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7755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同步练习.docx

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同步练习

2018-2019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生产部门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A. 农业                                

B. 服务业                                

C. 渔业                                

D. 食品加工业

2.宜昌市农作物的主要熟制是  

A. 一年一熟                  

B. 一年两熟或三熟                  

C.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 一年三熟

3.下面不属于制约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   )

A. 夏季降水多                      B. 冬春降水稀少                      C. 灌溉水源不足                      D. 春旱严重

4.“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栽培技术不同                  

B. 农耕制度不同                  

C. 气候条件不同                  

D. 地形条件不同

5.人活着既要生活又要生产,要想生活更美好,就要加倍地去生产。

但生产还要注意不能破坏环境。

请判断下列人类生产活动正确的是

A. 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B. 用扩大耕地面积的办法来增加粮食产量

C. 依靠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同时采取生态措施,改善环境

D. 人多力量大,因而为了扩大生产,就不能控制人口数量

6.造成南北方地区耕地类型的差别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洋流

7.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熟制)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地形                                     B. 水分                                     C. 热量                                     D. 土壤

8.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是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和甘蔗等农作物的地区是(  )、

A. A地区                               B. B地区                                 C. C地区                                 D. D地区

9.以下有关“基塘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塘生产”不仅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还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B. 针对地势低洼易涝的状况,趋利避害开发了“基塘生产”

C. 为了满足多种经营的需要,开发了“基塘生产”

D. “基塘生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0.某华侨计划投资建设蔗糖厂,从原料来源考虑,选址最合理的一组是(    )。

A. 福建、山东、河北         B. 山西、河南、广东         C. 山西、辽宁、吉林         D. 福建、广东、广西

1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以下生产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是(  )

A. 在华北平原大面积种植油菜                                

B.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种植甜菜

C. 山东半岛区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D. 东南丘陵区适宜大力发展茶叶种植

12.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农业类型﹣东耕西牧                                           

B. 传统民居﹣南平北尖

C. 人口和城市﹣东疏西密                                       

D. 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

13.下图甲、乙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大豆、油菜、甘蔗、棉花)分布图”,则下列经济作物的排序与图中主要分布区一致的是(  )

A. ①油菜 ②大豆 ③棉花 ④甘蔗                      

B. ①大豆 ②油菜 ③甘蔗 ④棉花

C. ①甘蔗 ②大豆 ③棉花 ④油菜                      

D. ①棉花 ②大豆 ③油菜 ④甘蔗

14.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形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渔业                                   

B. 大兴安岭——林业

C. 内蒙古高原——种植业                                       

D. 东北平原——畜牧业

15.甘蔗作为一种重要的糖料作物,它主要产自于(   )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华北平原                       D. 东北平原

二、填空题

16.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如粮食作物呈“________ ”的格局;糖料作物呈明显的“________ ”分布特点;油料生产形成了________ 带和________ 区两大生产区;棉花的生产则形成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大棉区。

17.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牲业、林业、渔业四大部门。

请在下图中A、B、C、D四地合理安排四大部门。

(1)A________ 业     B________ 业    C________ 业     D________ 业

(2)以上安排符合了发展农业要________  的原则。

18.请将下列农作物的主要地区分布填入表中相应位置。

小麦  油菜  甘蔗  甜菜  花生  水稻

地区        农作物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9.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________的分布特点。

20.秦岭以北的植被类型以________为主,秦岭以南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

三、综合题

21.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满足13亿人的温饱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2)在图中找到并描画出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区的界线。

(3)据图中信息,描述我国东、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形状的差异,并简析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

(4)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试对C地区进行农业规划,并说明理由。

22.读我国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地形上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从干湿状况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半湿润地区。

(3)观察上图可知,我国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南________北________”的格局。

(4)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________。

23.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人口增长了,要求生产更多的粮食。

为了满足人口最基本的粮食需求,亚洲的一些国家,一方面在山坡和干旱地带垦荒种粮,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另一方面,在土地上连续耕种,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结果,粮食的产量下降。

然而为了生存,人们又进一步垦殖,形成恶性循环。

(1)阅读材料,把A—F各内容,按因果关系填入下面的框图中。

A.要求粮食生产 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C.粮食产量下降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    E.恶性循环    F.土壤肥力下降

(2)利用下列所给内容,绘制“农业与环境良性发展结构图”

①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 ②发展农业技术 ③粮食需求量得以控制  ④粮食单产提高 ⑤退耕还林、还草  ⑥环境得以改善   ⑦良性循环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第三产业是指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

包括除第一和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行业。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第二产业是传统产业经济理论中对产业划分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指以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产业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2.【答案】B

【解析】【分析】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其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解答】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其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比较记忆即可.

3.【答案】A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冬春季降水少、春旱严重、灌溉水源不足,是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因素。

所以选A。

4.【答案】C

【解析】【分析】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橘的生长,而淮河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度达不到橘的生长条件.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候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5.【答案】C

【解析】

【分析】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舞台”.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如果离开了土地,人们就无法进行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经济活动.

【解答】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一方面必须切实保护耕地,依靠农业科技,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高产田更高产;另一方面要在水土适宜的地区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

故选:

C.

【点评】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6.【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

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

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

故选:

B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7.【答案】B

【解析】【解析】

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类型、农作物有明显差异,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其中,导致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类型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根据题意.故选:

B.

