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8312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24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docx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

宁波市

“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初稿)

 

 

宁波市水利局

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年4月

宁波市“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审定:

校核:

严文武史俊伟

主编:

金德钢孙春奇

参加人员:

杨成刚孙春奇任加锐

张芳邹长国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基本情况2

1.1自然地理概况2

1.1.1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2

1.1.2气候条件2

1.1.3河流海岸3

1.2社会经济概况5

1.2.1社会经济现状5

1.2.2人口及城市化进程6

1.2.3经济发展趋势6

1.3水资源及供需态势分析6

1.3.1水资源概况6

1.3.2需水要求7

1.3.3供需分析9

1.3.4解决缺水问题的途径10

1.4水污染状况及态势14

1.4.1水污染状况14

1.4.2水污染变化态势15

1.4.3水污染防治与节水15

第二章现状用水水平与节水潜力分析16

2.1用水现状16

2.1.1用水变化历程16

2.1.2农业用水现状21

2.1.3工业用水现状22

2.1.4生活用水现状23

2.2节水潜力分析23

2.2.1用水总体效率分析23

2.2.2农业用水效率与节水潜力23

2.2.3工业用水效率与节水潜力24

2.2.4生活用水效率与节水潜力25

2.3节水工作存在的问题25

第三章规划原则与目标27

3.1指导思想27

3.2基本原则27

3.3规划任务与方针28

3.3.1规划任务28

3.3.2规划方针28

3.3规划范围与水平年29

3.3.1规划范围29

3.3.2规划水平年29

3.4规划目标29

3.4.1总体目标29

3.4.2分类目标29

3.5规划依据30

第四章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与布局31

4.1农业节水31

4.1.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31

4.1.2节水方案与措施31

4.1.3“十一五”重点工程及投资估算34

4.2工业节水37

4.2.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37

4.2.2节水方案与措施38

4.2.3“十一五”重点工程及其投资估算40

4.3生活节水41

4.3.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41

4.3.2节水方案与措施41

4.2.3“十一五”重点工程及其投资估算42

4.4第三产业42

4.4.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42

4.4.2节水方案与措施42

4.1.3“十一五”重点工程及其投资估算42

第五章非传统水资源利用43

5.1再生水回用43

5.2海水(微咸水)利用45

5.3雨水集蓄利用46

第六章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48

6.1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48

6.2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49

6.3健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49

6.4建立健全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50

6.5建立用水计量与统计制度50

第七章保障措施53

7.1组织保障53

7.2技术保障53

7.3投入保障53

7.4基础设施前期研究53

第八章实施效果评价55

8.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55

8.2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55

8.3改善生态环境55

附表和附图

附表1

附图

前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为转变我国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应对我国新一轮经济社会快速增长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矛盾日益显现,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我市水资源管理的战略性任务。

建设节水型社会不仅是水利部门,也是全社会坚持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节约保护水资源基本国策的战略措施,是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大力全面推行实施。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根据省发改委厅、水利厅《关于编制浙江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通知》(浙发改地区〔2005〕1192号)的要求,决定组织编制《宁波市“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根据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和技术要求,在开发大量调查研究、系统分析、广泛听取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本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

本规划是今后指导、保障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科学、系统、有序地开展的依据。

第一章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1.1.1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宁波市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浙江宁绍平原东端。

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

地形上处在天台山脉及其支脉四明山向东北方向倾没入海的地段,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境内500米以上的中、低山占陆域面积的6.3%,50米以上的高、低丘陵占40.8%,50米以下的平原占52.9%。

最高的山峰为余姚市四明山镇的青虎湾岗,海拔979米,其次为奉化市溪口镇的黄泥浆岗,海拔978米。

1.1.2气候条件

宁波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一)气象要素

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最多月为8月265小时左右,最少月2月不到200小时。

多年平均气温在16.1℃~16.5℃,最热月7月为27.5℃~28.2℃,最冷月1月为3.9℃~4.9℃,冬、夏季长,春、秋季短。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517.1mm,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年初、年末6个月的降水量仅占年雨量的29.8%,而4~9月则占全年降水量的70.2%。

