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055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科学名解问答.docx

外科学名解问答

外科名解、问答题

(09级曰:

这份资料不错的,要留意!

有下划线的内容是我后加的,源于其他资料。

O(∩_∩)O~~--娟)

名解

1.疝hernia:

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2.腹外疝:

由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膜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

3.腹内疝:

又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的间隙囊内形成。

4.易复性疝:

凡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入腹腔的称~

5.难复性疝:

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者称~

6.滑动疝:

属难复性疝,指盲肠、乙状结肠或膀胱随疝囊颈上方的腹膜一并下移成为疝囊壁一部分。

7.嵌顿性疝:

疝门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

(疝内容物不能回纳到腹腔者。

8.Richter疝:

嵌顿的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系膜恻肠壁及其系膜并未进入疝囊,肠腔并未完全梗阻,这种疝称为肠管壁疝或~。

9.Littre疝:

如嵌顿的小肠是小肠憩室则称~

10.绞窄性疝:

嵌顿如不及时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情况下不断加重可使A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

(嵌顿性疝发展致肠壁动脉血留障碍阶段。

11.直疝三角:

外侧边是腹壁下A,内侧边是腹直肌外侧缘,底边是腹股沟韧带。

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肌肉覆盖,且腹横筋膜又比周围部分薄,故易发生疝。

腹股沟直疝即在此由后向前突出。

12.腹股沟斜疝:

是指疝内容物经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下向前经过腹股沟管,再穿过腹股沟外环并可进入阴囊。

13.腹股沟直疝:

老年人多见,是疝内容物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区直接向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14.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

是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外侧缘与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15.原发性腹膜炎:

又称自发性腹膜炎,指病原菌从腹腔外病灶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而感染腹膜,腹腔内无原发性病灶。

16.继发性腹膜炎:

继发腹腔内脏器的破裂、穿孔、出血,脏器炎症的直接蔓延或继发于外伤及手术感染而引起的腹膜炎。

17.贲门失弛症:

食管正常蠕动消失,吞咽时贲门括约肌不松弛,食物停留在食管内,上段扩张,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

18.食管原位癌:

早期食管癌变多数限于黏膜表面称~,未见明显肿块,肉眼表现充血糜烂,斑块或乳头状。

19.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肠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黏膜缺损,称~,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又称消化性溃疡。

20.球后溃疡:

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溃疡。

21.对吻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前后壁或是胃大小弯侧同时见到的溃疡。

22.溃疡大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有大量呕血,柏油样黑便,引起红C、血红蛋白和血C比容明显下降,脉率加快,血压下降,出现为休克前期症状或休克状态。

23.大出血:

通常指的是每分钟出血>1ml且速度较快的出血。

24.幽门梗阻: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因幽门管、幽门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复发作形成瘢痕狭窄合并幽门痉挛水肿,可造成~

25.麦氏点:

体表投影约在右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点处。

26.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Roux-en-Y吻合:

即远端胃大部切除后缝合关闭十二指肠残端,在距十二指肠韧带10-15cm处切断空肠,残胃和远端空肠吻合,距此吻合口以下45-60cm空肠与空肠近侧断端吻合。

44.选择性迷走N切断术:

又称全胃迷走N切断术,是在迷走N左干分出肝支,右干分出腹腔支以后再将迷走N予以切断,切断了到胃的所有迷走N支配,减少了胃酸的分泌。

高选择性迷走N切断术:

又称胃近端迷走N切断术,手术设计切断支配胃近端、胃底,胃体壁细胞迷走N,消除了胃酸分泌,保留支配胃窦部与远端肠道的迷走N,是治疗十二指肠较理想的手术。

27.术后出血:

若术后不断吸出新鲜血液,24h后仍未停止,称~

28.倾倒综合征:

系由胃大部切除术后,原有的控制胃排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及十二指肠球部解剖结构不复存在,加之部分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导致胃排空过速所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

