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时期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525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危机时期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危机时期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危机时期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危机时期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危机时期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经济危机时期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经济危机时期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危机时期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docx

《经济危机时期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危机时期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危机时期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docx

经济危机时期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

经济危机时期的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

四川省创意产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文化厅彭健康

我认为在当前特别是5.12地震带来的的各类恢复重建和产业发展提升、以及面对经济危机中央政府拉动内需的若干积极措施,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经济危机时期文化产业作用的准确认识,既是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更是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启动时期难得机遇。

今年初,美日已全面预告进入经济衰退,欧洲等国也在继续恶化。

受此影响世界性的投资和消费都将陷入低迷,对文化赞助的减少会严重产生一连串的“多米诺”效应。

欧美日韩等国,因为金融危机停建了音乐厅,因为赞助减少带来演出场次减少,停办演出季,通过裁员协助乐团渡过难关,缩减压缩开支,减少加班时间,而有的国家在2009年政府预算中对演出的支持款项也有较大削减。

中国先前(2008二季度前)的经济政策是抑制通货膨胀,是解决我国经济结构问题引致的本身存在问题的阶段;中国现在(2008年四季度)进入金融危机阶段,是国际上传导来的,影响到我国,中国不能独善其身的。

接下来在一两年里就会有世界性的经济衰退。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自十三次代表大会以来就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十七次代表大会确定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新高潮”的发展战略,不能不说我们看的远、提的早。

快20年了,尽管官方表述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但综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中国的文化产业还在底部阶段。

我们必须珍惜这一次“百年一遇”的机遇。

为此,结合自己十余年来对文化产业之实践、文化消费之分析、文化实力之思考,结合当前国家发展之走向,试对文化消费市场、文化产业发展之杠杆支点力和着力点作一浅见。

世界教科文组织1982年对文化做的定义:

“文化,是由一个社会或社会集团的精神、物质、理智和情感等方面显著特点所构成的综合性整体”。

它说明文化与社会是如此的紧密相连,文化产业发展将带来经济政治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前,文化产业对于应对经济危机,扩大投资、拉动消费、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一、平和人心、增强信心,创造出新的市场消费需求

特别是经济高速增长后的萧条,人们需要精神消费来缓解压力,需要通过一定的生活方式反思调整心态,通过文化娱乐、文学艺术增强对未来的希望信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人即使领取救济、节衣缩食也要走进剧场、进入影院,寻求慰籍与快乐、温暖与希望。

危机时期,因大宗固定资产压缩会相应增加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投入。

教育可以延缓就业压力、提升人的素质;文化娱乐可给人精神安慰,让人轻松消磨艰难时光获得暂时的精神庇护,文化的繁荣给人以信心希望,可成为让人逃避现实“疗伤”的良药。

从文艺生产的角度看,对现实的任何反映和反思都会激发创作灵感,激发出更为丰富内容灵感与形式创新,可以形成新的某种时代精神。

美国在三十年代的经济萧条中涌现出大量艺术经典作品,造就了后来被称为“美国精神”的快乐时期。

如卓别林的小人物影片,“微笑天使”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电影,1929年好莱坞顺势举行第一届奥斯卡颁奖礼,1930年初梅兰芳京剧在纽约演出2周,700个座位的百老汇剧场常常爆满,5美元一张的票炒到十五六美元的盛况。

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只要我们有邓波儿,我们的国家就会没事。

”这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在经济大萧条的繁荣作用和独特贡献。

二、文化消费必然带来文化产业发展重大机遇

国家行政学院最近从文化消费、文化产业就业率、文化产业增加值三方面进行的预测性研究说明,从2005年到2020年的15年间,我国人均文化消费需求年均增长率6.7%,文化产业就业总量年增长保持在9.7%,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4%。

我自己坚信,作为一项战略产业,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将日益突出。

今年以来,国内多为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谈到文化产业在经济危机时期的特有作用,其中国家财政部官员载光明日报《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一文中明确指出:

在经济萧条时期,文化娱乐消费会逆市增长。

美国、日本、韩国就是这样过来的。

美国在过去遭遇的7次经济不景气中,有5次电影票房不降反而强烈飙升。

日本从明治维新的军事立国战略、二战到七八十年代的经济立国战略,到二十世纪后期开始转向文化立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就是日本应对随着经济发展之后带来的环境与资源的束缚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真正改善之问题,而进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

如今,日本文化产业在全球许多领域领先,尤其在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行业带来巨大国家效益。