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平衡,山区大于平原,西南大于东北。

风向季度变化明显,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东南风。

风速沿海大于内陆,多年平均风速3~5.6m/s,最大风速出现在台风期。

(二)主要灾害性天气

我市主要灾害性天气为伏秋干旱,暴雨洪涝,台风暴潮。

干旱:

干旱多发生在7、8月份,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所形成,正值用水高峰时期,对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水威胁严重。

如1967、1971年分别旱132天和73天,造成农业减产、工业停产、生活用水紧张。

2003年,我市遭遇了建国以来罕见的高温、干旱,造成水库蓄水严重不足,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发生困难。

暴雨洪涝:

暴雨多发生在梅雨季节和台风季。

梅暴雨分布面广、历时长,但强度不大,除部分低洼地区外,威胁不大。

台风暴雨分布面小、历时短、量多、强度大,特别是在9月份常与南下的冷空气交会,往往造成持续特大暴雨。

台风暴潮:

本市海岸线长,台风暴潮威胁频繁、严重。

台风登陆或紧靠沿海北上,岸边海面潮位上升,特别是遇到大潮汛,如果台风增水过程的峰值与天文高潮相遇,就会出现沿海潮位迅猛高涨而造成咸潮倒灌;同时由于岸前水深加大,强大的拍岸浪的破坏力往往使海塘受损溃决;台风暴潮还往往使江河下泄洪水受到顶托而不易排出,致使受淹范围向纵深发展,加重受淹损失。

1.1.3河流海岸

(一)河流

宁波水系由甬江流域和象山港、三门湾地区独流入海水系组成。

主要河流有甬江、大嵩江、白溪、凫溪等。

1、甬江流域:

甬江由姚江、奉化江两大支流及其干流河段组成,流域面积4518km2。

姚江:

姚江发源于四明山夏家岭东北眠岗山,西北流经梁弄镇入四明湖水库(水库控制集水面积103.1km2),出四明湖水库至新江口与通明江汇合,再经余姚、丈亭,曲折行至湾头,建有姚江大闸,出闸后行3.3km与奉化江汇于宁波市区三江口后注入甬江。

自源头至三江口全长107.4km,流域面积1934km2。

姚江为平原性河流,比降平缓,沿江两岸地势低平,高程仅为1.13~2.13m,出口段建有净孔径118.8m的姚江大闸以堵咸蓄淡,闸内为内河。

奉化江: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东北麓的秀尖山,干流长93.1km,流域面积2223km2。

奉化江有剡江、县江、东江和鄞江四大支流,其中剡江是主流,自源头至方桥以下900m的三江口,长66.7km,萧王庙以上流域面积445km2,上游建有亭下水库,控制集水面积176km2;县江主流长69.5km,大桥镇以上流域面积219km2,上游建有横山水库,控制集水面积150.8km2;东江主流长41.7km,尚桥头以上流域面积116.1km2;鄞江主流长69.4km,它山堰以上称樟溪,流域面积348km2,上游大皎溪、小皎溪汇合处建有皎口水库,控制集水面积259km2。

甬江干流:

甬江干流指姚江、奉化江汇合于宁波市区的三江口后至镇海游山外出口段,全长25.6km,流域面积361km2,为宁波市主要航道及姚江、奉化江主要出海通道。

甬江、奉化江为感潮河流,潮流可上溯至鄞江、萧镇、西坞等地。

河口镇海站历年平均潮位为2.12m,历年平均潮差1.74m,历史最高潮位5.22m(吴淞高程,1997年8月18日),最低潮位-0.2m(1952年1月26日)。

2、象山港、三门湾区:

象山港沿岸入港的大小溪流有95条,均源短流急。

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仅鄞州的大嵩江和宁海的凫溪。

大嵩江发源于梅岭牛泥塘岗,主流长35.4km,流域面积164km2,上游建有梅溪水库,控制集水面积40km2,出海口建有大嵩闸,阻咸蓄淡。

凫溪发源于第一尖,主流长28km,流域面积183km2,下游建有杨梅岭水库。

三门湾北岸入海的较大溪流有16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仅青溪、白溪两条。

白溪发源于天台华顶山学堂岗,主流长66.5km,流域面积627km2,于白乔港入海,上游建有白溪水库,控制集水面积254km2。

青溪发源于天台苍山,主流长40km,流域面积164km2,于旗门港入海。

(二)海岸

全市海岸线总长1402km,其中陆域海岸线790km,岛屿海岸线612km。

陆域岸线大致可以分为杭州湾南岸海岸西段、杭州湾南岸海岸东段、象山港周缘海岸、三门湾北缘海岸四个岸段。

1.2社会经济概况

1.2.1社会经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已逐步发展成为百业振兴、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长三角南翼的重要城市。

据统计,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158亿元,财政总收入28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18元,港口货物吞吐量2.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00.5万标箱,增长44.4%,增幅继续保持大陆主要港口第一。

(一)农业

2004年,全市耕地总面积为316.6万亩,人均耕地0.575亩。

全市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08.2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19.47万亩,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经济作物的比例调整到43:

57,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二)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2004年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08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6.7亿元。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传统产业调整和改造初见成效,支柱行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

(三)港口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港发展迅速。

目前,港口的通过能力和货物吞吐量均已超过亿吨,现有集装箱班轮航线110条,月航班480班。

全球排名前20位的航运公司均已登陆宁波港。

2004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00.5万标箱。

1.2.2人口及城市化进程

按照《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2010年市域常住人口730万,中心城实际居住人口200万,城市化水平64%;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810万,中心城实际居住人口250万,城市化水平70%以上。

1.2.3经济发展趋势

按照《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要求,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和社会事业各方面的主要指标分别达到和超过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相关预测,参照我市“初步”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骤,对比现代化主要指标的标准值,到2010年、2020年的三次产业比例分别为3.5:

53.5:

43、2.5:

48.3:

49.2,并由此推算出工业增加值,见表1。

表1宁波市GDP和工业增加值发展趋势

年份

2004年

2010年

2020年

人口(万人)

550.9

730

810

GDP(亿元)

2158

4300

>9000

人均GDP(万元)

3.92

6.03

>11.11

工业增加值(亿元)

1086.7

2279

>4347

1.3水资源及供需态势分析

1.3.1水资源概况

宁波市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500mm左右,其中4~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0%。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5.3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3.36亿m3,潜水蒸发量为1.95亿m3。

全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260m3,远低于全省平均2123m3的水平。

水资源总量分布不均,西部大于东部,山区大于平原。

到2004年止,全市建有亭下、皎口、横山、四明湖和白溪等5座大型水库、21座中型水库、377座小型水库,合计兴利库容11.07亿m3;河网总容积2.67亿m3,低水位以上有效库容1.63亿m3,总计水库、河网兴利库容12.7亿m3。

通过调节后,宁波市现状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约为21亿m3/年。

1.3.2需水要求

(一)生活需水

生活需水量取决于用水人口、用水定额和供水损耗等因素,预测宁波市生活需水量2010年为6.0亿m3、2020年为7.78亿m3、2030年为8.94亿m3。

表3-3宁波市生活需水量预测成果表(单位:

亿m3)

项目

市区

余姚市

慈溪市

奉化市

宁海县

象山县

合计

2010年

城镇

2.86

0.52

0.56

0.25

0.25

0.23

4.68

农村

0.41

0.23

0.25

0.15

0.15

0.13

1.32

小计

3.27

0.75

0.81

0.40

0.40

0.36

6.00

2020年

城镇

3.62

0.73

0.91

0.39

0.39

0.36

6.40

农村

0.42

0.25

0.25

0.16

0.16

0.14

1.38

小计

4.04

0.98

1.16

0.55

0.55

0.50

7.78

(二)工业需水

工业需水采用一般工业用水与生活需水相关再加大工业单列法进行预测,并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法进行校核。