(胃大部切除术后,当病人进食,特别是进甜的流质后10-20分钟发生,病人感觉剑突下不适,心悸、伐力、出汗、头昏、恶心、呕吐甚至虚脱,并伴有肠鸣和腹泻,平卧数分钟可缓解。

29.早期倾倒综合征:

发生在进食半小时内,与餐后高渗性食物快速进入肠道引起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大量肠源性血管活性物质有关,加上渗透作用使细胞外液大量渗入肠腔,病人可出现心悸、心动过速、出汗、无力、面色苍白等一过性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并有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0.晚期倾倒综合征:

在餐后2-4h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苍白、出冷汗、脉细弱,甚至有晕厥等。

由于胃排空过快,含糖物质快速进入小肠,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既而出现反应性低血糖综合征。

31.残胃癌: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行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余胃发生的原发癌。

32.癌前病变:

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本身尚不具备恶性特征,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为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

33.早期胃癌(earlygastriccarcinoma):

即胃癌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不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转移。

(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不是其面积的大小和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34.小胃癌:

病灶直径在10mm以下称~

35.微小胃癌:

病灶直径在5mm以下称~

36.一点癌:

癌灶很小,仅在胃镜黏膜活检时诊断为癌,但切除后的胃标本虽经全黏膜取材未见癌组织,称~

37.中期胃癌:

癌组织超出黏膜下层,侵入胃壁肌层为~

38.晚期胃癌:

病变达浆膜下层或超出浆膜想外浸润至邻近脏器或有转移为~

39.进展期胃癌:

中晚期胃癌统称~

40.皮革胃:

若全胃受累胃腔缩窄、胃壁僵硬如革囊状称~几乎都是低分化性癌或印戒细胞癌引起,恶性度极高。

41.Krukenberg瘤:

女性病人胃癌可形成卵巢转移性肿瘤称~

42.原位癌:

原发肿瘤局限于黏膜层而未侵及黏膜固有层者为~,以Tis表示,当肿瘤为TisN0M0时即为~也称0期。

43.根治性切除:

指原发肿瘤连同转移淋巴结及受浸润组织的一并切除,无肿瘤残余,有可能治愈的切除手术。

44.毕工式手术:

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将胃的剩余部分与十二指肠切段吻合。

45.短肠综合征:

由于不同原因造成小肠吸收面积减少而引起的一个临床症候群,多由广泛小肠切除所致,有时也可由小肠短路手术造成,由于上述疾病造成保留肠管过少,引起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而表现为腹泻和营养障碍。

46.转移性右下腹痛:

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即腹痛开始发作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

47.结肠充气实验(Rovsing征):

病人仰卧位,用右手压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或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

48.门静脉炎:

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肠系膜上V至门V,导致门V炎症,表现为寒战、高热、肝肿大、剑突下压痛、轻度黄疸等。

49.肠梗阻: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

50.动力性肠梗阻:

由于N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功能紊乱,使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挛,以至肠内容物未能正常运行,但不器质性肠腔狭窄。

51.绞窄性肠梗阻(strangulatedintestinalobstruction):

指梗阻并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者,可因肠系膜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

52.闭袢性肠梗阻:

倘若一段肠袢两端完全阻塞,如肠扭转,结肠肿瘤等,则称~结肠肿瘤引起肠梗阻,由于其近端存在回盲瓣,故易至~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是新生儿期幽门肥大增厚而导致的幽门机械性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男女比例为4:

1。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由于胚胎发育中肠管旋转发生障碍,从而并发肠梗阻或肠扭转。

53.肠扭转:

是一段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袢型肠梗阻,同时肠系膜血管受压,也是绞窄性肠梗阻。

54.肠套叠:

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称为~,为小儿肠梗阻的常见病因,80%发生于2岁以下的儿童,最多见的为回肠末端套入结肠。

