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3603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docx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与方案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它的开发与实施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一、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⒈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学习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建立和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关键。

校本课程开发,让教师自主决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2.目标

绘本阅读是低年级学生阅读经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通向流畅、独立的文字阅读进程中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我们开发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课程,旨在把“绘本阅读”作为开展低年级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载体,借助绘本,在看、想、听、说、读、写、做、演的综合性游戏式的活动中,提高低年级孩子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对美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培养乐于观察、乐于动手、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乐于学习语文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3.原则

(1)价值性原则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习惯的养成。

(2)适应性原则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活动的安排等应符合小学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适合学生的审美、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绘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

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能预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能带给孩子美的熏陶和教育。

(3)丰富性原则:

本教材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内容上、类型上力求丰富,知识性的,情感性的、哲理性的,能涵盖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

(4)系统性原则避免绘本选择上的随意性,盲目性,要求围绕主题,形成一个阅读序列。

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设计、申报和审批

1.符合学校的办学方向。

本着“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宗旨和“主动学习,快乐实践,阳光生活,健康成长”的培养目标,开平区第一实验小学始终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

低年级孩子正式品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引领学生阅读图文并茂的绘本,不但激发对阅读的兴趣,对美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培养乐于观察、乐于动手、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乐于学习语文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2.具有的优势条件。

(1)学校拥有一批喜爱绘本且对绘本阅读教学有一定研究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2)学校成立近四年,硬件设施日臻完善。

目前,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阅览室、数字化实验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

此外,占地6270㎡的塑胶操场,为师生提供了高标准的活动场地;校园网覆盖学校每个角落,并且拥有一套完善的远程教育装备和34套多媒体设备,所有教学班实现了班班通;学校网站依托开平区教育局城域网,不但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而且还为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和互动交流的平台;75名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实现了教师的教与学、办公地现代化、信息化。

一流的设施设备满足了师生发展的需求。

(3)上级领导和家长的有力支持是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放的动力源。

(4)课题研究的成果。

2010年我校申报了《绘本阅读与低年级养成教育实践与探索》市级课题,该课题已被立项,目前正在研究之中。

低年级绘本阅读教材的开放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二)课程标准的制定

⒈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

(1)课程性质

以儿童为本位,充分考虑儿童的阅读兴趣;以审美功能为主,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关注儿童心灵世界并着眼于儿童精神成长。

教师引导,最终让儿童自己做主。

让学生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在步入校园学习的初始阶段就爱上读书,与书籍成为良师益友。

(2)基本理念

1.根据绘本适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低年段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重在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儿童爱读书。

2.培养儿童读图和阅读简单文字的能力,让儿童积极向纯文字阅读过渡。

3.研究绘本阅读对儿童知识的积累、思维的激活、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健全等方面的作用,让儿童通过广博绘本阅读不仅喜爱阅读,学会阅读,而且要让他们从阅读中感受到学习、创造和成长的快乐,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健康发展。

(3)设计思路

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在低年级学段(一、二年级)设置,每个年级分上下册,每周安排两课时。

每个年级每一册都有八个阅读主题,分别是:

一年级

上册:

上学啦!

、快乐一家、学会分享、学会友善与互助、学会感恩与知足、相信自己、科普知识

下册:

开学了!

、感受亲情、学会分享、学会友善与互助、学会倾听与信任、相信自己、科普知识

二年级

上册:

感悟亲情、珍视友谊、感受生命、智慧非凡、挑战自我、哲学启蒙、快乐成长、科普知识

下册:

感悟亲情、珍视友谊、感受生命、智慧非凡、爱与责任、快乐成长、哲学启蒙、科普教育

学生在进行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阅读的方法,提升综合能力,从阅读中感受到学习、创造和成长的快乐,在阅读中健康发展。

2.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提高低年级孩子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对美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绘本适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低年段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重在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儿童爱读书。

2.培养儿童读图和阅读简单文字的能力,让儿童积极向纯文字阅读过渡。

3.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知识、激活思维、丰富情感,让学生喜爱阅读。

4.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帮助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丰富想象力,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形成健全的人格。

5.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互联动,保证阅读量的积累。

6.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看、想、听、说、读、写、做、演的综合性游戏式的活动中,逐步提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升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

2.由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向独立阅读过渡,逐步成为一名真正的读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性,让阅读走进学生的心灵,享受阅读的快乐。

2.让儿童通过广博的绘本阅读不仅喜爱阅读,学会阅读,而且要让他们从阅读中感受到学习、创造和成长的快乐,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健康发展。

3.课程内容及标准

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

师生共读

1.仔细观察画面的角色形象,能够初读地从角色的表情、动作及特征去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2.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述对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的理解3.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绘本带来的乐趣,喜欢上绘本,并尝试运用语言将猜测阅读的内容表述出来。

