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6547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docx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

第2课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

品味语言,鉴赏评价。

2.思维与审美:

(1)把握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2)品鉴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等写作特色。

激趣导入

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壮丽。

杜甫登高,远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凉。

柳永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秋雨里,感受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郁达夫对于秋又寄予了怎样的情怀呢?

让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是本文的思想内容框架图,读完思考后面两个问题。

(1)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文中写秋景的五幅画面,并将其填入图中①~⑤五个空缺处。

(2)请用二字词语概括本文的文眼,并将其填入图中⑥⑦两个空缺处。

答案 

(1)①秋院晨景 ②秋槐落蕊 ③秋蝉残声

④秋雨话凉 ⑤秋果美景

(2)⑥清静 ⑦悲凉

微任务活动一 把握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1.在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

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特点

作用

答案 特点:

“清”“静”“悲凉”。

作用: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纲挈领,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2.在描绘的五幅秋景图中,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秋?

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蓝朵图

庭院品秋

视觉——秋色

落蕊图

①   

触觉——柔软

秋蝉图

残声啼秋

秋雨图

闲人叹秋

秋果图

柿枣映秋

答案 ①清晨踏秋 ②听觉——秋声 ③听觉——秋韵

④视觉——秋色

3.“故都”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标题写成“北平的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故”,有历史悠久、年代久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有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

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恋以及悲凉之感。

4.第三段中的景物是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5.在写北国秋雨图时,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写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是为了用这样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6.作者对于北平秋天的那些著名的风景,只是点到为止,而主要描写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那些景象,原因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三个原因:

①这是由作者的思想决定的,他想追求“清”“静”的生活,内心又笼罩着淡淡的“悲凉”,那些著名风景区都是游人云集、热闹非凡的地方,那里的景色难以表达作者的这种思想;②那些著名的风景,是古往今来墨客吟咏北平秋天常用的题材,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容易道出新意来;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些常见的景象人们虽然很熟悉,早就习以为常,但是往往忽略了它们的特殊意味,作者把它们挖掘出来,集中起来,使人更深刻地体味到北平的秋“味”。

微任务活动二 品味语言,鉴赏评价

1.第二段中“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一句,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从反面形容南国的秋似秋又不是秋,言下之意,只有北国的秋才是盛开的名花,使人赏玩到十足;才是浓浓的美酒,使人陶然心醉。

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2.为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使文章做到情景交融,作者从多种感觉上来感受故都的秋。

请结合下面的两段文字作具体赏析。

(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2)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

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落蕊,是触觉感受。

写触觉能给读者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之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表达了作者既欣喜又寂寞的情感。

3.“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试加以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四个比喻多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形象地写出了味烈、味深、味浓、味久的特色;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形象地写出了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的特色。

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微任务活动三 写作特色,赏析评价

1.有人评价说,《故都的秋》“幅幅美景俱显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给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却笼罩着淡淡的“悲凉”。

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

但是,“故都的秋”并没有因为作者的主观感情而发生扭曲,失去它固有的特征。

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

作者只用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融合统一,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

2.烘托、对比是本文运用较为突出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除了直接叙述描写故都的“秋”外,还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写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的“秋”的浓度与特色。

如第二、五、六、十三段,都通过“但”“或”“可是”等连词和“也”“更”“都”等副词,将南北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运用多种句式,从侧面显示出了故都的“秋”的“量”与“质”的特色来。

表面上,作者好像闲情信笔,而实际上,作者正是通过这种间接手法将读者引入秋的里屋,去体会那故都的秋味,去领会那故都的秋意,去思考那秋的人生。

3.郁达夫的语言有着古典和外国语言的滋养,但不避古语和外语借用的痕迹,语言风格呈现出清新典雅的特色,试结合有关语句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中没有文字雕饰的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式,却又用得恰到好处。

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搭配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

再如动词与形容词,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南国的“秋”正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所代表的动态、特征使读者感到平易亲切、酣畅明快。

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但长短相间;多用整句(尤其多用排比),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

如文章的后半部分从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接着笔锋一转,来了一大段对“南国之秋”的速写,以映衬“北国的秋”的特色。

这段“速写”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但仍以短句、整句为主,雅俗熔于一炉,特别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清水出芙蓉,闲笔出真情。

”这些话用来概括《故都的秋》的语言特色,是当之无愧的。

由于本文写作年代久远,有不少同学提出对作者抒发的“悲凉”的思想感情难以理解。

请你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结合有关资料进行探究:

作者笔下的秋为何如此“悲凉”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与黑暗的社会环境有关。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衣食无安,居无定所。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

