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149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6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00MW机组启动 指导书 最新修改.docx

300MW机组启动指导书最新修改

 

300MW火电机组仿真机

冷态启动指导书

 

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机炉实习场

 

目录

1.汽轮机组的技术规范4

1.1汽轮机的技术规范4

1.2锅炉技术规范5

1.3发电机技术规范5

2.辅助设备运行有关规定6

2.1.转动机械运行要求6

2.2.轴承震动控制要求6

2.3.轴承温度控制指标6

3.主要辅机和系统简介6

3.1.风烟系统6

3.1.1.风烟系统概述6

3.1.2.空气预热器投运7

3.1.2.1.空气预热器启动7

3.1.2.2.空气预热器运行维护7

3.1.3.引风机投运7

3.1.3.1.引风机启动7

3.1.3.2.引风机运行维护8

3.1.4.送风机投运8

3.1.4.1.送风机启动8

3.1.4.2.送风机运行维护8

3.1.5.一次风机投运9

3.1.5.1.一次风机启动9

3.1.5.2.一次风机运行调整与维护9

3.2.制粉系统9

3.2.1.制粉系统概述9

3.2.2.制粉系统启动10

3.2.3.磨煤机运行参数及维护10

3.2.4.制粉系统运行调整注意事项11

3.3.除氧给水系统11

3.3.1.除氧给水系统概述11

3.3.2.除氧器运行与维护11

3.3.2.1除氧器上水冲洗11

3.3.2.2除氧器运行维护11

3.3.3.电动给水泵运行维护11

3.3.4.汽动给水泵运行维护13

3.4.凝结水系统17

3.4.1.凝结水系统概述17

3.4.2.凝结水系统运行与维护17

3.4.3.凝结水系统运行与维护18

3.4.3.1.凝结水系统的投运18

3.4.3.2.凝结水系统维护18

3.5.汽轮机润滑油系统18

3.5.1.润滑油系统概述18

3.5.2.润滑油系统的运行与维护19

3.5.2.1.润滑油系统投运前检查19

3.5.2.2.润滑油系统投运19

3.5.2.3.润滑油系统维护19

3.6.循环冷却水系统19

3.6.1.循环冷却水系统概述19

3.6.2.循环水系统运行20

3.6.3.循环水系统维护20

3.7.抽真空系统20

3.7.1.抽真空系统概述20

3.7.2.抽真空系统的运行及维护20

4.机组启动前的检查及系统确认20

4.1.DCS系统检查20

4.2.锅炉系统检查20

4.3.汽轮机系统检查21

4.4.电气系统检查22

4.5.DEH系统检查23

5.机组辅助设备及系统投运23

5.1.厂用电系统投运23

5.2.循环水系统投运24

5.3.辅助蒸汽系统投运24

5.4.锅炉补水25

5.5.锅炉底部加热系统投运25

5.6.工业水系统投运26

5.7.冷却水系统投运26

5.8.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投运26

5.9.发电机密封油系统投运26

5.10.发电机内气体置换26

5.11.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投运27

5.12.凝结水系统投运27

5.13.除氧器蒸汽加热及再循环泵投运28

5.14.主机盘车投运28

5.15.小机润滑油系统投运28

5.16.EH油系统投运29

5.17.汽机抽真空系统投运29

5.18.电动给水泵组投运29

5.19.锅炉燃油系统投运30

5.20.启动电动给水泵给锅炉上水30

5.21.火检冷却风机投运30

5.22.空预器投运30

5.23.引风机投运30

5.24.送风机投运31

5.25.风箱挡板开启31

6.锅炉点火31

6.1.炉膛吹扫31

6.2.燃油泄漏试验31

6.3.锅炉点火32

6.4.升温升压32

6.5.锅炉排污系统投运32

7.汽机冲转33

7.1.汽机冲转条件33

7.2.检查并确认下列参数满足冲转要求:

