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3409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

高考语文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做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客谢之。

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

朗曰:

“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

”监试者异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

朗谓邵曰:

“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

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切为郡内忧之。

”邵不从。

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抄。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

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卓,卓谓朗曰:

“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

”朗因曰:

“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

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

愿明公监观往事,少加三思,即荣名并于日月,伊、周不足侔也。

”卓曰:

“吾亦悟之,卿言有意!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到谓父老曰:

“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

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

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

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

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

”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

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荧阳及河内。

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

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

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解业。

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节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

几:

怎么

B.此朗之所以于邑邑:

同“悒”,愁闷不安。

也。

C.伊、周不足侔也。

侔:

相等,齐

D.不为衰世解业。

解:

消除,解除懈怠,松弛

1.D.解:

懈怠,松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势必停于此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B.民人死者且半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C.将家属俱与朗往焉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不为衰世解业如姬为公子泣

2.A.指示代词,表示远指,那。

(B副词,将/副词,暂且,姑且;C兼词,于彼,到那里/语气助词,不译;D介词,表原因,因为/介词,对,向)

3.以下各项,全都能够体现司马朗有远见的一项是

①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②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③即荣名并于日月,伊、周不足侔也④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⑤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⑥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

A.①②④⑥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④⑤⑥

3.D.(②句主语为朗父;③为司马朗求得脱身的违心奉承之词。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朗小时候就善于应答,表现出不于同一般少年的敏捷与机智,这种才能在被董卓诘问时有一次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最终使自己及家人脱离危险。

B.对冀州刺史李邵移家避难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一是因为移家于温不能真正避开灾难,二是因为李邵的离开会引起当地居民的骚乱,但他的劝阻并未起作用。

C.司马朗认为,如果董卓能够清除众多的恶人,广泛推举贤能的人才,观察往事,略加考虑,就能取得盖世的功业。

董卓被他的忠心和诚意打动,最终放了他。

D.司马朗回到家乡,发现家乡也不是可以安居的地方,并建议乡亲们跟他一起举家迁到黎阳去,但父老们留恋故土,很少跟着司马朗迁走的,后来家乡民众死伤近半。

4.C.(司马朗并不是真正认为董卓可以取得盖世功业,有“朗知卓必亡”为证;“董卓被他的忠心和诚意打动,最终放了他”属无中生有。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

(2)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切为郡内忧之。

(3)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5.

(1)我虽然年幼,却没有希望高攀的习性,少报年龄来求得早有成就,这不是我立志要做的事。

(2)现在敌寇还没有到来您就先迁走,依傍山地的各县百姓必定发生骚乱,这样就会动摇民心而成为违法乱纪的根源,我私下为郡内百姓的安危感到担忧。

(3)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

参考译文: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地人。

九岁时,有人直接叫他父亲的名字,司马朗说:

“轻慢别人父母的人,也就是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

”这个客人就向他道歉。

他十二岁时,通过通经考试成为童子郎,监考的人因为司马朗身体健壮高大,怀疑他隐瞒了年龄,就讯问他。

我的父族和母族,历代人都长得个头高大,我虽然年幼,却没有希望高攀的习性,少报年龄来求得早有成就,这不是我立志要做的事。

监考的人对他的话感到惊讶。

后来关东的军队起事,原冀州刺史李邵家住在野王,靠近山势险要的地方,他打算迁居到温地。

司马朗对李邵说:

“唇齿相依的比喻难道只是指虞国和虢国吗?

温和野王两地也正是这样;现在您离开那里而居住到这里,只是躲避早上灭亡的时刻,却保不住晚上灭亡罢了。

况且您是郡国百姓中享有名望的人,现在敌寇还没有到来您就先迁走,依傍山地的各县百姓必定发生骚乱,这样就会动摇民心而成为违法乱纪的根源,我私下为郡内百姓的安危感到担忧。

”李邵没有听从他的劝告。

沿山一带的百姓果然发生骚乱,他们向内迁徙,有的还进行抢劫。

这时董卓迁移天子改都长安,董卓仍留在洛阳。

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担任治书御史,应当向西迁移,因为天下各地纷乱如云,就派司马朗带着家属返回本县。

有人告发司马朗打算逃跑,把他抓起来送到董卓那里,董卓对司马朗说:

“你和我死去的儿子同岁,怎么这样辜负我!

