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9176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

表格式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1课时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课题

 

新学期的话

 

教学内容

 

新学期的话

 

学习目标

1、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2、本学期的相关要求。

3、谈话引起新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1、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2、课件:

恐龙动画。

 

 

 

 

 

 

1、新学期的问候。

2、对的新生的关注。

3、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人,一般情况以此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特殊情况另行调整,在每次学习活动中会要对小组进行评价,老师都会做好记录,期末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4、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5、简单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学习植物、动物、声音、水、信息方面的有关知识,锻炼我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搜集的信息辅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进行科学探究。

6、播放恐龙动画,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兴趣

恐龙是大家最喜欢看的一种动物,然而现实生活中它却早已不存在了,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会科学的本领,我们也可以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恐龙的有关秘密,有没有信心把本学期科学学好?

让我们一同努力吧!

7、学生自由预习。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课题

 

植物生活的秘密

 

教学内容

 

植物的身体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多种植物,能归纳概括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

倾听时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介绍。

科学知识:

知道植物体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的。

重点难点

观察的基础上思维加工归纳出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

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凤仙花和其他植物图片。

 

 

 

 

 

一、教学导入:

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绿色能开花的成员!

从参天大树到碧绿小草,身体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王国,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活动观察植物的身体

1、教师出示凤仙花,让学生独立观察,出示一张没有指出器官名称的相应的植物图片,让每个学生边看边填写。

2、室外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

要求:

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爱护植物。

3、室内汇报观察后的结果。

4、概括。

归纳: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

5、学生竞赛:

学生画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各部分的名称。

6、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三、小结:

今天,通过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我们知道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课题

 

植物生活的秘密

 

教学内容

 

植物的身体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1、学习资料查阅,并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植物体各个器官的作用。

2、能设计实验验证资料内容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

倾听时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介绍。

2、不迷信资料内容,培养合理质疑、积极验证的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

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

重点难点

查阅资料的方法。

提炼资料。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复习导入:

1、体问: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植物的各个器官有什么作用?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二、活动了解植物的器官

(一、)查阅搜集资料的方法

1、你打算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

2、学生回答:

实验、观察、请教别人、查书、看电视或报纸、上网等等。

3、教师小结:

上述方法都是值得一试的方法,今天我们就采用其中的一种——查阅书籍,收集资料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4、怎样查找呢?

老师将其过程制成了录像,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了解这个过程吧。

5、视频播放,学生观看。

6、提问:

老师怎样查阅资料的?

7、学生汇报:

书的类别——书名——目录——文章——段落——摘抄。

(二)、制作资料卡

1、找到我们所需的资料后,我们如何处理这些资料?

2、学生回答:

将资料摘抄下来。

3、摘抄时我们要注意一些什么?

(简洁,篇幅较长的进行概括)

4、怎样保管好我们的资料,能让我们一目了然?

我向同学们介绍一种方法——制作资料卡。

5、教师讲解怎样制作资料卡。

(三、)布置任务:

查找资料,制作资料卡。

1、活动要求:

全班分12个组,每两个组负责一种器官的作用的查找,注意方法,分工合作并制作好资料卡。

2、学生活动。

3、活动总结。

(四、)活动延伸

思考:

资料卡上的内容都正确吗?

我们能设计一些实验来验证吗?

下节课就这个问题我们再研究。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课题

 根和茎的奥秘 

教学内容

 

植物的身体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1、观察根的两种不同形态类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

2、懂得运用一定的方式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有利于观察。

3、培养学生制定、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能做植物根吸收水和茎运输水的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探究植物奥秘的科学兴趣。

科学知识

1、认识直根和须根。

2、知道植物用根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

3、知道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重点难点

查阅资料的方法。

提炼资料。

教学准备

刀片、放大镜。

一颗盆栽植物¬¬凤仙花,提前1~2小时浇足水。

 

 

 

 

 

一、教学导入

小朋友,我这里有一截植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这是我近段精心培养的芹菜宝宝,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我呀,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粉红女郎,你们知道绿绿的芹菜是如何变成粉红女郎的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秘密,让我们从观察植物的根开始吧!

二、活动观察植物的根

1、(出示示两种不同植物,豆苗、葱)老师这儿有两种植物,请小朋友看看他的根。

2、学生仔细观察:

3、提问:

这些根的形态有什么不同?

(认识直根和须根)

三、活动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

1、我们认识了根的种类,你们知道根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猜测)

2、提出问题:

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

3、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

4、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5、组装实验装置。

6、教师出示预先组装的装置,观察结果,植物的根有吸水的作用。

四、植物怎样运输水

1、引发矛盾:

根吸上来的水是不是全存根内,根怎么没胀大,水到哪去了?