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

(观点二)与作家个人气质和抑郁善感有关。

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后来又经过两次婚姻失败,再有两次丧子之痛,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有悲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感倾向。

(观点三)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在杭州期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寂寥的生活,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观点四)与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

郁达夫作为一个现代文人,由于所受教育的影响,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因此,当他写故都之秋时,就自然地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

助读材料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曾化名赵廉,浙江富阳人。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1952年被追为烈士。

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故都的秋》等。

2.背景展示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文学知识

创造社

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新文学团体。

成立于1921年7月,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十余种刊物,并编辑出版了《创造丛书》等。

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讲究文学的“全”和“美”。

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

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

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他们的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4.对郁达夫的评价

[胡愈之] 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沈从文] 郁达夫,这个名字在《创造周报》上出现,不久以后,成为一切年轻人最熟悉的名字了。

人人皆觉得郁达夫是个值得同情的人,是个朋友,因为人人皆可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

[刘海粟] 达夫无意作诗人,讲到他的文学成就,我认为诗词第一,散文第二,小说第三,评论文章第四。

[郭沫若] 对于深藏在千百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关山笛] 斑白犹存稚子心,人间名利一尘轻;今朝痛觉诗人梦,血奠神州头作樽!

[夏衍] 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王任叔] 爱同小学校里,有时静寂得如深山古刹似的。

达夫孤单地守在那里。

他有老僧似的忍耐力,他并不因此而感到孤寂。

他自然不是一个具有领导能力的领袖,但他总爱尽他能尽的一份责任。

即此负责精神,已使热情的青年们对他有一种崭新的看法了。

5.郁达夫名句辑录

(1)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钓台题壁》

(2)平素不认识的可怜的朋友,或是写信来,或是亲自上我这里来的,很多很多。

我因为想报答两位也是我素不认识而对于我却有十二分的同情过的朋友的厚恩起见,总尽我的力量帮助他们。

可是我的力量太薄弱了,可怜的朋友太多了,所以结果近来弄得我自家连一条棉裤也没有。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3)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镫的野马。

——《理智与情感》

(4)少年的悲哀,毕竟是易消的残雪。

——《远一程,再远一程》

(5)人的感情,人的理智,这两重灵性的发达与天赋,不一定是平均的。

有些人是理智胜于情感,有些人是情感溢于理智。

——《理智与情感》

(6)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得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种孤独,还更难受。

——《沉沦》

(7)若把这世界当作个舞台,那么这些来往的行人,都是假装的优孟,而这个半死半生的我,也少不得是一个登场的傀儡。

——《春风沉醉的晚上》

(8)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

——《炉边独语》

6.描写秋天的名句

(1)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2)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必备知识积累卡片

字词知识

(1)落寞:

冷落,寂寞。

(2)意境:

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3)不远千里:

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顾路途遥远。

(4)不能自已:

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5)混混沌沌(dùndùn):

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6)平平仄仄(zèzè):

泛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7)疏疏落落:

稀疏零落。

 

一、“读秋”诗歌

秋 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①,我言秋日胜春朝②。

晴空一鹤排云上③,便引诗情到碧霄④。

 ①自古逢秋悲寂寥:

暗指宋玉的悲秋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

寂寥(liáo),寂寞空虚。

这句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们一写到秋天,总是感叹它的荒凉寂寞。

②春朝(zhāo):

春天。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排,冲击。

排云上,即直冲云霄。

④碧霄:

青天。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那凌空高飞的白鹤,把我的诗情带上了青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郎州时写的,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后,依旧傲然向前,不愿消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远品格。

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对“秋”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一反历来文人墨客的悲秋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了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奋发向上的励志之歌。

二、“读秋”散文

秋 赋

从维熙

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相依是匆匆的。

惟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

果实成熟了,在枝杈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

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着春夏季节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树若有知,是感伤的。

果实如若有情,也是留恋的。

但是自然界的别离——无论是游云告别天空,还是果实坠离母树,在感伤的别离中,还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

记得儿时听过的童谣中,对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就有如下的描述:

“长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随风满天飘;可爱鲜红大蜜桃,为它送情把核抛。

”草籽被风吹到四面八方,桃核被人们抛向新的地域,它们在秋天虽然死了形体与灵肉,但到来年春时,那桃核又从大地上萌发出树苗,各种草木历经枯黄以后,再一次轮回生长,萌芽、拔节、开花,果实便在来年秋日,又一次炫目于枝头,因而那落叶与落果抒写的秋韵,是一首“长相思,永不离”的恋歌。