”司马朗于是就说:

“您凭借高出世俗的美德,恰逢天下遭遇灾难的机会,清除众多的恶人,广泛推举贤能的人才,这确实是出于您的虚心思虑,(这样下去)将会出现大治的局面。

您的威势和德行以至于隆盛,您的功勋和业绩以至于显著,然而战争灾难一天天兴起,各州郡纷乱不安,郊野四境之内,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他们抛弃了住房财产,到处流浪逃窜,虽然四面的关口设卡制止,对逃亡的人加重刑罚惩治,但仍然不能禁绝止息,这就是我忧愁不安的原因。

希望明公能观察往事,略加考虑,这样您荣耀的名字就能和日月同辉共存,即使是伊尹、周公也不足以和您相比。

”董卓说:

“我也明白这些,你说的是你自己的心意!

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

他回到故乡后对父老们说:

“董卓犯上作乱,被天下人仇恨,这正是忠臣义士发奋有为的时候。

我们郡和京城境界相连,洛阳城东面有成皋,北面毗连黄河,天下兴起义兵的人们如果不能前进,那情势必然使他们停留在这里。

这里是军队四分五裂交战争夺的地方,很难使自己安居下去,不如趁现在道路还可以通行,带领整个宗室向东迁往黎阳。

黎阳有军营,赵威孙过去同我们乡里结为婚姻,担任监营谒者,统领军队,足可以做我们的首领。

如果以后有变化,再慢慢观望也不晚。

”父老们留恋故土,没有跟着司马朗迁走的,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眷一起和司马朗迁往黎阳。

几个月后,关东各州郡起兵,聚众几十万人,都集结在荥阳、河内一带。

将领们不能统一行动,放纵士兵抢掠,百姓被杀死的近一半。

过了很久,关东的兵散去,太祖和吕布在濮阳一带相互对峙,司马朗才带着家人回到温地。

这一年发生大饥荒,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司马朗收留抚恤宗族里的人,教育自己的弟弟们,不因为是衰乱时期就放松学业。

建安二十二年,因患病去世,当时四十七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做题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

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

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

诩曰:

“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

”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

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

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

卓败,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

诩曰: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

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众以为然。

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

“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

”固辞不受。

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

诩说绣与刘表连和。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

诩谓绣曰:

“不可追也,追必败。

”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

诩谓绣曰:

“促更追之,更战必胜。

”绣谢曰:

“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今已败,奈何复追?

”诩曰:

“兵势有变,亟往必利。

”锈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

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

“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

”绣惊惧曰:

“何至于此!

”窃谓诩曰:

“若此,当何归?

”诩曰:

“不如从曹公。

”绣曰:

“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

”诩曰:

“此乃所以宜从也。

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

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

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

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

愿将军无疑!

”绣从之,率众归太祖。

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

“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

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节选自《三国志•贾诩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诩假以惧氐假:

借,借助

B.间行归乡里间:

秘密地,悄悄地

C.促更追之,更战必胜。

促:

赶快

D.愿将军无疑!

无:

没有

1.D.无:

同“毋”,不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绣惊惧曰:

“何至于此!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C.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

樊哙侧其盾以撞。

D.夫有霸王之志者。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2.B.疑问副词,为什么。

(A介词,跟,和/动词,结交,亲附;C连词,表目的/连词,表承接;D助词,……的<人>/语气助词)

3.以下各项,全都能够体现贾诩“有良、平之奇”的一项是

①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

②诩曰:

“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

③诩谓绣曰:

“促更追之,更战必胜。

”④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

“……,而能容天下国士乎?

⑤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

⑥绣从之,率众归太祖。

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

3.C.(②言其不邀功的品格;⑥言张绣从其计。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诩有谋略才华,能灵活处理面临的情况将事情办成,但年轻时并不广为人知,只有阎忠比较了解他,甚至拿贾诩与西汉时期的张良、陈平相比。

B.董卓败亡后,他的亲信们十分害怕,打算各自逃生,贾诩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劝阻了他们,事成之后坚决拒绝了李傕等人为他请功的做法。

C.在张绣和曹操的对抗中,贾诩提出了两次建议,张绣先败后赢,证明贾诩善于用兵和长于分析敌我强弱的态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阎忠的看法。

D.拒绝强有力的袁绍的招引,力劝张绣投靠曹操,表明贾诩不仅善于分析大的形势,而且也善于根据袁、曹二人的做法分析人物性格和志向。

4.C.(“长于分析敌我强弱的态势”这一点从张绣与曹操的战斗中看不出来。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

(2)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

“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

”固辞不受。

(3)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

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

5.

