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13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3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文件岗位评价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评价因素应尽可能结合企业实际,这需要在实际评价之前,与评价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尽可能使各类评价因素切合公司实际。

5独立。

参加对职位进行评价的人员必须独立地对各个职位进行评价,尽量不要互相讨论。

6反馈。

对于各个岗位评价的结果,应该及时地进行反馈,让参与评价的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对该岗位评价的情况,产生偏差的原因以及其他人的观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

7保密。

由于薪酬设计的极度敏感性,职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评价结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应该是处于保密状态。

当然,在完成整个薪酬制度的设计之后,职位评价的结果应该公开,使全体员工都了解到自己的岗位在公司中的位置。

四、岗位评价的准备工作

1.职位说明书。

职位说明书是进行岗位评价的基本素材。

在岗位评价之前应该将全部需要评价的职位说明书准备好。

在此次岗位评价之前,项目组专门召集公司主要高层人员针对职位说明书进行了讨论,针对职位说明书中的内容和细节进行了详细而充分的调整。

这样,各高层人员对各个岗位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利于岗位评价的准确性。

2.组建专家组

一般我们将参与岗位评价打分的人员称为专家组。

专家组的成员在对企业,或者企业的某些部分的了解方面一定要是真正的专家。

通常,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会来自管理职位,这是因为他们对企业的了解比较全面。

当然,我们同样会从基层寻找一些干练的人来充实这个队伍,这得益于他们对企业具体运作的第一手的经验。

在这个专家组里面,最好有来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人员。

理想状况是全体参加评价,但是现实条件下,最好不要超过20,15人左右是比较合适的数值。

此次岗位评价由于受公司条件的限制,我们只选取了公司高层的全部成员和中层管理者中的部门成员,共13名。

其中,有1位专家因为身体不适不能参加。

另外2名专家因为工作关系出差不能参加。

实际有10名专家参与打分。

3.组建操作组

这里指的是辅助实施的人员。

我们称这些人为操作组。

操作组需要包括一个或者几个主持人,几个数据录入人员和几个数据分析人员。

主持人最好由经验丰富的人来担任,一般都是项目组内专门负责岗位评价的人员来负责这一工作。

主持人对于引导专家组开展工作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为岗位评价的时间会比较长,所以可以考虑安排两个主持人轮换主持以保证质量。

对于数据录入人员的选择有两个要求,一是录入速度要快,二是值得信赖。

虽然数据录入过程中每个录入员都不能看到全部数据,但是出于保密原则,即使是少量数据泄漏的话,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如果专家组的人员不超过20个,那么5个录入人员足够应付所有的情况了。

数据分析人员一般也由项目组提供,这个人一定要对评分法的操作非常熟悉。

并且能及时地采用各种方法将已经获得的数据整理成可以直观地反映评价情况的形式。

此次岗位评价操作组共7人。

主持人1名,数据分析人员1名,数据录入人员5名。

其中,主持人由项目组提供,是北大纵横项目组的项目经理。

数据分析人员由项目组提供,是北大纵横项目的负责岗位评价的一位项目成员。

数据录入人员UNIDA公司提供3名,北大纵横项目组提供2名。

4.场地和设施。

我们需要一个大的可以容纳20人的会议室作为评分的场地,还有一个小的可以容纳10个左右的会议室作为数据处理的操作间。

大会议室需要一台电脑,一台投影仪和一块黑板(或者白板)。

小会议室里面需要足够多的电脑,至少要保证每个录入人员和每个分析人员都有一台电脑可以使用。

正式打分的时间要持续2到3天,这段时间内,所有专家都要连续思考一整天,这对专家们的身体是很大的考验。

专家们大多数来自企业的各个重要岗位,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如果思路不时被打断,显然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评价场所最好选择在远离企业办公场所的宾馆或者活动中心,进行封闭办公,这样既可以保证参与人员的营养和休息,又可以不受外界干扰。

此次岗位评价时间安排比较紧,因此安排在下班以后在公司内部进行评价。

专家组在公司培训教室进行打分,操作组在邻近的一个办公室进行录入分析等工作。

打分的房间安排了投影仪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白板一块。

操作组的房间提供了3台台式电脑和2部笔记本电脑。

打分过程从晚7:

00到凌晨2:

00,持续了7个小时。

过程中,只有偶尔几次某些专家需要接电话,另外有一位专家因故离开会场1小时,返回后单独完成自己的打分任务。

五、岗位评价使用的方法与工具

1.选择岗位评价的方法——评分法

评分法的前身是点数法,点数法是把工作的构成因素进行分解,然后按照事先设计出来的结构化量表对每种工作要素进行估值。

点数法是目前国外的公司应用的最普遍的一种岗位评价方法。

评分法将点数法的操作进一步细化,设计出更合理的结构量表,对每种因素级别的解释更加详细,最重要的一点是评分法有合理的纠偏措施,可以将评价的偏差降到最低。

评分法运用的是明确定义的要素,如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努力程度因素、工作环境因素等。

要素数量可能从几个到十几个不等,这主要看方案的需要。

每一个要素被分成几种等级层次,并赋予一定的分数值(这个分数值就表明了每个要素的权数)。

然后对岗位的要素逐个进行分析和定分。

把各个要素的分数进行加总就得到了一个工作岗位的总分数值。

这个总分数值决定了它在岗位序列中的位置。

2.评价工具:

岗位评价因素及定义分级表

如下图所示,岗位评价因素及定义分级表明确地给出了涉及岗位4个方面共28个评价因素,大致上覆盖了一般岗位的全部情况,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岗位的价值。

同时每一项因素下面都具体地列示出如何划分等级,并且在最右边一栏给出相应的分值。

进行评价的时候,只要参与评价的人员针对每一个岗位的每一项因素给出相应的分值,然后由操作人员将每一个岗位的各个因素的得分加和起来,就是该岗位的评价结果。

应该说,这个因素与定义分级表十分清晰地将岗位分解成具体的分数,非常直观,不需要很高的学习成本就可以掌握使用方法。

该表格是从国际上通用的评分法岗位评价工具中的28因素表中演变出来的。

共1000分,分成4大类28个因素。

该方法的特点是能够尽量将岗位的价值用分数的方法量化出来,其中具体因素指标的设定可以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同时每一项因素的分数权重和具体分级方法都可以根据公司情况不同和价值取向的差异进行调整。

其中,在责任因素部分增加了“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在知识技能因素部分增加了“创新与开拓能力”、“专业知识技能”、“管理知识技能”、“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5项,减少了“熟练期”、“工作经验”、“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4项。

在工作性质部分增加了“信息传递”,减少了“工作创新性”。

在工作环境因素部分减少了“工作危险性”、“职业病”2项。

同时,各项因素中的具体措辞和各个等级的分值也有一定程度的调整,将四类因素的分数从400、300、200、100调整为440、370、330、60。

每一个因素的具体分级情况也作了一些调整,基本的原则是遵循各个等级的分数差距尽量平均分布,另外,针对某需要将各个岗位得分差距拉大的因素的分级间差距加大。

经过项目组讨论,认为该因素体系基本符合公司情况,并且能反映出公司各个岗位的价值。

表1:

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

1责任因素(440)

1.1风险控制的责任

60

 

1

2

3

4

5

因素定义:

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为保证项目争取、产品研发、试验、装备生产及其他项目顺利进行,并维持UNIDA公司合法权益所担负的责任,该责任的大小以失败后损失影响的大小作为判断标准。

无任何风险。

仅有一些小的风险。

一旦发生问题,不会给UNIDA公司造成多大影响。

有一定的风险。

一旦发生问题,给UNIDA公司所造成的影响能明显感觉到。

有较大的风险。

一旦发生问题,会给UNIDA公司带来较严重的损害。

有极大风险。

一旦发生问题,对UNIDA公司造成的影响不仅不可挽回,而且会致使UNIDA公司发生经营危机。

6

18

36

1.2经营损失的责任

65

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因工作疏忽而造成成本、费用等额外损失所承担的责任。

不可能造成损失。

造成较小的损失。

造成较大的损失。

造成重大的损失。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0

25

40

1.3决策的层次

指在正常的工作中需要参与决策,其责任的大小根据所参与决策的层次高低作为判断基准。

工作中常做一些小的决定,一般不影响他人。

工作中需要做一些大的决定,只影响与自己有工作关系的部分一般员工。

工作中需要做一些对所属人员有影响的决策。

工作中需要做一些大的决策,但必须与其他部门或其他负责人共同协商方可。

工作中需要经常参加最高层次决策。

1.4领导管理的责任

35

指在正常权力范围内所拥有的正式领导管理职责。

其责任的大小根据所领导管理人员的层次和数量进行判断。

注:

一般人员指的是非管理岗位的员工;

基层管理人员指的是部门经理以下的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指的是管理部门负责人(正/副部门经理);

