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75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5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冲刺卷5.docx

中考化学冲刺卷5

2015年中考化学冲刺卷(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司马光砸缸

B.

凿壁偷光

C.

火烧赤壁

D.

铁杵磨成针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要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先要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准确判断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依据.还要清楚物质状态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解: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根据以上定义可知,

A、司马光砸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只是物质的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火烧赤壁,属于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杵磨成针,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同样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点评: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即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产生了新物质.

 

2.(1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00g空气中有78g氮气

 

B.

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小,空气的质量越好

 

C.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D.

稀有气体很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反应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空气的成分是按体积计算的,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主要污染物含量越少,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一定条件下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解答:

解:

A、空气的成分是按体积计算的,100L空气中有78L氮气,而不是100g空气中有78g氮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主要污染物含量越少,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故选项说法正确.

C、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一定条件下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空气的成分、空气质量报告、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1分)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B.

倾倒液体

 

C.

取用液体

D.

过滤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过氧化氢分解制取并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判断;

B、根据倾倒液态的方法判断;

C、根据取用液体的方法分析;

D、根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判断.

解答:

解:

A、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管应伸到试管底部,故A错误;

B、取用液体时:

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B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为防止滴管内空气挤入,在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后,再伸入液体中吸取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悬空滴加,故C正确;

D、没有“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注意一些实验的操作事项.

 

4.(1分)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分子(  )

 

A.

体积增大

B.

质量变大

C.

个数增多

D.

间隔增大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高原地区的气压较低,袋内的气体分子间隔变大.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隔增大有关,而不是分子体积增大,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隔增大有关,而不是分子质量增大,故选项错误.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隔增大有关,而不是分子数目增多,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隔增大有关,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1分)我国研制的闪烁晶体材料BixGe3O12,被应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中.其中铋(Bi)、锗(Ge)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4价,则x的值为(  )

 

A.

4

B.

3

C.

2

D.

1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BixGe3O1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

铋(Bi)、锗(Ge)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4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3)×x+(+4)×3+(﹣2)×12=0,则x=4.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化学式中指定数字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6.(1分)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正极产生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

 

B.

负极产气体体积是正极气体体积的2倍

 

C.

负极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8:

1

考点:

电解水实验..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解水实验现象的把握程度,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体积多的是少的2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解答:

解:

A、正极产生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这一叙述与实验事实不符合,正极产生的气体能助燃,故A错误;

B、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负极是氢气,正极是氧气,氢气体积是氧气的2倍,与事实相符合,故B正确;

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是能燃烧的,故C错误;

D、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

8,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比较简单,解答时要求同学们能对实验现象有较多的积累,不要把一些现象弄混淆了,因此平时要重视对化学实验观察和研究.

 

7.(1分)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钚是金属元素

B.

钚元素的质子数为94

 

C.

钚元素的中子数为150

D.

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及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和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进行本题解答.

解答:

解:

A、由Pu的名称是钚可知其为金属元素;

B、由相关信息知钚的原子序数是94,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钚元素的质子数为94;

C、由信息知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244,质子数是94,因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244﹣94=150;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省略,不是“g”.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注意:

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

 

8.(1分)下列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A.

3H2O:

三个水分子

 

B.

SO3:

三氧化硫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C.

3C:

三个碳原子

 

D.

Al3+:

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C、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解答:

解:

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3H2O中的“3”表示水分子的个数为3,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SO3中的“3”表示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3C中的“3”表示表示碳原子的个数为3,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Al3+中的“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9.(1分)(2013•宿迁)关于如图所示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属于金属元素

B.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C.

③④是阴离子

D.

②④是稳定结构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①表示的粒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

B、根据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解答:

解:

A、①表示的粒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是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到的,即该粒子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金属元素;③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且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稀有气体的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①②的核内质子数均为12,则①②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③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④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不具有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明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1分)小宇同学记录并归纳如下列化学语言,不正确的是(  )

 

A.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

 

C.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

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它们都是正确的.

