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41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2.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docx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

【高考目标定位】

考纲点击

热点提示

1.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地形

2.世界主要人种及主要分布地区分布、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1.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2.海底及陆地地形的特征分析

3.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东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等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世界主要地理分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东亚—日本、南亚—印度、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北美—美国、拉丁美洲———巴西、大洋洲—澳大利亚等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考纲知识梳理】

一、世界的海陆分布

 

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陆地地形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人口的分布

五、东南亚

1.范围:

宝库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气候:

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

3.主要农产品及分布:

六、中东

七、欧洲西部

3.经济:

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

八、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气候类型:

f为热带草原气候,g为热带沙漠气候,h为地中海气候

九、极地地区

1.冰雪覆盖的地区:

南极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

2.科学考察的宝地:

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

3.北极地区:

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高。

十、日本

3.气候:

图中a岛和b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岛和d岛属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十一、印度

十二、俄罗斯

十三、澳大利亚

十四、美国

十五、巴西

【要点名师讲解】

一、七大洲区域地位及地形特征

二、亚洲主要分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亚洲面积广大,区域差异明显,下面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等六个分区对其主要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进行分析

三、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环境的主要差异

四、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

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长为长期的热点地区;欧洲西部是经济发的区域,欧盟促进了区域一体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人口、粮食、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一个地区。

三大区域的人文特征各有特色:

五、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差异

四个发达国家,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差异巨大,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不同的区域发展,总结如下:

六、印度和巴西的区域差异

印度和巴西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形、气候、农业、工业等方面,具体如下图所示:

【感悟高考真题】

2010年高考题

(2010·海南地理)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读图1,完成1~3题。

1.冰岛位于

A.极地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

C.西风带D.副热带高压带

2.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

3.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是因为这些空域

A.雷暴频发B.严重缺氧C.有大量可燃气体D.火山灰浓度大

【解析】本题以2010年冰岛火山多次喷发为背景,主要考查冰岛的地理位置、存在的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与危害。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具备对图表的阅读能力和对教材重要图表的识记能力,解答该题需要掌握气压带和六大板块的位置分布和航空运输方式的特点。

第1题,据图可以判断出位于北纬60多度,其所处的气压带应为副极地低压带。

第2题,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情况,可判断出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因而容易出现火山喷发。

第3题,火山喷发后,大量的火山灰滞留于大气层中,使大气的能见度大大降低,不利于飞机的飞行。

【答案】1选B,2选B,3选D。

(2010·海南地理)读图3,完成4、5题。

4.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

A.土壤肥力B.热量C.水D.光照

5.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②多大风③水能丰富④森林分布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本题以某区域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准确进行定位,解答该题需要掌握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第4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河流的水系特点及沙漠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地区为我国西北的河西走廊,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水资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第5题,河西走廊地区降水少,但光照强,太阳辐射丰富;由于该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且受地形的影响,多大风天气。

【答案】4选C,5选A。

6.(2010·福建文综·T37·37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古马里是13世纪~l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

图l2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

表3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8分)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10分)K^S*5U.C#O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索。

(9分)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

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

(10分)

【解析】本题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与西非经济合作为背景,考查内容涵盖初高中地理知识,突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融合。

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适度展开,让学生联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对西非的地理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利用知识迁移原则,运用已掌握相关类似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考查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根据图中纬线(纬度)可知,该河段所处区域为信风带的大陆中西部,水量少,蒸发量大;加上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所以河流水量在不断减少。

(2)从两地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

甲由于受到海洋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加之地处山地迎风地带,所以降水丰富;而乙地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3)从图中可以看出N国位于半干旱、干旱地区,降水不足加上该国经济落后,种植历史较晚,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水平低等。

K^S*5U.C#O

(4)考查区域地理概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古马里帝国位于北非高原,地形比较平坦;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广阔;有河流,水资源丰富;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等。

K^S*5U.C#O

【参考答案】

(1)变化趋势:

水量减少。

原因:

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

(2)主要差异:

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

K^S*5U.C#O

原因:

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地带,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3)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4)地形平坦;草原广阔:

河流水资源较丰富;灌溉农业及牧业较发达;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

2009年高考题

(2009·宁夏文综·T6~8·12分)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1~3题。

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水源丰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解析】本题组以鲜切花生产切入,考查荷兰和肯尼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考查学生迁移运用知识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材料信息可知,甲国为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

乙国为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的高原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差异较大。

第2题,甲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纬度较高,乙国纬度较低,热量充足,为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两季之分,干季降水较少,但光照充足,为发展鲜切花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第3题,荷兰鲜切花生产的历史悠久,因此花卉生产的技术水平、经验等都较乙国丰富,这是鲜切花生产最具优势的条件。