肠套叠三大典型症状是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

55.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

肠套叠早期可用空气(或氧气,钡剂)灌肠复位,疗效可达90%以上。

一般空气压力先用8.0Kpa(60mmHg),经肛肠灌入结肠,在X线透视再次明确诊断后,继续注气加压至10.7Kpa(80mmHg)左右,直至套叠复位。

56.先天性巨结肠:

是病变肠壁神经节细

缺如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在消化道畸形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有家族性反复倾向,以男性居多。

56.巨结肠现象:

先天性巨结肠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小肠结肠炎,其临床表现为高热、腹泻、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征象、高度腹胀、小肠结肠极度充气扩张引起呼吸窘迫、中毒症状等,此并发症称为~。

Swenson术式:

病变肠段切除,脱出型结肠、直肠端端吻合术,近端结肠翻出肛门外作吻合,保留直肠前壁2cm,后壁1cm斜行吻合。

83.Hartmann手术:

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适用于因全身一般情况很差,不能耐受Miles手术或急性梗阻不宜行Dixon手术的直肠癌病人。

84.应激性溃疡:

是继发于创伤、烧伤、休克和其他严重的全身病变如心肌梗死等的一种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病变过程可出现黏膜急性炎症、糜烂或溃疡,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

57.齿状线:

肛瓣边缘和肛柱下端共同在直肠和肛管在交界处形成一锯齿状的环行线,称~

痔:

肛梳部分的皮下组织和肛柱黏膜下层内含有丰富的V从,有时可因某种病理原因而形成V曲张,向肛管腔内突起称~

58.直肠系膜:

指中下段直肠的后方和两侧包裹着直肠的、形成半圈1.5-2cm厚的结缔组织,内含A、V、淋巴组织、及大量脂肪组织,上自第三骶椎前方,下达盆隔。

59.肛垫:

位于直肠、肛管结合处,又称痔区,该区为一环状,约1.5cm宽的海绵状组织带,富含血管、结缔组织、弹性组织及与平滑肌纤维相混合的纤维肌性组织。

60.白线:

位于齿状线与肛缘之间,是内括约肌下缘与外括约肌下部的交界处,外观不明显,直肠指检时可触及一浅沟,故又称括约肌间沟。

61.肛管直肠环:

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的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深部和邻近的部分肛提肌纤维共同组成的肌环,绕过肛管和直肠分界处在直肠指检时可清晰扪到。

62.息肉病:

在肠道广泛出现,数目多于100个息肉,并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称~

63.直肠息肉:

泛指自直肠黏膜突向肠腔的隆起性病变,称~

64.肛裂:

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

65.肛裂三联征:

肛裂、前哨痔、乳头肥大同时存在称~

(指陈旧性肛裂,哨兵痔,肛乳头瘤,这是肛裂反反复复发作所导致的后果。

66.肛瘘:

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管三部分组成。

(是肛管与直肠下端与肛周皮肤间的感染性管道。

67.前哨痔:

肛裂裂口下端皮肤因炎症、水肿及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形成袋状皮垂向下突出于肛门外,称~。

68.内痔:

肛垫的支持结构,V从和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称~

69.外痔:

齿状线远侧皮下V从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为~

70.混合痔:

内痔通过丰富的V从吻合支和相应部分的外支相互融合为~

71.环状痔:

混合痔逐渐加重,呈环状脱出肛门外,脱出的痔块在肛周呈梅花状称~

72.嵌顿性痔:

脱出痔块若被痉挛的括约肌嵌顿,以至水肿、淤血甚至坏死临床上称~

73.肝蒂:

出入第一肝门的肝外胆道,肝固有A及其分支、肝门V及其属支、淋巴管和神经等共同被包于结缔组织内总称~

74.第一肝门:

门V、肝A、和肝总管在肝脏横断面各自分出左右干进入肝实质内称~

75.第二肝门:

三条主要的肝V(肝左V、肝中间V、肝右V)在肝后上方的V窝进入下腔V称~

76.Hartmann袋:

