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9735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docx

《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docx

【A型题】

二、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

8

1.十二经脉中不直接循入鼻的经脉有

A.手足少阳经 B.手足少阴经 C.手足太阳经 D.手足太阴经 E.以上都不

2.下列药物属于敛肺开音的是

A.木蝴蝶 B.凤凰衣 C.胖大海D.诃子 E.射干3.特发性突聋的耳聋性质是

A.传导性耳聋 B.感音神经性耳聋 C.混合性耳聋 D.正常 E.神经性耳聋4.鼻咽癌的最好发部位是

A.鼻咽顶后壁 B.鼻咽顶 C.咽隐窝 D.咽鼓管开口处 E.咽园枕5.咽部存异物感,如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轻时重,伴胸闷肋胀,舌质淡,

苔白,脉弦而缓,方用

A.一贯煎 B.半夏厚补汤 C.二陈汤 D.温胆汤 E.逍遥散6.患者急性起病,鼻塞涕粘黄,鼻粘膜红肿,鼻窦区有压痛,伴发热、恶寒、头痛等全身

症状,鼻窦照片示鼻窦区密度增高,则辨病应属

A.急鼻渊 B.慢鼻渊 C.伤风鼻塞 D.鼻疮 E.鼻搪7.耳廓痰包的发生,主要与以下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A.肝 B.胆 C.脾 D.肾 E.肺8.旋耳疮之病位主要涉及

A.耳廓 B.外耳道 C.中耳 D.外耳道、耳廓及其耳周 E.外耳道及中耳9.以下哪个病症可出现口眼喎斜

A.耳疮 B.旋耳疮 C.耳脓疱疹D.耳部疱疹 E.断耳疮10.耳疮相当于以下哪种西医病症

A.外耳道湿疹 B.弥漫性外耳道炎 C.外耳道疖肿D.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E.霉菌性外耳道炎

11.耵耳坚硬如石,难以取除时,可选用以下哪种药物滴耳以软化

A.4%硼酸酊 B.水杨酸酊 C.75%酒精 D.10%三氯醋酸E.5%碳酸氢钠12.耳胀证属脾虚失运,湿浊固耳者,选用列哪种方剂最为适宜

A.二陈汤 B.通气散 C.参苓白术散加减 D.苍耳子散 E.益气聪明汤13.鼓膜穿刺抽液时,选择以下哪个部位为宜

A.紧张部前方 B.紧张部后下方C.松弛部 D.紧张部前下方E.紧张部后上方14.耳闭的病机与以下哪项关系最为密切

A.气滞血瘀 B.痰浊闭阻 C.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D.脾虚湿盛 E.肾元亏虚15.脓耳眩晕证属脾虚湿困,蒙蔽耳窍者,宜选用以下哪类方药

A.六君子汤 B.补中益气汤 C.托里消毒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D.四君子汤合二陈汤 E.参苓白术散

