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683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旅游学概论教案3.docx

旅游学概论教案3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任课教师雷艳职称___助教____备课日期2012-08-28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选用教材《旅游学概论》

授课日期

2012-10-11

2012-10-18

授课班级

12级旅游管理

12级旅游管理

本次授课的章节课题第三章旅游活动

课型理论讲解、讨论授课时数4

本次授课的目的及要求

了解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的概念;掌握旅游者的国际罗马会议的定义,我国对旅游者的定义。

理解影响旅游客源消长的主要因素,掌握旅游客流的运动规律,了解其发展趋势,掌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掌握旅游者的分类方法,按目的划分的类型与特点,掌握旅游客流的运动规律,了解其发展趋势。

本次授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

旅游者的概念。

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

旅游者的分类。

难点:

旅游者的界定。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旅游者各类型的需求与特点。

本次授课教具及参考书

教具:

多媒体;参考书: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张培《旅游学》、张树夫《旅游心理学》。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提问讨论等教学方法。

课后练习思考题与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次授课小结与改进措施

总结国际罗马会议对旅游者的定义,我国对旅游者统称为游客,我国对游客的定义与划分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教学内容书写在本页后面

第三章旅游者

旅游的主体——旅游者

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

旅游的媒介——旅游业

第一节旅游者的界定

一、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1、国际联盟定义:

1937年“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异国旅行和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2、罗马会议定义:

1963年“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

特点:

(1)以来访者的目的区分其是否旅游者。

(2)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地(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

(3)根据来访者停留时间,将国际旅游者分为(过夜)国际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

3、世界旅游组织定义:

1975年成立后采纳了罗马定义。

1981年出版《国内与国际旅游统计资料收集与提供方法手册》对罗马定义作了补充和完善。

国际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

(1)意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的;

(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

(3)上述人员的随从人员;

(4)流亡者、流浪者或边境上的工作人员;

(5)打算停留1年以上者。

可以计算为国际游客的:

(1)为了娱乐、医疗、宗教仪式、家庭事务、体育活动、会议、学习或过境进入另一国家者;

(2)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中途在某国稍事停留者;

(3)停留时间不足一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包括为安装机械设备而到达的技术人员;

(4)负有持续时间不足一年使命的国际团体雇员或回国进行短期访问的旅行侨民。

国内旅游者:

1984年,世界旅游组织又对国内旅游者作了下列规定:

“任何因消遣、闲暇、度假、体育、商务、公务、会议、疗养、学习和宗教等为目的,而在其居住国,不论国籍如何,所进行24小时以上、1年之内旅行的人,均视为国内旅游者”。

(1)加拿大:

离开居住地边界至少50英里(8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旅行的人。

(2)美国:

处于工作上下班之外的其他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80公里)的人,而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时返回。

(3)英国:

基于上下班之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

(4)法国:

基于上下班之外原因离开自己的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未超过4个月的人。

二、我国对旅游者的界定

为了与国际接轨,便于统计和国际比较,我国于1997年对旅游统计基本概念和统计指标做了如下解释:

(一)游客

游客是指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游客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人。

游客按出游地分为国际游客(即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

按出游时间分为旅游者(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

(二)入境(过夜)旅游者

入境(过夜)旅游者是指入境游客中,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入境(过夜)旅游者不包括下列人员:

1.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其随行人员;

2.外国驻华领事馆人员、外交人员以及随行的家庭服务人员和受赡养者;

3.常驻我国1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

4.乘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旅客;

5.边境地区往来的边民;

6.回内地(大陆)定居的港澳台同胞;

7.已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侨民;

8.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

(三)入境一日游游客

入境一日游游客是指入境游客中,未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入境一日游游客应包括乘坐游船、游艇、火车、汽车来华旅游,在车(船)上过夜的游客和机、车、船上乘务人员,但不包括在境外(内)居住而在境内(外)工作,当天往返的港澳同胞和周边国家的边民。

三、旅游者的统计标准

我国在国际旅游者的统计中,以入境人数为准,主要以入境者的定居地、来访目的和国籍来区分,每入境一次统计一次。

第二节旅游者的形成条件

一、客观条件

(一)收入水平

对旅游者个体来说,要实现旅游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因为:

(1)旅游需要是在其基本物质资料得到满足后而产生的精神需要,首先是物质需要必须得到满足才可能产生旅游动机。

(2)旅游消费是一种较高的消费。

国际上有这样的经验统计:

当一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旅游动机;达到4000~10000美元时,将产生出国旅游动机;超过10000美元时,将产生洲际旅游动机。

总之,收入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生旅游者的必要条件,可自由支配收入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的必要物质条件。