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秤是倾斜的。

母亲从分娩后代那天起,便盼望着儿女们快快长大,期望着男儿成为挺拔伟岸的山,女儿成为碧波粼粼娟秀的河;岂不知儿女们长大一天,她们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儿女们像燕子出巢,飞向天南地北的时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们的发鬓。

我走在街上,每每见到白发染鬓的老人,我总是联想起果实坠地的老树,想起那飞絮已去的芦苇。

她们空了枝头,死了当年曾有过的美丽,像是天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云霞,像是枯树在田野四向飘零的落叶,但是不同于云霞和落叶的是,大自然永远不知疲惫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

那儿是寂寞的冬季,是白雪覆盖着的荒原,如同一张无限大的冰床,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之后,丛立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几次的美丽轮回,而是生者为悼念死者而竖起的墓碑。

这就是人类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赋,如果也把它谱成一首歌,那该叫作“长相思,永别离”。

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写在秋天,但其中的每个音符旋律,都充满了秋色的悲凉。

惟其人生如流萤般的短促,人类才更加珍惜生命自身。

中国文化格言中,有许多是警示人们热爱生命的。

比如: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人生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曹孟德当年在江涛滚滚的赤壁横槊赋诗时,吟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同是这个曹孟德,也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诗章。

这些格言和诗章,都是激励人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以不负来去匆匆的人生。

时至秋时,眺望窗外,在秋雨迷离中遥见枝头绿色凋零;对镜自视时又见发鬓添霜,便有感而发,涂鸦此《秋赋》短章,用以自勉自励。

  

赏析

 文章以“秋色”为明线,先写自然之秋,再写人生之秋,秋色贯串全文;以“秋情”为暗线,从秋情之感伤、悲凉到秋情之豪放,人生之奋发。

文章巧妙运用联想、比喻的手法,从自然到人生,由浅入深,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这两篇诗文在“读秋”的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刘禹锡的《秋词》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从维熙的《秋赋》既写了秋情的感伤、悲凉,也传达出秋情的豪放,人生的昂扬,感情较为复杂。

读了上述诗文,你对“秋”有了怎样的认识和评价?

请写一个片段或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借得清秋一缕魂

谈起秋天,总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即便在炎热的夏天,只要一听到“秋天”二字,顿时就感觉凉爽了许多。

每当记起秋天,我总是想起那浓霜、那厚露、那悲凉,我给这种感觉取了个名字,叫秋魂。

像郁达夫,从杭州到青岛,从青岛到北平,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看碧绿青天,听驯鸽飞声,只不过是想饱尝那故都的秋的悲凉。

秋风过后,满院是断肠的落红,满地是衰残的生命。

这些朴素而轻微的生命,那么美丽,那么短暂,那么默无声息,生活的重压,人世的践踏,它们转眼间,便杳无踪迹。

如黛玉言: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是啊,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还有谁去关注、去珍惜、去呵护这些深沉而凄美的生命?

如此看来,这秋,在呼唤着人的良知。

秋雨,没有春雨的细腻,没有夏雨的激昂,没有冬雨的哀伤。

它虽是沉默,但不屈服;虽是静默,但不彷徨;虽是婉约,但不懦弱。

在秋雨中漫步,可以遐观,可以细想。

这秋,给人实实在在的悠远。

秋的原野,那么辽远,那么空旷。

脚下皲裂的泥土一小块一小块紧挨着,组成了农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来来去去的路,承载着他们宽大而厚实的脚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早上起来,路边的野草,披满霜露。

雾就在睫毛,就在发梢,真实而朦胧,轻盈而缥缈。

路的两边,白菜叶儿正绿,萝卜皮儿正红,探出头来的姜芽儿正黄,如毯似毡的麦苗儿正青,树的叶儿也不枯黄,风中,像在舞蹈,又像在歌唱。

一阵“咕咕”的叫声,惊起的野鸡飞到河的对岸了,飞到更远的前面树上去了,而后什么声息也没有。

这满目的秋色,透着幽微的清香,沁人心脾,神清气爽。

面对这秋,我心中涌起一股热流,我想,即使在严冬腊月也不会觉得冷,因为,我已向秋借得了它的魂魄。

素材点击

 散文是作者内心世界情感诉说的一个通道,郁达夫写他对北平的秋的感怀时表达出了那份只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在他看来,恰恰是挟着清清爽爽的悲凉的这份秋味,让他记住了曾经生活过的这座城市——北平。

他爱北平,他的爱已经和秋味混杂在一起,黏着在一起,无法分开,每每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