16.听力图提示气导曲线及骨导曲线均下降,但有气、骨导间距者,应诊断为A.传导性聋 B.混合性聋 C.感音性聋 D.全聋 E.听力正常

17.鼻骨外伤骨折移位时,复位器械置入鼻腔后,深度一般不宜超过以下哪一项A.两眉根连线 B.两眼内眦连线 C.鼻根部 D.鼻背中线 E.无明显限制

18.一般情况下,肺气虚寒不会导致

A.鼻鼽 B.鼻疔 C.鼻渊 D.伤风鼻塞 E.鼻窒

19.鼻疮相当于以下哪种西医疾病

A.鼻前庭疖 B.鼻前庭湿疹 C.鼻前庭炎 D.鼻部痤疮 E.以上均是20.鼻鼽的致病外邪多为

A.风寒之邪 B.风热之邪 C.风寒异气 D.风湿之邪 E.风邪为主21.鼻鼽相当于下列哪种鼻病

A.急性鼻炎 B.慢性鼻炎 C.变应性鼻炎 D.急性鼻窦炎 E.干燥性鼻炎22.急性鼻渊常继发于以下哪种鼻病

A.鼻窒 B.鼻鼽 C.伤风鼻塞 D.鼻槁 E.鼻疮23.鼻渊的脓涕多出现在下列哪一部位

A.下鼻道 B.总鼻道 C.鼻底后段 D.中鼻道及嗅裂 E.以上都不是

24.“蛙鼻”鼻型常见于

A.鼻渊 B.鼻孔痰包 C.鼻隔偏曲 D.鼻槁 E.鼻息肉25.鼻出血部位最常见于

A.鼻中隔前上方B.鼻中隔后上方C.鼻底后端D.鼻中隔前下方 E.下鼻甲前

26.喉痹之病位主要是指

A.喉部肌膜 B.咽部肌膜C.喉关肌膜及乳蛾 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27.单侧喉核快速肿胀增大且表面有溃烂者,其诊断首先应考虑