高层管理人员指的是副总以上人员。

不领导管理任何人,只对自己负责。

领导管理8名以下一般人员。

领导管理的人员中有基层管理人员,或领导管理的一般人员8人以上。

领导管理的人员中有中层管理人员。

领导管理的人员中有高层管理人员。

9

27

1.5组织人事的责任

指在正常工作中,对人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培养、工作分配、激励等具有法定的权力和责任。

不负有组织人事的责任。

对一般员工具有组织人事的责任。

对基层管理者具有组织人事的责任。

对中层管理者具有组织人事的责任。

对UNIDA公司副总级领导具有组织人事的责任。

20

30

1.6内部协调责任

指在正常工作中,与内部部门协调共同开展业务活动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其协调责任的大小以协调结果对UNIDA公司的影响程度作为判断基准。

不需要与其他部门员工进行工作协调。

偶尔与本部门的一般员工协调。

仅与本部门员工进行工作协调,偶尔与其他部门进行一些个人协调,协调不力对UNIDA公司很少有影响。

与本部门和其他部门员工有密切的工作联系,协调不力对UNIDA公司有一些影响。

几乎与UNIDA公司大部分员工有密切工作联系,或与部分部门负责人有工作协调的必要。

协调不力对UNIDA公司有较大的影响。

与各部门的负责人有密切的工作联系,在工作中需要保持随时联系和沟通,协调不力对UNIDA公司有重大影响。

1.7外部协调的责任

指在正常工作中需要与外界维持密切工作关系,以便顺利开展工作方面所负有的责任。

其责任大小以联系的频率和对方重要性对UNIDA公司形象的影响程度作为判断标准。

不需要与外界保持联系。

需要与外界保持偶尔联系,且外部人员仅限于一般工作人员。

需要与外界保持日常性、常规性联系,且外部人员仅限于几个固定部门的一般工作人员,所开展的工作属于常规性的。

需要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

联系的原因限于具体的业务范围内。

需要与上级或其他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频繁沟通,联系的原因往往涉及重大问题或者重要决策。

1.8工作责任范围

指对工作结果承担责任的范围。

以工作结果对UNIDA公司影响的大小作为判断责任大小的基准。

只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

需要对自己和所领导员工的工作结果负责。

对整个部门的工作结果负责。

对所领导的部门工作结果负责。

对UNIDA公司整体的工作结果负责。

1.9法律上的责任

指在正常工作中需要拟定和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并对合同的结果负有相应的责任。

其责任的大小视签约、拟定合同的重要性及后果的严重性作为判断基准。

不参与有关法律合同的制定和签约。

工作需要偶尔拟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条文或者其他文档,其条文最终受上级审核方可签约。

工作经常需要拟定合同和签约,领导只做原则审核。

个人承担部分责任。

工作经常需要审核各种业务或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并对合同的结果负有全部责任。

工作经常需要以法人资格签署各种有关合同,并对其结果负有全部的责任。

1.10对企业文化的影响程度

指在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仅根据公司对企业文化的要求,完成一些文章撰写等一般性活动。

根据公司对企业文化的要求,针对企业文化的个别因素提出修正性的意见。

根据公司对企业文化的要求,对企业文化的重大调整提出规划性的建议。

提炼、归纳并引领公司企业文化方向。

2知识技能因素(330)

2.1最低学历要求

指顺利履行工作职责所要求的最低学历要求,其判断基准按同等学力判断。

初中及以下。

高中、职业高中或中专毕业。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

硕士或双学士及以上。

2.2知识多样性

指在顺利履行工作职责时,学历学科知识之外需要使用多种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

判断基准在于广博不在精深。

不需要使用其它学科的知识

偶尔需要使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时常需要使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较频繁地综合使用其它学科的知识。

频繁地综合使用其它学科的知识。

15

2.3工作复杂性

指在工作中履行职责的复杂程度。

其判断基准根据所需的判断、分析、计划等水平而定。

简单的、独自的工作。

只需简单的提示即可完成工作,不需计划和独立判断。

需进行专门训练才可胜任工作,但大部分时候仅需一种专业技术,偶尔需要进行独立判断或计划。

工作时需要运用多种专业技能,经常做独立判断和计划,要有相当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作要求高度的判断力和计划性。

要求积极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问题。

2.4工作的灵活性

指工作需要处理正常程序化之外事情的灵活性。

判断基准取决于工作职责要求。

属于常规性工作,基本按程序办事。

工作中一般属于常规性的,偶尔需要灵活应变处理工作程序化之外的一些一般性问题。

工作中大部分属于常规性工作,经常需要在工作程序化之外灵活应变处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