33

7.3.汽机冲转34

7.4.锅炉在汽机冲转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5

8.并网带初负荷35

8.1.发电机的并网操作:

35

8.2.发电机带初负荷36

9.机组升负荷至额定37

9.1.机组升负荷至30MW37

9.2.机组升负荷至60MW37

9.3.机组升负荷至105MW40

9.4.机组升负荷至150MW42

9.5.机组升负荷至240MW43

9.6.机组升负荷至300MW43

 

第一章主机规范及特性

1.汽轮机组的技术规范

本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N300—16.7/538/538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反动凝汽式汽轮机。

与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HG—1025/18.2—YM11型亚临界自然循环锅炉,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的QFSN—300—2型水氢氢型汽轮发电机配套使用。

1.1汽轮机的技术规范

制造厂家:

哈尔滨汽轮机厂

型号:

N300—16.7/538/538型

型式:

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反动凝汽式汽轮机。

额定功率:

300MW

最大功率:

330MW

主汽阀前额定压力:

16.67MPa

主汽阀前额定温度:

538℃

再热阀前额定压力:

3.288MPa

再热阀前额定温度:

538℃

高压缸排汽压力:

3.653MPa

高压缸排汽温度:

320.6℃

额定排汽压力:

0.0049MPa

额定排汽量:

543.8t/h

给水温度:

273.6℃

冷却水温度:

20℃

最高冷却水温度:

34℃

额定工况时热耗率:

(计算)7936.2Kj/KW.h(保证)7955Kj/KW.h

额定工况时汽耗率3.043Kg/KW.h

主蒸汽最大进汽量:

1025t/h

工作转速:

3000r/min

旋转方向:

顺时针(从汽轮机向发电机看)

最大允许系统周波摆动:

48.5—50.5Hz

空负荷时额定转速波动:

±1r/min

噪音水平:

90db

通流级数:

36级

高压部分:

一个单列冲动调节级和十二个反动压力级

中压部分:

九个反动式压力级

低压部分:

两侧各七个反动式压力级

高中压转子临界转速:

1724r/min

低压转子临界转速:

一阶:

1635r/min二阶:

3835r/min

末级叶片高度:

900mm

盘车转速:

3r/min

转子最大外缘直径:

3150mm

机组最大宽度:

10372mm

汽轮机本体重量:

750t

汽轮机中心距运行层标高:

1067mm

机组总长:

34m

汽轮机总长:

17m

回热级数:

本机组设有八级不调整抽汽,前三级分别供三台高加,第四级供除氧器及两台小汽轮机用汽,后四级分别供四台低加,额定工况下各级的抽汽参数如下:

抽汽

级数

抽汽点

(级后)

抽汽压力MPa

抽汽温度℃

抽汽流量t/h

抽汽用途

加热器出口给水温度℃

9

5.852

383.9

63.86

#1高加

273.6

13

3.653

320.6

73.83

#2高加及辅汽

243.3

18

1.695

437

30.47

#3高加

201.7

22

0.868

343.3

66.0

CY、小机、辅汽

171.7

31

0.336

240.1

37.46

#5低加及辅汽

135.3

26

0.134

141.9

23.15

#6低加

103.7

27/34

0.065

87.9

25.23

#7低加

83.8

28/35

0.025

65.3

30.80

#8低加

61.4

1.2锅炉技术规范

型号:

HG—1025/18.2—YM11型

型式亚临界、自然循环、中间一次再热、燃煤汽包锅炉、单炉膛紧身封闭。

最大连续蒸发量:

1025t/h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

18.2MPa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541℃

再热蒸汽进/出口压力:

3.92/3.72MPa

再热蒸汽进/出口温度:

320/541℃

给水温度:

281℃

燃烧方式:

四角切圆燃烧

再热蒸汽流量:

738.1t/h

制造厂家:

哈尔滨锅炉厂

1.3发电机技术规范

型号:

