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316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docx

设备管理文件修改1

北京港创瑞博混凝土有限公司

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编号:

GR.ZY-06SWXX

设备管理制度

(送审报批稿)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2006-05-XX实施日期:

2006-05-XX

目录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1-7

机械设备购置管理办法8-10

机械设备指标统计办法11-12

机械设备帐、卡的办法13-14

机械设备档案管理办法15-17

机械设备报废的管理办法18-19

机械设备事故的划分和处理的管理办法20-22

机械设备保养、维修的管理办法23-27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设备管理,增强公司的整体实力,充分发挥设备投资的效益,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机械设备管理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设备管理应当遵循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突出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坚持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与改造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的购置、使用、保养、改造、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

应努力做到:

合理装备、择优选购;强制维修、科学检修;重视现场、强化润滑;注重培训、提高素质;杜绝违章、确保安全,更好地为企业完成生产任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服务。

第四条贯彻设备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各级管理的职责,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第五条设备物资部是公司机械设备管理的主管部门。

第二章装备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公司按照设备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依据公司的经营方向和目标及有关规定,制定装备计划,组织实施。

第七条各种设备的购置应按有关规定,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讨论,在购置设备时,应积极推行招标制,以选用质优价廉和售后服务好的设备。

第三章设备的基础管理

第八条凡构成固定资产的设备,都要统一编号,建立帐卡,每年至少对照实物清点盘查一次,保持帐、卡、物相符。

若有盘盈、盘亏情况,应查明原因,报公司经理审批后办理帐务手续。

第九条设备物资部应严格设备原始资料和运行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和利用的管理,确保各项数据资料的齐全、真实、完整与及时报送,主要设备要建立技术档案。

第十条各设备使用部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设备管理、使用、维修、安全生产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运行记录和检修记录,真实完整的记载设备使用的全过程。

对设备管理工作成效显著者,公司给予表彰奖励。

对给公司设备造成经济损失和设备事故的人员,应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

第四章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第十一条设备各使用部门应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责任制,大型主要生产设备实行部门领导负责制:

小型设备实行班组长负责制;公用设备设专(兼)职人员负责制,多班作业的设备,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第十二条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须经过培训,特种设备必须持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上机操作,操作证必须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非本设备操作人员未经培训,不得操作本设备。

第十三条每台设备都要有设备档案,由设备管理员认真填写使用、保养、维修等情况,保存好本台设备的原始资料。

第十四条一切设备绝不允许任意拆散、迁移、改装或将附属装置(如电机)挪用。

第十五条各设备使用部门要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保养的教育和培训,培养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

不允许“重生产,轻设备”的现象发生。

设备物资部将对各使用部门的设备状况作定期检查或抽查。

每个操作者要做到“四懂”(懂性能、懂构造、懂原理、懂用途),“三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性故障)。

第十七条强化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十字作业”(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的内容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重点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尤其要按规定做好设备检查和运行记录。

在用设备必须做好定期保养和换季保养,新设备、大修或改造后的设备,应严格执行走合期的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设备物资部应逐步健全设备检测试验制度及标准,定期对重点设备进行检测试验,准确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

第十八条公司对主要生产设备,每年应进行技术鉴定检查评定,以掌握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对重点关键设备应进行故障统计,定期分析故障原因及规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十九条公司应定期分析主要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新技术改造老旧设备,重大改造项目要做好经济技术论证。

第二十条设备检修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要建立适应设备检修需要的维修组织,保证设备检修的正常进行,设备的大修要面向市场,大型关键设备的大修,积极实行招标制,选择修理质量高、费用低、服务好的维修单位。

第二十一条生产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是公司设备管理的重点之一,生产部门应配备相应的设备维修人员,保证设备日常维修的需要。

第二十二条搞好设备的油料及润滑管理,是提高设备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各设备使用部门应健全强化设备用油料及润滑的管理制度,要使用适当牌号的油料,并保持油料的清洁,按设备使用和管理要求,做好设备润滑。

第五章安全生产

第二十三条在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过程中,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健全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贯彻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坚持操作持证上岗制度,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第二十四条设备管理和检修人员,有权纠正、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设备,操作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第二十五条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要合理使用设备,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以确保安全生产,各级领导部门在组织生产中,应避免超负荷使用设备,更不能把超负荷使用设备当成先进经验。

