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3511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5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上

小学音乐电子教案

执教:

张华

年级

课题

日期

四年级(上)

采茶舞曲

8月26日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采菱》,掌握歌曲的曲调,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同时也为下节课的附点四分音符的学习作感性的铺垫。

2、聆听《采茶舞曲》,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关键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磁带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及预测和对策)

一、学习表演《采菱》

1.设问导入:

谁吃过菱角?

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

介绍有关菱的知识:

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如有挂图,最好实物展出更佳)。

2.这首歌曲的节奏较复杂,识谱有一定难度,本课又是四年级第一节课,所以这首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同时也为下节课的附点四分音符的学习作感性的铺垫。

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有兴趣地认真地听范唱是学好本歌的关键。

因此要求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3.教师的范唱不仅是唱歌,还要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听唱、学唱曲调一定要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切忌支离破碎。

5.伴奏的加入既是训练节奏感,也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这是要求:

(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2)选择打击乐器;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还可让学生创编节奏谱。

6.小结:

水乡一景。

二、学习聆听《采茶舞曲》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

  

(1)谁到过杭州游玩?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

《采茶舞曲》

  设问:

  

(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

  (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

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

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

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6.小结:

水乡的另一景色。

三、教师总结下课。

教具内容

录音机

 

出示课件

 

电子琴

二次备课

 

 

小学音乐电子教案

执教:

张华

年级

课题

日期

四年级(上)

柳树姑娘

8月31日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柳树姑娘》,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2、聆听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感受歌曲的情绪、内容与风格。

教学重点

有感谢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教学关键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磁带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及预测和对策)

一、学习表演《柳树姑娘》

  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

柳树的枝条,像什么?

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

这样环境美不美?

  2.聆听录音范唱。

  设问:

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1)这样的节奏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2)“·”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

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所以蝉又名“知了”。

“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4.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1)设问:

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

  

(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

  (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6.请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8.又一道水乡的风景线。

二、听辨练习:

附点四分音符

  1.从听觉上巩固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并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对比。

  2.从视觉上通过涂色找到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区别。

三、学习音乐知识:

附点四分音符教学基本要求

  1.在模仿“知了”鸣叫声中学习附点。

  2.讲解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从实践中掌握。

(1)图解:

  

(2)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比较。

  (3)从过去唱过的歌曲中找附点四分音符,如上节课《采菱》就有。

  找出《采菱》曲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并从唱曲调中熟悉附点四分音符。

  (4)结合《柳树姑娘》的实践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5)名称的由来:

强调附点,所以把附点放在前面。

  (6)附点的时值:

增加原音符时值的一半。

四、学习音乐知识:

顿音记号

  1.在结合《柳树姑娘》的学唱中进行。

  2.顺带了解顿音记号的作用即可。

  五、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敌人斗争的情况。

  2.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讲故事):

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计划,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

当地恶霸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

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袭击敌人,彭霸天设计派密探寻找赤卫队。

队长刘闯中计暴露目标,韩英掩护队伍撤退时,自己与分队长王金标被捕。

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屈。

敌人逼她母亲劝降,但韩英母女互相激励宁死不屈。

敌人又把叛徒王金标放回,要他把赤卫队诱入伏击圈。

韩英在彭霸天的副官(地下党员)掩护下脱险,及时赶回部队枪毙了叛徒,配合大部队消灭了土匪彭霸天。

  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

这是歌剧第一场唱段,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

学生可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4.小结:

这是20世纪30年代湖北洪湖水乡的一景。

六、教师总结下课。

教具内容

录音机

 

出示课件

 

电子琴

二次备课

 

 

小学音乐电子教案

执教:

张华

年级

课题

日期

四年级(上)

渔光曲

9月2日

教学目标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进行《柳树姑娘》二声部合唱的学习。

2、聆听歌曲《渔光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内容与风格。

教学重点

二声部全唱

教学难点

掌握竖笛的吹奏姿势。

教学关键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磁带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及预测和对策)

一、学习歌曲《柳树姑娘》二声部演唱

1、听范唱录音

2、复习歌曲的曲调及第一声部的演唱。

3、学唱第二声部

  

(1)听录音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2)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

  (3)学习顿音记号“”。

  (4)唱第二声部,看教师的指挥进入,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4、二声部合唱。

二、聆听《渔光曲》

  1.介绍《渔光曲》的背景资料。

  

(1)这是1934上映的故事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

  