【参考答案】1.B2.A3.D

4.(2009·福建文综·T37·37分)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

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

【解析】本题以拉丁美洲局部等高线图为背景,结合图文材料,综合考查拉丁美洲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定位、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题,A地所在地形区中心部分等高线稀疏且海拔在1000米左右,周围等高线密集,且中高周低,最可能是高原地形;B地等高线密集,相对高差大,坡度陡,则该地为山地。

(2)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考虑。

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植被覆盖等特点不难描述该地的水文特征。

该地位于南美洲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直接影响该地水文特征。

第(3)题,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等方面考虑。

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变化明显,干季需要水源灌溉,中下游地势低平,雨季时需要排涝,而山区适宜建设水库。

第(4)题,甲国为委内瑞拉,其吸引中国工业投资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资源、市场、交通、政策等方面考虑,注意本题要求“分析”。

【参考答案】

(1)A:

高原B:

山地

(2)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水流平缓。

(3)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干湿季明显;干季需要水源灌溉;中下游平原地带地势低平,雨季需要排涝;山区适宜建水库。

(4)石油、煤、铁、水能等资源丰富;国家之间协作较好,人均收入较高,市场潜力较大;水运便利(海运与河运);政策支持。

5.(2009·全国文综Ⅰ·T36·36分)根据图表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

流域构成(%)

时段

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阿特巴拉河·

全年

32

60

8

洪水期

10

68

22

枯水期

83

17

0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该题以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及尼罗河径流量构成为背景,考查尼罗河径流的季节变化,展开分析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成因、枯水期的水量构成、季节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1)题,尼罗河水量来自上游的三条支流,大部分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从而影响到河流在湿季或夏季时候为丰水期(洪水期,汛期),水量大;在干季或冬季时候为枯水期,流量小。

(2)题,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此时白尼罗河径流量占83%,主要是因为白尼罗河源自南半球,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

第(3)题,农业生产与河流泛滥密切相关。

洪水泛滥,给河谷、三角洲带来肥沃淤泥,补充了土壤肥力;泛滥时的大水还充当了灌溉用水,使得播种时候的土壤墒情良好。

汛期的时候人员撤离,农业生产在此时停止,洪水退后,抓紧播种,之后生长、收获,直到来年洪水来临。

【参考答案】

(1)季节变化特点:

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

原因:

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流少。

(2)(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白尼罗河源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量多。

(3)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洪水每年定期泛滥,洪水泛滥之后,开始农耕。

枯水季节是作物生长及收获季节。

洪水泛滥时在被淹农田表面沉积一层肥沃的淤泥,使土壤年年肥力不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6.(2009·重庆文综·T36·36分)图1和图2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2中饼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位: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A

-3.5

-1.3

4.9

13.1

18.8

23.5

25.9

25.9

21.4

14.8

5.5

-1.0

B

7.2

9.5

11.3

14.2

18.2

22.7

26.7

26.7

23.6

18.5

11.2

7.3

(1)与A相比,B的气温有何特点?

(2)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

(3)甲区域是玉米和(粮食作物)生产基地,乙区域是以生产和蔬菜为主的农业专业化地带。

(4)从经济、劳动力因素分析甲、乙两区域作为农产品商品基地不同的有利条件。

(5)根据图2分析C城市最大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条件。

【解析】该题以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美国西部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区域气候、农业、工业等有关知识。

侧重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的考查。

(1)题,从表中数据分析,A城市冬季气温比B城市要低得多,夏季相差较小,由此看出,B城市气温具有年均温高、年较差小的特点。

(2)题,年降水量小和降水季节变化大是缺水的共同原因;我国北方的缺水,还和春旱及降水年际变化大有关,美国西部的缺水,还和夏季降水少,地处背风坡有关。

第(3)题,我国华北地区是玉米、小麦的产区,美国乙地区是水果和蔬菜的主要产区。

第(4)题,经济因素对农业的影响,体现在市场和工业基础两方面,劳动力的影响,体现在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上。

第(5)题,从图2中饼图来分析,C城市最大的工业部门是航空航天工业,有利条件从资源、工业协作、交通运输、技术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1)年均温高;年较差小。

(2)共同点:

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不同点:

图1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春季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大。

图2调入区夏季降水少;地处背风坡,加剧干旱。

(3)小麦水果

(4)

