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4119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docx

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

第一课有话好好说

活动目标:

知道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认识有话好好说,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和交往。

教学重点:

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发事件

教学难点:

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发事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谈话法、交流法

活动准备:

课件、资料

1、有选择的用多展示和讨论学生填写的内容。

2、先观察和了解学生中曾发生过矛盾。

活动流程:

表演感受——模拟劝说——学会沟通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指名同学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发事件。

做到有话好好说呢?

一、设置“丁飞与李杰”发生冲突的情景。

情节表演:

下课铃声响了,丁飞枪在最前面冲出教室,不料把李杰的笔盒撞到了地上……师提问:

在生活中,这种事情是难免发生的,你认为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结果呢?

引导学生说,由于“说”的语言,语气,语态不同,导致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学生说的也可以表演。

1、出示对话框。

2、学生依据情景,设想和填写可能发生的几种结果。

3、自找搭档选择表演,进行对比感受。

你希望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

让学生说说。

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在生活中,难免会偶发不顺心的事,但处理方式不同就会发生不同的后果。

二、老师讲一个故事:

王宁看见朱静手上有一本《西游记》,伸手就抢,谁知朱静紧握着不放,两人争夺时,把书撕破了一页。

王宁连忙赔礼道歉,并说“我来帮你贴好。

”朱静不依不饶地说:

“不行,要你赔新书;”同学在一旁劝说,朱静就是不听。

学生听后,老师帮助学生作以下分析:

有为难人的;有怜惜心爱人的物品的;有不服气的。

尽管王宁给赔礼道歉,他还是得理不饶人,请同学们劝劝朱静好吗!

师小结:

遇到此类事,要学会“得理应饶人”的处理方式,及时化解矛盾冲突。

三、请两个同学讲故事

1、唐明有道题不会做,他拿过好朋友曾玲的作业就抄,曾玲看见急忙,唐明没好气的说:

“真不够朋友。

2、宁洁的家庭作业本没给家长签字,挨了老师的。

回家后,她闷闷不乐。

妈妈关心的问原因,她不耐烦地说:

“就怨你,昨天没签字。

遇到这两种情况,你会怎样说呢?

可以模拟表演的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总结:

说气话,也是学生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往往发生在自己的愿望没满足,受到委屈或的同学身上,但对此,同学们认识到了什么?

师总结:

说气话会使友谊受到,矛盾更加突出,所以有话要好好说才行的。

四、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要解决问题,就要心平气活地好好说说,这样有利于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化解冲突,学会处理问题。

1、例如:

晚上,你和妈妈看为争看电视节目而发生了冲突。

你会怎样说呢?

2、主动找与你有隔阂或有矛盾的同学好好谈一谈。

板书设计:

有话好好说

矛盾---处理

教学反思:

 

第二课安全乘车

设计思路:

现今都市丛林中潜藏着许多难以预防的,时时着孩子们,交通安全事故也在逐步增多,但这些意外事故的发生,通常都是可以事先防范和避免的,如何帮助孩子们了解意外发生的原因,认识潜在的,是幼师的责任。

为了提高孩子的能力,掌握乘通工具的安全事项,特此设计了这次活动。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乘通工具的安全事项,并且了解晕车的预防和处理。

2、体会与家长们一起学习的乐趣,增进幼儿的学习动手能力,让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幼儿掌握安全知识。

3、增进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乘通工具的安全事项

教学难点:

了解晕车的预防和处理

教学方法:

观察、交流、引导法

活动准备:

课件《安全乘车》;音乐磁带《小汽车》;一辆大型公共汽车(用KT板制作);10辆小型公共汽车(车子后面安装一个小纸箱装货);薄荷糖、话梅、口香糖、湿毛巾各一份;商场的布置:

从家长收集过来的牙刷、牙膏、毛巾、沐浴露、洗发水、洗衣粉、杯子、拖鞋、刷子、香皂等各40份(分层排好);游戏场地的布置:

大纸箱10个,10条跑道。

教学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

1、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购物比赛,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商场等着我们呢。

2、乘车出发!

播放《小汽车》的音乐,一上孩子们肯定会兴高采列的,仔细观察孩子们的各种举动。

二、活动的进入:

晕车的预防和处理。

1、安排一个孩子在途中晕车了,提问幼儿:

应该怎么呢?

2、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各抒已见。

3、老师进行正确地引导,并且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

(1)、可以含一块口香糖或薄荷糖、酸梅。

(2)、可以多解开几粒上衣扣子,让空气流到身体里面。

(3)、用湿毛巾轻敷额头上。

(4)、眼睛看外面的风景,让视线放远一点,会好一点。

(5)、告诉孩子:

要乘车的前一天晚上,要早点睡觉,以免睡眠不足影响。

三、活动的重点:

乘通工具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到了商场,与爸爸妈见面,请爸爸妈与孩子们坐在一起,然后提出刚才观察到的孩子们的各种乘车时的举动。

提问孩子:

这样安全吗?