(1)年轻时没有人知道他,只有汉阳人阎忠认为他不同寻常,

说贾诩有张良、陈平那样奇特的才能。

(2)后来贾诩担任左冯翊,李傕等人因贾诩有功想请封他为侯,贾诩说:

“这只是救自己性命的办法,哪里有什么功劳!

”坚决推辞不接受。

(3)袁绍强盛,我们以很少的兵马归附他,他一定不会重视我们;曹公军队弱小,他得到我们一定很高兴,这是应该归附他的第二个原因。

参考译文:

贾诩宇文和,武威姑臧人。

年轻时没有人知道他,只有汉阳人阎忠认为他不同寻常,

说贾诩有张良、陈平那样奇特的才能。

他被推荐为孝廉,成为郎官,因病辞去官职向西还乡走到汧,在路上遇到叛变的氐人,和他同行的几十个人都被抓起来。

贾诩说:

“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不要活埋我,我家一定会出重金来赎我。

”当时太尉段颎,过去长期担任守卫边防的将领,威名震动西部边疆,所以贾诩假借他来恐吓氐人。

氐人果然不敢杀害他,和他结盟并送他回去,其余的人都被杀死。

其实贾诩并不是段颎的甥孙,他的灵活应变把事情办成功,大都是这一类的情形。

董卓进入洛阳的时候,贾诩以太尉属官的身份担任平津都尉,又升迁讨虏校尉。

董卓失败后,他的部属都感到害怕,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打算解散队伍,抄小路逃回家乡。

贾诩说:

“听长安城中的人议论说要杀尽凉州人,如果各位丢下部属单独出走,那么就是一个亭长也能把你们捆绑起来。

不如率领部属向西去,在经过的地方招募兵马,来攻打长安,替董公报仇,如果有幸把事情办成,就可以尊奉朝廷来征服天下,如果不成功,再逃跑也不迟。

”大家都认为他说的对。

后来贾诩担任左冯翊,李傕等人因贾诩有功想请封他为侯,贾诩说:

“这只是救自己性命的办法,哪里有什么功劳!

”坚决推辞不接受。

张绣在南阳时,贾诩暗中结交张绣,张绣派人迎接贾诩。

贾诩劝说张绣和刘表联合。

太祖接连征讨张绣,一天早晨带领军队撤退,张绣要亲自率兵追击他。

贾诩对张绣说:

“不能追击,追击一定会失败。

”张绣没有听从,进兵与曹军交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回。

贾诩又对张绣说:

“赶快再去追击,再打一仗必定获胜。

”张绣说:

“没有听从您的建议,才落到这步田地。

现在已经打了败仗,怎么又要追击呢?

”贾诩说:

“用兵的形式有了变化,赶快去追一定有利。

”张绣相信了他的话,于是聚集逃散的士兵再去追击,与曹军大战,果然获胜返回。

在这以后,太祖在官渡抵御袁绍,袁绍派人招引张绣,并给贾诩写信希望双方互为外援。

张绣想答应袁绍,贾诩在张绣的坐席上公开对袁绍的使者说:

“回去告诉袁本初,他和袁术兄弟之间都不能相容,还能容纳天下的优秀人物吗?

”张绣惊恐地说:

“怎么说出这样的话?

”又私下对贾诩说:

“像这样的话,我该归附谁呢?

”贾诩说:

“不如归附曹公。

”张绣说:

“袁绍强大而曹公弱小,我又与曹公结下了冤仇,我归附他会怎么样呢?

”贾诩说:

“这正是应该归附他的原因。

曹公尊奉天子来号令天下,这是应当归附他的第一个原因。

袁绍强盛,我们以很少的兵马归附他,他一定不会重视我们;曹公军队弱小,他得到我们一定很高兴,这是应该归附他的第二个原因。

有称雄天下的志向的人,本来就应当放弃自己的仇怨,来向天下人表明自己高尚的品德,这是应该归附他的第三个原因。

希望将军不要迟疑!

”张绣听从了他的话,带领人马归顺了太祖,太祖见到贾诩十分高兴,拉着他的手说:

“使我得到天下人的信任和敬重的,就是你呀。

”上表请求任命贾诩为执金吾,封为都亭侯,又升迁为冀州牧。

文帝即位后,任命贾诩为太尉,晋升爵位为魏寿乡侯。

贾诩七十岁时去世,谥号为肃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做题

秦秀,字玄良,新兴云中人也。

父朗,魏骁骑将军。

秀少敦学行,以忠直知名。

咸宁中,为博士。

秀性忌谗佞,疾之如仇,素轻鄙贾充,及伐吴之役,闻其为大都督,谓所亲者曰:

