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858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2 大小:2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2页
亲,该文档总共1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1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答案详解

课程代码:

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B )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这是他的理论品质。

教材19-21页。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

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

【解析】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恩主义的根本方法。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教材27页。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 )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解析】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

教材35页。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解析】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教材44页。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解析】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教材51页。

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D )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解析】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教材68页。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解析】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这一特点,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从根本上区别了开,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了界限。

教材102页。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C )

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

【解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第一次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教材108页。

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B )

A.客观性B.相对性

C.绝对性D.全面性

【解析】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限制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因此,任何真理都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教材116-117页。

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 )

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

【解析】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的定义表明,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

教材157页。

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

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解析】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生存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教材134页。

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

【解析】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

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关系);③产品的分配方式。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教材139页。

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C  )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解析】历史唯心主义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材173页。

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B.价值

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

【解析】商品的二因素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

教材184页。

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D )

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解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教材190页。

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B  )

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

C.粗放型再生产D.集约型再生产

【解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把资本家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并不全部用于自己的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教材205页。

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C )

A.享乐主义B.拜金主义

C.利己主义D.自由、平等与博爱

【解析】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教材219页。

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A )

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

C.按同比例变化D.无直接联系

【解析】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次数成正比,一年之内资本周转的次数越多,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一年之内资本的周转次数越少,资本周转的速度就越慢。

教材228页。

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C  )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解析】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以年为单位)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教材232页。

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D  )

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

【解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便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

教材237页。

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 D  )

A.高于平均利润B.等于平均利润

C.与平均利润无关D.相当于平均利润

【解析】银行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教材253页。

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C  )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

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

【解析】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教材257页。

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  A )

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

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

【解析】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教材273页。

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B )

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解析】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包括:

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

教材291页。

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

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

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

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

【解析】19世纪后期,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

这种联合资本已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它已经突破了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缓解了生产社会化发展日益受到单个私人资本限制和束缚。

教材298页。

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C )

A.布尔什维克B.中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解析】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

教材332页。

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A )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实行计划经济

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产品经济

【解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

教材323页。

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B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解析】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不同,社会主义必然建立在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

教材323页。

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B  )

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

【解析】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相应地实行“按需分配”原则。

教材342页。

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D.国家自行消亡

【解析】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期的具体理想,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教材22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BCD   )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解析】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其他范畴构成的体系。

教材56-71页。

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  ABD   )

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解析】用成语故事体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教材66页。

33.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CD   )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解析】真理的客观性包括两层含义:

①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只能是实践。

教材114-115页。

34.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解析】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教材153-162页。

35.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   ABC  )

A.立法权B.财政权

C.监督权D.审判权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教材214页。

36.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  ABCD   )

A.竞争的目的不同

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

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D.竞争的范围不同

【解析】垄断阶段竞争的特点:

①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②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③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④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了国外,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教材272页。

3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  ABD   )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

C.运输阶段D.销售阶段

【解析】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教材225页。

38.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AB   )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

【解析】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雇佣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教材202页。

39.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有(  ABCD   )

A.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

【解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有效领导,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制度巨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

①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②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上,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③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要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潮的侵袭和腐蚀,又不能搞一言堂甚至压制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要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④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国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习人类发展中各方面的优秀成果,这样才会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

教材317页。

40.下列论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展望的有(  ABCD   )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阶级归于消灭,国家自行消亡

C.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D.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解析】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①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②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③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④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⑤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⑦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教材341-349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的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

强调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来源,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教材93-96页。

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答:

(1)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

①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③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④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教材176页。

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答:

(1)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值,叫可变资本(v)。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意义在于:

①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②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根据,正确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教材201页。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答: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②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的调整;③从上层建筑方面看,政治制度与法制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扩展,意识形态中的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

(2)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教材293-296页。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答: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教材331-335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答:

(1)矛盾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2)基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这种关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时分析形式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相互转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这是主流。

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在前进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那是支流。

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发展大好形势。

教材64页。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答:

(1)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围绕取得有利投资场所和争夺较高利润率而展开竞争。

竞争的手段是资本再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转移,即资本家把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抽出,转投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

原来利润率较低的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数量减少,生产规模缩小,生产的商品数量相应减少,在社会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涨,利润率提高。

相反,原来利润率较高的生产部门,利润率则逐步降低。

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转移,一直要继续到通过不同生产部门价格变动的自发调整,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大体趋于平衡,即形成平均利润时,资本的转移才会趋于停止。

(2)平均利润的本质

平均利润就是一定量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教材241-243页。

全国2009年1月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A)

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A)

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这两大基本派别是(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广延性B.持续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C)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

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D)

A.认识客观规律B.制定周密计划C.依靠广大群众D.参加社会实践

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A)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

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C)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