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03052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7级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管理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

2017级

本科培养 方案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教务处 编制二〇一七年六月

校 训

为做人而学习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严格遵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立德树人,认真落实天华学院“为做人而学习”的校训,坚持“专、通、雅”协调发展,坚持“16条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标准”,坚持培养富有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突出加强实践能力,突出培养国际视野,突出教会学生做人。

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的现实需求对接,与互联网加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接;在课程内容上,与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与国外大学的先进课程对接;在素质培育上,与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对接,与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对接。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关于制订2015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

为了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实现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决定在现有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启动新版(201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现就本次制订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的定位及办学理念,立德树人,坚持“专、通、雅”协调发展,培养富有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思想,制定具有鲜明天华学院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二、基本原则

1.按照“专、通、雅”协调发展和“十六条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坚持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努力把职业资格的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平台+模块”、“专业学分+德育学分”的体现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加强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同时立足教育的国际视角,构建以能力为本、便于国际化交流合作和学分互换与认证的课程体系,并绘制能力与课程(实践)的对应图表。

3.凸显“产、学、研一体化”原则。

要体现专业的“生产、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特色。

要依据区域经济需求,以“错位”理念建立适应区域经济结构的专业特色性课程体系,并在专业课模块中凝炼出该专业最核心、最重要的课程,实现课程数量的“精”和课程内容的“新”。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自主创新性实践环节,多渠道搭建自主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实践等活动,保证实践的总学分(学时)达到国家要求

(文科20%、理工科25%)。

5.注意搭建学科公共平台,建设面向学科群的平台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的应用性、职业性。

不同学院和专业相近或相同课程,要实现课程与教师资源的跨学

院、跨专业共享。

6.公共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集中实践性环节的部分课程)的学分和课程名称由教务处与相关教学部门统一制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在修订过程中如涉及课程名称和学分的修改,需要报教务处备案,并由教务处统一编定新代码。

7.各专业“绩点课”原则上按照2014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绩点课确定。

绩点课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三、培养方案结构

本培养方案的结构,包括“课程平台”:

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模块”:

通识教育选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拓展-考研、竞赛、职业资格证书等)。

在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上,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以平台为基础、以模块为辅助;这样既可保证国家规格的统一性,又可提供学生发展的多样化空间,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在共性与个性上的整合。

1.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1)培养目标;

(2)培养要求;

(3)主干学科;

(4)核心课程;

(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6)学制与修学年限;

(7)毕业和授予学位;

(8)学时学分分配表;

(9)教学进程表;

(10)核心课程简介。

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原则上按照以上10个部分安排。

2.学时和学分

(1)总学分为165(含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2)理论教学课程按16学时计1个学分;单独开设的实验(实践)课(含上机)、体育课和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按32学时计1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一般每周1学分(特别规定的除外)。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集中性实践环节。

其中学科基础课也称专业平台课,属于专业课范畴;这里将学科基础课作为一种课程类别单列,是为了在教学计划表中便于统计专业平台课的学分与学时;所以,在下面对每一课程类别作说明时,仍将学科基础课归入专业课中。

课程性质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简称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简称任选课)。

必修课是每个学生必须修读并取得学分的课程,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必修部分)、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必修部分)、集中实践性环节的课程性质都是必修课。

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是按照培养方案要求选择修读的课程。

各类课程的设置原则、功能、作用各不相同。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类、高等数学类、普通物理类(包括实验课)、计算机类、体育类、英语类、《国防教育(军事理论)》和《大学语文》等课程。

2.通识教育课

通识教育课包括必修课、任意选修课。

3.专业课

专业课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1)学科基础课:

某一学科门类中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按学科门类设置的专业基础课;

(2)专业必修课:

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所必修的重要课程;

(3)限定选修课:

加深专业基础、学习专业技能和体现专业办学特色的课程。

招生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专业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专业方向模块。

专业限选课选定后按照必修课管理,学生一旦选定,则必须修完规定学分;

(4)任意选修课:

为拓宽学生知识结构而开设的课程,每个专业设置的课程学分累加应超过必选学分,而且设置的课程开出率要超过90%,原则上每门课程不超过2学分。

4.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含社会实践、实验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可参照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方案进行安排,课时的计算单位为“周”。

学校一般原则要求如下:

(1)德育社会实践:

4周,2学分;

(2)毕业设计(论文):

12-16周,8学分;

(3)国防教育(常态、集中):

5周,1学分。

五、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我校本科专业2015级及以后年级。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解释权在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校学术委员会。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教务处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金融数学专业