QFSN—300—2

额定容量/功率:

353MVA/300MW

定子额定电压:

20KV

定子额定电流:

10190A

功率因数:

0.85

额定励磁电压:

365V

额定励磁电流:

2642A

效率:

98.82%

转速:

3000r/min

定子绕组连接方式:

YY

定子绕组引出线端子数:

6

相数:

3相

额定频率:

50HZ

转子临界转速:

一阶:

1290r/min二阶:

3453r/min

额定工作氢压:

0.3MPa

发电机转子重量:

55t

发电机定子重量:

201t

励磁方式:

同轴交流励磁机,静止整流器,永磁式副励磁机

冷却方式:

定子绕组水内冷,转子绕组氢内冷、定子铁心及其它结构件均为氢表面冷却。

充氢容积(插转子后):

73m3

制造厂家:

哈尔滨电机厂

2.辅助设备运行有关规定

2.1.转动机械运行要求

2.1.1.转动设备启动前应确认检修工作全部结束,设备周围清洁无杂物,各种试验正常完毕,各表计齐全,投入好用。

2.1.2.轴承油位计完整、清洁,油量充足,油质良好,油环完整,回转灵活,轴承和基础螺栓不松动。

2.1.3.泵盘根压盖不偏斜,冷却水及排水畅通。

2.1.4.盘动对轮轻快回转,安全罩完整牢固。

2.1.5.水泵空负荷运行一般不超过三分钟。

2.1.6.泵启动前应注满水。

2.1.7.当水泵在低于零度的环境下运行时,停止后必须将泵内存水放净。

2.1.8.安装或检修后的水泵,启动前应核对回转方向正确。

2.1.9.电动机绝缘合格,接地线良好,操作开关在断开位置,电源应投入。

2.1.10在正常情况下鼠笼式电动机允许在冷状态下启动2~3次,热态下启动1次,在事故情况下及启动时间不超过2~3秒的电动机可以多启动1次。

(热态—带负荷运行半小时以上;冷态—100KW以上电动机停运1小时或100KW以下电动机停运半小时)

2.2.轴承震动控制要求

额定转速(r/min)

3000

1500

1000

750以下

震动值(mm)

0.05

0.08

0.10

0.12

 

2.3.轴承温度控制指标

部件名称

单位

最高允许温度

最大温升

滑环

OC

105

70

滑动轴承

OC

80

45

滚动轴承

OC

100

65

注:

环境温度按照35OC计算

3.主要辅机和系统简介

3.1.风烟系统

3.1.1.风烟系统概述

为了保持锅炉正常运行,要连续不断地向锅炉供给燃料和足够的空气,并把燃烧产生的烟气排走。

风烟系统就是连续地为锅炉进行送风和排出烟气的系统。

大型电站锅炉一般采用平衡通风方式,锅炉即装设送风机,又装设引风机,保持炉膛内有30~50Pa的负压,送风机入口到燃烧器之间的流阻由送风机克服,燃烧器到炉膛后的各受热面,最后一直到烟囱出口的阻力,由引风机负担。

风烟系统根据各风机设备作用的不同,可分为送风系统、引风系统和一次风系统三个子系统。

风烟系统在投运时,各设备的启停有一定的顺序要求。

由于空气预热器是大型的金属设备,为防止空气预热器在静止状态启动送引风系统,使空气预热器受热不均,而产生严重变形,必须在送风系统启动前,先启动空气预热器,在停止风烟系统时,则要在送引风系统停止后才能停止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启动后,要启动送引风系统,对锅炉进行通风、吹扫,排除炉膛和烟道可能积压的可燃物质。

为防止空气与可燃物质的混合,进而产生爆炸等严重事故,在启动送风系统前,应先启动引风系统,在炉膛及烟道内建立微负压,抽出部分可燃物质后,再启动送风系统。

最后,炉膛吹扫、点火后,启动一次风机,投入一次风系统,准备投入煤粉燃烧器。

因此,风烟系统启动顺序为:

两台空气预热器、两台引风机、两台送风机、两台一次风机。

3.1.2.空气预热器投运

3.1.2.1.空气预热器启动

3.1.2.1.1空气预热器启动前检查正常,具备启动条件。

3.1.2.1.1启动空气预热器辅助电动机,检查转子转动无异常。

3.1.2.1.1开启空气预热器出口一次风挡板。

3.1.2.1.1开启空气预热器出口二次风挡板。

3.1.2.1.1观察稳定后,停止辅助电动机。

3.1.2.1.1检查主电动机满足启动条件,启动主电动机。

3.1.2.2.空气预热器运行维护

3.1.2.2.1轴承油位正常,油质良好,无渗漏现象。

定期化验油质,不合格要及时更换。

3.1.2.2.2空气预热器运行平稳、无杂音、无卡涩,转子转动方向正确。

3.1.2.2.3减速器油温在60OC,最高不超过70OC。

3.1.2.2.4运行中密切监视空预器出入口烟温,出口一、二次风温,必要时增加吹灰次数。

3.1.2.2.5各人孔门,检查孔门密封良好,无明显泄露。

3.1.2.2.6一般保持每天吹灰一次,以保证传热效果,当吹灰不佳时,可采用水清洗。

3.1.2.2.7锅炉冬季启动及运行中应投入暖风器,提高进入空预器的冷风温度,提高预热器冷段金属温度,减小低温腐蚀。

3.1.3.引风机投运

3.1.3.1.引风机启动

3.1.3.1.1检查启动条件满足。

3.1.3.1.2启动引风机,延时15S联锁开启引风机出、入口挡板。

3.1.3.1.3根据锅炉负荷需要调整引风机出力。

3.1.3.1.4启动以后,需检查风机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1.3.1.5当一台引风机启动运行正常后,启动另一台引风机属并联操作。

3.1.3.1.6应调节运行引风机静叶,使压头低于其理论喘振极限最低点。

3.1.3.1.7合上待启动引风机开关,风机出、入口挡板开启时,注意炉膛负压保持正常值。

3.1.3.1.8缓慢调整两台引风机静叶开度,使两台引风机出力达到平衡,且维持炉膛负压稳定。

3.1.3.1.9当风机发生喘振时,立即关小喘振风机入口静叶,在喘振信号消失后,缓慢开启风机入口静叶,将两台风机出力调节平衡。

引风机在启动时,应注意热态启动只允许启动一次,冷态允许启动两次,两次启动间隔应在45min以上。

引风机不允许带负荷启动,在转子倒转的情况下也不允许启动。

风机启动后要全面检查风机震动,噪音及串轴情况。

送风机也有同样要求。

3.1.3.2.引风机运行维护

3.1.3.2.1.运行中的引风机调整,要根据锅炉负荷及炉膛负压要求,同时调整两台引风机静叶一致,电流、出力基本相同,防止互相抢分、喘振。

3.1.3.2.2.引风机入口静叶自动调整装置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切为手动,并及时联系处理。

3.1.3.2.3.电动机最高温度不大于100oC,电动机轴承最高运行温度不大于70oC。

3.1.3.2.4.引风机震动不大于0.1mm,串轴不大于2~4mm引风机轴承温度不大于80oC。

3.1.3.2.4.引风机禁止在喘振去工作,如发生风机喘振应立即查找原因,予以消除。

3.1.3.2.5.风机及电动机转子转动应正常,各部分无摩擦、无火花、无异味。

3.1.3.2.6.冷却风机一台正常运行,另一台备用。

3.1.4.送风机投运

3.1.4.1.送风机启动

3.1.4.1.1.检查送风机启动条件满足要求。

3.1.4.1.2.启动送风机,延时15S联锁开启送风机出、入口挡板。

3.1.4.1.3.根据锅炉负荷需要调整送风机出力。

3.1.4.1.4.启动以后,需检查风机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1.4.1.5.当一台送风机运行正常后,启动另一台送风机属并联操作。

