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561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新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2019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虽一笔千年,但不能固步自封。

从早期外国传教士用拉丁字母对汉字进行注音,到中国学者的“拉丁化新文字”,再到民国政府的“注音字母”“汉字简化”等方案,中国汉字在变革中步履蹒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批准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三大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难任务。

这是汉语言文字改革力度最大、普及最快的时期。

从此,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阅读文化成果的能力,古老的汉字也在改革中获得新生。

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国际社会的汉语热随之升温。

今天,海外300多所孔子学院,让世界通过汉字、通过中华文化更立体地感知中国。

汉字的一路征程也曾走过弯路,比如汉字简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简化是为了易写便认,提高沟通效率,但是一旦简单到无从认识或者误认,简化到瘦骨嶙峋,就失去了汉字结构的美、寓意的美。

科技的进步,也曾让中国汉字遭遇考验。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引发了信息革命,1952年中国科学家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但是以字母为主的输入方式把方块汉字拦在了门外。

“中国必须摒弃传统汉字,走拼音文字道路”,外国专家如此定论,国内一些废除汉字的主张也沉渣泛起。

如果汉字进入不了电脑,在信息浪潮惊涛拍岸的今天,中国航船就无法驶入国际航道;如果放弃汉字,中国文化将面临竭泽断流的危险,何况失去汉字的国家还是中国吗?

别无选择,一批中国科学家和语言学家开始专攻汉字信息处理技术。

1956年,终于诞生了第一批理论和实践成果。

随后30年,汉字输入输出方法、汉字编码程序、汉字智能终端、汉字打印系统等难题被一一攻克。

1985年,中国科学家王选领衔研制的中国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获成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古老的方块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出神奇的生命力。

中国的文化客厅容得下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可以让各种文明以礼相待,推杯问盏。

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我们不反对引进外来语,经过汉化的外来词汇同样能丰富中国词库,但我们反对取之无度、用之过滥;我们不反对让流行的网言网语进入汉语的传统家庭,但要注意汉字的规范,不能玷污汉字的纯洁,消解汉语的魅力。

这是我们的文化自觉。

今天的汉字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当下的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浅层次阅读盛行;各种键盘消解了我们的书写技能,层出不穷的智能终端让我们患上输入法依赖症,提笔忘字;网络词典让我们在享受便捷轻巧的同时失落了追根溯源的乐趣和咬文嚼字的味道;网络俚语带来简明晓畅、通俗风趣的同时,削弱了汉字的美好。

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不能没有文化的复兴。

在继承中发展,在革新中坚守,呵护母语,就是留住民族文明的根。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述的“汉字变革”的一项是( )

A.公元1605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1625年,金尼阁借鉴利玛窦的注音方案写成《西儒耳目资》注音书。

B.1935年8月21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第11400号部令,向全社会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计324个简体字;还公布了《推行简体字办法》。

C.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等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难任务。

D.中考、高考中,语文学科成绩的比重在提高;语文测试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简化汉字是为了易写便认,提高沟通效率。

然而,简化要考虑汉字自身的特点,注意不要伤害汉字结构之美、寓意之美等。

B.改革开放后,为了促进汉字改革并让世界通过中国文化更立体地感知中国,海外300多所孔子学院应运而生。

C.汉字输入输出方法、编码程序、智能终端、打印系统等难题的攻克,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成功,给汉字带来了神奇的生命力。

D.我们有容纳各种文明的文化自信,不反对引进外来语,经过汉化的外来词汇同样能丰富中国词库,但不能取之无度、用之过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汉字的简化对汉字的普及意义重大,它不仅使古老的汉字重新获得生机,而且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阅读文化成果的能力。

B.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汉语应该有接纳网络用语的胸怀,但是必须注意汉字的规范,不能允许它玷污汉字的纯洁,消解汉语的魅力。

C.当前,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浅层次阅读盛行,人们与汉字的距离,使汉字面临着新的挑战。

D.汉语是中华文明的根,汉字必须在继承中发展,在革新中坚守,因为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不能没有文化的复兴。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洗澡

王安忆

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

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

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

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

“师傅要去哪里?

”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

“静安寺。

”小伙子就说:

“十五块钱。

”他说:

“十块钱。

”小伙子又说:

“十二块钱。

”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

他泄了气似地,浑身没劲。

小伙子越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

然后,他们就上路了。

路上,小伙子问他:

“你家住在静安寺?

”他说:

“是。

”小伙子又问:

“你家有浴缸吗?

”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

便含含糊糊地说:

“嗯。

”小伙子接着问:

“你是在哪里上班?