“充文案小才,乃居伐国大任,吾将哭以送师。

”或止秀曰:

“昔蹇叔知秦军必败,故哭送其子耳。

今吴君无道,国有自亡之形,群率践境,将不战而溃。

子之哭也,既为不智,乃不赦之罪。

”于是乃止。

及孙皓降于王濬,充未之知,方以吴未可平,抗表请班师。

充表与告捷同至,朝野以充位居人上,智出人下,佥以秀为知言。

  及充薨,秀议曰:

“充舍宗族弗授,而以异姓为后,悖礼溺情,以乱大伦。

昔鄫养外孙莒公子为后,《春秋》书‘莒人灭鄫’。

圣人岂不知外孙亲邪!

但以义推之,则无父子耳。

又案诏书‘自非功如太宰,始封无后如太宰,所取必己自出如太宰,不得以为比’。

然则以外孙为后,自非元功显德,不之得也。

天子之礼,盖可然乎?

绝父祖之血食,开朝廷之祸门。

《谥法》‘昏乱纪度曰荒’,请谥荒公。

”不从。

  王濬有平吴之勋,而为王浑所谮毁。

帝虽不从,无明赏罚,以濬为辅国大将军,天下咸为之怨。

秀乃上言曰:

“自大晋启祚,辅国之号,率以旧恩。

此为王濬无功之时,受九列之显位,立功之后更得宠人之辱号也。

四海视之,孰不失望!

蜀小吴大,平蜀之后,二将皆就加三事,今濬还而降等,天下安得不惑乎!

吴之未亡也,虽以三祖之神武,犹躬受其屈。

以孙皓之虚名,足以惊动诸夏,每一小出,虽圣心知其垂亡,然中国辄怀惶怖。

当尔时,有能借天子百万之众,平而有之,与国家结兄弟之交,臣恐朝野实皆甘之耳。

今濬举蜀、汉之卒,数旬而平吴,虽举吴人之财宝以与之,本非己分有焉,而遽与计校乎?

  后与刘暾等同议齐王攸事,忤旨,除名。

寻复起为博士。

秀性悻直,与物多忤。

为博士前后垂二十年,卒于官。

(节选自《晋书•秦秀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少敦学行敦:

厚,厚道

B.辅国之号,率以旧恩率:

大致,一般

C.抗表请班师抗:

呈上

D.虽举吴人之财宝以与之举:

1.D.举:

全,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充文案小才,乃居伐国大任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B.吾将哭以送师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C.子之哭也,既为不智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及孙皓降于王濬,充未之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B.均为连词,表修饰(A副词,表转折或出乎意料/副词,表确认、判断;C句中语气词助词,表停顿/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感叹语气;D代词,这,这种情况/动词,到,到……去。

3.以下各项,全都表现王濬忠直性格的一项是

①充文案小才,乃居伐国大任,吾将哭以送师。

②今吴君无道,国有自亡之形

③天子之礼,盖可然乎?

绝父祖之血食,开朝廷之祸门。

④王濬有平吴之勋,而为王浑所谮毁

⑤今濬还而降等,天下安得不惑乎!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3.A.(②④两项不合题干要求)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秀从小就学习踏实,以忠厚正直知名。

他担任博士前后共二十多年,嫉恶如仇,忌恨馋谀奸邪的小人,敢于犯颜直谏。

B.秦秀向来看不起贾充,对贾充担任讨伐吴国的大都督很有意见,打算哭着送军队出征,事实证明贾充果然不是将帅之才。

C.贾充死后立异姓为后嗣,秦秀认为这种做法有违礼法人情,建议赐予贾充“荒公”的谥号以示对这种做法的否定,但未被朝廷批准。

D.王濬平定吴国为国家立下了大功,但朝廷赏罚不明,没有给予王濬应有的封赏,秦秀上奏朝廷,慷慨陈词,为其鸣不平。

4.A.“二十多年”应为“将近二十年”。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充表与告捷同至,朝野以充位居人上,智出人下,佥以秀为知言。

(2)然则以外孙为后,自非元功显德,不之得也。

(3)以孙皓之虚名,足以惊动诸夏,每一小出,虽圣心知其垂亡,然中国辄怀惶怖。

5.

