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3342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docx

台北县双城国民小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艺术人文领精

台北縣雙城國民小學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五年級藝術人文領域課程計畫設計者:

唐玉珍、胡淑慧

一、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4節(其中1節使用五年級彈性課程時間授課)

二、本學期學習目標與課程架構:

學習目標

主題

單元重點

一、了解手在日常生活與藝術表現的重要性,並欣賞運用手來創作的藝術表現。

二、能欣賞偶戲藝術活動,學習布袋戲偶的創作。

三、認識臺灣的偶戲的人文背景與演出方式。

四、能了解臺灣早期藝術家的創作環境,並感受創作之美。

五、透過本校自編教材<安坑拾珍>深入瞭解本學區內歌仔戲國寶廖瓊枝女士的貢獻

與精湛演出,並體驗歌仔戲演出之美。

六、能哼唱臺灣本土歌謠。

七、能了解大海四時之變化。

八、以多元的表演形式融入直笛觀摩,並運用視覺藝術所學加以裝扮布置。

九、能親近大自然,愛護珍惜自己生長的地方。

十、體認環保觀念與實踐對環境維護的重要性。

手的魔力

一、別小看我:

欣賞以手創作的藝術,並透過指印畫創作。

二、手來變把戲:

欣賞偶戲藝術,練習戲偶的創作。

三、咚得隆咚鏘:

欣賞並認識武場音樂與樂器。

四、神奇吹笛手:

欣賞宮崎駿動畫配樂,並以直笛吹奏。

五、好戲開鑼:

以自製玩偶設計表演,並設計簡易舞臺。

故鄉情懷

1、話故鄉、畫故鄉:

欣賞台灣早期畫作展現的人

文背景與美感。

二、故鄉泥土香:

探索並運用「土」的特性及表現方

式從事藝術創作。

欣賞本學區藝術家—台灣民窯

主持人麥傳亮先生陶藝作品。

三、彩繪故鄉:

運用彩繪的方式表現故鄉之美。

四、咱的故鄉咱的歌:

欣賞並哼唱臺灣本土歌謠,練

習以直笛吹奏片段。

五、歌仔戲風華:

透過本校自編教材<安坑拾珍>深

入瞭解本學區內歌仔戲國寶--廖瓊枝女士的貢

獻與精湛演出,藉此體驗歌仔戲之美。

我們的音樂會

一、精心巧裝扮:

確定直笛觀摩演出主題並設計製作

裝扮。

二、處處笛聲揚:

練習直笛觀摩曲並學習新曲指法與節奏。

三、看看我、聽聽我:

直笛觀摩綵排與演出。

美麗的福爾摩沙

1、跟著大海舞動:

配合音樂、道具舞出大海之旋

律,並以肢體模仿海中生物。

二、大海啊!

故鄉:

欣賞合唱之美,探索以不同的速度、音色和樂句進行創作。

三、快樂向前走:

感受二拍子歌曲的律動,以直笛吹奏創作新曲。

四、沙灘上的寶藏:

發現及探索臺灣海岸線得以運用之藝術媒材,並嘗試各種表現形式。

五、永續的福爾摩沙:

認識環保海報設計之基本表現

形式,並運用多元媒材與技法加以表現,嘗試運

用海報作品融入展演活動,展現個人或小組對環

保的認知。

 

三、本學期學習內涵: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資訊教育

4-3-1了解電腦網路概念及其功能。

5-3-1能找到合適的網站資源、圖書館資源,會檔案傳輸。

性別平等教育

1-3-4理解兩性均具有分析、判斷、整合與運用資訊的能力。

1-3-5運用科技與資訊,不受性別的限制。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家政教育

3-3-3從事與欣賞美化生活的藝術造形活動。

【主題一】手的魔力

活動一、別小看我

1.探討並欣賞各種以手完成的藝術作品。

2.教師和學生一起簡略討論指紋和掌紋:

例如獨特

性、身分辨識功能。

3.觀察討論指紋與掌紋的變化與線條律動。

4.進行指印畫創作,鼓勵學生表現,指導構圖,激發

創意,並相互觀摩。

活動二、手來變把戲

1.教師播放皮影戲、傀儡戲、布袋戲之相關影片,引

導學生觀察舞臺背景、道具、配樂,請學生比較分

析這三種本土戲偶的差別、特性。

2.分組討論並選擇或自編劇本,決定角色。

3.請學生發揮創意,作出自己設計的布偶,並彼此欣

賞製作完成之戲偶。

24

翰林版教科書第一單元「手的魔力」

 

 

 

作品

 

發表

討論

態度

作品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

1-3-7在表演戲劇活動中,表現積極合作態度,並表達自己的才藝潛能。

2-3-7使用適當的表演藝術專門術語,描述自己的觀點。

2-3-8以正確的觀念與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3-3-7透過戲劇性的表演活動,模仿不同文化、社會之特色,並且尊重他人與團體倫理的概念。

3-3-8樂於持續參與各類型藝文活動。

3-3-9分組選擇主題,探索藝術與文化活動相關的課題。

2-3-10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及文化背景。

3-3-11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

2-3-2學習兩性間的互動與合作。

2-3-7設計兩性合作的組織與活動。

生涯發展教育

3-3-2培養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

活動三、咚得隆咚鏘

1.欣賞武場樂段《滾頭子》,展示鑼、鼓、鈸等樂器

或圖片。

2.學生分組,利用身體或周遭物品,拍念鑼鼓經,

3.利用敲擊樂器或拍打身體創作節奏。

4.習唱歌曲《廟會》。

活動四、神奇吹笛手

1.欣賞宮崎駿動畫《魔法公主》、《神隱少女》含配樂的片段,說明反復記號的意義。

2.以直笛吹奏,並練習各種臨時記號(降ㄒ一)之指法。

3.注意樂曲中的附點節奏並認識降記號,複習全音和

半音的概念。

活動五、好戲開鑼

活動一:

偶戲創作

1賞析各類偶戲演出,共同討論戲曲中表現的特質,

是以何方式演出?

背景所呈現的音樂為何?

什麼

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2.設計簡單的戲臺,預演時重新思考原先的劇本,將

所製作的玩偶,配合音樂、燈光、布景預演一次。

3.正式演出,師生共同討論哪一組的表演最棒,誰演

得最好,並對演出者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建議。

24

翰林版教科書第一單元「手的魔力」

 

自編

 

翰林版教科書第一單元「手的魔力」

 

演奏

 

演唱

演奏

 

習作

表演

學生互評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7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3-3-12運用科技及各種方式蒐集、分類不同之藝文資訊,並養成習慣。

性別平等教育

1-3-5運用科技與資訊,不受性別的限制。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2-3-2學習兩性間的互動與合作。

生涯發展教育

3-3-1培養規畫及運用時間的能力。

3-3-2培養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

家政教育

3-3-3從事與欣賞美化生活的藝術造形活動。

4-3-1接納自己。

【主題二】故鄉情懷

活動一、話故鄉、畫故鄉

1.請學生觀察課本中陳澄波、黃土水李梅樹、劉啟祥

顏水龍、陳進、李澤藩、陳夏雨的作品,分享初

步印象。

2.介紹生平故事,引導欣賞其藝術作品風格。

3.引導學生思考創作主題、型態表現、媒材使用等方

式……等,如何影響一件藝術品。

活動二、故鄉泥土香

1.展示黃土水、陳夏雨、葉王的作品圖片,比較作品

之間有什麼差異?