有何性?

2、观看课件:

《乘通工具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3、提问课件里发生的事情:

(1)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为什么会撞车呢?

(3)这告诉我们,乘通工具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

4、老师总结乘通工具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等车上的人下车后再上车,不要推人、拉人或挤着上车。

(2)看到就先坐下来,坐好了就不要任意或换位子。

(3)下车时把背包背好,检查一下东西有没有都带齐了。

(4)在车上不要吃东西,以免不小心噎到了。

(5)头、手不能伸出车外。

(6)不舒服的时候要告诉大人,不要忍着不说。

四、活动的结束:

乘车回家。

进一步运用实践活动掌握住所学的乘车安全知识。

要求孩子们要遵守乘车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五、活动的延伸:

a)在区角里摆放一些有关乘车的图片,请幼儿找出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乘车图片。

b)在生活自理区摆放一些有关晕车时的处理工具:

酸梅、口香糖、毛巾等,让孩子们学会操作。

板书设计:

安全乘车

注意事项、晕车处理

教学反思

 

第三课远离危险地带

教学目标:

1、了解无处不在,知道生活中的地带。

2、认识几种常见的安全标志,知道自己的方法,做自己的守护。

3、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几种常见的安全标志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

观察法、谈话法、交流法

课前准备1、课件。

2、白纸、水彩笔。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在哪里?

通过找寻生活中的,让孩子们收集潜在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习。

2、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哪些地方很?

你是怎么想的?

3、讨论:

生活有哪些地方很,为什么?

4、讲述:

下面,我们来做个守护自己的。

二、新授:

1、认识几种常见的标志

(1)学生活动——观察P21的标志,提问:

你认识哪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常见的标志,让孩子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些标志?

它有什么特点?

(2)讨论:

你的生活周围有哪些的地方?

请你设计一个标志。

(3)判断——他们作得对吗?

学生观察——P21让学生学会判断图中小朋友的行为的正误。

提问:

他们作得对吗?

为什么?

2、学会脱险

(1)讨论:

突然被压了,你会怎么办?

(2)汇报

(3)小结。

(要保持冷静——寻找对策——进行简单处理——积极等待救援)

3、学会探险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会探险,学会勇敢地去面对而有意义的事情。

(1)小故事——山后有大洞

(2)讨论: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3)汇报

(4)提问:

你去探险,需要准备什么?

三、巩固、反馈:

1、提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戒烟方法和技巧

2、小组交流:

怎样离开地带?

板书设计:

远离危险地带

标志、脱险技巧

教学反思:

 

第四课注意劳动安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中注意安全的重要性。

2、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防范劳动造成的。

3、树立学生热爱劳动,注意劳动安全、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

教学难点:

树立学生热爱劳动,注意劳动安全、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法、归结法、引导发现法

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1

(一)活动一:

活动目的:

1、通过猜谜语、角色扮故事等交流活动,使学生了解认识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解忽视劳动安全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劳动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手机有关“劳动中受”的各种案例。

活动方式:

1、教师出示有关劳动工具的谜语“千只脚3,万只脚,站不住,靠墙角”(扫帚),激趣入。

2、由学生扮演劳动工具为大家讲故事,应重点说明劳动工具的作用和劳动中的注意事项。

3、研讨:

你通过故事获取了哪些知识?

4、请学生代表讲述劳动中受的案例。

5、学生交流对者行为的看法。

教师总结: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积极参加集体劳动和公益劳动,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收获。

劳动工具是我们劳动的好帮手,在劳动中,我们一定要合理操作,注意安全,别让我们在劳动的快乐打折。

(二)活动二:

错在哪里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注意劳动安全的重要性,辨别有关劳动安全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帮助身边的人改掉不注意劳动安全的毛病。

2、教育学生要时刻把劳动安全记在心间。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两把扫帚。

2、课前,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值日情况编排一个情景剧。

活动方式:

1、活动活动师生一起观看“学生值日打闹”的情景剧。

2、师生讨论:

剧中同学劳动时的行为错在哪里?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3、学生谈改正错误的办法,给剧中的几位同学提出意见与。

4、根据讨论结果,全班同学编制《劳动安全备忘录》。

教师总结:

无论参加集体、公益劳动,还是参加家务劳动,我们都要正确使用劳动工具,遵守劳动纪律,时刻将安全记在心中。

如果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就要用正确的处理办法减轻劳动,注意不要耽误治疗的时机。

板书设计:

注意劳动安全

劳动工具安全措施

教学反思:

 

第五课远离火灾保平安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

学会本领,化险为夷。

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3、学习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

认识各种灭火设备

教学重点:

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认识各种灭火设备

教学难点:

学习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法、交流总结法。

课前准备:

图片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1、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师:

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

有什么感受?