(二)余暇时间

一般地说,人的时间可以分为工作时间、生活时间、余暇时间三大部分。

工作时间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出外工作以赚取货币的时间。

生活时间是为了满足人们生理需要如吃饭、睡觉以及处理日常琐事等而花费的时间。

余暇时间是可用于自由支配从事娱乐、社交、消遣或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间。

余暇时间有四种分布:

每日余暇、每周余暇、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

我国从1995年5月1日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从1999年开始实行五一、国庆七天长假制,大大带动了我国旅游的发展。

(以上主要针对在职人员的休闲旅游,公务旅游和离职人员的旅游不受时间因素的限制。

旅游者身体能力状况和家庭结构:

国家旅游局统计50岁以下旅游者占总数的80%。

另外,拥有4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出外旅游的可能性较小。

二、主观条件——旅游动机

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愿望,即旅游动机。

它来源于人的某种需要,主要是精神上的需要。

旅游是人们的一种需求或需要。

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概括起来进行分析,旅游动机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身心方面的动机。

以调解生活规律,促进身心健康而参加的观光、休憩、娱乐、度假、疗养、体育等旅游活动。

2.社会方面的动机。

这是人们为了社会交往,保持与社会经常接触而产生的一种动机。

如探亲访友,寻根怀旧,结识朋友,或希望受到重视、尊重,获得好的地位、阅历和声望等。

3.文化方面的动机。

这是人们为了满足认识、了解自己生活环境和知识范围以外的事物的需要而产生的动机。

如探究异国他乡的政治、经济、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地理、历史、建筑、艺术、宗教以及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

4.经济方面的动机。

这是人们对各种生活、文化用品的需求,如经商、购物以及低廉的旅游消费等。

三、其他因素

旅游者的产生除了上述三个基本条件外,还有其他影响旅游者产生的条件,它们是:

(一)人口的数量和结构

(二)都市化

(三)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四)旅游业的发达程度

(五)政府和社会团体的重视和鼓励

(六)旅游产品推陈出新,促使更多的人成为旅游者

综上所述,旅游者产生的必备基本条件是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和旅游动机,其余的只是作为促进或限制旅游者产生的条件而存在。

第三节旅游者的基本类型

一、旅游类型的划分

常见的旅游类型划分如下:

按地域范围划分,有国际旅游、国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

按组织形式划分,有团体旅游、家庭旅游、散客旅游。

按费用来源划分,有自费旅游、公费旅游、社会旅游、奖励旅游等。

按消费水平划分,有经济型旅游、大众型旅游、豪华型旅游。

按旅游方式划分,有飞机旅游、火车旅游、汽车旅游、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等。

按旅游目的划分,有观光旅游、娱乐消遣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宗教旅游等。

二、旅游者的基本类型

按主导动机将旅游者划分为九大基本类型,即观光型旅游者;娱乐消遣型旅游者;度假保健型旅游者;文化教育型旅游者;宗教型旅游者;寻根、探亲、访友型旅游者;购物型旅游者;商务/会务型旅游者;生态/探险型旅游者。

(一)观光型旅游者

观光型旅游者是指到异国他乡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人情,通过旅游达到美的享受,获得愉快和休息。

这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最基本的旅游类型,也是我国旅游接待中最主要的旅游类型。

观光型旅游者的特点:

1.旅游者喜欢到知名度高的地方旅游。

2.旅游者处在不断流动当中,在旅游地逗留时间不长,而且重复观光旅游者少。

3.在旅游地消费量不大,对价格比较敏感,但因是基本形式,往往同其它旅游类型结合会产生综合效果。

4.由于旅游景观和环境受气候影响较大,因而观光旅游淡旺季十分明显。

5.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为世界旅游的主体。

(二)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主要是为了改换环境,调剂生活,以娱乐、消遣求得精神松弛和愉快,除此之外,并不要求达到某种专门目的,故而男女皆可,老少咸宜,而且不受文化教育程度的限制。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

1.参加这种旅游活动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参与愿望。

旅游者是观赏者,又是被观赏者。

旅游者在娱乐中身心得到恢复,获得陶冶和享受,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新的旅游方式。

2.旅游灵活性较大,如遇天气变化、不安全因素、产品质量、价格等问题时,可以临时改变计划,取消旅游或改去他处。

3.由于娱乐消遣旅游项目内容多,一般停留时间较长,少则1~2天,多则4~5天或更长,旅游者消费量相当可观。

4.多是自费旅游,对价格比较敏感,要求物有所值。

(三)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度假保健型旅游者主要是为避寒避暑、寻求幽雅清静的生活环境、治疗某些慢性疾病而外出旅游,以达到消除疲劳、减少疾病、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度假保健型旅游者的特点:

1.旅游者喜欢去环境质量高的地方,即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质好和远离噪音的地方。

2.以中高档消费水平的中老年人居多,而且多以家庭为单位出游。

在接待中要注意这一特点。

3.基本是近距离旅游者。

休闲度假者不愿把钱花在路上,而寻找临近胜地去度假。

4.旅游者在一地逗留时间长,日消费水平有两个极端:

纯粹以度假为目的的日消费水平高;以保健为主要目的的日消费水平较低,相当数量是经济型旅游者。

(四)文化教育型旅游者

文化教育型旅游者的特点:

1.旅游者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求知欲望强,乐意接受新思想。

通过旅游活动,学习各方面知识,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专业学术水平。

2.多数旅游者具有专长和特殊兴趣,期望在旅行中能与同行切磋交流,相互启发,解决自己在研究中碰到的问题。

3.旅游者对活动日程安排要求周密,导游的水平要高,能用科学术语解释所遇到的问题。

(五)宗教型旅游者

宗教型旅游者是指以朝圣、拜佛、求法、取经或宗教考察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的人。

宗教型旅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类型。

开展宗教旅游活动要同迷信活动区别开来,严禁借宗教活动之由大搞封建迷信活动。

目前,纯宗教目的旅游已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外广大旅游者所乐于接受的观光与宗教娱乐活动相结合的旅游形式。

宗教型旅游者的特点:

1.宗教旅游者的活动主要在宗教圣地进行。

2.宗教旅游多与庙会或祭祀活动相结合,使旅游活动达到高潮。

3.宗教圣地开展旅游活动,要尊重教徒的信仰,并用宗教形式接待,使旅游者有归宿感。

(六)寻根、探亲、访友型旅游者

当今世界为寻根或探亲访友而旅游的人是旅游者中极为重要的一支。

寻根、探亲、访友型旅游者的特点:

1.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有特殊关系。

2.大多由亲朋好友联系安排,散布于民舍家居,难于统计,从而影响到旅游统计的准确性。

3.对旅游价格不大敏感。

来华探亲访友旅游者大多伴随着经商或者投资活动,以建设故乡。

(七)购物型旅游者

购物型旅游者是指以购物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参加者。

购物型旅游者的特点:

1.吸引购物型旅游者的不仅要有优越的购物条件,而且其他方面的条件也要十分有利。

2.购物型旅游者一般来自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的国家。

他们对旅游产品价格不大敏感,而对旅游目的地的购物品价格比较敏感。

3.一般季节性不强,全年均可进行购物旅游活动。

4.旅游消费总量较大,经济效益较好。

(八)差旅型旅游者

差旅型旅游者也叫差旅型旅游者,是旅游地的另一重要客源市场。

这类旅游者是以公务、商务旅行为主要目的,在旅行活动中产生的旅游行为。

主要有商务旅游、会议展览旅游和奖励旅游等形式,旅游地点一般都选择在旅游胜地或风景文化名城,以便在完成公务和商务的同时进行观光游览活动。

奖励旅游具有特殊地位,它是被当作差旅型旅游来购买,但通常作为奖励奖给工作有成就的企业员工或代理人的,全部费用由公司负责。

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

1.人数相对较少,但出行次数较为频繁。

2.旅游者的身份或社会地位较高,举行一次会议会提高所在国和城市的知名度,是最有说服力的旅游宣传。

3.旅游者所需费用都由所在公司或单位支付,对价格不大敏感。

4.旅游的季节性较小,旅游目的地和出行的时间几乎没有选择余地,是非自主性旅游。

5.对活动安排要求有较强的计划性,设施条件(会议场地、通讯设备和交通条件)先进,服务质量好。

比较强调方便和舒适,因而消费较高,但在目的地停留天数较少。

6.有一些特殊要求。

(九)特种旅游者

特种旅游是国际旅游市场新兴起的一种高级旅游形式,它强调观光旅游、自然保育与文化保存相结合,是一种肩负环境责任,具备环境伦理的旅游新项目。

特种旅游应该具有较高含量的科学与文化内涵

特种旅游应该让参与旅游活动的人们懂得旅游资源是大自然和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特种旅游在自然利用与保护之间创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衡,这种平衡可确保一个地区的自然、文化和历史资源较好地保留下来,并为子孙后代带来享受与经济利益。

以上几种旅游者类型只是一种理论的分类。

对于旅游者的每一次旅游活动,我们不能刻板地用单一类型来划分归类,多种需求动机往往重叠和渗透,无法泾渭分明。

在实际经营中,我们也还要对各类旅游进行更细致的某种专门分类。

各国和各地区的旅游部门和企业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繁有简地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以提供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