(2)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渔民)的生活受三座大山压迫的简单历史介绍。

  2.欣赏《渔光曲》第一段,边看图形谱,边听音乐。

  

(1)介绍《渔光曲》的内容特征:

反映渔民的辛酸血泪,速度徐缓,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起伏的情景。

  

(2)提出欣赏要求:

这作品的创作年代是20世纪30年代,离开今天已有70多年,所以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要求学生认真细致耐心地听,这也是对旧社会人民生活的了解。

听完后要编一个故事向大家讲述。

  3.复听金曲,把歌词用投影片放出来,让学生边看歌词,边听音乐,身体也随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

  4.师生讨论歌曲反映的内容与特征。

学生中如能将歌词编成一个打渔的故事,教师要给以表扬,顺带议论为什么在形式上是女声独唱。

  5.小结:

这是旧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水乡。

三、学习竖笛吹奏姿势

  1.介绍竖笛的特征与功能:

  竖笛是有固定音高的吹奏乐器,由笛身与笛头两部分组成。

  2.正确姿势:

胸部自然挺起,两眼正视前方,身体与笛保持45度左右的俯角为宜。

         3.播放一段竖笛的录音。

当然最好教师自己示范吹一曲,以激发学生学竖笛的兴趣。

四、教师总结下课。

教具内容

录音机

 

出示课件

 

电子琴

二次备课

 

 

小学音乐电子教案

执教:

张华

年级

课题

日期

四年级(上)

渔光曲

9月7日

教学目标

听赏独奏《渔光曲》,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创作歌词

教学难点

创作乐曲

教学关键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磁带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及预测和对策)

一、聆听《渔光曲》(筝独奏)

  1.复习歌曲《采菱》、《柳树姑娘》。

      2、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

      3、在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后,学生在对歌曲反映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听器乐曲《渔光曲》。

      4、欣赏筝独奏《渔光曲》。

  设问:

你能听到船在海面上遇到的各种情景吗?

  3.师生议论筝独奏《渔光曲》与女声独唱《渔光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4.复听筝独奏《渔光曲》,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现音乐。

  5.小结:

音乐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一个内容题材,不同的形式反映的情景各有特征。

下节课我们将要做一个创作活动“远航”,今天的欣赏曲也是一种示范。

教具内容

二次备课

 

 

小学音乐电子教案

执教:

张华

年级

课题

日期

四年级(上)

国歌

9月9日

教学目标

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四种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我们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公民都必需唱好《国歌》。

在21世纪里我们要以《国歌》的精神,鼓舞我们奋勇前进。

教学重点

创作的背景及作者的生平

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磁带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及预测和对策)

一、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二、聆听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1)国歌的作者是谁,谁作词?

谁作曲?

  

(2)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

请举例并唱几句。

  三、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作于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

  田汉在完成影片故事后即遭反动派逮捕,歌词是他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

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反动派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

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刻产生巨大影响。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四、聆听独唱、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在什么场合演唱或演奏《国歌》。

  4.师生议论。

  5.聆听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什么?

  6.师生议论。

  7.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生平及其代表作。

五、教师小结下课。

教具内容

录音机

 

出示课件

 

电子琴

二次备课

 

 

小学音乐电子教案

执教:

张华

年级

课题

日期

四年级(上)

国歌

9月14日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掌握旋律行进方向——“上行”的音乐知识和进行曲调即兴创作活动。

2、聆听歌曲《歌唱祖国》,通过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磁带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及预测和对策)

一、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聆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要求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学唱,注意后半拍、起拍及附点音符的时值。

  2.跟着录音小声唱曲调。

  3.教师指出学生在唱曲调中不准确的乐句,在教师指导下把它唱准。

  4.跟着录音或教师的伴奏歌唱国歌。

  5.教师重点指导的部分:

  

  带有“>”记号的要唱得加强力度。

师生讨论这一句的含义,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下的民族危机;当前21世纪我们民族是否还存在危机?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设问:

为什么这句的力度要越唱越响?

  “起来!

起来!

起来!

”的含义是什么?

  

  设问:

  

(1)这一句的音乐形象,你想到什么?

  

(2)“前进”的谱上又用强音记号(>),为什么?

  (3)为什么“前进”“前进”“前进”最后还要加一个“进”?