如遇特殊情况,要有详细的计算资料和保证措施并报设备物资部和主管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六条新购、大修及改造后重新安装的设备,均应进行技术性能试验和安全装置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起重设备的拆、装、运输、轨道铺设及使用,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第二十九条各类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不得私自拆卸、改变。

第三十条由于各种非正常原因造成设备损坏的,称为设备事故,设备事故要严格按公司设备事故处理的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

第三十二条各部门可根据管理办法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补充办法并报公司设备物资部备案。

第三十三条本管理办法的解释权为公司设备物资部。

第三十四条本管理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机械设备购置管理办法

一、购置计划

公司在制定年度生产计划的同时,根据现有设备的状况和利用率,编制合理的设备购置计划。

设备物资部依据购置计划,编制资金预算报告,报公司经理办公会审批。

生产急需的计划外设备,各部门可随时按程序提出购置申请,设备物资部根据生产计划和部门的购置申请,拟定购置申请报告,报公司主管经理审批后,作为设备购置依据。

严禁无计划、无审批手续的购置设备。

二、购置程序

各部门需购置设备前,应填写《设备申请购置报告单》报设备物资部,设备物资部根据购置计划和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后,上报公司主管经理,经主管经理批准后,按购置权限进行购置。

三、设备的选型

设备购置前应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对新开发的产品,初次使用的设备更应注意设备的机械性能和质量的调查了解,对所选设备的先进性(技术、安全、节能、环保)、经济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兼容性(设备相互之间的统一、配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市场调研,择优购入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高的设备,严禁购入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的或国家明文规定淘汰的设备。

四、设备的采购

设备的采购应实行招标制或“货比三家”的询价对比方式,选择质优价廉和售后服务好的供方,设备物资部及相应部门要对供方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

资质等级、供货能力、履约情况、产品的质量和保证、售后服务和配件的供应,有关环保和安全则按ISO14001:

1996、GB/T28001:

2001标准进行评审。

评审合格的供方,列入《合格供方名单》。

主要生产设备的购置,在合格供方中进行比较,选择物美价廉、质量性能可靠和信誉最高的供方。

五、订货合同

购置设备要签订有效的订货合同,要做到条款清晰、完整,合同的内容主要包括:

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包装要求、运输方式、交货日期、到货地点、价格、结算方式、银行帐号、供需双方另行约定的事项、违反合同的处理方法、索赔条款、售后服务等内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签订正式合同前应填写《合同审批表》,经总经理审批后,方可签订正式合同。

财务部得到正式合同后,方能付款。

六、验收、安装和调试

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物资部组织有关的技术人员进行验收,验收的依据是订货合同和装箱单,验收的内容是设备的技术状况,按照合同和装箱单验证设备的规格、型号和产品合格证,清点零配件和随机工具、文件资料,查看设备外观质量,一切检查无误后,进行安装调试,最后进行整机的空载运行和负荷运行试验,并填写验收记录,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的,由设备管理物资部与供方交涉解决。

未经验收的设备,不准使用。

列入工程设备承包项目合同的设备,设备物资部应按照合同条款监督设备进货、安装和调试的全过程,发现问题应及时与承包商交涉解决。

验收时,设备物资部组织设备使用部门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安装、空载运行、负荷运行试验是否达到合同的技术要求。

进口设备的验收,应会同供方与商检部门共同参加,随机资料中的外文说明书,统一由设备物资部保存,并负责译成中文说明书,转发给相关部门,不许归为私有。

七、新购入设备的管理

新购入的设备,凡属于固定资产的都必须按规定登记、建帐、建档、编号,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单》,做好转入固定资产的工作,杜绝帐外设备。

设备的原始资料,应由设备物资部留存,建立技术档案,各部门需要时,可进行复印(仅指使用手册)或借阅。

八、新设备的操作培训

新设备的操作人员应选用责任心强、与设备技术水平相适应的人员,操作人员应由厂家进行技术培训,参与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全面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基本原理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九、凡属更新、改造、自制的设备均按本管理办法执行。

 

