁缝把顾客叫住,“我知道您是个急性子。

依我看,我做的活儿最适合您这种性子的顾客啦。

   急性子顾客挺纳闷:

“为什么?

   “照您的性子,您肯定会一拿到衣服就穿在身上,不是吗?

”裁缝________说。

   顾客________说:

“那当然。

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裁缝________说:

“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

可是您________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________会笑话您的。

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

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

(1)在文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________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________会笑话您的。

(2)想象人物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在文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①“照您的性子,您肯定会一拿到衣服就穿在身上,不是吗?

”裁缝________说。

②顾客________说:

“那当然。

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③裁缝________说:

“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

(3)文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

A.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B.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C.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承认裁缝说得没有道理。

(4)从“那当然”“不耐烦"等词语中,你体会到顾客________的特点。

(5)你认为裁缝说的话有道理吗?

为什么?

(6)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些什么?

8.【答案】

(1)蒙蒙;甜润

;逗人喜爱

;银色

(2)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淡绿色

;颜色变黄了

(3)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4)五月

;中秋时节

(5)家乡的银梨

(6)赞不绝口:

老师对我的作文赞不绝口。

【解析】【分析】

(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即可找到关键词语。

(5)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6)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故答案为:

(1)蒙蒙;甜润;逗人喜爱;银色

(2)①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②淡绿色;颜色变黄了

(3)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4)五月、中秋时节

(5)家乡的银梨

(6)赞不绝口:

老师对我的作文赞不绝口。

【点评】

(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

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6)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月亮姑娘的亲事

叶圣陶

   月亮姑娘想结婚了。

她找到月老做媒,月老想她一定会嫁给太阳。

可是月亮姑娘嫌太阳太呆板,她想嫁给作用最大的。

她听说电的作用最大,就请月老去说媒。

可是电却说自己不能答应这门亲事,因为他不是最有用的,他要发挥这些作用全靠煤,煤的作用更大。

月老又去找煤,煤说他又老又丑,根本配不上月亮姑娘,他们的前身是植物,要说作用大也只能是植物。

月老又去找植物,植物说如果没有太阳他什么也不是,只有太阳才是最有用的。

月老很为难,只好回去告诉月亮姑娘,月亮姑娘无奈,只好嫁给太阳。

   每天挂在天上是太阳的工作,可自从结婚以后他就更忙了。

他白天要工作照耀万物,晚上还要照耀月亮姑娘,因为他知道月亮姑娘只有在自己的光辉下才更加美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太阳显得更呆板了、而月亮姑妹却更漂亮了。

   月亮姑娘开始反思,她自言自语地说:

“难道我错了吗?

为什么好日子都不长久呢?

太阳完竟有什么好呢?

我那么漂亮却嫁给了那个呆子。

”这时,她的好朋友金星说话了:

“傻姑娘,你怎么就不知足呢?

如果没有太阳每天不辞辛劳地工作、我们能那么幸福吗?

如果不是太阳下班了还呵扩你,你能那么漂亮吗?

看似平凡的他却是最伟大的,只有他才能每天不离不弃地陪伴着你,珍惜吧!

   那一夜月亮姑娘失眠了,她想了很多很多,终于想明白了。

为了不让太阳寂寞,只要不是特别的日子,她都出来陪他一会儿,有时还会整夜地陪着太阳,直到太阳去上班,她才休息。

   太阳和月亮终于成了一对恳爱的夫妻,在幸福的日子里,在幸福的人眼里,白天和夜晚的风景一样美丽!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漂亮——________     平凡——________

(2)判断对错。

①月亮姑娘心甘情愿地给了太阳。

②太阳白天要工作照耀万物、晚上还要照耀月亮姑娘。

③月亮姑娘只有在太阳的光辉下才更加美丽。

(3)“她想了很多很多,终于想明白了。

”月亮姑娘想明白了什么?

【答案】

(1)丑陋;伟大

(2)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3)月亮姑娘想明白了,太阳才是能每天不离不弃陪着自己的,自己应该珍惜。

【解析】【分析】

(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①错误;月老想她一定会嫁给太阳。

可是月亮姑娘嫌太阳太呆板,她想嫁给作用最大的。

②正确;③正确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丑陋、伟大

(2)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3)月亮姑娘想明白了,太阳才是能每天不离不弃陪着自己的,自己应该珍惜。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松鼠(有删节)

   ①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

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

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

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②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_____十分机灵_____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_____它们就躲在数枝底下_____或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_____晴朗的夏夜_____松鼠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_____互相追逐嬉戏_____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

但是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

   ③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叉中间。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

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

她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又暖和(huo he)又安全。

   ④松鼠常吃的食物是松子,榛子和橡栗,有时候也吃鸟蛋。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常常直着身子坐在树枝上,用前爪捧着往嘴里送。

秋天,松鼠就储藏(cáng zàng)过冬的食物,把它塞(sāi sè)到老树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

冬天,它们有时候也用爪子扒开厚厚的积雪寻找雪底下的食物。

(1)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暖和________(huo he)    储藏________(cáng zàng)

塞________(sāi sè)到

(2)读描写小松鼠外貌的段落,用“________”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并指出作者的描写顺序(四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二自然段中加上标点。

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________十分机灵________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________它们就躲在数枝底下________或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________晴朗的夏夜________松鼠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________互相追逐嬉戏________

(4)松鼠搭窝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松鼠常吃的食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uo;cáng;sā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