工作中大部分属于非常规性的,主要靠自己在工作程序化之外按具体情况灵活应变进行妥善处理。

工作非常规,需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灵活应变处理工作程序化之外重大的偶然性问题。

12

2.5创新与开拓能力

指顺利进行工作所必需的创新与开拓的精神和能力的要求。

工作基本程序化。

工作基本程序化,偶尔需要开拓创新。

工作中有时需要开拓创新。

工作时常需要开拓和创新。

2.6专业知识技能

指为顺利履行工作职责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

工作需要较浅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较简单技能。

工作需要一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简单技能。

工作需要较深入专业技术知识和一般技能,该知识需较长时间学习积累才可掌握。

工作需要深入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该知识需很长时间学习积累才可掌握。

2.7管理知识技能

指为了顺利完成工作目标,组织协调相关人员进行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判断基准是:

工作中进行组织协调的程度和组织协调工作的影响。

工作简单,基本不需要管理知识。

工作需要较浅的管理知识和决断能力。

工作需要基本的管理知识和决断能力。

需要较强的管理知识和决断能力来协调各方面关系。

需要非常强的管理能力和决断能力,该工作影响到UNIDA公司正常运作、研发与经营。

24

2.8沟通能力

指工作交流中表达自身信息与获取对方信息的能力。

主要从沟通

的频繁与难度考虑。

很少需要与其他人进行沟通,若有也只是简单的信息交流。

较少需要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但需要有一定的沟通技巧。

较多需要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且需要有一定的沟通技巧。

经常需要与其他人进行沟通,需要有较高的沟通技巧。

频繁与不同类型的人进行沟通,需要有很强的的沟通技巧。

2.9学习能力

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很少需要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

偶尔需要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

经常需要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

需要频繁地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

2.10综合能力的运用

指为顺利履行工作职责具备的各种所需知识素质、经验和能力的总体要求。

工作单一、简单,无需特殊技能和能力。

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仅需某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工作多样化,灵活处理问题要求高,需综合使用多种知识和技能。

非常规性工作,需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处理事务,需要高度综合各种能力。

22

3岗位性质(170)

3.1工作压力

指工作本身给任职人员带来的压力。

根据决策的迅速性、工作常规性、任务多样性、工作变动性以及工作是否被经常打断来判断。

工作中的压力很小。

极少迅速做出决定,工作常规化,工作很少被打断或干扰。

工作中的压力较小。

很少迅速做出决定,工作速度没有特定要求,手头工作有时被打断。

工作中的压力一般。

工作中时常迅速做出决定,手头工作时常被打断,工作变动性较强。

工作中的压力较大。

工作中经常迅速做出决定,任务多样化,手头工作经常被打断,工作流动性很强。

工作中的压力很大。

工作中经常迅速做出决定,任务多样化,工作时间很紧张,工作变动性较强,很难坐下来安静地处理问题。

3.2工作节奏

指工作的节奏、时限、工作量、注意力转移程度和工作所需对细节的重视所引起的工作紧迫感。

工作的节奏、时限自己掌握。

大部分时间的工作节奏、时限自己掌握,有时比较紧张,但时间持续不长。

工作的节奏、实现自己无法控制,明显感到工作紧张。

为完成每日工作需要很快的工作节奏,持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26

3.3脑力辛苦程度

指在工作时所需脑力辛苦程度的要求。

根据集中精力的时间、频率进行判断。

脑力劳动强度很轻。

脑力劳动活动较轻。

工作时需集中精力或视力的时间约占10%到25%。

工作时从事一般强度脑力劳动。

工作时需集中精力或视力的时间约占26%到50%,或工作时需高度集中精力的时间约占10%到25%

工作时从事较高强度脑力劳动。

工作时需高度集中精力的时间约占25%到50%

工作时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

工作时需高度集中精力的时间约占51%以上。

50

3.4体力要求

指作业时必须运用体力,其消耗的水平高低根据工作姿势,持续时间长度和用力大小进行判断。

工作时姿势随意,不需要消耗特别的体力。

工作时需要消耗较少的体力,下班时没有明显的疲劳。

工作时需要消耗一定的体力,下班后感到明显的疲劳。

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下班后身体感到非常的疲劳。

3.5工作均衡性

指工作每天忙闲不均的程度。

一般没有忙闲不均的现象。

有时忙闲不均,但有规律性。

经常有忙闲不均的现象,且没有明显的规律。

工作经常忙闲不均,没有明显的规律,而且忙的时间持续很长,打破正常的作息时间。

11

3.6信息传递

指工作中记录的文档和其他信息与其他部门或者岗位之间互相传递的。

工作成果与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