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098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

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中描绘了嬴政

A.十年征战,统一全国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2.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

“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

”“他的好处”包括

①统一六国②焚书坑儒③推行郡县制④统一货币、度量衡⑤修建陵墓

A.①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⑤D.①③④⑤

3.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5.“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

下列“马”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

   AB CD

6.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半两钱B.五铢钱C.交子D.银元

7.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

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秦朝C.隋朝D.清朝

9.汉字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

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

A.甲骨文B.小篆C.帛书D.金文

10.公元前209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是

   ABCD

11.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右侧“疆域四至”示意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2.它是中国第一帝都。

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

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洛阳B.咸阳C.长安 D.北京

二.材料题

1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

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郡县制牢牢地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

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并以古今第一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最终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

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祷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和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公元前230年,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

(2)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郡县制的设立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4)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制度曾长期有效运行。

(5)秦统一中国,在历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14.

(1)观察右图,请在答题卡图中的图例栏内A、B处分别写出图例的含义。

(2)依图指出秦灭六国过程的特点。

参考答案

13.

(1)B

(2)C(3)A(4)A(5)A

14.

(1)A:

秦灭六国路线;B:

秦灭六国顺序。

(2)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

(答出其中1点即可。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秦灭六国”前承“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后接“伐无道,诛暴秦”和“大一统的汉朝”,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最重要的一课,它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开端,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不仅是两汉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的基础,而且对后面的隋、唐、元、明、清等统一的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秦灭六国的原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秦统一中国作用的分析,认识到: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难点:

理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韩磊的《秦王扫六合》歌曲,大屏幕出现歌词: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教师:

这首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由此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秦灭六国

1.统一原因

教师提问:

我们刚刚学习了春秋战国的历史,相信大家对“战国七雄”一定还记忆犹新,那“战国七雄”究竟是哪七国?

它们分别处于什么地理位置呢?

(展示《战国形势图》)

学生看图回答:

(略)。

教师引导: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4页第一、二段的内容,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下:

秦为什么能够兼并六国、实现统一呢?

学生:

看书、思考、回答(略)。

师生一起归纳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首先,统一是民心所向。

其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第三,秦王嬴政善于用人。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看教材中的“相关史事”部分,思考一下:

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有什么长处?

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学生:

秦王嬴政在用人上不以出身高低取人,不拘一格,广招人才。

2.统一过程

教师讲解: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3.秦朝的建立

教师讲解:

下面大家看教材第44页,把秦朝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在书上做好标记。

教师过渡: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现在的秦王面对的可是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

对于这样一个帝国,他又该如何管理呢?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教师提问:

现在我把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同学都花3分钟的时间看课文,找出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然后派出代表说出你们组选择回答哪方面的措施,及在这方面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学生:

回答略。

(教师:

恩,这位同学回答的就是秦始皇从政治上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教师引导:

嬴政顺应历史潮流完成了统一,可谓顺民心、合民意,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敬佩。

而他也洋洋自得,毫不谦虚。

原来战国七雄的最高统治者都是称王的,嬴政却觉得自己功高盖世,如果还是称王的话,就与自己的功业、地位不相称了。

结果他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

把古代三皇五帝的“皇”字和“帝”字连在一起,称“皇帝”,又希望秦朝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代,而自己是第一个皇帝,就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教师补充:

后来,秦朝没有像秦始皇希望的那样传至万代,但“皇帝”这个称呼却一直沿用下来,直到清朝的灭亡。

教师讲解:

认为自己功高盖世就称皇帝,可见秦始皇的霸气。

但那么大一个国家,要管的事情很多,就靠他一个人能行吗?

(学生回答:

不行。

)那怎么办呢?

我们这位聪明的皇帝呀,又立刻为自己找来了三位得力的干将。

他们分别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这三人我们合称为“三公”。

其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其职务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务院总理,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则负责监察百官,而这三人又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

这样一来,秦始皇既分担了压力,又把中央的大权牢牢地握在了自己手中,可谓一举两得。

控制中央之后,下一步就看他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了。

针对这个问题,群臣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的建议他仍沿用周朝的分封制,有的则建议他把全国分为郡县,然后由皇帝派官吏直接管理。

那这位皇帝是怎样抉择的呢?

为什么?

学生:

自由发言。

教师归纳:

在分封制下,诸侯王都是世袭的,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权力非常大,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拥兵自重,不再听中央的命令了;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

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教师总结:

综合前面讲的内容,同学们可以概括出这套封建制度的特点吗?

我们来看这个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特点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这套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这样就极大地巩固了统一,所以被以后的封建王朝所沿用。

在这方面,秦始皇可谓是万世开基。

教师过渡:

第一组的同学表现得非常好,现在哪组同学继续?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巩固统一

教师设置以下故事场景,请同学们据此故事梗概设置相关角色,以小组为单位选代表表演。

故事内容: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为了了解自己管理天下的情况,他召集了一批中央和地方的官员来汇报老百姓的生活情况。

第一个官员张三汇报了这样一个场景:

某月某日张三去楚地当县令。

赴任路上,刚到旧楚国境内,就发现路面窄得不能走了,秦国马车宽大路也宽,而楚国车窄路窄,没法通行,只能弃车骑马前行,这路太不方便了。

到了县衙,张大人令手下张贴布告到各处,“天下一统,唯秦皇独尊,令各地于三日后,交纳赋税!