全球播放的动画片中65%出自日本,全球电子游戏市场份额中,90%以上的硬件、50%的软件为日本厂商掌握。

仅仅十余年,日本发展文化产业就给国家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韩国面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认真反思外向型经济带来的国民经济脆弱问题。

当年国家成立“文化产业基金会”、1998年韩国政府提出“文化立国”方针,不再将文化消费当作一般意义上的休闲娱乐,而是作为最重要产业之一,文化产业被韩国确定为21世纪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4年韩国本土电影的票房比重达到62%,对韩国经济产生的效益达到45亿美元,其中在中国产生的效益为33亿美元。

以影视为龙头的韩国文化产业的崛起与发展,形成的巨大“韩流”热潮,不仅拉动本土消费,也带动国际上可观贸易。

三、百年机遇将并举快速发展与调整结构

面对当前经济危机,中国经济不会例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也不会例外。

前期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化投融资、文化产品出口方面,后期可能会影响到文化消费。

需要强调的是,其对文化产业不同门类的影响并不相同,需要区别对待。

如低成本的、基于新技术、性价比较高的文化消费如家庭影院、手机增值服务、网络游戏、动漫等数字娱乐消费因此会有市场上扬。

对文化产业的相关行业的影响有好有坏,有的行业会减少收入如广告涉及、礼品和玩具行业,有的行业则会有所增长。

总体来说文化产业受冲击的程度会比实体性经济小得多,经济危机对于中国文化产业将会带来一个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并举的契机。

一者中国政府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风暴主要拉动措施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

如今,中央采取10大政策、4万亿经济刺激的投资应对措施,将在整个中国产生18万亿的效应。

其次这一次中央投资明显的变化就是政府对民生的投资(1998年没有),在民生中,文化的投资虽然不多,但破天荒的第一次有了。

这些举措会释放出文化投资、文化消费活力,有消费就有文化市场。

二者中国政府采取的扩大投资为主兼顾拉动内需的总体取向,供给型政策对于推动文化产业有积极的作用,兼顾需求就会刺激文化消费,如政府在予以采购后满足低收入阶层文化消费(类似向不发达地区进行财政支持),发展文化产业是机遇大于挑战。

三者经济危机将加速中国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步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因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周期不是一种正相关关系,文化消费也不会简单地与经济危机正相关下降。

在经济衰退时期,人们的心态反而趋于平和,钱相对少了时间则多了,社会的心理需要通过文化消费找到放松、寄托、梦想,奢侈性购物、置业等消费会大量减少,但为了忘却现实中经济危机带来的烦恼,可能愿意花比平日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去追求精神层面多一些的享受,如看看电影、玩电子游戏、听音乐、喝喝茶、休闲聊天、注重养生、近郊旅游等,恰恰有助于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性消费。

社会始终是需要一些文化产品的,关键要适销对路。

再加上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引导资本转向国内市场需求,意味着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但对有的行业如网络业、动漫业就要防止投资过度带来的“泡沫”。

四者经济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不同步性。

从国家总体来看,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结果,从区域经济来说就不一定如此,因为区域的文化产业面对的是全国文化消费市场。

特别是西部地区,先发展文化旅游就很有优势。

青山绿水、风景宜人、文化鲜明的地方会对经济危机中的人们产生一种“降燥稳心、解忧消怨”的亲和力,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这也是近年西部文化旅游越来越热的原因之一,这种势头还将持续。

保护好文化生态、保护好地方文化特色,就是保护好明天的竞争力,就是培育明天的生产力。

五者必须看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国家的经济整体协调发展,是建立在区域经济不对称发展基础上的,全国一个模式、全省一个版本、全市一个思路,过去30年是发展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办企业,这是当年全国省市县不二发展之路,30年后呢?

仍然是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我认为肯定就不协调了。

为什么都要通过农业、工业,再到第三产业、服务业,又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呢?

四、要在文化产业的本土化发展战略着力

单靠基础工业复苏的奇迹不会再出现,时代不同了,产业结构应转向以最终需要为主的产业,这种产业结构重心的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文化产业是最终需要产业中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今天,我们必须要利用文化资源创造新文化,从人的大脑中寻找资源、开辟市场,用人文精神去创造经济奇迹。

在本土化发展上着力,就是为了在拉动内需、增长经济着力,这就需要在投资本土化、题材本土化、人才本土化上着力,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要重视文化产品在内容题材、资金来源、市场消费方面的高度本土化。

韩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本土化的成果证明,具有本土魅力、本土根基、本土优势的产品,才会具有国际竞争力。

韩国的作法有借鉴意义。

本土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本土消费中不会产生“文化折扣”的障碍,在经济危机时期尤其刺激拉动内需十分明显。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只要在本土文化魅力下功夫,就有消费优势。

要克服那种文化产业对经济贡献没有多大关系的认识,文化产业发展会贡献于经济增长,反哺于公益性文化事业。

试想,在钢铁工业、汽车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在农耕社会,怎么能有工业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呢?