设备指标统计管理办法

设备统计是反映设备完好及利用情况,分析生产机械化程度和装备化程度一种方法,为正确安排生产计划,合理配备设备,挖掘设备的潜力,为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必要的资料。

一、设备统计的各项指标,都是按设备所有权统计的,凡是公司所有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设备(包括自用、出租和借出的),不论是在用、在修的设备、以及尚未批准的报废设备,均应包括在内。

二、设备的统计内容;

完好率、利用率、停机率、闲置率、大修完成率。

三、计算公式:

1、完好率:

完好率=×

2、利用率:

利用率=×

3、停机率:

停机率=×

4、闲置率:

闲置率=×

5、大修完成率:

大修完成率=×

 

设备帐、卡的管理办法

设备帐、卡是设备管理最根本的原始资料,也是全面掌握设备主要情况的依据,正确地利用设备台帐记录和反映设备的历史情况、技术状况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做好基本工作,加强对设备的管理,特制定设备帐、卡管理办法。

一、公司的所有设备都应登记入账。

二、生产设备帐、卡由设备物资部负责保管、掌握、登记、填写,行政、后勤设备帐卡由行政人事部负责保管、登记、填写,对于新添置的设备,按管理权限范围的划分,由主管部门设备物资部组织技术鉴定和验收后,方记入设备帐,建立设备卡片。

三、设备帐、卡的单位、数量、规格,应与财务账面相符合,与实物相符合。

四、设备的原始技术规格、附属装置数量、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改造、改装、内部调拨、机械事故等,均须按时如实填写,简明正确,不许超越规定,乱写或失时漏填帐页,设备帐、卡不得遗失、涂改和任意撤换。

五、设备产权变动,要依据设备主管部门的调拨凭证等手续作为变动,如在变动或接收中发现实物与帐、卡不相符时,应由主管部门追查责任,检查原因,禁止擅自更改帐、卡。

六、设备台帐,登载统一编号、名称、规格、型号;设备卡片应登载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功率、购置时间、使用年限、原值、净值及附属装置等,规定每机一卡。

台帐和卡片由设备管理员填写,公司存档。

如产权发生变动时,本机的台帐和卡即做随机资料一起移交。

七、设备物资部主管部门应对机械设备台帐每季度清理一次,填写季度清点备查记录。

 

设备技术档案的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健全各部门的设备技术档案工作,充分发挥设备档案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设备档案是设备自接收开始使用直到报废为止整个过程的历史资料,是设备管理工作中必不可缺少的科学依据,也是检查一切技术责任的依据。

因此,凡是在设备的选购、安装、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全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依据作用的图纸、数据、图表、文字资料、照片以及有关记录文件等均属设备档案的内容。

第三条设备自接收使用之日起,即建立设备档案,设备管理员要认真填写,达到资料完整、准确、及时、系统有效的利用要求。

第二章建立技术档案的目的和内容

第四条目的

(1)了解设备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的技术状况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组织贯彻计划预期检修制。

(2)积累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改进设备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3)提供设备保养、维修、改造的资料,提高制造质量的依据。

第五条主要内容

(1)设备原始技术资料

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出厂检验合格证、设备附属装置资料、工具和备用明细表、易损零件图册和零件图号资料、维修保养规程及其有关技术资料。

(2)设备使用记录资料

设备购置审批表、设备运行记录、设备大中检修记录、设备事故记录和操作员变更记录、设备改装记录、设备报废记录、设备封存、启封记录、设备年度检测记录。

第六条档案建立与管理

(1)设备技术档案规定是单机一本。

(2)档案管理

设备从申请购置直至报废批准书等全过程的档案应保存完整。

管理工作的档案(机械设备在技术管理与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数据、文字资料、图纸等具有保存价值而又不能存入单机档案的)属于设备技术交流的资料,设备物资部统一管理,不得存放于个人手中。

第七条设备管理员的任务

(1)收集、整理、保管公司的设备档案;

(2)做好编目工作,提供技术资料,为公司管理服务;

(3)承办鉴定和销毁已过期并无保存价值的设备技术档案;

(4)负责公司设备的日常保养、零配件的购置;