8.【答案】A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A所示的是水田,B所示的是旱地,C所示的是林地,D所示的是草地,其中南方地区的水田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和甘蔗等农作物.故选:

A.

【点评】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9.【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解答】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农业的特色,集中分布在顺德、南海等市.

故选:

B.

【点评】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10.【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糖料作物中,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为最大的甘蔗产区,广东、云南亦生产较多。

甜菜性喜温凉,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根据糖厂接近原料产地的需要,福建、广东、广西最适宜。

【点评】熟练掌握糖料作物的分布地区。

11.【答案】D

【解析】【分析】华北平原地处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主要油料作物是花生;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大面积种植油菜;山东半岛坡度和缓,可以大力发展林果业;东南丘陵降水丰沛,适宜大力发展茶叶种植。

故选:

D

【点评】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12.【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

农业类型﹣东部以耕地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故A符合题意;

在传统民居上,南尖北平,故B不符合题意;

在人口和城市分布上﹣东密西疏;故C不符合题意;

在传统交通工具﹣南船北马,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考查的是我国的地域差异,做此类型题,学生要结合自然环境进行对比记忆。

13.【答案】D

【解析】

【解答】

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油菜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大豆的集中产区在东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江汉平原;对照图分析、比较可以得出,①是棉花,②是大豆,③是油菜,④是甘蔗.

故选:

D.

解析:

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中国大豆的集中产区在东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江汉平原;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

14.【答案】B

【解析】【分析】A、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热量充足,适合种植业生产。

故不符合题意。

B、大兴安岭地形陡峭,山高谷深,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因此在大兴安岭地区发展林业生产,保持水土。

故符合题意。

C、内蒙古高原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热量不足,适合畜牧业生产。

故不符合题意。

D、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15.【答案】A

【解析】【分析】甘蔗是喜温性作物,其要求的年平均温度18℃~30℃,大于10℃的活动积温在6500℃~8000℃的条件下,生长量能随着积温的增加而增加。

中国的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

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甘蔗的主产区,了解甘蔗适宜的生长环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6.【答案】“南稻北麦”;“南甘北甜”;长江油菜;黄淮花生;新疆南部;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解析】【分析】受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作物地区分布呈现地区分布差异。

我国南方水热充足,适宜水稻生长,北方气候适宜小麦生长,故粮食作物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特点;甘蔗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甜菜广泛种植于温带和寒温带地区,根据气候差异,我国南方适宜甘蔗生长,北方适宜甜菜生长,故糖料呈现“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不同,形成了油料作物分布的特点:

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带;棉花生产则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填空,巩固我国主要粮食、糖料、油料作物以及棉花的主要分布地区。

理解自然环境与农作物之间的重要联系。

17.【答案】林;畜牧;种植;渔;因地制宜

【解析】【分析】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

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牲业、林业、渔业四大部门。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叫宜林则林;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叫宜粮则粮;河网密布,河湖众多,适宜发展渔业,叫宜渔则渔;降水较少,牧草良好的地方发展牧业,叫宜牧则牧。

(1)结合图示得知:

A是林业;B是畜牧业;C是种植业;D是渔业;

(2)农业的发展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农业的影响因素。

18.【答案】小麦;花生;甜菜;水稻;油菜;甘蔗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作物类型不同,该线以北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是小麦、花生、甜菜,该线以南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是水稻、油菜、甘蔗。

故答案为:

地区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小麦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稻

油菜

甘蔗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是小麦、花生、甜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是水稻、油菜、甘蔗。

本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作物类型,比较记忆即可,较简单。

19.【答案】南稻北麦

【解析】【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差异很大,由于我国东部平原多,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所以东部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半湿润地区,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秦岭—淮河以南属于湿润地区,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种植水稻。

20.【答案】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水田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封冻状况

封冻

不封冻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植被类型

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茶叶、油桐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故答案为: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水田。

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三、综合题

21.【答案】

(1)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2)界线大体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描画略。

(3)东部呈片状分布,西部呈条带状分布,西部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冰雪融水的山麓地带和绿洲地区。

(4)C处可以发展畜牧业,因为这里是高寒牧场(或四大牧场之一);还可以发展河谷农业,因为河谷地带水热条件较好。

【解析】【分析】

(1)南方地区以水田耕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主食以米饭为主,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2)400mm等降水量线应该是沿大兴安岭西坡——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一线,中段大致与我国古长城一线吻合,是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3)东部距离海洋近,地势平坦降雨量适中,阳光热量充足,年平均气温较西部高,所以农产品主要就是大米、小麦;西部多高山,为内陆地区,年降雨量偏少光热条件差,年平均气温较低。

这样的环境就决定了主要作物比较单一为玉米。

(4)C处发展畜牧业,因为这里是中国四大牧场之一;因为河谷地带水热条件较好,可以发展河谷农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的相关内容。

掌握农业类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注意因地制宜就容易做出解答。

22.【答案】

(1)平原、盆地

(2)湿润

(3)稻;麦

(4)袁隆平

【解析】【分析】

(1)从图中看出,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地区;

(2)从图中看出,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3)观察上图可知,我国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4)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袁隆平。

故答案为:

(1)平原、盆地;

(2)湿润;(3)稻;麦;(4)袁隆平。

【点评】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

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

与世界林地面积所占比重(27%左右)相比,我国林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小。

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却承受着养活世界21%的人口的沉重负担。

我国现有的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多,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就更少了。

本题考查我国南北的地理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