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732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阳安二线铁路六标段隧道工程

编号:

路堤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6年9月10日发布2016年9月10日实施

 

阳安二线铁路隧道工程

路堤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适用于阳安二线铁路六标路基段,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的连接过渡段施工。

二、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制定实验计划并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确保试验工作与现场施工相协调。

2.2外业技术准备

组织技术力量对设计院所交的所有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导线和水准复测,且复测结果已报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了解沿线交通、电力线、通讯线及影响走行的障碍物情况并加以明显标示。

三、技术要求

1、过渡段路基填筑前应选择试验段做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

2、过渡段采用的填料种类及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4、过渡段靠近桥台、涵洞等建筑物的部位分层填筑,采用小型振动压实机具碾压。

5、各种试验、检测设备应计量检定合格。

测试数据应真实可靠,充分反映现场实际情况。

6、严格按现场碾压试验确定的工艺、方法施工,不得违规。

7、应优先安排软土地基过渡段路堤的填筑施工。

8、过渡段填筑必须待桥台结构物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过渡段地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

4.1.1施工方法

1、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2、过渡段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

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重型碾压设备及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

4、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倒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宜按15厘米,碾压遍数通过工艺试验确定。

4.1.2施工工艺

1、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

2、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

3、在桥台及挡墙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

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堤一致。

4、路桥过渡段桥台锥体填筑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

5、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与路基填筑的相应部位同步施工。

4.1.3施工要点

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顺平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

1、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

2、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3、在桥台及挡墙基础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

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堤一致。

4、过渡段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堤为同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其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5、各个特殊路桥过渡段台阶处必须沿台阶进行横向碾压。

 

施工工序图

4.1.4注意事项

1、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桥台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

2、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15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渗水墙底部设软式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

3、路桥过渡段每层填筑均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控制好级配碎石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排水坡。

4、台背后2m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械驶入,避免其对桥台造成挤压。

4.2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4.2.1施工方法

1、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2、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施工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

3、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震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4、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4.2.2施工工艺

1、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型。

2、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压实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

3、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堤一致,但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

4、路堤轨底距结构物顶垂直距离小于1.5m时,采取两次过渡方式,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施工完毕后,再用A、B组填料回填过渡段与路堤之间倒梯形部位,压实标准与路堤相同。

5、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水泥级配碎石同时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

6、每层混合料施工完毕后需按要求进行养护。

4.2.3施工要点

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

1、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2、靠近结构物两侧2m以内及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必须使用小型振动机碾压。

4.2.4注意事项

1、横向结构物两侧必须对称填筑,在填筑过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层均应做好横向人字坡和纵向排水。

2、基坑底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

3、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

4、路堑地段回填片石混凝土时,应做好基坑边坡防护,防止发生意外。

4.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4.3.1施工方法

1、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应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

路堤与路堑连接处,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

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开挖部分填筑要求同路堤。

2、过渡段的填筑施工应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

3、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施工方法应符合《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施工技术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堤堑结合处,应沿堑坡边缘进行横向碾压。

4、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基床表层

软式透水管

直径100㎜基床底层

1:

1.5

路堤本体

土质、软质岩石

路堤与土质路堑过渡段施示意图

4.3.2施工工艺

1、施工前,做好路堤和路堑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路堤填料的冲刷。

2、人工配合机械处理路堤基底和路堑表层并按设计要求人工开挖台阶。

3、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分区分层碾压。

4、基床表层水泥级配碎石填筑。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

 

4.3.3施工要点

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

1、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

2、靠近台阶部位的级配碎石,压实机械必须进行横向碾压,确保压实质量。

4.3.4注意事项

1、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靠近堤堑结合处,沿堑坡边缘进行横向碾压。

2、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3、每层施工过程中必须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排水措施。

4.4半挖半填路基过渡段

4.4.1施工方法

半挖半填路基和不同岩土组合路基施工时应按以下方法进行。

1、路堑土方施工由机械开挖为主,人工负责按设计要求开挖连接处台阶。

2、路堑弃渣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施工,路堤分层填筑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填料,推土机摊铺、人工配合平地机精细平整,振动碾压密实。

3、路堤路堑排水及防护工程紧跟填料作业施工,采用人工挂线砌筑,保证路基基床不受雨水冲刷。

4.4.2施工工艺

1、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路堑开挖及边坡整型,并根据路堑开挖高度随时施工临时排水沟。

2、路基基床底清理整型并碾压至设计要求,随后人工开挖连接台阶。

3、路基基床分层填筑碾压,每层填筑按要求做好4%横坡。

填筑完成后进行基床表层施工。

4、紧跟路基填筑砌筑防护、排水工程。

半挖半填路基及不同岩土组合的横向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

 