2、学生猜测。

3、教师出示提前2个小时浇水的盆栽植物,观察茎的截面有什么现象?

4、设计实验:

5、交流、完善设计方案。

6、回家做实验。

7、教师出示红芹菜,指导学生观察:

(学会横切、纵切)认识导管,明白植物茎能运输水。

五、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探究验证了植物的根有吸水,茎有运输水份的作用。

 

教学反思

第5课时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课题

 根和茎的奥秘 

教学内容

 神奇的叶片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进行实验探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探究植物秘密的科学兴趣。

2、学习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在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中,能坚持观察和记录。

重点难点

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教学导入

动物和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食物,那么植物的“食物”从哪里来?

(学生回答)

你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已经知道,可科学家们确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解开这个秘密,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历史。

二、学习科技史(接受式探究)

1、出示的课件讲述海尔蒙的实验。

(接受式探究)

分析:

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来自哪里?

结论:

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一定是从雨水中获得的…

2、课件讲述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分析:

小老鼠的生存与什么有关?

结论:

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污浊之气,使空气变新鲜,“污浊之气”是二氧化碳(讨论得出:

查资料知道变新鲜的是氧气,氧气可使小老鼠生存。

3、小结:

从这两个实验中你学到了什么?

从上述两个实验中学到了科学设计实验的智慧,也懂得了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三、活动1植物与阳光

1、过渡:

植物的生活到底需要什么?

2、观察树木向阳面与背限面的长势

3、提出猜测:

植物生长可能与阳光有关?

4、设计实验:

选两盆同样的豆科植物。

一盆放阳光下,一盆放黑暗中,观察一周,每天测好高度,作好记载。

5、课后或回家做实验,下周同一时间将植物带来比较,交流。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长势基本一致的两盆栽植物,按要求摆放在相应位置。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每天做好记录。

交待记录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课题

 根和茎的奥秘 

教学内容

 神奇的叶片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进行实验探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探究植物秘密的科学兴趣。

2、学习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在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中,能坚持观察和记录。

重点难点

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教学导入

动物和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食物,那么植物的“食物”从哪里来?

(学生回答)

你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已经知道,可科学家们确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解开这个秘密,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历史。

二、学习科技史(接受式探究)

1、出示的课件讲述海尔蒙的实验。

(接受式探究)

分析:

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来自哪里?

结论:

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一定是从雨水中获得的…

2、课件讲述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分析:

小老鼠的生存与什么有关?

结论:

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污浊之气,使空气变新鲜,“污浊之气”是二氧化碳(讨论得出:

查资料知道变新鲜的是氧气,氧气可使小老鼠生存。

3、小结:

从这两个实验中你学到了什么?

从上述两个实验中学到了科学设计实验的智慧,也懂得了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三、活动1植物与阳光

1、过渡:

植物的生活到底需要什么?

2、观察树木向阳面与背限面的长势

3、提出猜测:

植物生长可能与阳光有关?

4、设计实验:

选两盆同样的豆科植物。

一盆放阳光下,一盆放黑暗中,观察一周,每天测好高度,作好记载。

5、课后或回家做实验,下周同一时间将植物带来比较,交流。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长势基本一致的两盆栽植物,按要求摆放在相应位置。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每天做好记录。

交待记录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第7课时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课题

 根和茎的奥秘 

教学内容

 神奇的叶片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探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懂得植物的生活离不开阳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2、进一步培养探究植物秘密的科学兴趣。

科学知识

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知道叶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3、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趣味事例。

重点难点

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教学导入

上周我们进行了植物与阳光实验的探究,现在,我们看看探究的结果。

二、植物与阳光实验探究的结果。

1、交流:

2、实验的结果与我们的猜测一致吗?

3、课件补充:

英根泰斯发现植物生长需要光的实验。

4、学生了解光合作用这个过程需要什么,产物是什么。

(见书第7页倒数第二段)

5、讨论:

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动物和人类有什么意义?

6、小结:

三、活动:

叶的蒸腾作用

1、回顾植物体内水的运行过程。

2、提问:

植物吸收的水分全部被用于光合作用了吗?

3、指导设计实验(课后观察)

4、观察教师课前的准备实验,说说看到什么现象发生?

并解释?

5、借助课件认识叶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叶蒸发水分的作用叫蒸腾作用,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

6、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降温、增加空气湿度,促进溶解在水中的养料的运输。

四、布置作业:

搜集植物器官的趣事。

(在单元复习课前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第8课时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课题

 多种多样的动物 

教学内容

 动物的特征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资料查询获取动物有关特征的科学事实。

2、能从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它的运动方式、生活环境方面来进行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中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体验“不同的动物却具有相同点,同是动物或同类动物却又有不同点”的辩证的观点。

科学知识

1、知道动物的构造特征是与它的运动、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

知道动物的构造特征是与它的运动、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课件,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的课件。

 

 

 

 

 

一、教学导入

1、请学生看单元页思考:

美丽的大自然除了多恣多彩的植物外,还有大量形形色色的动物。

那么,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看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课件,提问:

你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么?