预测宁波市工业需水量2010年为8.14亿m3、2020年为11.77亿m3、2030年为11.77亿m3。

表3-4宁波市工业需水量预测成果表(单位:

亿m3)

水平年

市区

余姚市

慈溪市

奉化市

宁海县

象山县

合计

2010年

5.61

0.63

0.68

0.33

0.47

0.42

8.14

2020年

7.30

1.02

1.19

0.56

0.90

0.80

11.77

(三)农业需水

根据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发展预测结果和相应的需水定额,分别预测其不同水平年的需水量。

预测宁波市农业需水量(P=90%条件下)2010年为9.19亿m3、2020年为7.98亿m3、2030年为7.11亿m3。

表3-5宁波市农业需水量预测成果表(单位:

亿m3)

水平年

保证率

市区

余姚市

慈溪市

奉化市

宁海县

象山县

合计

2010年

50%

2.2

1.28

1.16

0.7

0.63

0.61

6.58

75%

2.64

1.51

1.46

0.84

0.73

0.73

7.91

90%

3.05

1.78

1.68

0.97

0.85

0.86

9.19

2020年

50%

1.92

1.13

1.02

0.62

0.56

0.54

5.79

75%

2.26

1.31

1.25

0.74

0.64

0.64

6.84

90%

2.62

1.54

1.48

0.85

0.74

0.75

7.98

(四)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包括河道内(娱乐、鱼类和景观的需水量)与河道外(城乡的净化、绿化及公园湖泊等需水量)生态环境需水量。

预测宁波市生态环境需水量(P=75%条件下)2010年为2.21亿m3、2020年为2.9亿m3、2030年为3.24亿m3。

表3-6宁波市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成果表(单位:

亿m3)

水平年

保证率

市区

余姚市

慈溪市

奉化市

宁海县

象山县

全市

2010年

50%

1.11

0.27

0.27

0.14

0.15

0.14

2.07

75%

1.15

0.29

0.30

0.16

0.16

0.15

2.21

2020年

50%

1.46

0.34

0.37

0.19

0.22

0.20

2.79

75%

1.50

0.36

0.40

0.20

0.23

0.21

2.90

(五)总需水量

宁波市总需水量(P=90%条件下)2010年为25.67亿m3、2020年为30.61亿m3。

宁波市各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的总需水量情况见表3-7。

表3-7宁波市各水平年需水量预测成果表(单位:

亿m3)

分区

名称

水平年

保证率(%)

生活需水

生产需水

生态环境需水

合计

工业需水

农业需水

2010年

50

6.00

8.14

6.58

2.08

22.8

75

7.91

2.21

24.26

90

9.19

2.34

25.67

95

10.40

2.44

26.98

2020年

50

7.78

11.77

5.79

2.81

28.15

75

6.84

2.93

29.32

90

7.98

3.08

30.61

95

9.11

3.20

31.86

1.3.3供需分析

根据《宁波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在现状工程条件下,供水量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全市在现有水源工程条件下,2010年如遇P=90%的枯水年份,将缺水4.52亿m3,其中城市供水区优质水缺0.81亿m3、一般水缺0.92亿m3;余姚市优质水可满足需要,但一般水缺0.47亿m3;慈溪市优质水缺0.55亿m3、一般水缺1.22亿m3;宁海县优质水缺0.1亿m3、一般水缺0.11亿m3;象山县优质水尚不缺,但一般水缺0.34亿m3。