4.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和想象能力。

5.引导孩子通过听故事,感受书中故事所表达的亲情、友谊、勇气、分工合作的等精神,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及外在的情感表达。

6.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学习以具体的动作、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情感。

7.培养想象表达能力,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倾诉和倾听。

8.通过阅读绘本,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读绘本的方法。

课后延展

引导学生把观察、想像与阅读经验相结合,通过续编故事、角色扮演、系列阅读、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提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升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让他们从阅读中感受到学习、创造和成长的快乐,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健康发展。

(三)教材编写及开发方案的设计

课程名称:

绘本阅读

课程类型:

校本必修课

授课时间:

每周2课时

授课对象:

一、二年级全体学生

教学材料:

校本教材、教案、课件等

课程内容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第一章:

上学啦!

1.一口袋吻

2.魔法亲亲

3.大卫上学去

第二章:

快乐一家

4.奥莉薇

5.我爸爸

6.我妈妈

第三章:

学会分享

7.彩虹色的花

8.五个小怪物

9.小火龙找到了

第三四章:

学会友善与互助

10.月亮的味道

11.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12.小黑鱼

第五章:

学会感恩与知足

13.猜猜我有多爱你

14.逃家小兔

15.亨利爷爷找幸运

第六章:

相信自己

16.猪先生去野餐

17.我的名字叫克丽桑丝美美菊花

18.你很特别,你是最好的。

第七章:

科普知识

19.池塘观察日记

20.地球上发生的故事

21.追、逃、找、躲

第一章:

开学了!

1.长大以后做什么

2.蚯蚓的日记

第二章:

感受亲情

3.我的爸爸叫焦尼

4.爷爷一定有办法

5.我永远爱你

第三章:

学会分享

6.我是彩虹鱼

7.一个长上天的苹果

8.古利和古拉

第四章:

学会友善与互助

9.石头汤

10.小刺猬的麻烦

11.是谁在门外

第五章:

学会倾听与信任

12.大熊有个小麻烦

13.嘿,站住!

14.亲爱的小鱼

第六章:

相信自己

15.凯,能行!

16.你很特别

17.大脚丫跳芭蕾

第七章:

科普知识

18.哗哗流淌的水

19.熊熊燃烧的火

20.阳光是什么颜色

21.雨从哪里来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第一章:

感悟亲情

1.爱心树

2.会飞的抱抱

3.隧道

第二章:

珍视友谊

4.我有友情要出租

5好友记

6.小马小熊和暴风雪

第三章:

感受生命

7.爷爷有没有穿西服

8.外公

第四章:

智慧非凡

9.狼婆婆

10.三只山羊嘎啦嘎啦

11.非洲的大南瓜

第五章:

挑战自我

12.床底下

13.我的壁橱里有个噩梦

14.生气汤

15.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第六章:

哲学启蒙

16.狼狼

17.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18.我幸运的一天

第七章;快乐成长

19.鸭子骑车记

20.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21.宝儿

第八章:

科普知识

22.法布尔昆虫记

第一章:

感悟亲情

1.妈妈心妈妈树

2.驴小弟变石头

3.纸马

第二章:

珍视友谊

4.小姑娘皮斯凯的第一位朋友

5.獾的礼物

6.两棵树

第三章;感受生命

7.一片叶子落下来

8.祝你生日快乐

第四章:

智慧非凡

9.约瑟夫有件旧外套

10.1只小猪和100只狼

11.三个强盗

第五章:

爱与责任

12.花婆婆

13.凯琦的包裹

14.妈妈的红沙发

15.小恩的秘密花园

第六章:

快乐成长

16.犟龟

17.和甘伯伯去游河

18.点

第七章:

哲学启蒙

19.失落的一角

20.活了100万次的猫

21.小蝙蝠德林

第八章:

科普教育

22.西顿动物记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设置及课时计划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中,一、二年级开设此课程,采用班级授课制,每周安排两节课,由专职教师上课。

(二)教学行为

让儿童快乐地阅读,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儿童是自己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参与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儿童是发展的主人,我们要尊重他们在阅读中的理解、感悟与创作。

1.尊重儿童读书的主体性;

2.关注量的积累,引导博览群书;

3.立体育人,重视阅读这一精神通道的建设;

4.注重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三)教学方式

在引导儿童阅读绘本时,不应急着说教,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而应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儿童,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知识和智能。

绘本阅读课的基本原则是:

自主、开放、互动、发展,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有:

(1)参与式。

首先,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并积极鼓励他们边读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参与到编写故事中,想出与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节或续编结尾;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例如,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可以让儿童将自己想象成那只可爱的鼠小弟,然后他们就会很自然的以“我”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我”会怎么做。