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金融经济的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能够综合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企业从事金融数据分析与计算、经济建模、量化投资、金融风险管理的“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的教学,以计算实验金融为特色,培养金融理论扎实、数学建模能力较强,适应金融业发展创新并能胜任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的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素质、能力和知识:

1.立德树人,遵循“为做人而学习”的校训,在天华学院“专、通、雅”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争取达到“16条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标准”的要求;

2.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创新精神。

3.具备沟通能力,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4.具备较强的中英文表达及写作能力。

5.具有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

6.掌握现代金融理论知识,熟悉基本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

7.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方法,熟悉经济建模和数据挖掘的基本技巧。

8.具有综合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金融、经济等领域中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数学、金融学四、核心课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分为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两个层次,学科基础必修课包括数学、经济学二大类课程,专业必修课是金融数学类,具体的课程如下图所示: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

数学类课程

概率论

数理统计

常微分方程

学科基础必修课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类课程

金融学

会计学

金融数学专业主要课程

投融资分析

金融市场

统计软件

专业基础课

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计算方法

专业必修课

多元统计分析

金融计量学

专业核心课

金融时间序列

金融衍生产品定价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六、学制

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4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学年。

七、毕业和授予学位

1.本专业学生在有效的学习年限内,须完成培养计划中要求的各类理论课程及实践环节,考核合格并达到165学分,方可毕业。

2.符合《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毕业生,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八、学分学时分配表(见下页)

课程类别

学分数

%

学时数

%

公共基础课

41

24.85

792

35.48

通识教育课

10

6.06

160

7.17

专业课

学科基础课(绩点课)

41

24.85

656

29.39

学科基础课(非绩点课)

专业必修课(绩点课)

23

13.94

368

16.49

专业必修课(非绩点课)

限选课

12

7.27

192

8.60

任选课

4

2.42

64

2.87

集中性实践环节

34

20.61

(实践类教学内容)

18

10.91

294

13.17

总 计

165

100

2232

100

注:

总学时=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集中实践环节只统计周数,不计入总学时。

九、教学进度表(见下页)

表一:

教学计划表

课课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 绩点

程程课程编

类性码别质

61000

210

课程及实践环节 总

名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学 理 实 学 考

论 践 分 试

时 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2 32 32 2

毛泽东思想和中

61000

220

61000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

4 64 56 8 4 3

230

61000

240

62000

011

62000

012

62000

013

公 62000

原理概论 2 32 32 2

中国近现代史纲

2

32

32

2

形势与政策Ⅰ

9

9

0.5

形势与政策Ⅱ

9

9

0.5

形势与政策Ⅲ

9

9

0.5

形势与政策Ⅳ

9

9

0.5

生涯规划与就业

指导

2

32

24

8

1

学术英语

(一)

4

64

64

4

1

学术英语

(二)

4

64

64

4

2

学术英语(三)

4

64

64

4

3

学术英语(四)

4

64

64

4

4

体育Ⅰ

2

32

4

28

1

体育Ⅱ

2

32

4

28

1

体育Ⅲ

2

32

4

28

1

体育Ⅳ

2

32

4

28

1

国防教育(军事

2

36

36

1

共必014

基修64000

础课030

课 06000

130

06000

140

06000

150

06000

160

61000

111

61000

112

61000

113

61000

114

62000

课课

程程课程编



课程及实践环节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 绩点

类性码 名称

别质

—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学

020 理论)

