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6649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docx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一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根据句式叙述简单的故事情节。

2、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语言活动,感受故事的幽默与滑稽。

活动准备:

1、小蛇等的图片若干,自制图画书flas*,多媒体设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出示故事封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的兴趣。

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请你说说故事里有谁?

(幼儿通过观察封面,联想到故事主角是小蛇)师:

对的,这是一条小蛇,一条好饿好饿的小蛇。

如果你饿了,会去干嘛?

师:

那么我们今天就跟着这条好饿的小蛇,去找找吃的吧!

看看好饿的小蛇都能找到哪些吃的吧!

二、讲述故事讲述情节一,引导幼儿了解情节一的大致结构,了解好饿的小蛇觅食的关键信息,初步积累讲清一个情节的经验,并根据说所内容张贴相对应的图片。

师:

谁来了?

(好饿的小蛇)师:

他找到了什么吃的?

(他找到了一个圆圆的、红红的苹果)师:

她把苹果怎么样了?

(一口把他吃掉了)师:

吃完以后,他的肚子变成什么样子了?

(变得圆圆的)教师根据所贴内容完整讲述一边师:

谁能跟老师一样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一讲?

(好饿的小蛇找到一个圆圆的苹果,啊呜一口把他吃掉了,肚子变得圆圆的)

三、讲述情节二,引导幼儿在一边观看动画,一边听教师的提问下,能尝试连贯讲述。

播放情节二,引导幼儿集体观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看懂故事情节。

根据句式张贴图片。

师:

第二天,好饿的小蛇又出来了,他又发现了什么吃的?

他是怎么把它吃掉的?

师:

吃完以后,小蛇的肚子怎么样了?

教师与幼儿一起根据句式说一遍。

师:

谁能一个人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一讲?

(好饿的小蛇找到一支弯弯的香蕉,(教案出自:

屈老师教案网)啊呜一口把他吃掉,肚子变得弯弯的。

四、讲述情节三,引导幼儿自行观察动画,尝试讲述。

播放情节三,引导幼儿集体观看,尝试自行讲述。

师:

第三天,好饿的小蛇又发现什么了?

(三角形的饭团有点难,教师适当提醒)尝试用完整的话讲述。

根据幼儿讲述出来的内容张贴,帮助幼儿更好的讲述。

师:

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一讲。

五、播放情节四,幼儿自行观看动画,尝试连贯讲述。

师:

第四天,好饿的小蛇发生了什么?

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述下吧!

幼儿一边讲,教师一边贴图片。

六、教师根据图示讲述故事师:

(教案出自:

屈老师教案网)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图片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教师讲述第一情节,第二情节开始,请幼儿上前讲。

七、化身小蛇,外出觅食师:

看小蛇吃了这么多好吃的,老师也饿了,你们饿吗?

让我们像小蛇一样去班级找找好吃的吧!

但可千万不要像小舍一样,啊呜一口吧它吃掉哦!

要细嚼慢咽哦!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二

活动目标:

1、愿意安静看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象并学会说短句:

“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围。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视机、电脑。

活动过程:

一、小蛇图片导入,激起幼儿兴趣。

1、出示小蛇图片,幼儿观察。

师:

今天老师请了小蛇来我们班做客。

看,这条小蛇长的什么样子?

(细细的、长长的)

师:

小蛇今天要去小树林散步,看看小蛇是怎么去的呢?

(引导幼儿了解蛇是扭来扭去的)

2、幼儿学习小蛇扭来扭去的样子。

师:

小蛇是扭来扭去去小树林的,你会像小蛇一样扭来扭去的吗?

(请幼儿做一做扭来扭去的动作,并给予肯定)

(评析:

通过直接出示小蛇图片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有效地产生“唤醒”的效果。

兴趣是的老师,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的情绪振奋,精神集中起来,也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二、欣赏PPT课件,熟悉故事趣味内容。

1、通过欣赏图片,理解小蛇吃苹果的故事的第一部分内容。

1)出示苹果图片观察苹果的样子。

师:

小蛇扭来扭去在小树林里发现了什么?

(苹果)

师:

你看到的苹果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根据看到的图片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由讲述。

小结:

小蛇见到了一个圆圆的、红红的苹果。

2)出示小蛇吃过苹果过后的样子,幼儿探索发现原来是小蛇将苹果吞了下去。

师:

咦,小蛇怎么了?

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为什么你知道是苹果呢?