”“机关”。

“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

”小伙子再问,他说:

“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

“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

他很渴,可是心想:

如果要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

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

小伙子又问道:

“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

”他先说“在家”,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

“看情况而定。

”那人接着问:

“你家的浴缸是大还是小?

”他不得已的说:

“很小。

”“怎样小?

”“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

”“那你就要把水放满,泡在里面;或者就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

”“是的。

”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

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

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再没想下去。

这时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

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

他渴的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

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

“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洗澡。

”小伙子告诉他。

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

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

望了望眼前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

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

那人也想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的响,他们默默骑了一段。

他终于看见了一家冷饮店,冰箱轰隆隆的开着。

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

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

为了鼓舞那人,他说:

“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条弄堂,穿过去就是。

”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

“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洗冷水澡还是热水澡?

”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

“冷水澡洗的时候舒服,热水澡洗过以后舒服。

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

”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

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

他付了钱,又从冰箱里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

小伙子很好奇的打量他的房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

“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

”这一会,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那人坐了一会,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了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

“你可以洗澡了。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以写实的笔法,在貌似琐碎的叙述中,塑造了两个人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传达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感情。

B.骑黄鱼车的小伙子虽然早已发现了生意,但他骑车迎上前时,却又后退了半步,表明他较有礼貌,也有些害羞。

C.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呈现出主人公曲折微妙、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这是本文最突出的手法。

D.如果“女人”没说过浴缸文明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他”就不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问题如此犹豫。

5、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请概括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杜杞,字伟长。

父镐,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建阳县。

强敏有才。

闽俗,老而生子辄不举。

杞使五保相察,犯者得重罪。

累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知横州。

时安化蛮寇边,杀知宜州王世宁,出兵讨之。

杞言: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愿择文臣识权变练达岭外事者,以为牧守,使经制边事。

”改通判真州,徙知解州。

盗起京西,掠商、邓、均、房,焚光化军,署其旧职,兼京西转运、按察使。

居数月,贼平。

会广西区希范诱白崖山蛮蒙赶反,有众数千,袭破环州、带溪普义镇宁砦,岭外骚然。

擢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

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

次宜州,蛮无至者。

杞得州校,出狱囚,脱其械,使入洞说贼,不听。

乃勒兵攻破白崖、黄坭、九居山砦及五峒,焚毁积聚,斩首百余级,复环州。

贼散走,希范走荔波洞,杞遣使诱之,赶来降。

杞谓将佐曰:

“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

”乃击牛马,为曼陀罗酒,大会环州,伏兵发,诛七十余人。

后三日,又得希范,醢之以遗诸蛮,因老病而释者,才百余人。

御史梅挚劾杞杀降失信,诏戒谕之,为两浙转运使。

明年,徙河北,拜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右安抚使、知庆州。

杞上言:

“杀降者臣也,得罪不敢辞。

将吏劳未录,臣未敢受命。

”因为行赏。

蕃酋率众千余内附,夏人以兵索酋而劫边户,掠马牛,有诏责杞。

杞言:

“彼违誓举兵,酋不可与。

”因移檄夏人,不偿所掠,则酋不可得,既而兵亦罢去。

杞性强记,博览书传,通阴阳数术之学,自言吾年四十六死矣。

一日据厕,见希范与赶在前诉冤,叱曰:

“尔狂僭叛命,法当诛,尚敢诉邪!

”未几卒。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B.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C.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D.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8、下列对原文加点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也称奏荫、补荫、恩荫等,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的权利。

B.“署”表示暂代官职,在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假、摄、权等。

C.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

官位前加“右”比加“左”的地位高。

D.夏,宋朝的藩属党项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杞聪敏有才,长于地方治理。

担任建阳知县时,针对当地的不良风俗,他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并规定若再发生便处以重罪。

B.杜杞足智多谋,战功赫赫。

他先后镇压多地叛乱,善于与西夏周旋。

围剿区希范、蒙赶时,先劝降,后进攻,最终迫使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其杀害。

C.杜杞性格倔强,敢于坚持原则。

蕃人首领率众降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民,朝廷下诏责备杜杞。

杜杞坚持原则,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

D.杜杞博闻强识,通晓阴阳术数。

他能算出自己四十六岁就死。

一天上厕所时,见被他残杀的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严词斥责,不久去世。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

(2)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野 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

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

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1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13、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追忆当年与男主人公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句是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了哪两句话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

羁鸟恋旧林,。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民谣云: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②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③他才思敏捷,文不加点,稿件几乎每投必中。