(1)贾充的奏表和王濬的捷报同时到达朝廷,朝野上下的人都认为贾充官位居于人上,智力在人下,都认为秦秀有知人之明。

(2)那么以外孙为后嗣,如果不是功勋卓著的人或有大德的人,就不能这样。

(3)凭借孙皓的虚名,也足以惊动中原,每一次小小的侵扰,虽然圣主心里知道吴国将要灭亡,但中原之国每次都心怀恐惧。

参考译文:

秦秀,字玄良,是新兴云中人。

父亲秦朗,担任魏骁骑将军。

秦秀从小就学习踏实,以忠厚正直知名。

咸宁年间,担任博士。

秦秀生性忌恨馋谀奸邪之人,嫉恶如仇,平时鄙视贾充,到征伐吴国的战役中,听到任命贾充为大都督,就对自己亲近的人说:

“贾充是处理公文的小才,竟然担负征伐敌国的大任,我将哭着送军队出征。

”有人制止他说:

“当年蹇叔知道秦军一定会打败仗,因此哭着送他儿子出征。

现在吴君无道,有自取灭亡的形式,我军统帅进入敌国境内,敌军将不战而败。

你现在哭着送军队出征,既不明智,又犯了不能赦免的罪过。

”于是他才作罢。

等到孙皓向王濬投降时,贾充不知道,还认为吴国不能平定,上表请求班师回朝。

贾充的奏表和王濬的捷报同时到达朝廷,朝野上下的人都认为贾充官位居于人上,智力在人下,都认为秦秀有知人之明。

到贾充死后,秦秀上奏说:

“贾充舍弃宗族的人不立为后,却立异姓的人为后嗣,违背礼法不合人情,乱了人伦。

从前鄫养育外孙莒公子为后嗣,《春秋》上就写到’莒人灭亡了鄫’。

圣人难道不知道外孙也很亲近吗?

只是从义理上推论,就不是父子关系。

又查诏书上说:

’如果不是功如太宰,分封后没有太宰那样的功劳,所选的继嗣人一定要是自己的亲生,不能以太宰作为比较的标准’。

那么以外孙为后嗣,如果不是功勋卓著的人或有大德的人,就不能这样。

天子的礼制,难道可以这样吗?

断绝了亲生血脉,就打开了朝廷的灾祸之门。

《谥法》上说’昏乱无度叫做荒’,请谥贾充为荒公。

”朝廷没有答应。

王濬有平定吴国的功勋,却被王浑谗言诋毁。

皇帝虽然没有听信,却赏罚不明,任命王濬为辅国大将军,天下人都为他抱不平。

秦秀于是上言说:

“辅国这一称号,向来给以旧恩之人。

这是王濬在没有立功的时候处于九卿的显位,立功之后却只得到受宠幸的人所获得的不光荣的称号啊。

天下人看了这件事,怎能不失望啊!

蜀国小吴国大,平定蜀国之后,两位将领都加了三公的称号,现在王濬平定吴国归来反而降了等级,天下人怎能不困惑呢?

吴国没有灭亡的时候,即使是凭借三祖的神勇,也要亲受其辱。

凭借孙皓的虚名,也足以惊动中原,每一次小小的侵扰,虽然圣主心里知道吴国将要灭亡,但中原之国每次都心怀恐惧。

那时,如果有人能率领天子的百万大军,平定了吴国使之归属中原,即使和那位将领结为兄弟之交,我估计朝野的人都心甘情愿。

现在王濬率领蜀汉的士卒,在数旬之间就平定了吴国,即使把吴的财富全给了他也是应该的,因为本来就不是自己的,怎么能立即和他计较呢?

后来又与刘暾等人一起奏议齐王司马攸的事,触犯了皇上的旨意,被除名。

不久又被启用为博士。

秦秀性格刚直,处理事务常触犯他人。

做博士前后近二十年,逝世在任上。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做题

张浚,字禹川,本河间人。

性通脱无检,泛知书史,喜高论,士友摈薄之。

  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凤山,学从横术,以捭阖干时。

枢密使杨复恭遇之,以处士荐为太常博士,进度支员外郎。

黄巢之乱,称疾,挟其母走商山。

僖宗西出,卫士食不给,汉阴令李康献糗饵数百驮,士皆厌给。

帝异之,曰:

“尔乃及是乎?

”对曰:

“臣安知为此,张浚教臣也。

”乃急召浚至行在,再进谏议大夫。

时王敬武在平卢,军最强,累召不肯应。

浚往说之,而敬武已臣贼,不迎使者。

浚责之曰:

“公为天子守藩,今使者赍诏至,不北面俯伏而敢侮慢,公乃未识君臣大分,何以长吏民哉?

”敬武愕眙愧谢。

浚宣诏已,士按兵默默。

浚召将佐至鞠场,倡言:

“忠义之士当审利害。

黄巢,贩盐虏耳。

舍天子而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