不投入,任何行业都不会有经济贡献率。

谁投资谁说了算,外国人投资当然是外国人的发言与利益。

在经济危机时期,就是文化产业迅速崛起、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之中。

此次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必然蔓延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必然从虚拟经济危及实体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在所难免。

五、政府理当积极介入、扶持引导

这是由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决定的,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文化产业属于多领域发展行业。

许多今天的文化产业机构曾是昨日之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产品的初始成本较高,其销售与传播的规模越大成本就会越低,效益就会越大,其效益需要政府扶持才能过充分体现。

再者,文化产业具有跨行业、跨门类、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发展的特点,涉及相关部门比较多。

要考虑建立一种协调机制,把相关政策措施资金整合在一起。

政府牵头协调,部门联合推进、协会搭建平台、市场整合资源,可能更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

二是文化产业是具有绿色GDP意义的行业。

文化产业主要依赖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与智力资源,在不消耗、很少消耗物资资源或能源的条件下,实现大规模的经济产出,拉动经济增长,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绿色GDP之贡献。

创意的质量代表着文化产品的潜在价值,只要有好的创意持续创造需求,就不怕经济危机的发生。

原创性、更具差异性、不可替代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今后的文化消费中会更受市场欢迎。

三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有明显的精神消费。

精神消费可与意识形态属性有关,大到国家利益、民族精神,小到个人情绪都会通过文化消费的潜移默化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时期提供凝聚国民信心、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文艺作品,丰富调整满足人们的不同精神消费,对于消弭焦虑、增强信心、共度时艰很都有不可忽视作用。

如此,政府如果缺乏积极介入与扶持引导就是缺位、失职。

四是文化产业本来就是发展经济、提高国家软实力。

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大、潜力巨大,国内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生产、流通日渐成熟,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的逆势上扬,将带来大量就业机会,有力拉动经济增长。

不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进入国际市场,赢得国际消费者认可,不仅是获得经济价值,也是传播中华民族之文化价值、培育国际间的文化认同,让世界认识中国文化,扩大了国际影响力,这对于提升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具有长期深远的影响。

综上,各级政府、各部门有责任、有义务积极介入、扶持引导。

在税收、融资、土地方面给与优惠待遇,在财政预算大幅度增加文化艺术领域,在政策方面鼓励企业及社会团体赞助。

通过及时而恰当的政策来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

六、我们西部……某些个区域

我认为,根据西部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状况,选择探索从农业经济直接跨跃到服务经济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中是有可能的。

具体到一个市、一个县、一个乡镇,可以根据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情况,把地方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换句话说,找准自己区域在国家、在四川今后若干年发展位置,不要盲目跟风、摒弃官场恶习,以关注民生、为民造福、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为北斗星。

提供各位参考:

坚持灾后重建文化不缺位、区域发展文化不掉队、四位一体(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文化不短板、拉动内需文化做贡献”的发展理念;

注重文化与经济互动、特色与城市辉映、产业与旅游共融、事业与产业互补的共同“富裕”之路;

实施以文化来创意项目、以项目来推进发展、以政策扶持引导招商,把发展战略落实到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工作方法。

当年我们到美国西雅图,方知西雅图只保持波音飞机设计而制造早已迁出。

但见人们在绿草茵茵的草坪上自发的演奏与欢歌,休闲景观处处皆现任人进出。

今日之西雅图已经成为汇聚高智力高科技高创意性的宜居城市。

试想偌大的飞机制造还在当地,能有现在的创意西雅图吗!

真正的远见:

发展紧紧抓住产业的核心爆发力—文化创意。

如今又见“农妇、山泉、有点田”正成为新一代英国人努力实现的田园生存生活生产之梦。

英国人的“上山下乡”,经其专业机构调查结果发现,数百年来从都市迁居乡下的英国人第一次超过从乡下迁往都市。

这对发展中的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

文化休闲体验、文化旅游的消费前景,这可能是永远不衰的文化产业消费门类。

把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将生存生活与生产发展合为一体,就不仅是西部地区之选择,也可能人类大同社会小康生活之必由选择!

 

二00八年冬月初稿

二00九年三月成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