A.慢乳蛾 B.烂乳蛾 C.石蛾 D.喉核癌肿 E.以上均不可能28.喉痈初起,证属风热侵袭者,方宜选用

A.五味消毒饮 B.仙方活命饮 C.清咽利膈汤 D.清瘟败毒饮 E.托里消毒

29.扁桃体周脓肿相当于中医哪种喉痈

A.喉关痈 B.里喉痈 C.侧喉痈 D.下喉痈 E.外喉痈30.咽后脓肿属于中医哪种喉痈

A.喉关痈 B.里喉痈 C.侧喉痈 D.下喉痈 E.外喉痈31.梅核气的病因病机主要为

A.痰火壅盛 B.肺肾阴虚 C.痰气互结 D.气血两虚 E.气滞血瘀32.确诊鼻咽癌的最佳检查手段为

A.X线颅底照片 B.EB病毒血清学检查 C.CT扫描

D.纤维鼻咽镜检 E.组织活检

【B型题】

A.鼓膜修补术 B.清洗耳道,抗生素类药液滴耳 C.针灸治疗

D.禁止洗耳,滴耳,棉球堵塞外耳道口E.50%三氯醋酸烧灼穿孔边缘,促进愈合

I.耳膜外伤初起时,外治方法应选择2.耳膜外伤穿孔较大,日久未愈者,宜选择

A.霉菌性外耳道炎 B.外耳道湿疹 C.耳带状疱疹 D.耳廓冻疮E.慢性外耳道炎

3.以上哪种耳病不会出现耳痒

4.以上哪种病症可引起口眼喎斜

A.《素问》 B.《灵枢》 C.《丹溪心法》 D.《景岳全书》 E.《医学丛录》

5.“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出自

6.“无痰则不作眩”出自

7.“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出自

A.传导性聋 B.感音神经性聋 C.混合性聋 D.听力无下降 E.全聋8.耳胀耳闭患者常见

9.耳疖耳疮患者常见

10.鼓膜外伤患者常见

A.鼻尖 B.鼻前庭 C.鼻翼 D.鼻中隔梨氏区 E.鼻窦11.鼻痰包多发生于

12.年轻人鼻衄多发生于

13.鼻疳多发生于

A.苍耳子散 B.辛夷散 C.辛夷清肺饮 D.温肺止流丹 E.川芎茶调散14.含有荆芥、细辛、桔梗三味药物的方剂是

15.含有辛夷、苍耳子、白芷三味药物的方剂是

A.胆移热于脑 B.触冒风寒C.脑受风热 D.风、火、寒三邪侵犯 E.肺脏虚

16.《诸病源候论》论鼻鼽的病因为

17.《内经》认为鼻渊的病因为

A.肝、肾 B.肺、胃 C.肺、胆 D.肺、脾 E.肺、脾、肾、肝、胆18.鼻渊辩证属实证者多与哪些脏腑相关

19.鼻渊辩证属虚证者多与哪些脏腑相关

A.乳蛾 B.喉关痈 C.白喉 D.喉癣 E.喉痹20.扁桃体红肿,表面有白色或黄色假膜,点片状,易拭去。

其病可能是

21.扁桃体红肿不甚著,但其表面及咽喉其它部位粘膜皆出现灰白色假膜,不易擦去,强拭之则易出血,其病可能是

A.扁桃体周脓肿 B.急性会厌炎 C.咽后脓肿D.咽侧脓肿 E.上腭脓肿22.里喉痈相当于西医

23.喉关痈相当于西医

24.会厌痈相当于西医

【X型题】

1.耳膜损伤之局部特征为

A.耳道内常有血迹或血痂 B.鼓膜大穿孔 C.鼓膜圆形规则小穿孔D.鼓膜不规则之小穿孔 E.穿孔边缘常附有血迹

2.耳带状疱疹与以下哪两个脏腑关系最为密切A.肝 B.脾 C.肾 D.胆 E.心

3.耳疖的发生常有以下诱因

A.挖耳后 B.污水入耳 C.食物过敏 D.药物刺激 E.脓耳之脓液浸渍4.诊断耳胀须具备以下哪几项临床特征

A.耳胀闷感,听力下降 B.传导性聋 C.混合性聋D.耳膜淡红,内陷,积液征 E.自听增强

5.以下哪几项为耳胀耳闭之外治方法

A.咽鼓管吹张 B.1%麻黄素滴鼻 C.5%链霉素滴鼻D.2.5%氯霉素滴耳 E.鼓膜穿刺抽液

6.小儿易患急性脓耳,与小儿咽鼓管的如下特征有关

A.咽鼓管较短 B.咽鼓管较长 C.内径较宽 D.内径较细 E.咽鼓管平直7.脓耳的病因病机与以下哪几个脏腑关系最为密切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8.以下哪些为脓耳之主要临床特征

A.长期或间歇性耳内流脓 B.鼓膜穿孔 C.头痛,耳痛D.低热 E.听力下降多呈传导性聋

9.以下药物中,哪些容易引起药物中毒性聋

A.庆大霉素 B.卡那霉素 C.红霉素 D.链霉素 E.氨苄青霉素10.鼻痰包有以下哪些临床特征

A.多位于鼻翼处 B.多位于鼻前庭底皮下,牙槽突骨质表面C.呈丘状或半球形隆起 D.触之有囊样感,不痛 E.触之较硬,触痛明显

11.伤风鼻塞的临床特征为

A.鼻塞、发热、恶风、头身痛 B.流清涕 C.初流清涕,后流浊涕D.鼻粘膜充血,鼻甲肿胀 E.鼻粘膜苍白,鼻甲肿胀

12.伤风鼻塞应与以下哪些鼻病相鉴别

A.鼻鼽 B.鼻渊 C.鼻窒 D.鼻槁 E.鼻疳13.鼻窒有以下哪些临床特征

A.反复间歇性、交替性鼻塞或持续鼻塞 B.阵发性喷嚏,流清滋C.流浊滋,嗅觉失灵 D.鼻粘膜暗红,下鼻甲肿胀 E.鼻底有粘脓

14.温肺止流丹由以下那几组药物组成

A.党参、细辛 B.人参、细辛 C.荆芥、甘草 D.防风E.诃子、桔梗、鱼脑石

15.鼻鼽的发病常与以下哪些脏腑关系密切

A.脾 B.胃 C.肺 D.胆 E.肾16.鼻鼽证属于肺气虚寒者,可选用下列哪些方药治疗

A.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 B.参苓白术散 C.温肺止流丹 D.辛夷散E.川芎茶调散

17.前组鼻窦包括

A.蝶窦 B.上颌窦 C.前组筛窦 D.额窦 E.后组筛窦18.后组鼻窦包括

A.上颌窦 B.前组筛窦 C.蝶窦D.后组筛窦 E.额窦19.鼻渊有以下哪些别称

A.脑漏 B.脑泻 C.鼻痈D.脑痈 E.脑崩20.喉关痈有以下临床症状

A.咽痛以一侧为剧 B.张口及吞咽困难,喉中痰涎多C.呼吸困难 D.语言含糊,如口中含物 E.头偏健侧

21.里喉痈常有以下临床特征

A.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 B.语言含混 C.脓肿位于喉底一侧D.喉底黏膜溃破 E.起病急,发热,咽痛拒食,甚至呼吸困难