胆囊颈上部呈囊性扩大,称~,胆囊结石常滞留于此处。

77.第三肝门:

肝有小部分血液经数支肝短静脉流入肝后方的下腔静脉,称~

78.Glisson纤维鞘:

在肝门处,肝的纤维膜较发达,并缠绕在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和肝胆管及其分支的周围,构成~

79.门静脉高压症:

具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症状的疾病称为~

61.Perthes试验:

即深静脉通畅试验。

止血带阻断大腿浅静脉主干,嘱患者用力踢腿或下蹬活动连续十余次。

此时,由于小腿肌泵收缩迫使静脉血液向深静脉回流,使曲张静脉排空。

如在活动后浅静脉曲张更为明显,张力增高,甚至有胀痛,则表明深静脉不通畅。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彻底切断贲门周围血管冠状动脉,胃短动脉,胃后动脉,左膈下静脉,包括高位食管支或同时存在的异位高位食管支,同时结扎,切断与静脉伴行的同名动脉,才能彻底阻断门静脉间的反常血流这种阻断术称为~

80.门体性脑病(肝性脑病):

门静脉高压症时,由于自身门体血流短路或手术分流,造成大号门静脉血流绕过肝细胞或因肝实质细胞功能严重受损,致使有毒物质不能代谢与解离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对脑产生毒性作用并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综合症,称为~。

81.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腹腔压力出现稳定升高并且>20mmHg(伴或不伴有腹腔灌注压≤60mmHg),同时合并有新的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

82.间歇性跛行:

指慢性动静脉阻塞病人,行走后出现肢体疼痛,休息后缓解的情况。

83.门静脉高压:

是因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的综合症。

84.胆囊三角(calot三角):

由胆囊管,肝总管,肝脏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胆囊动脉,肝右动脉。

副右肝管在此区穿过,是胆道手术极易发生误伤的区域。

85.肠肝循环:

胆汁酸盐由胆固醇在肝内合成后随胆汁分泌至胆囊内储存并浓缩。

进食时,胆盐随胆汁排至肠道,其中95%的胆盐能被肠道(主要在回肠)吸收入肝,以保持胆盐池的稳定,称为~

86.胆血返流:

当胆管梗阻,胆管内压力超过胆汁分泌压(39cmH2O)时,即可抑制胆汁分泌和发生~

89.PTC(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在x线电视或B超监视下,利用特制穿刺针经皮穿入肝内胆管,再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道而使肝内外胆管迅速显影的一种顺行性胆道直接造影方法。

90.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是在纤维十二指肠镜直视下通过十二指肠乳突将导管插入胆管和(或)胰管内进行造影。

91.Mirizzi综合征:

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和颈部的较大结石,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以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炎及梗阻型黄疸。

(指因胆囊颈管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和(或)其它良性病变压迫肝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胆绞痛、胆管炎的临床症候群,是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少见并发症。

92.Charcot三联症:

肝外胆管结石的典型的临床表现,即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中文翻译为夏柯氏三联征,即腹痛,寒颤高热和黄疸,是急性胆管炎和胆管结石的典型表现。

93.Murphy征:

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外,然后嘱咐患者缓慢深吸气。

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使吸气终止称~阳性。

94.Reynolds五联征: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除具有一般胆管感染的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外,还可出现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即~

(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病人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的情况。

95.AOSC(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胆管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胆道系统的急性炎症,大多在胆道梗阻的基础上发作的如胆道梗阻未能解除,感染未被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可发生~。

急性胆管炎与AOSC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AOSC为急性重症性胆管炎(ACST)。

96.胆道出血:

各种原因导致血管与胆道沟通,引起血液涌入胆道,再进入十二指肠,统称~

97.Grey-Turner征:

少数急性胰腺炎严重病人可因外溢的胰液经腹膜后途径渗如皮溶解脂肪造成出血,在腰部、季肋部和腹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淤斑,称~,若出现在脐周,称Cullen征。