(指名后小组交流。

2、展示另一图片,图中一个男孩子以矫健的身手,协助森林中的动物们从容逃离森林火场等情境。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采用指名、小组合作或者同桌交流等方式反馈。

如:

(1)为什么会发生森林火灾?

(2)图片中有几种动物?

他们有哪些不同的神情?

(3)那个男孩是怎么样协助动物们逃生的?

3、小结:

是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

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识,象图片中的英勇男孩一样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

(二)引导研读,归纳整理。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火”的书籍、期刊、报刊等,并加以研读。

2、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并制作成防火手册或编一份防火宣传手抄报。

如:

“火”的,“火”的预防,灭“火”的方法,逃生常识及发生火灾时如何拨打求助电话。

3、手册、手抄报完成后,请老师或家长予以签名、鼓励,并于适当的时间在校园内展示

(三)竞赛活动,游戏激趣。

(设立主持人,四小组记分比赛。

1、抢答题。

(老师提供部分问题,学生可适当补充。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

(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

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

(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

如:

关门、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断题。

(学生也可补充题目。

(1)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四)逃生体验,增强意识。

1、逃生演练。

要求:

学生统一身着运动衣、运动鞋。

2、在体育委员带领下做好准备活动。

3、放置火灾道具。

4、查看逃生线。

5、在老师带领下分组疏散逃生。

6、小结,评价。

谈谈收获与体验。

板书设计:

远离火灾保平安

火灾原因标志

教学反思:

 

第六课遭到敲诈绑架怎么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以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观念。

2、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

3、教育学生学习有关法律知识,从小培养他们和学会用法律武器来自己,做守法,做“四有”新人。

教学重点:

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教学难点:

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观念。

教学方法:

交流归结、引导法。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教育手段:

1、通过多展示有关“抢劫、、”的画面、案例及有关法律知识。

2、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来认识“抢劫、、”的危害性。

3、将如何应对“抢劫、、”编成歌谣以警示学生。

教学过程:

(一)借助“影像图片”导入课堂(如:

地震、车祸、游泳、打架、火灾、抢劫、、……)

(二)抢劫、、的种种可能。

●平时不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常向人炫耀自己或家中如何有钱,随便带他人到家中“参观”。

●外出、上学和放学不结伴而行,外出行踪也不告诉父母,也不言明返家时间,随意逗留在外。

●如果有人突然来找你,对你说:

“你家中出事了!

”或声称你父母生病、出车祸------等等,并要带你离开学校、家中时,此刻就感到慌乱,并与他人离校

●遇上歹徒,不敢大声呼救,不往人多、有明亮灯光的地方跑

(三)遇到敲诈时该怎么办?

●万一已经遇到、等情况,你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

●牢记,随时做好逃脱准备。

以美好的回忆去减少身心的疼痛,尽量与活动,保持良好的体力。

●仔细观察,熟记歹徒的相貌,口音等重要特征,熟悉周围,观察可能的逃跑线,等待时机。

●主动巧妙地与绑匪等沟通,稳定歹徒情绪。

比如说:

“家里一定会筹好钱来赎我的!

”等等,尽量争取存活机会,勿以语言或动作激怒绑匪。

装作害怕的样子,使歹徒放松。

如歹徒手中有凶器,应巧妙周旋促其放下。

●伺机留下各种求救讯号,如手势、私人物品和字条等,巧妙暗示自己所在。

●一旦发现有逃脱机会,要当机立断,并在离开后迅速报警。

在这种非常情况下,向任何穿的人求助都是可行的。

板书设计:

遭到敲诈绑架怎么办

冷静、观察、求救、逃脱

教学反思:

 

第七课不要离家出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离家出走给自己带来的和给家人带来的危害。

2、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化解矛盾,知道如何正确处理问题与冲突。

教学重点:

了解离家出走给自己带来的和给家人带来的危害

教学难点:

学会与家人化解矛盾,知道如何正确处理问题与冲突。

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引导归结

课前准备:

学生调查

课时安排:

1

活动一:

情景模拟

活动目的: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以便于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实现沟通与交流。

活动准备:

1、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自己与家人发生过矛盾的事例。

2、师生事先准备一个简短的反映家庭矛盾的情景剧。

活动方式

1、情景导入,由师生表演一段情景剧,其他学生观看并思考。

2、学生分别对剧中的“家长”与“孩子”进行评析。

3、学生交流,说说自己在家庭中与家长发生矛盾的情况,并说说自己当时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做的。

4、学生展开讨论,自评和互评当时的做法是否正确。

教师总结:

家,是温馨的港湾。

不过,在温馨的港湾,也会有起风浪的时候;在幸福的家庭,也会有遇到烦心事的时候。

正确的做法就是要与家人沟通,理解父母的心情,千万不要义气用事。

活动二:

大家都来说

活动目的: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离家出走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和。

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案例及后果。

活动方式:

1.学生交流自己在课下收集到的案例。

2.集体评论、总结离家出走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

教师总结学生离家出走出来直接影响学习之外,还可能会染上许多。

学生离家出走,逃避了学校的教育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线上和因素的影响。

有的学生在外游荡,容易进入一些未成年人不已进入的娱乐场所;有的学生本来就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离开学校后更加自己。

同时,有的学生在不良团伙的拉拢或的下很容易发生偷窃、打架等行为,甚至。

我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家人、老师发生了怎样的冲突,都不能离家出走。

活动三:

特殊的家长会

活动目的:

1.通过家长的倾诉,让学生理解,如果自己离家出走,家长的心情和感受是怎样的。

2.知道沟通是互相的,逐步学会理解家长的心情。

活动准备:

1.请3~5名有代表性的家长课前准备好要的内容。

2.要求学生课前把教室布置的温馨一些,要有一种家的感觉。

活动方式:

1.教师节宣布要开一次特殊的家长会,要求学生认真积极地发言。

2.教师介绍请来的家长。

课前要征求好对应学生的意见,不要因此产生新的矛盾

3.家长自己家里的教育情况,说说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问题和孩子沟通得不够,重点说说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的心情是多么痛苦。

4.学生对家长说一说心里话。

5.播放歌曲《我有一个家》,学生和家长拥抱,然后坐到一起。

教师总结:

同学们,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我们要用一生去爱他们,让我们一起对家长说一句:

“爸爸妈妈,我永远爱你们。

板书设计:

不要离家出走

危害沟通

教学反思:

 

第八课不要轻信可疑的陌生人

活动目标:

1、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的常识,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的常识,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教学难点:

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交流讨论

课前准备:

资料、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

1

教学中应该以下几个问题:

1.要提防坏,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遇事要主动向家长汇报,求得家长的帮助。

3.提高,发现报告老师。

教学过程:

一、播放故事,导入新课

1.讲故事或播放录音故事:

《狼和七只小山羊》

二、初步学习课文,

1、演示课件(课文1、2、3自然段的内容)

2、教师提问:

(1)、张明在上学的上遇到了什么人?

(2)、这个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

张明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走,当陌生人要带他走时,他大声呼救。

回家后,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食品)。

教师小结:

当有陌生人敲门时,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如果陌生人不走,要及时与家长、邻居或居委会取得联系,如果你发现这个陌生人确实是时,可以打“110”报警。

这样做才能避免上当。

报警时应该注意说清地点及情况。

(但也要:

不要随便拔打“110”报警电话玩。

板书设计:

不要轻信可疑的陌生人

陌生人报警策略

教学反思:

 

第九课烟酒我不沾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学生自己周围人的吸烟状况和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我国面临着“烟民”人数多,危害大的问题。

2、通过学生的调查---选择学校附近的某一区域或某一公共场所,看一看有多少,了解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学会思考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3、懂得酗酒的危害,吸毒的危害,并学会抵制一切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的行为,并能对自己周围的人产生良好的影响。

4、了解国际上对禁烟、禁毒的一些积极行动和有力措施,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宣传不和烟、酒、毒品交朋友。

教学重点:

懂得酗酒的危害,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

学会抵制一切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的行为,并能对自己周围的人产生良好的影响。

教学方法:

调查法、归结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

1、进行有关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并进行整理。

2、准备有关、录音资料、设备。

3、彩笔、白纸。

4、准备有关图片宣传资料。

5、设计禁烟广告宣传。

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

1、你是怎样帮助周围的人戒烟的?

2、别人怎样对待你的戒烟帮助?

3、你觉得你的做法成功吗?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通学习比较深入地了解了吸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我们的,我们也采取了积极有效的行动宣传戒烟,除了吸烟以外,还有很多人有着另一个不良的嗜好,这就是酗酒,据统计,我国每年酒的消耗量相当于一个西湖,十分惊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酗酒的危害有多大。

(三)大家谈---我见过的醉酒人

1、同学们家庭及父母的朋友中有没有酗酒者,他们造成了什么不良影响?

2、自己有没有饮酒的经历?

3、用一句话说明酗酒的危害。

(四)教师总结、引导。

做一个远离烟、酒、毒品的社区宣传员。

1、漫画、设计:

主题――远离毒品或毒品的危害;要求:

主题突出,简洁明了;

2、大家一起出黑板报:

主题:

我们对烟酒亮“红灯”

板书设计:

烟酒我不沾

危害、帮助戒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