03000

010

03000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32 16 16 2 1

大学计算机基础

090 实验

2

32

32

1

03000 多媒体应用

080

1

16

16

1

03000 多媒体应用实验

100

2

32

32

1

10000 大学语文

2

32

32

2

5

1

1

1

6 4 792 584 208 41

2

3

2

1

16

16

1

1

16

16

1

1

16

16

1

1

16

16

1

030

学时学分小计

11000

021

必11000

通修024

识课11000

中国文化科学素养

西方文明

教 023

育 11000

课 022

修课



创新思维

通识选修课 √ √ √ √ 96 96 6

学时学分小计 2 2 160 160 10

数学分析Ⅰ

6

96

96

6

1

数学分析Ⅱ

6

96

96

6

2

高等代数

6

96

96

6

2

概率论

3

48

48

3

3

数理统计

3

48

48

3

4

微观经济学

3

48

42

6

3

3

15110

011

15110

学 022

科必15110

基修030

础课15110

课 040

15110

050

15110

060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 绩点

课课

程程课程编

类性码别质

课程及实践环节

名称

总

理 实 学 考

—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学

论 践 分 试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2

3

金融学

3

48

42

6

3

4

会计学

3

48

42

6

3

1

投融资分析

3

48

48

3

5

常微分方程

3

48

48

3

4

15110

070

15110

080

15110

090

15110

100

15110

110

学时学分小计 9 1

2



8 9 3 0 0 0 656 638 18 41

金融市场

3

48

42

6

3

4

证券投资学

2

32

24

8

2

5

统计软件

2

32

24

8

2

6

金融计量学

2

32

16

16

2

5

金融时间序列

2

32

28

4

2

6

金融衍生品定价

3

48

42

6

3

5

金融风险管理

2

32

32

2

7

固定收益证券

2

32

24

8

2

6

金融计算方法

3

48

36

12

3

4

信托与金融租赁

2

32

32

2

6

15210

010

15210

020

15210

030

15210

040

必15210

修050

060

15210

070

15210

080

15210

090

15210

100

课15210

学时学分小计 0 0 0 5 7 8 2 0 368 300 68 23

选 3 2 3 2 2 192 12

任 2 2 64 4

课课

程程课程编



课程及实践环节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 绩点

类性码 名称

别质

—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学

选课

62600

国防教育(常态

2

2

043

化军训)

62600

国防教育(集中

1

042

军训)

学时学分小计 3 7 5 2 2 256 256 16

62600



德育社会实践Ⅰ 1

0.5

0.5

061

62600

062

必62600

修063

集课62600

周 0.5

德育社会实践Ⅱ 1 0.5

德育社会实践Ⅲ 1 0.5

064

15610 专业认知实习 1

010 周

15610 金融投资实务 2

020 周

15610 数学实验 2

030

15610

经济数学软件实

2

040

15610

专业实习

050

15610

毕业设计(论文)

060

德育社会实践Ⅳ 1 0.5

1

2

2

2

8 8

周 周 16

1

2 8

周次学分小计 44 34

2

2

2

2

1

1

2

6

3

7

9

0

周学时

总学时及总学分

4

223

2



193

8 294



165

注:

周学时未统计通识选修课学时,“√”表示周学时不确定。

表二:

限定选修课教学计划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设学期

学时

学分

绩点课考试学期

15310010

SAS软件与统计计算

5

48

3

5

15310020

证券行业数据分析

6

32

2

6

15310030

金融交易技术分析

7

48

3

15310040

互联网金融

6

32

2

6

15310050

运筹学

5

32

2

5

15310060

经济模型与实验(matlab)

3

48

3

3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15410010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

32

2

15410020

信用评级

32

2

15410030

金融信息化动态

32

2

15410040

行为金融学

32

2

15410050

计算实验金融

32

2

15410060

期货行业数据分析

32

2

63490030

创新创业实践C

128

4

注:

每个学生必须修满12学分表三:

任意选修课教学计划表

注:

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编制:

翁跃明 审定:

刘文国

核心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 数学分析MathematicalAnalysis

学 时 192学时

学 分 12学分预修课程 数学分析

主要内容 数学分析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金融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是一系列后继课程如金融衍生品定价、金融计算方法、微分方程、概率论以及相关课程等不可缺少的基础。

学习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

实数与极限理论、一元微分学、一元积分学、级数理论、多元函数微分学。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与练习,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并获得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教 材《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三版。

参考书目《数学分析习题全解指南》,陈纪修,徐惠平,周渊,金路,邱维元高等教育出版社,上册:

2005年7月,下册:

2005年11月

课程名称 高等代数 AdvancedAlgebra

学 时 96学时

学 分 6学分预修课程 无

主要内容 高等代数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金融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它不仅是代数学的基础,而且为微分方程、金融计算方法、数值计算、多元统计分析等后继的基础课及选修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本课程内容有:

矩阵、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线性变换、二次型、欧氏空间。

教学要求 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系统的代数概念及定理,培养必要的抽象、严格的代数论证思维能力。

教 材《高等代数》(第三版)上册丘维声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高等代数习题解》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课程名称 概率论ProbabilityTheory

学 时 48学时

学 分 3学分预修课程 数学分析

主要内容 概率论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金融数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

事件与概率、条件概率与统计独立性、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数字特征、特征函数、极限定理。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学生应掌握概率论的基础知识,了解随机现象的一般规律性以及处理、分析随机现象的思考方法。

同时,还应为学习其它随机数学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教 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二版)茆诗松程依明编著(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

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参考书目 李贤平《概率论基础》&配套辅导《概率论基础学习指导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课程名称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学 时 48学时

学 分 3学分预修课程 数学分析

主要内容 本课程为西方经济理论的微观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教 材《微观经济学》杨长江、陈伟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