(小蛇把苹果吞进了肚子)(小蛇肚子中间像一个苹果的样子)

3)出示小蛇张开嘴巴的图片,幼儿观察。

师:

这么圆圆的、红红的苹果真好吃呀,小蛇是怎么吃的呢?

(张大嘴巴,“啊…呜——咕嘟”,把苹果整个吞到了肚子里去。

4)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苹果的体态动作,并学说短句:

“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评析:

这一部分,教师直接出示苹果,以及小蛇吃了苹果后的样子的图片供幼儿观察,让幼儿发现小蛇是一口将苹果吞下了肚子,变成了苹果的样子,将小蛇的滑稽展现了出来。

小蛇张大嘴巴吃苹果的夸张的样子,引起幼儿的高度兴趣,为学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也为接下去的部分打下了基础。

关于小蛇吃了苹果的猜测,对于本次活动起到直接影响,对后面的各种水果的猜测会起到引领与借鉴的作用。

2、通过欣赏图片(小蛇吃过香蕉、葡萄和菠萝后的样子),反推故事相关内容。

1)出示小蛇吃过香蕉、葡萄和菠萝后的样子三合一的图片,幼儿观察。

师:

小蛇在小树林里扭来扭去,还吃了很多的水果,你们猜,它都吃了什么水果呢?

2)幼儿讨论小蛇吃了什么水果。

A、香蕉:

(出示小蛇见到香蕉的图片)

师:

香蕉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黄黄的,弯弯的)

小结:

原来小蛇是吃了香蕉,所以身体变得弯弯的了。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香蕉的体态动作,并说短句:

“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

B、葡萄:

师:

你是怎么知道小蛇吃的是葡萄的呢?

(幼儿根据看到的图片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由讲述。

葡萄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紫紫的,一颗一颗圆圆的)

(出示小蛇见到葡萄的图片)

师:

原来小蛇是吃了葡萄,所以身体变得一颗一颗圆圆的了。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葡萄的体态动作,并说短句:

“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

C、菠萝:

师:

你是怎么知道小蛇吃的是菠萝的呢?

(幼儿根据看到的图片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由讲述。

菠萝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绿绿的叶子下面是黄黄的,身上长满了刺)

(出示小蛇见到菠萝的图片)

师:

原来小蛇是吃了菠萝,所以身体变得刺刺的了。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菠萝的体态动作,并说短句:

“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

(评析:

这三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是迁移前期经验,反推故事情节,进一步让孩子们回忆巩固自己对香蕉、葡萄、菠萝的认识,也让幼儿的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活动中请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象,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让幼儿学一学小蛇吃水果的样子,再一次表现出了小蛇的滑稽和夸张,同时也能通过动作来更好的学习短句。

在请幼儿模仿小蛇吃香蕉、葡萄和菠萝的体态动作时,鼓励幼儿迁移前面经验,集体说出短句:

“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教师动作指导:

教师带着宝宝一起,一手模仿拎着一大串葡萄,仰着脑袋,张大嘴巴,“啊…呜”一口,鼓励幼儿学小蛇的样子吞葡萄,吃完还可以用手抹抹嘴巴,表示“真好吃”的样子,增强情节表演的趣味性。

3、出示小蛇见到苹果树的图片,幼儿讨论小蛇见到苹果树后会怎么样。

(重点猜测:

小蛇是怎么吃小树的?

先……再……最后……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讲出小蛇爬树、翻身、吞等等动作,教师提炼简单的辅助动作展示给幼儿看,帮助幼儿理解小蛇吃树的一系列连续动作。

1)师:

小蛇在树林里吃了苹果、香蕉、葡萄还有菠萝,它继续在小树林里扭来扭去的散步,突然它发现了一棵长满红苹果的树,小树会怎么样呢?

它会怎么吃呀?

(幼儿迁移前期经验,讲述小蛇会把苹果树给吃掉。

2)欣赏小蛇吃苹果树的FLAS*,并学一学小蛇吃树的样子。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小树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

小蛇真调皮,它扭来扭去,扭来扭去,爬上小树,爬到高高的上面,张开大嘴巴,“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树都吞了下去,变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树。

鼓励幼儿迁移前面经验,不经过老师提示就能说出短句:

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教师动作指导:

当老师讲到小蛇吞小树的时候,老师鼓励宝宝张开大嘴巴,可以站起来,把头往下低,表示模仿小蛇从上往下吞小树,最后也可以鼓励宝宝低着头,把小手往后摆,象孔雀的尾巴一样张开来,表示小树的树梢。