”谁知三日后,有些乡根本没有交来!

他们说布告用秦国文字写成,不少字不认识,看不懂!

有的连蒙带猜,大致知道要收赋税。

可是,交上来的粮食根本不够,原来是楚民的斗比秦国的小。

交的钱也都是鬼脸钱,张大人不知道怎么和秦的半两钱换算,交多少合适……

第二个官员李四汇报了他在微服走访各地时的一段见闻:

原齐国商人小烦,想经商致富。

于是便贩运盐和丝绸,前往原魏国大梁。

到了大梁,得知这里的每斗盐,每尺布,都比齐国贵得多,很高兴。

谁知魏国的斗和尺都比齐国大得多,小烦亏了本。

卖掉货物后,小烦得到了奇形怪状的钱币,他被告知是布币,紧接着发现这些钱在齐国不能用。

这惹得小烦烦上加烦。

思考问题:

你认为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秦始皇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解决办法:

统一各项制度。

结合课本归纳秦始皇在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军事各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措施

作用

政治

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政治上巩固了统一,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政令在全国推行;人民顺畅沟通;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经济

①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②统一度量衡

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加强;各地的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交通

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

便利了陆路和水路交通;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抗击匈奴

2.秦朝的疆域

教师引导:

现在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8页最后一段,看看秦朝的疆域四至在哪里。

展示《秦朝形势图》,让学生说出秦朝疆域的四至。

学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三)课堂小结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带给中华民族的不仅仅是国家的统一、疆域扩大而产生的安定与荣耀,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融合,给人民心理上带来强烈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所以,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

(四)课堂练习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首诗反映()

A.长平之战B.桂陵之战C.牧野之战D.秦灭六国

2.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政权巩固。

在秦朝,中央负责反腐倡廉、监察百官的官员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

3.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车同轨,书同文

C.废分封,立郡县D.焚书坑儒

4.下列关于秦长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起临洮,西到辽东

B.修筑的目的是抵御匈奴

C.秦朝大将蒙恬负责修筑了“万里长城”

D.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9秦统一中国导学案

《秦统一中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知道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项古代工程。

2.通过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秦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学习重点】

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

文字统一的重要作用。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要求学生结合书本归纳梳理并识记1、2、3题的知识模块。

第3题从文化、经济、思想和军事方面回答。

方法指导二:

用图表标出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来把握本课内容;结合本课提供的货币、文字图来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

方法指导三:

从焚书、坑儒两件事发生的背景、动机、秦始皇采取的手段进行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欣赏课本导入框中的图片,老师讲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提出问题:

秦王没有被荆轲杀掉,反而最后灭掉六国,他是如何完成统一的?

又是怎样巩固统一的?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二 秦灭六国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自主阅读课本P42~43内容,完成第1—2题。

1.秦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影响。

时间:

公元前221年;人物:

秦王嬴政;都城:

咸阳;

影响: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简述秦朝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知识模块三 巩固统一的措施

自主阅读课本P44~45内容,完成第3—4题。

3.秦始皇为了巩固和维护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经济上: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文化上:

统一文字。

军事上:

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

4.文字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2)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

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秦巩固和维护统一的措施。

2.秦统一文字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梁启超:

“天下之统一,势也。

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C )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

2.右图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最大的功绩是( C )

A.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B.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D.修筑了万里长城

3.假如有一位秦朝的政府官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整理奏折,最重要的是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位政府官员是( B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D.郡守

4.毛泽东曾说:

“百代都行秦政制。

”这里秦的“政制”主要指( B )

A.宗法制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D.封建等级制

5.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C )

A.铲形币B.刀形币C.圆形方孔铜钱D.蚁鼻钱

6.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学异形。

”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D )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7.下列四本书在秦始皇焚书后还可以查阅到的是( A )

A.《周易》B.《论语》

C.《道德经》D.《春秋》

8.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是( A )

A.辽东、临洮

B.鸭绿江、嘉峪关

C.山海关、嘉峪关

D.山海关、临洮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眈眈!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分立和相互混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

(2)为了巩固统治,秦王除了修筑“防胡万里城”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派蒙恬抵御匈奴,统一东南、岭南,修灵渠。

(3)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秦始皇一直是众说纷纭,为此网上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

你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

(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全面认识:

他既是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又是一个暴君,功大于过。

是千古一帝:

①完成国家统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符合人民的愿望;②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③还采取了一些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秦始皇是暴君:

①焚书坑儒,摧残文化;②徭役繁重,赋税沉重;③刑法严酷,统治残暴,是历史上少有。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秦·嬴政→中央集权→措施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