④有些人为保护国家利益而献身,死得其所,重于泰山。

⑤大家齐聚一堂,欢迎这位从海外归来的莘莘学子。

⑥拜谒中山陵,一种高山仰止的思想感情油然而生。

A.①②⑤B.②⑤⑥C.③④⑥D.②③⑤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签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标志着亚投行筹建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展示了各方对成立亚投行的庄严承诺,体现了各方共谋发展的务实行动。

B.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洗礼,如今的阿勒泰已成为新疆旅游的最美名片之一,也成为最适宜人们居住的“金山宝地”。

C.尽管对北京控烟条例规定满腹牢骚,烟民们也只能顺从,这是我国整体文明意识提升的需要,也是一个公民文明素质的内在体现。

D.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河南今年将取消体育特长生等5项加分,同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考生等2个项目进行调整。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3个字。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日,古人又称夜为“宵”,①。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们欢庆佳节,既是为了赏月,②_。

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③,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异常热闹。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

“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

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

钻石说:

“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

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

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

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D。

该项内容体现为语文考试的改革,不涉及汉字本身的变革。

2、B。

“为了促进汉字改革”错,根据原文第3段。

孔子学院的建立应是适应“国际汉语热”和“让世界通过汉字、通过中华文化更立体地感知中国”。

3、A。

根据原义第2段,“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阅读文化成果的能力”的是“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三大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难任务”,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汉字简化”是不恰当的。

4、答案:

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E不给分(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B项骑黄鱼车的小伙子骑车迎上前,是希望主人公“他”主动招呼用车;后退半步是因为“他”没有主动招呼,只好自己揽生意。

E项作者对两个人物没作明显的褒贬,意在揭示一种市民习性和地域文化。

D项这样说有一定道理,但是上海的小市民文化角度考虑,即便“女人”没说过浴缸文明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他”也有极大可能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问题如此犹豫,这是由其性格决定的)

5、答案:

①精明,节俭,有些小气甚至吝啬,是靠不招呼用车、讨价还价、不卖冷饮、自制橘子水体现的。

②敏感,细腻,谨慎,多虑,是通过对小伙子的问话的想法及应答来体现的。

③心地较为善良,通情达理,则是通过因天热不忍心再还价、想买两瓶冷饮、给小伙子橘子水喝来体现的。

(每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

6、答案:

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③使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理。

(答对两点即可给4分。

意思答对即可。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

注意“岭南诸郡”“横”“邕”,“内”“外”对应,结合句意断句。

句意:

岭南各州,没有城郭甲兵的防备,长官也没有才干。

横州是邕、钦、廉三州咽喉,地势险阻,可驻兵以为后援。

邕管对内控制广源,对外控制交阯。

8、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

C项,关于左、右尊卑和左、右官位的高低的表述绝对化。

9、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B项“最终让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它们杀害”错,蒙赶是被诱降的,但区希范是被抓获的。

10、

(1)行旅驻扎在真州,先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许其改过自新。

(次,驻扎1分;急递:

紧急递送1分;谕:

告诉1分;听:

允许、准许1分,意思对即可;句意1分。

(2)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使他们被感化),所以屡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

(穷蹙:

窘迫、困厄,意思对即可1分;制:

制服1分;不能怀:

不能使之降顺或者使他们被感化,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杜杞字伟长。

父亲杜镐,杜杞靠父恩荫补任将作监主簿,任建阳知县。

聪敏有才能。

闽地风俗,老年生子就不抚养。

杜杞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有再发生类似情况者处重罪。

多次升职为尚书虞部员外郎、横州知州。

当时安化蛮人侵犯边境,杀掉宜州知州王世宁,朝廷派兵讨伐。

杜杞上奏:

“岭南各州,没有城郭甲兵的防备,长官也没有才干。

横州是邕、钦、廉三州咽喉,地势险阻,可驻兵以为后援。

邕管对内控制广源,对外控制交阯。

希望挑选机智权变而又熟悉岭外事务的文臣,担任长官,负责边境事务。

”改任通判真州,调任解州知州。

京西出现强盗,抢掠商、邓、均、房等地,焚烧光化军,朝廷任命他为京西转运、按察使。

任职数月,盗贼被平定。

11、BD(选B给3分,选D给2分。

B项,无批判和报国无门之意,应该是“功业未就”;D项,颔联是叙事和抒情。

12、①忧国之情:

“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

②对诸弟的思念:

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

③漂泊之悲:

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

(共6分,答出一点给2分)

13、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池鱼思故渊。

14、C

15、B

16、所以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也是为了庆祝新春的到来

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