解答:

解:

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是错误的,如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元素的性质、分子的概念、过滤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1.(1分)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2.(1分)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考点: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因为Fe、Fe2+、Fe3+三种粒子都为铁元素的不同微粒,故其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其质量几乎相等.

解答:

解:

因为Fe、Fe2+、Fe3+三种粒子都为铁元素的不同微粒,故其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故①核电荷数相同、⑤所含的质子数;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得失电子不影响其质量,故其质量几乎相等.

故选C.

点评:

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13.(1分)(2010•福州)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

 

A.

CaO

B.

CaCO3

C.

Ca(OH)2

D.

Na2CO3

考点: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专题:

压轴实验题;元素质量守恒.

分析:

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得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

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a,2;S,2;C,2;O,12;已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2;O,6;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a,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1和3,故X的化学式为CaCO3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才能自由驾御,正确解答.

 

14.(1分)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明矾搅拌

C

铜丝和铁丝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和氮气

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鉴别不同物质时,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分,现象要明显,方法要简便;鉴别时主要通过颜色变化、是否有气泡冒出,是否有沉淀产生等现象来完成,据此结合不同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空气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时,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没有复燃的是空气故方法一可行;由于两者均是无味气体,所以闻气味的方式不能区分空气和氧气,故方法二不可行;

B、硬水和软水颜色没有区别,一般都为无色液体,所以观察颜色不能区分硬水与软水;加入明矾只能吸附悬浮在水中不溶性杂质,也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两种方法都不可行;

C、铜丝和铁丝物理性质很多不同,铁丝能被磁铁吸引而铜丝不能,所以用磁铁吸引可区分两者;其颜色也不同,铜丝是紫红色的而铁丝是银白色的,所以观察颜色也可区分两者;故两种方法都可行;

D、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所以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时无法完成;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所以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两者;

故选C.

点评:

本题是物质的鉴别题,在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利用物质物理性质或化学特性来选择合适的物质进行区分,我们所选择的物质必须与所要鉴别的物质反应,产生不同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够一次性区分开.

 

15.(1分)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O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应前的质量/g

4.6

X

0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0

Y

4.4

2.8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表中Y的值为5.4

 

B.

在该反应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3:

2

 

C.

该反应是氧化反应

 

D.

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为9.6g,则无CO生成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通过表中各值可知,乙醇和氧气为反应物,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为生成物,乙醇没有充分燃烧,反应后生成了一氧化碳,据此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

CO2+CO+3H2O,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此反应为氧化反应,可以计算Y值,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氧气的质量,以及反应中,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

解答:

解:

A、根据化学方程式2C2H5OH+5O2

2CO2+2CO+6H2O

921608856108

4.6gXY

=

解得Y=5.4g;

故A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2C2H5OH+5O2

2CO2+2CO+6H2O可知,该反应中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3:

1,故B说法错误;

C、该反应为乙醇和氧的反应,故为氧化反应,故C说法正确;

D、设乙醇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m,则

2C2H5OH+6O2

4CO2+6H2O

92192

4.6gm

=

解得m=9.6g

因此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为9.6g,则无CO生成正确,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5分)

16.(5分)矿物质水中元素及国标含量如下表所示,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矿物质水中主要成分(mg/1L)

偏硅酸(H2SiO3)≥25

硫酸根≥0.05

氯离子≤5Mu

钙≥0.2

钠≥0.2

钾≥0.2

镁≥0.2

(1)矿物质水中含有的镁元素 Mg ;

(2)久置的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请表示出2个氧分子 2O2 ;

(3)右表中的一种阴离子 SO42﹣或Cl﹣ ;

(4)硫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SO4 ;

(5)产自溶洞的水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CO2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

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右表中的一种阴离子有硫酸根离子、氯离子.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5)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解答:

解:

(1)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

2O2.

(3)右表中的一种阴离子有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其离子符号分别是SO42﹣、Cl﹣.

(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