甲区域

乙区域

经济条件

市场需求更大

工业高度发达

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丰富

劳动力素质高

(5)①靠近能源、原材料基地;②工业协作条件好;③科技力量雄厚;④海运发达。

7.(2009·广东地理·T31·14分)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5)题。

资料一见下图。

资料二见下图。

资料三见下图。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洲和洲。

(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单选题,填选项字母)。

A.地形崎岖B.低温冷害C.灌溉水源D.光照不足

(3)1993年以前,世界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

1993年,引发粮食危机紧急情况的次数大于;其后两者交替上升。

(4)关于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产量逐年上升B.消费量趋于上升C.生产不能满足消费D.缺口不断增大E产量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5)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解析】本题以世界粮食问题为背景,考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存在问题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等,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当今国际国内热点问题。

本题主要从所提供的图表资料中,获得有效信息,比较归纳,得出答案。

(1)题,直接读资料一图可看出,亚洲和非洲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较多。

(2)题,甲地位于西非地区,降水不足,因此灌溉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

第(3)题,分析资料二可得出答案。

第(4)题,比较资料三中我国粮食生产量和粮食消费量。

第(5)题,从保护耕地、提高农民积极性、加大科技投入等角度入手回答。

【参考答案】

(1)亚非

(2)C

(3)自然灾害人为灾害自然灾害

(4)BCE

(5)措施:

①保护耕地;②加强农田基本建设;③提高农业生产技术;④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⑤做好粮食储备工作。

8.(2009·浙江文综·T36·3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为什么?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

判断依据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北欧局部图为背景,综合考查学生了解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示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题,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最低纬度。

(2)题,图示地区理论上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但是由于地形作用,甲地位于迎风坡,加上洋流的影响,降水较多;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3)题,北欧地区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强,加上降水较多,流水侵蚀作用较强,因此,应重点分析在这两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第(4)题,经济活动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与地形、交通条件、城市分布等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

(1)66.5°N及其以北地区。

原因:

黄赤交角为23.5°,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消失。

(2)甲地: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

西临大西洋,盛行西风,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迎风坡,暖流经过。

乙地: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相对少,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较大。

背风坡,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

(3)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西部海岸线曲折,多峡湾;湖泊广布,东部形成冰湖群;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多位于河流中上游。

(4)主要分布在波的尼亚湾沿岸地区。

依据:

主要城市分布在海湾沿岸地区;铁路和公路环绕海湾分布;众多河流的下游;地形平坦。

9.(2009·天津文综·T13·26分)读区域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1)甲、乙两区域的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

(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内容。

(3)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城市气温特征是,乙区域K城市降水特征是。

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

【解析】本题以密西西比河流域和莱茵河流域区域图为背景,结合文字信息,主要考查两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全面分析图文资料,从区域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图及文字表述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题,本题要注意对图示中文字表述的相关措施的分析。

区域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特点,因地制宜,才能尽可能不对环境造成影响。

图示两区域开发过程中,都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如甲地发展生态旅游、乙地引进高新产业等。

(2)题,理解河流水文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河流上游来水快是由地形特点决定的,如支流多、坡度大等。

年降水量丰富导致河流年径流量大,加剧下游地区的洪水。

河流下游地区以冲积平原为主,水流缓慢,泄洪不畅。

第(3)题,描述气温时应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0℃以上15℃以下应描述为温暖,15℃以上多描述为炎热。

K城市降水的最典型特点是季节分配均匀,相比之下,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较低,降水较多,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宜发展畜牧业。

【参考答案】

(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2)①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②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③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

(3)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季节分配均匀乙

2008年高考题

(2008·宁夏文综·T7~9·12分)下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

读图,完成10~12题。

10.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M地B.N地C.P地D.Q地

11.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C.洋流D.距海远近

12.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游牧业

【解析】该题组以英国的地形和人口密度资料为背景,考查地形对气候、人口分布的影响,以及英国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10题,从四地的海拔来看,M在500米以上,位于山区,该地盛行西风,多地形雨,其他三地海拔在200米以下,降水少于M地。

第11题,L地人口稀少的原因,从图a中信息分析,该地海拔在500米以上,位于山区,交通不便,地形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12题,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且城市人口比重大,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乳畜业发达。

【参考答案】10.A11.A12.B

(2008·全国文综Ⅱ·T9~11·12分)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完成13~15题。

13.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太阳辐射C.土壤D.降水

14.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土壤D.降水

15.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降水

【解析】该题组以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等值线为切入点,通过对樱花开放时间的分析,考查了太阳辐射、地形、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越来越晚,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纬度上获得太阳辐射不同,从而导致自南向北热量不同。

第14题,N地和M地在纬度相近的岛屿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都在狭窄的沿海平原上,植物生长都主要受到地形、降水的影响,则洋流性质不同是造成开放早晚的主要因素,N地沿海是日本暖流,故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

第15题,P地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