22.易并发急喉风的喉痈为

A.喉关痈 B.里喉痈 C.侧喉痈 D.会厌痈 E.外喉痈23.下列哪几项是急喉风的常见临床表现

A.发病急,吸气期呼吸困难 B.痰声如锯 C.语言困难声嘶吞咽困难D.咽部不适,干燥灼热异物感时轻时重 E.三凹征

24.四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有以下临床特征A.吸气期呼吸困难明显,喉鸣声较响 B.呼吸极度困难,浅速

C.燥不安,自汗 D.唇青而黑,汗出如雨 E.神昏,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25.喉喑病因属“金破不鸣”者,其病机相关的脏腑有A.肝胆 B.脾 C.心 D.肺 E.肾

【填空题】

1.耳鼻咽喉疾病的发生,其病证不外乎实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三大类。

其中虚证常见于疾病的后期和一些慢性疾病中,以 、 、 为多见。

2.耳鼻咽喉诊断必须强调 与 相结合,局部四诊与全身四诊相结合,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

3.耳者

之所聚,故耳与全身各部及脏腑联系密切。

4.脓耳是指以 、 、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耳病。

5.在十二经脉中,除 和 间接通与咽喉外,其余经脉皆直接通达。

6.《素问·阴阳别论》曰:

“一阴一阳结,谓之 。

7.梅核气肝郁气滞型的适用方剂宜首选 。

8.鼻渊是指以 、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9.从发病学观点看,鼻窦自然开口的 是引起鼻渊发病的重要机制。

10.慢性鼻炎中医病名为 。

【是非判断题】

1.耳膜损伤者,为防止其继发感染,可用抗菌消炎类药物滴耳。

( )

2.耵耳如有耳道损伤感染,出现耳道红肿疼痛者,应立即取出耵聍。

( )

3.耳胀、耳闭病,多见耳膜红肿外突,主要与咽鼓管堵塞有关。

( )

4.耳胀病有鼓室积液者,鼓膜穿刺抽液之部位宜在耳膜紧张部前上象限。

( )

5.通气散由川芎、柴胡、香附子组成。

( )

6.因小儿咽鼓管短、窄而平直,故不易患急性脓耳病。

( )

7.脓耳眩晕症系脓耳邪毒入侵颅内所致。

( )

8.后组鼻窦炎中鼻道可见脓液,前组鼻窦炎嗅沟可见脓液。

( )

9.喉痹以声嘶为主症,病位主要在喉部肌膜。

( )

10.乳蛾可见喉核红肿,表面常有脓点或脓苔附着,不易剥除,剥之易出血。

( )

11.凡见喉核肿大者,即可诊断为慢乳蛾。

( )

12.喉关痈多发生于两侧,易引起急喉风。

( )

13.里喉痈多见于小儿,发生于喉底中央。

( )

14.安静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为II度呼吸困难。

( )

15.因肺经邪实引起的声嘶,属“金破不鸣”。

( )

16.鼻疳相当于西医鼻前庭炎及鼻前庭湿疹。

( )

17.鼻窒以鼻塞为主症,慢鼻渊以流浊涕为主症,此为二病的鉴别要点。

( )

18.奇授藿香丸由藿香、白芷组成,主治肺经郁热型之鼻渊病。

( )

19.鼻息肉多发生于儿童,不易复发。

( )

20.鼻腔出血最常见部位为鼻底后端之鼻咽静脉丛处。

( )

【名词解释】

1.耳胀耳闭 2.耳鸣耳聋 3.耳眩晕 4.鼻鼽 5.鼻渊 6.鼻窒

7.喉痹 8.急喉风 9.梅核气

【病案分析题】

1.李某某,男,42岁。

左耳反复流脓,听力下降10余年。

自诉十年前开始,左耳经常流脓,呈间歇性,每于左耳进水或感冒后流脓复发,伴听力下降。

一周前左耳又开始流脓,脓液粘白,量不多,伴头昏乏力,纳差,便溏,检查见

左耳膜稍红,紧张部中央性穿孔,鼓室粘膜红肿。

舌淡红,苔白稍腻,脉细弱。

要求回答:

辨病、辨证、治法、方药及外治法。

2.田某,女,15岁。

鼻痒,喷嚏,流清涕反复发作3年,加重4天。

此次发病因感冒而诱发。

伴见恶风,怕冷,咳嗽痰稀,面色淡白。

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查见双侧鼻腔粘膜苍白,表面湿润,呈水肿样,以下鼻甲为甚。

