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0255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

  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

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运用了借物抒情,以树喻人的写法,借赞美樟树的可贵之处来赞美宋庆龄的高贵品质。

作者笔下的两棵樟树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以及拒虫和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樟树的象征意义以及宋庆龄同志的高贵品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

  2、学习抓重点词理解课文的方法,会用“无论……总是……”

  “只要……就……”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樟树的外形特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以树喻人”的手法,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留念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课,揭示目标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谁还记得?

对,樟树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为什么作者只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抬起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2、还记得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3、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老师相信,这节课你们一定会完成的更加出色。

  任务一:

了解樟树的外形特点民主导学;品读课文,感悟樟树外形之美展示交流: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描写樟树外形的句子。

  我们一起来看:

  2、自己读一读,说说你眼中的樟树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从这些地方感受到了什么?

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4、你们想不想看看这课樟树?

  5、这个自然段,除了描写它的外形,还描写了它的什么特点?

  6、“四季常青”怎么理解?

再读这句话,其中还用了一对关联词,如果去掉这对关联词,再读一读,你觉得可以吗?

我们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美,读出它的蓬蓬勃勃。

  7、这么美的樟树,想不想让它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呢?

  8、请同学们轻轻地合上书,看着画面,把这段话背一背,觉得有困难可以看着书来读。

  任务二:

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

  自主学习:

你还划出了哪些描写樟树的句子?

樟树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儿?

作者采用什么手法?

展示交流:

  1、出示第五自然段:

  2、你从这段描写樟树的句子中又捕捉到了什么信息?

  3、“香气永久保持”怎么理解?

仔细读这段话,文中有两组句子其实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解释。

这就是樟树的可贵之处。

  4、这一段除了写樟树,还写了什么树?

石榴树与樟树有什么不同?

  5、这篇文章写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石榴树呢?

  6、小结:

樟树不仅外形美,四季长青、蓬蓬勃勃,而且还有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那么,这两棵樟树长在什么地方呢?

  7、快速读一读1——3自然段,把你的发现说一说

  8、是啊!

不仅宋庆龄喜欢,就连参观的人们也喜欢它们,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自然段。

  任务三:

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留念呢?

展示交流:

  1、宋庆龄是20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爱国的一生。

她坚贞不屈、一身正气,她勇敢顽强、英勇奋斗,她百折不挠、无私无畏。

她以她的人格魅力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热爱。

  2、小结:

是啊!

樟树是蓬蓬勃勃地,宋庆龄是永葆青春,斗志旺盛的;樟树有着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宋庆龄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

作者通过描写樟树来赞扬宋庆龄的伟大人格,这总方法叫做借物喻人。

  3、让我们带着对樟树的西,喜爱之情以及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齐读课文。

  三、检测导结

  1、看到樟树图,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学习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樟树不仅外形,而且还有的可贵之处。

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既表达了人们对樟树的之情,又表达了人们对故居主人的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