98.壶腹癌:

乏特氏壶腹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胆总管,在那里通过十二指肠壶腹乳头墙而通过最后厘米。

胰管的Wirsung和胆总管合并,由单程壶腹进入十二指肠。

99.壶腹周围癌:

指壶腹部、胆总管抹端及十二指肠乳头附近的癌肿,主要包括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和十二指肠肠腺癌。

100.Whipple三联征:

典型的胰岛素瘤表现,①自发性周期性发作低血糖症状、昏迷及其精神神经症状,每天空腹或劳动后发作者;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78mmol/L;③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可立即消失。

101.胃泌素瘤:

即卓-艾综合征,是以难治性或非寻常性消化性溃疡、高胃酸分泌、非β胰岛细胞瘤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10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buerger病,是一种累积周围中小动静脉的慢性、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和闭塞性病变。

75.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指单纯涉及隐静脉,浅静脉伸长、迂曲成曲张状态,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的人。

76.Perthes实验(深静脉畅通实验):

用止血带阻断大腿浅静脉主干,嘱病人用力踢腿或做下蹬活动连续10余次。

此时,由于小腿肌泵收缩迫使静脉血液向深静脉回流,使曲张静脉排空。

如在活动后浅静脉曲张更明显,张力增高,甚至有胀痛,则表面深静脉不通畅。

103.明显狭窄:

指冠脉管径狭窄超过50%,此时管腔的面积即减少超过75%,狭窄远端的血流即会明显减少,临床出现明显的缺血症状。

104.夹层A瘤:

主A壁发生中层坏死或退行性病变,当内膜破裂时血液在主A压力的作用下在中层内形成血肿并主要向远端延伸,形成~

骨骼系统:

1.Dugas征:

肘部贴胸,手掌能否搭到健侧肩部,不能为阳性.

2.Pawwells角:

股骨颈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夹角>500为内收骨折,骨折面接触少,易移位,属不稳定骨折;<300为外展骨折,骨折面接触大,不易移位,属稳定骨折。

3.Colles骨折:

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称。

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可出现典型畸形,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

4.手功能位:

是劳动时最常用和功能最大姿势,(可以随时发挥最大功能位置),如张手、握拳、捏物等。

为腕背伸20~250,轻度尺偏,拇指外展、对掌,其他手指略为分开呈半握拳状(拇指掌指和指间关节微屈,余手指略为分开,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半屈,远侧指间关节微屈,各指屈曲程度较一致。

5.手休息位:

是手处于自然静止状态的姿势,此时手的内在肌、外在肌、关节囊、韧带的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表现为腕背伸10~150,轻度尺偏,拇指轻度外展,掌指关节半屈,半握拳状,(从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程度越大,各指尖腕舟骨结节。

6.Barton骨折:

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7.孟氏Monteggia骨折: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8.盖氏Galeazzi骨折:

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9.Nonunion骨不连:

骨折经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且经再延长治疗时间,即骨折8月后骨折端仍未达到骨性连接。

X示骨折端骨痂少,骨端分离,两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被致密硬化的骨质所封闭。

临床上骨折处有假关节活动。

10.骨化性肌炎(损伤性骨化):

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个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使扩大机化,在关节附近软广泛骨化,造严重关节活动障碍。

特别是肘关节。

11.Bohler角:

跟骨结节与跟骨后关节突连线与跟骨前、后关节突连线的夹角,称跟骨结节关节角即Bohler角。

25-40度

12.股骨矩:

位于股骨颈与股骨干连接部的内后方,在股骨小粗隆的深部,形成致密的纵行骨板。

股骨上段负重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股骨干后内侧骨皮质延续。

13.Thomas征:

1仰卧,病侧下肢放平时腰椎前凸增加;2将健侧髋膝尽量屈曲,膝贴近前胸,此时腰前凸完全消失,患肢不能伸直,平放于床面,为+,根据大腿与桌面所成角度,即为屈曲畸形角度。

14.Chance骨折:

椎体水平撕裂性损伤。

(以往认为暴力来自X轴旋转的力最大,使脊柱过伸而损伤,如高空仰面落下,着地时背部背物体阻挡,使脊柱过伸,前纵韧带断裂,椎体横行裂开,棘突相互挤压断裂,可发生上一节椎体向后移位。

目前也有认为是脊柱屈曲的结果,不稳定型,少见。

15.Hangman缢死者骨折:

系损伤性枢椎椎弓骨折,暴力来自劾部,使颈椎过度仰伸,在枢椎后半部形成强大的剪切力量,使枢椎椎弓不堪忍受而发生骨折,以往多见于被缢死者,故称。

16.Dugas征:

正常人肘部贴近胸壁时,手掌能可触及到对侧肩膀。

有肩关节前脱位时患侧上肢屈肘,肘部贴近胸壁时,手掌不能摸到健侧肩峰,若以手掌触摸健侧肩峰时,则肘部不能贴近患侧胸壁,是为阳性。

17.Sudeck,atroply急性骨萎缩:

损伤致关节附近痛性骨质疏松,反射性交感N性骨养不良。

好发手足骨折后,典型症状是疼痛+血管舒缩紊乱。

18.Crushsyndrome挤压综征:

发生在肢体,臀部肌肉丰富,受压榨/长时间重力压迫,肌肉坏死并引高血钾、肌红蛋白尿等特征的急肾衰的综合反应。

19.Odonoghe三联征:

即膝关节损伤三联伤,在膝关节损伤中,若同时发生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内侧半月板损伤,称。

20.Apley试验(研磨):

仰卧,屈膝到900,检者将小腿用力下压,并作内外旋活动,使股骨与胫骨关节面摩擦,外旋疼痛→内侧半月板。

此后,将小腿提起,内外旋转,外旋疼痛→内副韧带

21.脊髓休克Spinalcordshock:

各种较重脊髓损伤后均可立即发生损伤平面以下驰缓性瘫痪,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消失,这是失去高级中枢控制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称。

2-4w后这一种现象根据脊髓实质性损害程度的不同发生损伤平面以下痉挛性瘫痪。

22.brown-Sequard脊髓半切:

发生于颈或上胸髓,临床特:

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运动和深感觉(部分轻触觉)消失,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

23.Tinel征:

是指叩击神经损伤或神经损害的部位或其远侧,出现其支配,皮区的放电样麻痛感或蚁走感,代表神经再生的水平或神经

24.mills征:

又称为伸肌腱牵拉试验:

嘱患者肘伸直,握拳、屈腕,前臂旋前,发生肘外侧疼痛为阳性,或患者前臂旋前位,作对抗外力的旋后运动,发生肘外侧疼痛为阳性,可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25.RA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urthritis):

20-45女,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多发性和对称性慢性关节炎,特点:

关节痛和肿胀反复发作,渐导致关节破坏强直和畸形,血清阳性反应。

26.AS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

26-30青壮年男90%,脊柱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侵及骶髂关节、关节突、附近韧带和近躯干的大关节,导致纤维性和骨性强直和畸形,血清阴性反应。

有明显家族史。

最常累及脊柱/骶髂/髋关节.组织相容抗原HLA-27

27.Codman三角: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病灶多不规则,密度不均,界线不清,骨皮质和骨髓腔呈侵蚀性破坏,骨皮质呈虫蛀样或筛孔样。

如骨膜被肿瘤顶起,可在骨膜下产生新骨,而断裂的骨膜反应呈三角形,这种X线片上见到的三角形骨膜反应阴影称,多见于骨肉瘤。

28.冷脓肿:

骨结核时病变常累及周围软组织,引起干酪样坏死和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坏死物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