鼻腔内可见水样清涕。

要求回答:

①写出本病的中、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包括证型。

②本病的中医治法及代表方。

3.刘某某,男,20岁,咽喉疼痛、持续发热6天,症状加重且以右侧为甚2天,伴吞咽困难,痰涎壅盛,语言含糊,如口中含物,痛连右侧耳窍,颈部强直状,头偏右侧,口干口臭,便结,尿黄,脉洪数。

检查见右侧喉关红肿高突,中间较软,喉核被推向内下方,有脓点,悬壅垂被推向左侧。

要求回答:

中、西医诊断、中医治法及代表方,可用何类外治法?

【A型题】

二、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答案

1.D 2.D 3.B 4.C 5.B 6.A 7.C 8.D 9.D

10.B

11.E 12.C 13.D 14.C 15.C 16.B 17.B 18.B 19.C

20.C

21.C 22.C 23.D 24.E 25.D 26.B 27.D 28.A 29.A

30.B

31.C 32.E

【B型题】

1.D 2.A 3.C 4.C 5.A 6.C 7.B 8.A 9.D

10.A

11.B 12.D 13.B 14.D 15.A 16.E 17.A 18.C 19.D

20.A

21.C 22.C 23.A 24.B

【X型题】

1.ADE 2.AD 3.ABE 4.ABDE 5.ABE 6.ACE 7.BD 8.ABE

9.ABD 10.BCD 11.ACD 12.ABC 13.ACDE 14.BCE 15.ACE

16.AC 17.BCD18.CD 19.ABE 20.ABD 21.ACE 22.BD 23.ABCE

24.BDE 25.BDE

【填空题】

1.肺脏虚损;脾气虚弱;肾脏亏虚 2.辨病;辨证 3.宗脉

4.鼓膜穿孔;耳内流脓 5.手厥阴心包经:

足太阳膀胱经 6.喉痹

7.逍遥散加减 8.鼻流浊涕

9.引流和通气障碍 10.鼻窒

【是非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名词解释】

1.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

耳胀多为病之初起,以耳内胀闷为主,或兼有疼痛,多因风邪侵袭而致,所以古人有“风聋”之称;耳闭多为病之久者,邪毒滞留耳窍,迁延日久转化而发,故古代医籍中有“气闭耳聋”之称。

2.耳鸣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

它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

耳聋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程度较轻者也称“重听”耳鸣与耳聋常常同时或先后出现。

3.是指由耳窍病变所引起,以头晕目眩、如坐舟车、天旋地转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类似于西薄的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性眩晕、迷路炎等。

4.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症状的鼻病。

可常年发病,亦可呈季节性发作。

类似于西医学的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

5.是指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临床上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

退等症状,是鼻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6.鼻窒是指以经常性鼻塞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鼻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慢性鼻炎。

7.喉痹是指以咽痛或异物不适感,或喉底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

类似于西医学的咽炎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在咽部的表现。

8.是指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咽喉疾病,临床上常可出现咽喉红肿疼痛、痰涎壅盛、语言难出、声如拽锯、汤水难下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窒息死亡。

类似于西医

学的急性喉阻塞。

9.是指以咽部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类似于西医学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球症。

【病案分析题】

1.辨病:

脓耳。

辨证:

脾虚湿困。

治法:

健脾渗湿,补托排脓。

方药:

托里消毒散加减。

黄芪、白术、茯苓、党参、陈皮、桔梗、白术、皂角刺、银花、连翘、当归。

外治:

①清除脓液:

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②滴耳法;③可以考虑吹耳法,但宜慎用。

2.中医诊断:

鼻鼽;肺气虚寒。

西医诊断:

变应性鼻炎。

中医治法:

温肺散寒,益气固表。

代表方;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或温肺止流丹。

3.中医诊断:

喉关痈;热毒困结,化腐成脓。

西医诊断:

急性扁桃体周脓肿(右)。

治法:

清热解毒,排脓消肿。

代表方:

仙方活命饮加减。

外治法:

①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②其他:

吹药、含漱、含服或雾化吸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