  6.各组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由各组讨论自行排练歌唱表演、造型表演、歌舞表演。

  7.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8.师生小结:

在21世纪我们要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奋勇前进。

二、学习音乐知识:

“上行”

  用上行手法编创自己的歌:

  

(1)先简单讲解“上行”

  

(2)举一反三,……

  (3)以上行的手法,即兴编自己的歌。

三、聆听《歌唱祖国》

  1.欣赏《歌唱祖国》(第一段歌词)

  设问:

  

(1)听到过这首歌吗?

什么时间听到的?

  

(2)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2.复听《歌唱祖国》全曲。

  设问:

  

(1)这首歌分为几个部分?

  

(2)每个部分讲述什么内容?

  (3)跟着音乐哼唱行吗?

  3.师生议论。

  4.完成课本上的编序号及涂色。

四、教师小结下课。

教具内容

录音机

 

出示课件

 

电子琴

二次备课

 

 

小学音乐电子教案

执教:

张华

年级

课题

日期

四年级(上)

愉快的梦

9月16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听赏教学,使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及情感的愉悦。

2、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

用轻柔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意境。

教学难点

高音时值的把握,6/8拍子轻盈、摇荡的特点。

教学关键

教学准备

电子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及预测和对策)

一、组织教学。

《童谣》:

小鱼小虾是同桌,个子高矮差不多,

小鱼坐得很整齐,小虾总爱趴着坐,

时间一长不得了,小虾变成了小罗锅。

同学们,你们愿意变成小罗锅吗?

(不愿意)那我们应该怎么坐?

(一首童谣,既活跃了课堂紧张的气氛,又用来强调了学生正确的坐立姿势。

为后面的歌唱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导入。

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你听一听,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你能不能用身体来表现音乐的情绪。

(设计意图:

为后面的歌曲学习和肢体律动作铺垫)

学生看画面聆听优美的音乐。

师:

这么优美的旋律像不像做梦一样?

三、新歌教学:

1、初听音乐,创设情境。

(老师温馨、轻柔的话语) 师:

同学们平时一定做过一些十分美丽、令人愉快的梦。

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

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听一听,她梦里都有什么?

(聆听一)(板书课题:

《愉快的梦》)

2、复听。

师:

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

你能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们吗?

(聆听二)

师:

那神奇的椰子岛令他这么向往,它到底有多美我们一起来看看。

画面展现一组美丽椰子岛的景色。

洁白的沙滩、湛蓝的海水、千姿百态的椰子树,可谓世外桃源、海上仙境。

同学们,这儿的景色美不美啊?

3、跟歌曲录音演唱

那就让我们乘上梦之船,一起到美好的梦境中去遨游吧!

(展示愉快的梦动画,让学生跟唱,感受歌曲意境,更进一步熟悉歌词。

)(演唱一)

4、学习歌曲。

教师在学生演唱的过程中强调6/8的节拍特点。

及时纠正和指导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同学们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6/8拍子的),我们以前学过三拍子的歌曲,6/8拍子就是由两个三拍子组成的。

它比三拍子的歌曲更加轻盈。

师:

这个小朋友梦中的大海是怎么样的?

是波涛汹涌的还是风平浪静的?

(生:

风平浪静的)

师:

现在平静的大海上出现了一条梦之船,船在海面上飘荡。

我们来表现一下船在海上轻轻荡漾的感觉。

(加入歌词)

师弹琴伴奏,学生演唱前半部分。

(出现的问题:

学生声音力度强)师:

我们演唱的是梦中平静的海面,你们的波浪太大了,小船可是要被掀翻的。

师:

当他在平静的海面上遨游的时候,突然他看到了?

(椰子树、小矮人)

那这时候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高兴、惊奇),那同学们能不能用你们说的高兴、惊奇的声音来演唱一遍?

歌曲中有一个这样的音乐记号,哪一个聪明的同学认识它?

这句歌词的结尾有一个长音“6”要唱五拍,因此,大家在唱到换气记号的时候,气息要吸得深一点,饱满一点,后面的长音才能唱完整。

同学们一起来唱一遍。

你们唱的真好!

通过演唱,我们感受到歌曲前后的情绪有没有不同?

哪一个同学来说一说你的感受。

教师总结:

当温馨、漂亮的梦之船在海上轻轻荡漾的时候,是一种优美轻柔的情绪,当他看到神奇的椰子岛和可爱的小矮人的时候是激动、愉快的。

同学们能不能把第一段完整的演唱一遍?