(5)生产部设备主管负责编制《月检修计划》,设备物资部设备管理员负责汇总编制《设备大修计划》。

需要委外修理的,由设备物资部负责联系修理厂商。

(6)依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负责特种设备的年检、检定测试的联系和组织工作。

 

设备报废的管理办法

一、设备的报废工作:

每年进行一次(在年度盘点前),公司将根据生产需要和公司技术装备水平及经济效益状况,合理安排好设备的报废工作。

二、凡属固定资产的设备,如因超时使用无修复价值,未达到使用年限而早期磨损或发生严重设备事故无法修复和改造时,具备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申请报废:

1、主要结构、主要部件已损坏到不能使用,虽经修理,设备能力达不到最低生产要求或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

2、修理费用过大,在经济上不合算的;

3、因意外灾害、事故受到严重损坏的:

4、结构性能有严重缺陷经鉴定无法解决的;

5、非标准专用设备,因任务变更本公司不适用的而其它公司也不适用的:

6、属国家强制淘汰的设备。

三、使用部门对设备报废要持慎重态度,对报废的设备要经过认真的技术鉴定,技术负责人核准后,填写《报废申请审批表》,报设备物资部。

四、设备物资部组织专人对报废设备进行复核,并制订报废设备汇总表,报主管经理审批后方可报废。

五、报废设备的处理由设备物资部负责。

对于报废设备,各设备使用部门不得随意拆散,要保持设备的完整。

六、对尚能利用的材料零件,应尽量加以利用,售出的报废设备按规定进行帐务处理。

七、报废设备原则上不向个人出售,按规定上交国家物资回收部门。

 

设备事故划分和处理的管理法

一、总则

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发生事故将导致局部或全部停产,甚至会发生人身伤亡,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各部门领导及全体员工都要高度重视,必须把设备事故管理当做生产活动中一件大事来抓。

事故管理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主要是加强员工教育,提高员工技术素质,严格执行三大堆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采用新技术,改造旧设备,提高设备的可靠和维修度,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尽量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

1、对全部设备事故要实行全面管理,无论事故是何种原因引起的,也不论事故的大小,都必须纳入管理范围。

(1)对设备事故进行全员范围的管理。

不仅维修人员和领导要管,而且生产操作人员也要管。

全体员工都必须认真执行设备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对违章操作、拼设备、冒险作业等不正常现象,设备管理和使用部门有权制止其运行。

(2)要管理设备事故的全过程。

其中包括:

组织设备抢修;主持事故分析;制定和监督执行防止事故的措施;提出事故的处理意见;事故的统计分析上报。

二、设备事故的定义

凡因非正常原因(制度不健全、指挥失误、违章操作等)造成的(翻、倒、撞、坠、轧、扭、烧、砸等)设备及附件损坏、精度和性能降低、使生产突然中断者,的均称为设备事故。

二、设备事故的划分

1、3、重大事故。

凡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重大事故:

①设备修复费在10000元以上者;设备的主要零部件、总成损坏无法修复,损失在5000元以上的;

②减产损失费在30000元以上者;

③因损坏造成精度降低、性能变坏无法修复或修复后降低精度、使用性能的者。

③动力设备(电、热、气)供应中断,停产2小时以上的。

2、大事故。

凡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大事故:

①设备事故损失费(设备修复费+减产损失费)在10000元以上者;机械设备的零部件损坏比较严重的,损失在1000元~5000元;

②设备事故的设备修复费(设备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以该设备的现值计算)在5000元以上者;

③主要生产设备发生设备事故使生产系统停机24小时以上者;

④动力设备造成(电、蒸汽、压缩空气、水)供应中断,停产l~2小时的或因停止供应电、蒸汽、压缩空气、水等一种动力而使全厂遭受损失10000元以上者;

⑤全厂停电。

3、l、一般事故。

凡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事故:

①设备事故损失费(设备修复费+减产损失费)在5000以上,10000元(不含10000元)以下者;机械设备非主要部件损坏,损失在100元~1000元的;

②设备事故修复费在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者(不含5000元);

③主要生产设备发生设备事故使生产系统停机4小时以上,24小时以下者;

④动力设备造成(电、蒸汽、压缩空气、水)供应中断,停产10~60分钟的或因停止供应电、蒸汽、压缩空气、水等一种动力而使全厂遭受损失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者;