3.1.4.1.6.风机出入口挡板开启时,注意炉膛负压保持正常值。

3.1.4.1.7.应调节运行送风机动叶开度,使压头送风机出力达到平衡,且注意维持炉膛负压稳定。

3.1.4.1.7.当风机发生喘震时,立即关小喘振风机动叶,在喘振信号消失后,缓慢开启风机入口动叶,将两台风机出力调节平衡。

3.1.4.2.送风机运行维护

3.1.4.2.1.送风机的运行调整,要根据锅炉符合要求,同时调整两台送风机,使动叶开度一致,电流、出口风压基本相同,防止互相抢风,避免喘振。

3.1.4.2.2.送风量的调整主要依据烟气含氧量和炉膛通风量。

3.1.4.2.3.送风机入口动叶自动调节装置故障时,应立即切为手动,并及时联系处理。

3.1.4.2.4.电动机温度不大于100oC,电动机轴承温度不大于70oC。

3.1.4.2.5.送风机震动不大于0.1mm,串轴在2~4mm范围内,送风机轴承温度运行最高不大于90oC。

3.1.4.2.6.风机严禁在喘振区工作,如发生风机喘振应立即查找原因,予以消除。

3.1.4.2.7.液压调节油压1.3~1.6MPa,润滑油压0.08~0.11MPa。

3.1.4.2.8.检查风机油系统正常,油质良好,无泄漏。

3.1.4.2.9.检查油站冷却水正常,回水畅通,水量充足。

3.1.4.2.10.油站滤油器压差大于0.5MPa时,应及时切换并联系检修处理。

3.1.5.一次风机投运

3.1.5.1.一次风机启动

3.1.5.1.1.一次风机启动条件满足要求。

3.1.5.1.2.一次风机入口调节挡板关,出口挡板关,出口冷风挡板关。

3.1.5.1.3.启动一次风机,延时15S联锁开启一次风机出口挡板、出口冷风挡板。

3.1.5.1.4.根据锅炉风量需要调整一次风机入口调节档板。

3.1.5.1.5.启动以后,需检查风机运行情况,若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

3.1.5.1.6.风机启动正常后,启动另一台一次风机属并联操作,风机出口挡板、出口冷风挡板开启后注意炉膛负压、一次风母管压力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关小运行侧一次风机入口调节挡板,逐渐调整启动侧一次风机入口调节档板,使两台一次风机出口达到平衡。

3.1.5.2.一次风机运行调整与维护

3.1.5.2.1一次风机运行调整时,要根据锅炉负荷要求同时调整两台一次风机入口调节挡板开度一致,电流、出口风压基本相同,防止抢风,如果放生抢风,应立即关小出力小的一侧风机的入口调节挡板,然后再缓慢开启,调节至两侧风机出力平衡。

3.1.5.2.2一次风量的调整主要依据一次风母管风压,调整时应注意制粉系统的运行调整,防止对燃烧器引起大的扰动。

3.1.5.2.3一次风机入口调节挡板故障时,应立即切为手动,并及时联系处理。

3.1.5.2.4电动机静止温度不大于100oC,电动机轴承温度运行最高不大于70oC。

3.1.5.2.5一次风机轴承震动不大于4.6mm,串轴在2~4mm,范围内,一次风机轴承温度运行最高不大于70oC。

3.1.5.2.6检查一次风机轴承温度,油位正常,油质良好,冷却水正常,冷却水回水温度不大于40oC。

3.2.制粉系统

3.2.1.制粉系统概述

制粉系统采用六台HP—803中速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正常五台磨运行,一台磨备用。