2.引導學生就造型、色彩、材質、擺放的地方、民俗

意味等地方觀察。

3.讓學生發覺各種不同的土所形成的感受性及軟硬程度。

4.欣賞本學區藝術家—台灣民窯主持人麥傳亮先生

陶藝作品,並介紹本校群賢樓地下室入口,由

麥傳亮先生指導,本校畢業校友共同創作的陶板雕

藝術牆,並引發創作興趣。

24

翰林版教科書第二單元「故鄉情懷」

 

自編教材

 

發表

態度

 

發表

 

發表

發表

態度

 

結合校本課程社區有教室。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7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3-3-12運用科技及各種方式蒐集、分類不同之藝文資訊,並養成習慣。

性別平等教育

1-3-1知悉自己的生涯發展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

1-3-2了解兩性生涯發展歷程的異同。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2-3-2學習兩性間的互動與合作。

人權教育

2-3-2認識教育權、工作權與個人生涯發展的關係。

生涯發展教育

1-3-1了解工作對個人的重要性。

3-3-2培養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

活動三、彩繪故鄉

1.展示陳進、李梅樹、李澤藩、郭雪湖作家的圖片從媒材、畫面處理、視點及倒看方向說明,並舉例說明。

2.展示蠟筆、膠彩、水彩或水墨實作。

3.介紹臺灣早期視覺藝術家表現故鄉之美的圖片或

幻燈片,引導學生了解當時的生活民情。

4.展示故鄉之美的圖片或照片,引導學生思考現在生

活的環境並利用彩筆記錄下來的。

5.挑選學生利用易得及喜歡的彩繪方式紀錄故鄉之

美的所在,進行實作並互相觀摩。

活動四、咱的故鄉咱的歌

1.介紹陸森寶、呂泉生、楊兆禎的生平及作品。

2.欣賞《梆笛協奏曲》,認識何謂協奏曲,瞭解「梆

笛」在中國傳統音樂的重要性,並發表感想。

3.複習C大調、G大調音階的首調唱名及固定唱名

,認識F大調。

4.習唱《撐船調》的客家歌詞。

5.欣賞原住民歌曲《美麗的角板山》。

6.習唱臺灣民歌《丟丟銅仔》。

7.認識大調音階與五聲音階的不同。

 

24

翰林版教科書第二單元「故鄉情懷」

 

態度

學習單

 

作品

 

發表

態度

學習單

藝文十八條路線(三峽線之李梅樹紀念館)

 

|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7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3-3-12運用科技及各種方式蒐集、分類不同之藝文資訊,並養成習慣。

生涯發展教育

3-3-2培養正確工作態度及價值觀

家政教育

3-3-1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

資訊教育

4-3-1了解電腦網路概念及其功能。

5-3-1能找到合適的網站資源、圖書館資源,會檔案傳輸。

性別平等教育

1-3-4理解兩性均具有分析、判斷、整合與運用資訊的能力。

1-3-5運用科技與資訊,不受性別的限制。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活動五、歌仔戲風華

1.透過本校自編教材<安坑拾珍>深入瞭解本學區內

歌仔戲國寶--廖瓊枝女士的貢獻與精湛演出,藉此體

驗歌仔戲之美。

2.欣賞本學區內由廖瓊枝女士指導的「玫瑰歌仔戲

團」演出錄影帶。

3.討論歌仔戲中有哪些角色?

讓學生先進行討論,教

師再與學生一起討論,將角色歸納成生、旦、淨、

丑四種角色。

4.分組蒐集料完成「歌仔戲之源流與現況」書面報告。

24

自編

 

發表

態度

討論

書面報告

本校自編教材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環境教育

3-3-1了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1-3-1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並能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生涯發展教育

3-3-2培養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

家政教育

3-3-3從事與欣賞美化生活的藝術造形活動。

3-3-6利用科技蒐集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相關資訊。

環境教育

1-3-1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並能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性別平等教育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2-3-5學習兩性團隊合作,積極參與活動。

3-3-7察覺不同文化間的歧異性與價值。

人權教育

1-3-4了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主題三】我們的音樂會

活動一、精心巧裝扮

1.確定直笛觀摩演出主題並設計製作裝扮。

活動二、笛聲處處揚

1.練習直笛觀摩曲並學習新曲指法與節奏。

2.編排上台隊形。

3.邀請家長參與,蒞臨觀賞。

活動三看看我、聽聽我

1.直笛觀摩綵排與演出。

2.家長共同參與並評分。

※期中評量(95年11月2、3日)