你们能自己演唱第二段歌词吗?

让我们合起来演唱一遍。

(演唱二)

5、教师范唱。

师:

听到同学们优美动听的声音,老师也想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歌曲,我们来合作怎么样?

老师演唱的时候,同学们用身体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师生合作,有感情的演唱,进一步表现歌曲情绪。

6、随歌曲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让我们一起跟着优美的音乐来做一个愉快的梦。

声音轻柔、舒展,随情绪富于变化(演唱三)

四、歌曲拓展:

1、现在我们每个班都在为元旦联欢会做准备,咱们把这首歌曲排一首小合唱,作为节日礼物送给在座的各位老师,好不好?

同学们分组轻声交流一下,我们怎样来排练呢?

(学生交流讨论)

展示成果。

2、同学们优美的歌声让老师都深深陶醉了。

师:

老师为了奖励同学们,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

歌曲的名字叫《小白船》,同学们认真地聆听,体会一下歌曲的意境和情绪,听完以后分组说一说你的感受。

五、德育渗透,激励前进。

 师: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愉快的梦》,老师知道,我们同学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梦想,只要大家为了梦想而努力,相信每个人都会美梦成真。

教具内容

录音机

 

出示课件

 

电子琴

二次备课

 

小学音乐电子教案

执教:

张华

年级

课题

日期

四年级(上)

月亮月光光

9月21日

教学目标

欣赏童声合唱《月亮月光光》,感受歌曲抒情、恬美的意境,并用语言或肢体表达出来。

通过随着音乐拍手、跺脚,做各种即兴的动作,感受《望月节》热烈、神秘、充满野

性的梦幻情景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轻柔、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高声部,表达出歌曲恬静、悠闲的意境。

教学难点

1.学生能用渐强、渐弱的力度表达出歌曲不同的情绪。

2.欣赏《望月节》,学生跟音乐节奏拍手跺脚。

教学关键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及预测和对策)

一.《月亮月光光》

1.(初听)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听完之后说一说,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老师建议大家闭上眼睛来欣赏。

(放音乐)

       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天空,银色的月光照耀着大地,照在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田野上,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里,还照在人家的大厅前、房门上。

       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这首歌曲是的确和月亮有关,歌名就叫《月亮月光光》。

请同学们打开书P36

      这首歌曲是一首台湾童谣,歌词里运用了很多台湾的当地方言,我们先来看一看。

同学们都能理解吗?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再听)

     在听的时候,有谁注意到歌曲的演唱形式了吗?

      还有很多同学没听出来,没关系,我们再听一遍,注意歌曲的演唱形式。

你可以看着歌词听,也可以闭着眼睛听,还可以把听到的感觉用身体表现出来。

二、《望月节》

1.     初听

       唱得太棒了,老师都被你们的歌声打动了,你们自己感觉怎么样?

有没有被自己的歌声所陶醉?

       唱了一会儿,我们也来休息一下嗓子,把书合起来放好。

      刚刚我们欣赏、演唱的两首歌曲都是非常宁静、柔和的,下面我们即将听到的这段音乐也和月亮有关,但肯定有所不同,你能听出来吗?

(播放音乐)

       跟大家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什么?

原始、神秘、充满野性、热烈、击鼓、跳舞……

      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是动画片《宝莲灯》里的一段插曲,表现的是中国神话原始部落里的人们在过望月节时的情景。

2.再听

       刚刚有同学说,他们在跳舞……他们是不是没有节拍的在乱跳?

他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跟着鼓点在跳舞,我们也来试一试。

3.观赏

       他们的望月节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

(播DVD片断)

 有月亮的夜晚可以是安静、恬美的,也可以是神秘的、热烈的,还可是怎样的呢?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课后再去了解一下。

教具内容

录音机

 

出示课件

 

电子琴

二次备课

 

 

小学音乐电子教案

执教:

张华

年级

课题

日期

四年级(上)

梦幻曲

9月23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梦幻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以及每一段落所表达的不同音乐情境;能区别乐器小提琴和大提琴。

3.通过音乐游戏《都睡着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梦幻曲》,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洋乐器大提琴独奏营造谧静甜美的表现力感受乐曲跌宕起伏,婉转流连,探索、表现乐曲表现的情境。

教学难点

能随着乐曲的情绪把自己的幻想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关键

教学准备

粘贴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及预测和对策)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课件,闭着眼睛的小姑娘)可是这个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