其次,让孩子从书的封面到封底、从扉页到版权页、从前言到目录等认识书,再引导孩子在参与中学会挑选图书。

当孩子积极借书捐书时,要不断提出参与的要求——选择适合的书,最好是优秀的书;扉页不能空着,必须写上自己的话。

第三,从第二学期开始就可以一节课读几本书了,或一起读一套书中的一本,其余的由孩子们课外阅读。

如可以先一起读《恐龙温馨故事》中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再让孩子们自己读《你真好》《我是霸王龙》;先一起读《可爱的鼠小弟》系列中的《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再让孩子们自己读《打破杯子的鼠小弟》《鼠小弟的小背心》。

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读一套书中每一本的开头,或由教师“预告精彩片段”,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自己在课外读完整本书,无论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应在课内交流分享,让儿童有一个展示的平台。

在交流中,孩子们既可以体验成就感和分享的快乐,又可以强化其阅读兴趣。

(2)开放式。

教学地点开放:

阅读绘本也需讲究氛围和意境,可以根据需要在教室,在阅览室,在学校的花园或别的地方,营造一种积极的阅读氛围,拉近书与孩子的心之间的距离。

教学人员开放:

授课者不必都是同一教师,可以是不同班级教师的交流,或与故事妈妈、故事天使、图书管理员等演绎故事,诠释故事,分享故事。

阅读内容开放:

不必都读作家所写,也可以阅读学生自己的优秀作品,如同校同学的作品或同班同学的作品。

(3)互动式。

分小组的同学间互动——互相交流图书,交流读后感,合作创作新书。

师生间的课上课下、网上网下互动——互相鼓励、启发,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和新的方法。

如由读教师准备的书到读学生准备的书,由读书到写书画书,由编写统一的小书到编写丰富多彩的图画书,由写日记到写童话……班级间的互动——班级间互相交流、鼓励、比赛。

作家和孩子们的互动让“小手牵大手,孩子们和作家一起走”。

和作家对话,在作家的引领下创作……近在咫尺的作家让孩子们不陌生,没距离,激发他们更想读更想写。

(4)拓展式。

结合阅读内容开展拓展延伸活动,可以读书讲故事,演故事,画故事,续编故事,在扉页处写前言,如读《狼大叔的红焖鸡》,可以续编故事;读《超级顽固的牙》,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了解自己的牙齿;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可以演故事;读《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可以直接在绘本的留白处写写画画;读《蚯蚓的日记》,可以学习写日记……

(四)考核评价

1.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2.评价目的

检验与考察学生的学及其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革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促进教师教学反思,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中关注学生道德品质、交往技能、学习愿望和能力、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

3.评价方式及评价内容

对校本课程的评价由“校本课程管理领导小组”与教导处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效果、学情调查四个方面进行。

课程内容评价以“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实践性、特色性、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为依据。

教学过程的评价由“管理小组”进行课堂调研,分析其设计是否精心,教法是否得当,目标达成率等因素。

学习效果的评价根据学生课堂及课后延展活动的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另外,管理小组会应依据开发原则对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跟踪分析,考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学生发展的状况。

学情调查由教导处采用问卷、座谈、个别了解等方式来进行,分析该课程是否被学生所认可,并与其它校本课程进行对比

四、校本课程管理

(一)建立校本课程管理领导小组为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成立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采取“中心辐射,分层管理,责任到人”的一条线管理策略,使课程实施稳步推进。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邸翠红

副组长:

赵春兰成员:

刘海香、武晓英、张雪梅校本课程工作小组组长:

赵春兰副组长:

刘海香

(二)校本实施要求:

(1)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计划,由学校教导处负责课程开发的指导并实施课程管理;

(2)教师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发与整合课程资源,制定科学的、实施性强的《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内容开发从整体着手,分段实施,循序渐进,有连贯性。

(3)教师要认真按计划实施校本课程教学,讲求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内容的落实。

(4)严格课堂管理。

校本课程班级人数基本固定,学生不无故请假,不随意转班;教师做好学生每节课的考勤记录。

(5)校本课程活动时间,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挤占和调换。

(6)任课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对自已的教学反馈总结,以利于今后的校本课程教学。

(7)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三)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条件,切实保障校本课程的实施。

(2)保障校本课程实施的时间。

(3)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和实施。

(四)校本课程实施评价

1、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教师学期综合得分=10%A+25%B+25%C+20%D+20%EA——自评分B——年级考核组评分(年级组长、备课组长)C——学生评价分(每班抽取优生、中生、后进生进行评价,取平均分)D——教导处学期教学常规工作评价分E——教学成果评价分2、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习的成果。

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3.家长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我们把“绘本阅读”作为开展低年级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载体,进而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对美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在步入校园学习的初始阶段就爱上读书,与书籍成为良师益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