2020年如遇P=90%的枯水年份,全市将缺水9.19亿m3,其中城市供水区优质水缺1.57亿m3、一般水缺2.84亿m3;余姚市优质水缺0.22亿m3,一般水缺0.68亿m3;慈溪市优质水缺0.62亿m3、一般水缺1.93亿m3;宁海县优质水缺0.1亿m3,一般水缺0.45亿m3;象山县优质水缺0.21亿m3,一般水缺0.57亿m3。

因此,必须在近期和远期建设一批水源工程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1.3.4解决缺水问题的途径

为缓解宁波缺水情况,通过新增水源规划工程和境外引水工程来减轻城市缺水的压力。

一、境内新增水源工程

(一)城市供水区

1、白溪水库引水工程

白溪水库位于宁海白溪干流的中游,距宁波市区105k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54km2,流域内植被良好,森林茂盛,人烟稀少,水质很好,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2.81亿m3。

水库总库容1.684亿m3,兴利库容1.35亿m3,电站装机容量1.8万kw。

白溪水库是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等效益的国家大

(二)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

白溪水库引水工程是引取白溪水库电站的尾水,解决宁波市城市和大工业缺水的一项供水工程,设计引水能力为60万m3/d,年引水量1.73亿m3。

白溪水库引水工程总长106km,其中隧洞98km,管道8km,计划2005年底建成。

2、周公宅水库

周公宅水库位于鄞州区章水镇周公宅村,皎口水库上游,距宁波市区51k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32km2,流域内植被良好,林木茂盛,水质良好。

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1.47亿m3,总库容1.118亿m3,兴利库容0.957亿m3,电站装机容量1.26万kw。

周公宅水库是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的国家大

(二)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建成后,与下游皎口水库形成梯级,通过联合调度,在P=95%特枯年份,可增加向宁波市区提供9490万m3的优质原水,合计可提供水量50万m3/d;同时使下游鄞江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此外每年还可提供调峰电量3372万kw·h。

3、溪下水库:

位于鄞州区横街镇溪下村,距宁波市约20km,是一座以向鄞西城镇供水为主的中型水库,集雨面积29.9km2,总库容2838万m3,在P=95%特枯年份年可供水量2197万m3,工程总投资2.52亿元。

4、葛岙水库:

位于奉化市尚田镇,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的综合利用中型水库,集雨面积38.5km2,规划总库容3550万m3,年可供水量为2600万m3,工程总投资约3.54亿元。

此项工程的建设将解决奉化市东部地区中远期发展的供水缺口,同时,水库的建设对东江防洪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根据城市供水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对规划的重要水源工程安排是:

除正在实施建设的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周公宅水库和溪下水库,“十一五”期间建设葛岙水库,2010年后动工建设大嵩地区的亭溪水库。

对芦王水库和许江岸水库的坝址及库区,要予以保留和保护。

(二)余慈区

1、双溪口水库

双溪口水库位于余姚市大隐镇章山村,距宁波市区约20km,是一座以城镇供水为主的中型水库。

水库集雨面积40.01km2,总库容3398万m3,其中兴利库容2831万m3,年可供水量为3370万m3,供水对象主要为余姚市。

工程总投资约4.11亿元,计划2010年前建成供水。

2、扩建向家弄水库

向家弄水库位于余姚市梁辉镇,集雨面积15.7km2,现状总库容为630万m3。

规划拟扩建向家弄水库,扩建后总库容达到1200万m3,可向余姚市年供水1000万m3,工程总投资约1.3亿元。

3、西岙水库

西岙水库位于余姚市陆埠镇,集水面积17.7km2(另有引水面积22.6km2),规划总库容2430万m3,其中兴利库容2000万m3,建成后可向余姚市年供水2000万m3,工程总投资约3.2亿元。

根据发展实际,对规划的重要水源工程安排是:

2005年后扩建向家弄水库,2010年前建成双溪口水库,2010年后建设西岙水库。

由于慈溪市缺水严重,单从其本身无法解决其缺水问题,只有利用境外引水工程,才能使其水资源供需达到平衡,同时必须兴建相应的调蓄水库。

(三)象山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