3、要对动物运动的特点有更多的了解,让我们从下面的游戏开始吧!

二、活动1

模仿动物的运动

1、说一说,动物的运动各有什么特色?

2、模仿动物的运动。

要求:

选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进行模仿。

方法:

每四大组,每组派一名代表,然后评比。

3、思考:

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它们的身体结构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对动物运动方式与身体结构的关系稍作阐述。

4、将课前查的资料和大家进行交流,补充动物趣事的表格。

三、活动2

比较动物的生活环境

1、学生观看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的课件。

要求:

请说出它们各自生活环境,并比较其不同。

2、交流动物的生活环境与身体结构的关系。

以禽鸟类为例启发学生将动物的生活环境与身体结构之间联系起来分析。

3、出示:

鸭足、鸡足、鹰足、鹤足,讲出它们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它们的足,从中发现规律。

4、扩展至更多动物,请学生根据习性简说它们的形态构造和特点。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动物,通过游戏和看课件,了解到了动物的运动方式、生活环境是为了动物更好地生存。

放学后,请同学们去搜集动物捕食方面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第9课时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课题

 多种多样的动物 

教学内容

 动物的特征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资料查询获取动物有关特征的科学事实。

2、能从动物的身体结构与获取食物的适应性方面来进行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活动中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体验“不同的动物却具有相同点,同是动物或同类动物却又有不同点”的辩证的观点。

2、能意识到动物器官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科学知识

1、知道动物的构造特征是与它的捕食方式相适应的。

2、认识动物的多样性,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重点难点

知道动物的构造特征是与它的捕食方式相适应的。

教学准备

有老虎、兔子和人的牙齿的图片的课件;分别写有动物名称的卡片、动物相应食物的卡片若干张。

 

 

 

 

 

一、导入

前面我们研究了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它的运动方式、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来研究动物的食性。

二、活动3认识动物的食性

1、游戏:

把一些写着动物,植物名称的卡片发给大家,看谁能更快地为卡片上的动物搜到食物。

2、交流:

结合搜集的资料,向同学表达动物怎样吃食的?

引导学生找共同点:

动物捕食器官的构造是与它们的食性相适应的。

3、分类:

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动物食性的分类

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杂食动物

腐食动物

4、应用:

课件出示动物中虎和植食动物兔子牙齿进行观察,再一次证实动物捕食器官的构造是与它们的食性相适应的。

三、拓展活动:

爱护自己的牙齿。

1、观察动物牙齿过渡到观察自己的牙齿。

2、阅读教材P13最后一段,了解牙齿。

3、强调牙齿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4、使学生意识到身体各部分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四、小结

1、知识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的构造特征与运动生活环境,捕食方式相适应的。

2、学习情况小结:

活动出色的小组:

搜集资料较好,交流得好的小组:

 

教学反思

第10课时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课题

 多种多样的动物 

教学内容

 水族的公民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认识鱼的外形特征,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珍爱小生命。

科学知识

1、认识常见的鱼及鱼类的外形特征。

2、认识到鱼类的身体构造是与水中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3、知道我国人民对鱼类的观察、认识和利用的有关知识。

重点难点

认识常见的鱼及鱼类的外形特征。

教学准备

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

鲫鱼、玻璃水槽、毛巾、红墨水、滴瓶、注射器。

 

 

 

 

 

一、活动1

观察鱼

1、观察鲫鱼,找外表特征。

2、观看视频,找鱼类特征。

3、讨论特征与水中生活的作用。

鱼鳍:

游泳

鱼鳃:

呼吸

鱼鳞:

保护

二、活动2

研究鱼

1、再次观察,自主提问。

引出问题:

鲫鱼的嘴一张一合,是在喝水吗?

2、讨论实验设计。

3、江报实验设计方案。

4、交流、完善你们准备研究什么?

需要什么材料?

打算怎么做?

做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要求:

实验的时候请把实骤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研究报告上。

5、进行实验

6、汇报实验发现

7、补充资料,加深理解,鱼鳃可以过滤水中的氧气。

当水经过鱼鳃时,水中的氧气就渗入到了鱼体内,而二氧化碳就和水一起排出了体外!

三、拓展部分:

1、欣赏金鱼

2、拓展作业:

搜集其其它水生动物的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