4.4.3施工要点

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

1、挖除换填地基土底部以下为土质路基时应进行冲击压实;存在软弱地层时应进行稳定、变形分析。

2、挖除换填地基土的底部应设向外倾斜4%的横向排水坡。

3、台阶连接处采取沿台阶纵向碾压,大型机械不方便施工处采用小型振动机施工。

4.4.4注意事项

1、路基排水和防护紧跟路基填筑进行,防止雨水冲刷。

2、分层填筑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做好路基横坡方便表层排水。

3、路堑防护应紧跟路堑开挖。

五、施工要求

5.1过渡段填筑要求

1、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的连接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段。

2、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

3、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

4、过渡段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

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5、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

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6、过渡段地基采用打入桩、挤密桩等加固时,宜先进行打入桩、挤密桩等施工,再进行桥涵桩基施工。

7、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

宜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

5.2过渡段排水要求

1、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

2、过渡段台背回填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

3、过渡段台背与回填料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层。

4、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与相邻路堤填料之间的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5、过渡段坡脚两侧、路堤底部的纵横向排水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六、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人员配置

具体见过渡段施工人员配置表。

过渡段施工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1

试验检测人员

4

2

其他机械工、普工

16

3

施工员

2

4

安全员

1

5

测量及试验检测人员

4

6

其他机械工、普工

13

合计

40人

七、材料要求

1、级配碎石材料由砾石经破碎锤筛选而成。

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及过渡段级配碎石粒径级配按基床表层粒径级配表、过渡段级配碎石范围表所示。

3、级配碎石粒径大于1.7mm颗粒的洛杉矶磨耗率不应大于30%,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应大于6%,粒径小于0.5mm细颗粒的液限不应大于25%,塑性指数应小于6,不应含有其他粘土及其他杂质。

八、设备机具

每个施工段机械设备应包括装载机、推土机、内燃夯实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稳定土拌和设备等,具体配置如下表所示。

过渡段施工机械配置表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土料拌合站

1座

自卸汽车

15t

4台

压路机

1台

手持振动压路机

YSZ06C

2台

内燃夯实机

SZR120

2台

洒水车

5t

1台

推土机

75kw

1台

九、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1、层厚控制。

对压路机碾压部位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厚度参照试验结果,小型机具压实部位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5~20cm。

在桥台背部及横向结构物墙身的左中右用红油漆标出分层松铺厚度和填层序号。

2、填料平整及均匀性控制

基床表层以下部分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靠近结构物人工配合进行局部处理,确保层厚及拌合料均匀。

表层与区间表层作为一整体施工。

3、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

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压实,对于设计有绿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拍与种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过渡段与路堤、路堑边坡连接处顺接采用人工挂线精细顺接,过渡段本体填筑局部不利于机械操作地段也采用人工挂线精细刷坡。

9.2质量检测标准

1、过渡段基底处理

①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路堤高度H<3.0m的路堤,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客货共线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

H>3.0m时,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地基系数K30≥60MPa/m。

2、过渡段基坑回填检测。

①基坑采用混凝土回填时,回填材料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基坑采用碎石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并采用小型振动机械压实,其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基坑回填顶面高程的允许偏差为±50mm。

3、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检测。

①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压实质量应采用地基系数K30和孔隙率n指标控制。

具体如下表所示:

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路堤填筑级配碎石压实质量标准

填料

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孔隙率n

级配碎石

≥150

<28%

④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⑤填料应分层压实。

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时,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cm。

⑥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0~+1.0%。

⑦过渡段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过渡段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中线至边缘距离

±50mm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

尺量

2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过渡段每检测层抽样检验2点

尺量

3

横坡

±0.5%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2个断面

坡度尺量

4

平整度

不大于15mm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5点

2.5m长直尺量测

5

边坡坡率(偏陡量)

3%设计值

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6点

坡度尺量

6

高程

±30mm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

水准仪测

⑧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纵向填筑长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

尺量

2

纵向填筑坡度

不大于设计值

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

尺量计算

十、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现场电气设备均作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线采用三相五线制。

2、施工机械的使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无关人员严禁使用。

3、建立严格的安全教育制度,坚持入场教育、坚持每周按班组召开安全工作教育研讨会,增强安全意识,使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具体操作工人。

4、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10.2环保要求

1、队伍进场后,即进行教育与动员工作,要求所有人员尊重与遵守当地风俗与习惯,维护驻地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搞好公共关系,以保证工程施工正常进行。

2、施工期间,经常对主要施工机械车辆道路进行维修并洒水,以保证沿线居民方便和防止施工引起尘对居民及作物的污染。

3、采取一切合理措施在施工中保护现场及其附近的环境,以避免因其施工引起的污染、噪声和其它因素,对公众或公众财产等造成损害或妨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