⑤10kW(含10kW)以上电动机损坏者。

4、小设备事故(零星设备事故),凡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小设备事故:

①设备发生事故主机4小时以下、2小时以上,但又不足一般设备事故者;

②2kW以上`10kW以下电动机损坏者;

③因停止供应电、蒸汽、压缩空气、水等一种动力而使全厂遭受损失1000元以上、5000元(不含5000元)以下者。

5、设备故障: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零件、构件损坏,但不足小设备事故条件者或未损坏,但设备到动作不正常,控制失灵停产检查、调整者称设备故障。

设备故障会使生产中断并发生设备修复费用,因此也要纳入设备事故管理范围。

三、设备事故的统计设备事故损坏的计算方法

损失价值=维修材料费+维修工时费

事故原因分类、事故次数、事故时间、事故损失费是设备事故管理的基本数据,因此,必须如实记录和正确统计。

1、事故原因分类。

①操作不当,违犯设备技术操作规程或对设备使用不当所造成的事故;

②维护不周,对设备检查维护不够或失修所造成的事故;

③质量不良,设备的设计制造,修理(包括更换的备件、材料或安装质量)没达到规定的要求造成的事故。

④润滑不良,由于缺油、断油、检查不够造成的设备事故。

⑤其他事故,由于外界发生事故而引起生产设备造成的事故。

2、事故次数:

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中断,一般按中断一次计算一次。

如果一台设备发生事故,修复开机还没有达到正常生产时在同一部位又发生事故,后一事故应认为是前一事故的继续,只记事故一次,事故时间和事故损失费则要累计计算。

3、事故时间

①一般按设备停机到设备具备恢复生产条件之间的时间计算。

②有备有机组的设备,事故时间为:

事故设备停机到备用设备开机时间。

4、设备事故损失

①设备事故损失包括设备修复费和减产损失费。

设备修复费为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发生的材料、备件、人工及管理费用等。

设备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应为该设备的固定资产现值。

减产损失费为因事故影响减少产品产量带来的经济损失,一般为单位产品(半成品)利润乘以减产数量。

计算公式为:

设备事故损失费=单位产品利润×小时计划产量×影响生产时间+设备修复费。

计算减产损失时,如生产任务不足应按年平均小时计划产量计算。

②一台设备发生事故影响几套设备停产时,由事故设备所在部门记事故次数,事故设备停产时间为事故时间,所涉及设备的停产时间不再计算。

但减产损失费应为被涉及设备减产损失的总和。

③设备事故应做次数和停机时间的统计,由设备使用管理部门管理,每月作非计划检修上报设备物资部。

对于考核设备利用率的主要生产设备其停机时间要记入不可开动的时间内

四、设备事故的处理调查分析和报告

1、事故抢修

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都要迅速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一般设备事故、小设备事故和设备故障由发生部门组织抢修或检查、调整,因本部门无能力抢修的事故设备,应及时报设备物资部委托外单位修理。

大设备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和损失特别重大的设备要由主管经理组织抢修。

参加抢修的部门和个人都要服从调动,服从统一指挥,不得互相推诿。

对由于抢修不力,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的责任者视同事故责任者一并追究处理。

2、事故分析

对事故进行分析是事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三方面:

①每次事故后,都要立即组织事故分析。

一般设备事故、小设备事故和设备故障由设备使用管理部门设备物资部组织调查分析会,设备主管部门参加。

查清原因,分清责任,制订整改预防措施,以书面形式报主管经理,大设备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分析会由主管经理主持。

设备物资部协助公司领导调查分析。

必要时,可请技术专家加以分析。

事故分析会的主要内容是对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制定防范措施。

要做到对各类设备事故都必须做到三不放过:

事故原因不明、责任不清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预防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②数理统计分析:

按事故发生的类别、部位、时间、等级等逐项进行分析,掌握事故的发展趋势,从而找出在设备使用上、管理上、和设备本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部位,以便总结经验,制定措施和进行专题事故分析。

③专题事故分析:

从统计分析上找出的薄弱环节和部位要进行专题分析,从设备的结构、零件的材质和制造工艺方面,从生产使用方面,从维修制度方面,从润滑制度和润滑油脂等方面分析原因并制订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