燃烧器采用四角布置摆动式直流燃烧器,可协调同步上下摆动,二次风喷口(除燃烬风喷口)最大摆动角为±30°(其中燃烬风喷口摆动手动控制,可向上摆动25°,向下摆动5°),一次风喷口最大摆动角为±25°。

燃烧角为3°,每角燃烧器有17个喷口,其中六只一次风喷口,另外十一只为二次风喷口,其中OA层、OB层、OC层内布置有油枪,在油枪近旁配有高能点火器,可满足锅炉二级点火,在MCR工况,投运五台磨煤机20只一次风喷口,磨煤机出口煤粉混合物温度为71.1℃,煤粉细度R90=25%,每台炉设12只油枪,油枪为Y型喷嘴蒸汽雾化式油枪,设计供油压力为1.37MPa,雾化蒸汽压力为0.86MPa(定压),单只油枪出力1.8t/h。

全部油枪投运,可以满足30%MCR工况负荷,锅炉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为40%MCR。

制粉系统的投入原则是从下层至上层。

启动时注意调整一次风压、磨煤机通风量、给煤机给煤率、送风量、引风量、锅炉负荷、气压气温及炉膛负压,认真监视调整汽包水位。

另外,在启动过程中的调整主要是注意控制磨煤机通风量,防止通风量过小造成磨煤机满煤、一次风管赌塞和磨煤机通风量过大造成炉膛爆燃。

启动过程中应该监视一次风机、密封风机、磨煤机电流、磨煤机减速器润滑油压油温、磨煤机震动、电动机减速箱油位及轴承温度,磨煤机出口温度、磨碗差压、磨煤机出口温度、磨煤机通风量及一次风压。

3.2.2.制粉系统启动

3.2.2.1确定磨煤机满足启动条件

项目

条件

磨煤机启动允许(与)

一次风量合适≥28.02kg/s

任一一次风机运行

MFT复位

磨火检无故障

密封风与一次风差压正常

润滑油泵启动

油站满足条件(与)

油压不低

油温不低

流量不低

滤网差压不高

定子绕组温度无报警

电机轴承温度无报警

减速箱轴承温度无报警

65℃<磨出口温度<82℃

磨出口门开

热一次风母管压力>6.5kPa

总风量>30%

磨密封风门开

入口冷风关断门开

入口热风关断门开

磨煤机在停运位

点火能量满足

相邻层油枪有3支运行

3.2.2.2启动磨煤机

3.2.2.3开启给煤机出口阀

3.2.2.4给煤机调制最低给煤量启动给煤机,将磨辊下降到最低位置。

3.2.2.5参数调节稳定后,投入给煤机自动控制。

3.2.2.6检查磨煤机出口温度65~82℃,电流45A,磨碗差压不大于4KPa。

3.2.2.7磨煤机通风量调节应维持在风煤比2.3左右,然后参考磨碗差压电流进行调节,若增加给煤量应加强磨煤机出口温度及炉膛负压、氧量调节。

3.2.3.磨煤机运行参数及维护

3.2.3.1磨煤机出口温度正常为65~82℃,出口温度大于90℃时报警,大于120℃时联锁关闭热风速断挡板。

3.2.3.2煤粉细度R90=15%~40%。

3.2.3.3磨煤机电流不大于45A,否则,给煤率将自动减至最小。

3.2.3.4磨煤机磨碗差压不大于4KPa,否则,给煤率将自动减至最小。

3.2.3.5密封风与磨碗差压不大于2.0KPa,小于或等于1.3KPa时报警,延时15S联锁跳闸磨煤机。

3.2.3.6正常运行磨煤机减速机供油温度小于45℃,润滑油压0.15~0.35MPa。

3.2.3.7一次风管压力为9.0-10KPa。

3.2.3.8给煤率正常值为11.91~47.65t/h,当给煤率≤11.91t/h时,延时15S磨煤跳闸。

3.2.3.9在正常运行中,应检查各运行设备、轴承箱、电动机无异音、无异味,电流指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