16

自編教材

 

作品

表演

演奏

態度

 

學生互評

家長參與

評量

 

配合學校推廣家庭教育融入課程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

廿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7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人權教育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生涯發展教育

3-3-2培養正確工作態度及價值觀

家政教育

2-3-2了解穿著與人際溝通的關係

資訊教育

5-3-1了解與實踐資訊倫理,遵守網路上應有的道德與禮儀。

5-3-2認識網路智慧財產權權相關法律,不侵犯智財權。

性別平等教育

1-3-5運用科技與資訊,不受性別的限制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家政教育

3-3-2能在食衣住行育樂等活動中表現對生態環境與資源的珍惜與關懷

3-3-3從事與欣賞美化生活的藝術造型活動

 

【主題四】美麗的福爾摩沙

活動一、跟著大海舞動

1.播放大海音樂CD,請學生發表曾與海洋親近的經

驗。

2.引導學生思考要以何種方式表現海洋特色,需要什

麼音樂?

要製作什麼道具?

3.學生分組,進行道具製作與表演準備。

4.正式表演,演出後討論批評,教師統整大家的表演

結果,做出結論。

活動二、大海啊!

故鄉

1.學生發表曾經欣賞過哪些團體表演活動,教師藉此

說明合唱、獨唱、齊唱或重唱。

2.欣賞同聲合唱曲《大海啊!

故鄉》,請學生發表後

的感覺,並隨著節奏做肢體動作。

3.習唱歌曲《划小船》,並練習三連音語言節奏。

 

20

選自翰林版教科書第三單元「美麗的福爾摩沙」

發表

態度

參與

討論

觀察

表演

 

發表

態度

討論

觀察

表演

演唱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

廿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7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資訊教育

4-3-4能針對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

環境教育

1-3-1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並能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2-3-1能瞭解本土性和國際性的環境議題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3-3-1瞭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3-3-3能養成主動思考國內與國際環保議題並積極參與的態度。

3-3-4能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

5-3-1參與學校社團和社區的環境保護相關活動。

家政教育

3-3-2能在食衣住行育樂等活動中表現對生態環境與資源的珍惜與關懷

 

活動三、快樂向前走

1.欣賞並習唱歌曲《快樂向前走》。

2.教師用琴彈出節奏卡的音符,請學生將所聽到的節

奏寫在課本上,並用直笛吹出。

3.複習歌曲《家》,用直笛吹奏。

4.用接龍方式,不改變節奏,只改變音高來創作新曲,

請學生分組發表吹奏出創新的新曲。

活動四、沙灘上的寶藏

1.以介紹金山野柳線和東北角線為引言,教師提問在

臺灣旅遊時曾經看過什麼景物,聽過什麼聲音?

沙灘上、礁石中,曾經找到過哪些小東西?

2.教師提問在沙灘上找到的寶藏,可以拿它來做什

麼?

3.讓學生仔細觀察所蒐集之物品的造型和紋路,並從

中發現大自然造物之美。

4.利用所蒐集的大自然材料或圖片,創作作品,並加

以陳列展示。

活動五、永續的福爾摩沙

1.請學生針對臺灣的生活環境進行蒐集關汙染及環保工作的圖文資料於課堂上報告。

2.思考所要創作的環保海報,其設計理念是以正向思

考或反向思考的意義呈現。

3.學生上臺介紹作品的主題和精神,師生共同討論作

品的宣導元素是否完善並欣賞其優點。

4.說明常用的標語類型,並讓學生練習並發表自創的

環保宣傳標語。

5.討論發表不同宣傳方式,例如:

展示作品、環保表

演劇、環保大遊行、環境大改造…等。

6.共同整理校園環境。

※期末評量:

96年元月9、10日

20

選自翰林版教科書第三單元「美麗的福爾摩沙」

演唱

學習單

創作

發表

態度

參與

討論

觀察

 

作品

 

發表

態度

參與

討論

觀察

作品

 

藝文十八條路線(金山野柳線和東北角線)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廿

※執行下學期第一週進度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