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592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5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docx

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

2011届高考复习第14讲《文言文阅读(传记类)》考点精析教学案

考纲解读

传记类阅读是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在2006年以前基本上是独霸高考文言文试题选材,此后,古代散文、小品文甚至古小说异军突起,但传记类的“浅易”和取材广泛的特点,使得它仍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考生阅读传记类的文章,要注意古代史传文叙事、写人的特点,还要注意高考试题往往对原文有删节的特点。

 

考点分析

1.从表达方式来说,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

2.从运用的词语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

3.从句式上说,主要运用常见的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等,极少出现非常见的文言句式;

4.从内容上说,与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

因此高考所选择的古代文语段几乎全是史传文的语段。

这样的语段,一般高中毕业生阅读是不太困难的。

 

真题验证

(10年全国卷Ⅰ)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

“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

“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

“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

“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

”或劝脱脱曰:

“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

“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

“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报:

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宠:

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祈:

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法:

效仿。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⑥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B.①③⑥

C.②③④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

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

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

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

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答案:

B

解析:

宠:

以……为宠,把……作为宠信。

考点定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答案:

B

解析:

②是一个比喻;④是编修《元史》,文采好;⑤劝说梁王归顺的话。

考点定位:

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答案】D

【解析】他先是晓谕梁王,迅速归顺,不然朝廷的征讨很快到来,又对梁王说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答案】

(1)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

(2)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

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

【解析】

(1)注意“会”“遗”“必”“胁王以危言(状语后置)”的翻译。

(2)注意“既”“讫”“实”“馀烬”“敢与日月争明”的翻译。

文言文翻译要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找准得分点:

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偏义复词;保持译句流畅通顺让,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年全国卷Ⅱ)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

祖志忠,讨王都战没。

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

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

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

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

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

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

“临难无苟免。

”遂决战。

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

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

继英等谢曰:

“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

”因悲涕伏地不能起。

上恻然曰:

“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

”顾谓左右曰:

“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

”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

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

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

“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再遇阵没及:

趁着。

B.寻知代州。

移深州寻:

不久。

C.会暮,约诘朝合战会:

适逢。

D.援不至,遂没焉遂:

于是。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B.①③⑥

C.②④⑥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

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

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

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

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

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

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11.把(选择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译文: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

“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译文:

答案:

8、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故选A。

9、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

①说康保裔筛选精兵出征,②说身边人劝康保裔逃跑,⑥是说张凝、李重贵作战的情形。

故选D。

10、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在康保裔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率领军队策应他,没有与他共同抗敌。

故选D。

11、

(1)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几个重点词语:

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

故译为:

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2)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几个重点词语:

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

故译为:

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

“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10年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

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

未冠,以词业称。

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

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

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

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

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

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

时寇党尚有伏岩彀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

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

道曰:

“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

其党岂无诖误邪?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①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

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

或识之曰:

“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

”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天禧元年,知虢州。

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

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②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

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

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

“此当分赡孤遗。

”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

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

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

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

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

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

道为赎之,嫁士族。

搢绅服其履行。

好学,嗜弈棋。

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

享年六十四。

[注]①间关:

辗转。

②逋负:

拖欠税赋。

(节选自《宋史•查道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鳜尺许以馈馈:

进献

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治:

追究

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第:

住宅

D.贫甚,质女婢于人质:

人质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查道对亲友“孝义”与对老百姓“仁厚”的一组是()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

A.B.

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道不候报,出官癝米赈之

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所得周给。

亲族哀钱三万遗之

C.D.

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查道小时候性格沉稳,不苟言笑,喜欢写字作文,后来以词业著称。

好学,喜欢弈棋。

因奉养母亲竭尽孝道而闻名当世。

B.查道举进士高第,得道寇准的赏识。

知果州时候,尚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伏岩谷依险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们归顺为农。

知虢州时,遇蝗灾,查道千方百计赈灾,救活了一万多人。

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罚;老百姓拖欠税赋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待废弃孤露者,尤其优厚。

D.查道对亲族朋友有情有义。

居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之茕独者;倾其所有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却极为节俭。

11、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

(3分)

子厚前时少年,用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予时也。

(取材于韩愈《柳予厚墓志铭》)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3分)

②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

(4分)

答案:

8、【答案】:

D质:

典当、抵押或译为:

把……抵押给,是名词活用动词。

9、【答案】:

B(A对亲之孝\使两川者所为;C都是对亲友仗义疏财\乐于相助;D亲族对查道的资助\不偷取他人佳枣)

10、【答案】:

C(“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有错,应是“有人冒犯自己也不会计较”,古代“犯人”一般是“囚”字,“犯”并非是“犯人”,而是“冒犯”,有成语“有犯不较”作证,加上前边有“道性淳厚”,说明其非常厚道。

此处属望文生义,话说回来,如果C项正确,那么查道就是没有原则的昏官了,这与整个文段内容有矛盾,聪明的学生应该会想到这个问题,这正说明了此题有极高的区分度)

11、

(1)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2)【参考译文】:

(查道)于是不穿官服独自骑马带几名仆人,连短刀也不拿,辗转山林沟壑百来里,径直奔向贼寇的住地。

(10年陕西卷)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花云,怀远人。

貌伟而黑,骁勇绝伦。

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

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

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贼惊曰:

“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兵至,遂克滁州。

太祖渡江,云先济。

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

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

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

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

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

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

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

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

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

“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

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

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

“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

”云被执,郜赴水死。

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

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

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逾年达太祖所。

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

“将种也。

”赐儿名炜。

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

溃败的军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杖:

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翼:

保护

C.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趣:

归顺

D.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徇:

掠取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

①拔剑跃马冲阵而进②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④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⑥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⑥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

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B.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

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

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

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10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贺兰祥字盛乐。

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

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

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

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

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

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

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年十七,解褐②奉朝请,加威烈将军。

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

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

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

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

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

又攻回洛城,拔之。

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

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

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

远近蛮夷,莫不款附。

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时盛夏亢阳,样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今日:

“此岂仁者之为政耶!

”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

是岁,大有年。

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

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

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③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絺绤④之属及经史赠之。

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

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十六年,拜大将军。

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

功用既毕,民获其利。

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

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主事,护皆与祥参谋。

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

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

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

抚安西土,振旅而还。

进封凉国公。

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

谥曰景。

(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注]①尚:

指娶公主为妻。

②解褐:

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③詧(chá):

人名。

④絺绤(chīxì):

葛布的统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家:

定居

B.远近蛮夷,莫不款附款:

款待

C.是岁,大有年年:

收成

D.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总:

统领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3分)

①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②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③乃谓守令曰:

“此岂仁者之为政耶!

”④命所在收葬之

⑤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B.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

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督的钦敬。

D.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D项的“款”在中学文言文中是个不常见的多义词,而且在高考常见的120个实词中也没有这个词(包括家、年、总在120实词中均没有)。

命题者可能是想考学生的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意思,考有些学生好犯以今律古的毛病。

“款”的意项有“诚恳、器物上刻的字和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式样、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经费、敲打、至、留、缓慢”等义项,本题考查“款”的本义“诚心、真诚、诚恳”义。

由于语境不难,大多数学生还是能推断出该词的意思的。

5、【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中限定筛选范围短语(“全部”),明确筛选的方向,再确定筛选的信息点是“惠民业绩”。

然后推敲个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要求相符合。

其中②是其“巡境内,观得失”的调研活动,与“惠民”无关。

③句式说为官者的要求和对下级官员的批评,属于“惠民语言”不属于“惠民业绩”⑤是说他“清素”的性格。

6、【试题答案】A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此题四个选项分别概括原文语段的某个要点,考试需对照选项与原文,概括分析比较,找出概括不准确的的地方得出答案。

此类试题常错在个别词句的理解上。

A项中“教自己”,不准确。

原文是太祖多方请儒生教贺兰祥学习诗书经传等在内的典籍。

7、【试题答案】

(1)、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

(2)、到这次重新往来,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

(3)、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

(1)、关键字:

“初”刚刚之意;“致”送达之意;

(2)、关键字:

“是”代词,此次;“安“意动词,感到心安;

(3)、关键字:

“通好”是互通友好之意;“行李”指使者。

【参考译文】

贺兰祥字盛乐。

他的祖先和北魏一同兴起,其后代有凭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镇守武川的。

最终就在那里安家。

贺兰祥的父亲贺兰初真,年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