(评析:

这个部分是本次活动的*部分,孩子对于小蛇吞咽小树这样一种大胆的行为,觉得特别有趣。

同时也是让孩子对于小蛇的“调皮与淘气”的记忆变得更加深刻。

孩子在教师语言的引导和动作的提示下模仿小蛇吞咽小树的动作,然后打着饱嗝、抚摸着肚皮帮助消化、最后满意地睡着了……孩子在这一系列的模仿表演中,不仅理解到故事中小蛇的滑稽与贪吃,也为后面的完整欣赏故事做好了准备。

三、欣赏FLAS*《好饿的小蛇》,体会故事的幽默有趣。

1、播放FLAS*《好饿的小蛇》,让幼儿体会故事的幽默,教师边看边讲述,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短句:

“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并且做一做小蛇吃水果时夸张的样子。

2、教师简单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体会故事的滑稽与幽默。

鼓励幼儿再次观察故事结尾处(小蛇背后)的小树林。

师: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小蛇背后的小树林怎么会少了一颗树呢?

你们觉得这棵树好吃吗?

小树吃起来,有什么味道呢?

(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帮助小结:

故事里的小蛇真有趣,也很贪吃,它看见什么就吃什么,竟然连小树也吃掉了,真好玩。

3、幼儿去散步寻找水果,结束教学活动。

师:

小蛇散步的时候见到了很多的水果,我们也去散散步找找水果吧!

(教师带领幼儿去散步寻找水果,离开教室,结束教学活动。

(评析:

这部分是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完整欣赏故事,让幼儿再次感受故事的幽默与滑稽,并且在学一学小蛇散步寻找水果的游戏中自然的结束教学活动。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优质教学教案三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并掌握“好饿的小蛇吃了XX,身体也变成XX的了”的句子。

2.能根据视频或实物,模仿、应用“好饿的小蛇吃了XX,身体也变成XX的了”的句子。

3.感受故事的幽默和滑稽,具有想象和表达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并掌握“好饿的小蛇吃了XX,身体也变成XX的了”的句子。

[教学难点]

能根据视频或实物,模仿、应用“好饿的小蛇吃了XX,身体也变成XX的了”的句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已认识并能说出几种主要基本图形的形状

2.物质准备:

自制绘本课件

[活动过程]

一、借助视频,激发兴趣

1.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绘本封面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

2.师:

看,封面上画的是谁?

小蛇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它是怎么走路的呢?

(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词语来形容小蛇的形状,集体模仿小蛇爬行的样子)

3.师:

扭啊扭,扭啊扭,小蛇们走累了要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了!

4.师(按肚子状):

咕噜噜······咕噜噜······这是什么声音?

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咦,肚子怎么会响起来呢?

(鼓励幼儿大胆想像)

5.师:

小蛇的肚子好饿好饿啊!

(出示树林的视频)瞧,好饿的小蛇来到了哪里?

这是什么地方呀?

好饿的小蛇来这里做什么呢?

(找吃的东西。

提醒幼儿完整讲述)

6.师:

猜猜看,好饿的小蛇会找什么东西吃呢?

(幼儿自由猜测)

二、逐段理解,想象模仿

1.师:

(出示香蕉)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扭来扭去,它发现了什么?

这个香蕉是什么样的呢?

(弯弯的、黄黄的······)

2.师:

好饿的小蛇看见黄黄的、弯弯的香蕉后,它会干什么呢?

3.师:

(出示“张大嘴的小蛇”的视频)小蛇要吃香蕉。

(幼儿自由想象,学说“啊呜”、“咕嘟”)

4.师:

(出示视频)咦,香蕉去哪儿了?

(激发幼儿探究的*)看,小蛇的肚子变成了什么样子?

5.师(小结):

好饿的小蛇吃了弯弯的香蕉,身体也变成弯弯的了。

(请幼儿重复)

6.师:

小蛇吃了香蕉后,觉得肚子还是空空的,它又去找吃的东西了。

这次他找到了什么?

(出示视频)这个饭团是什么样的?

小蛇又会怎么做?

(引导幼儿自由讲述,模仿小蛇“啊呜”、“咕嘟”吃饭团的滑稽动作,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7.师:

吃下饭团后,小蛇的肚子变成了什么形状?

(引导幼儿完整表述)

8.师(小结):

好饿的小蛇吃了三角形的饭团,身体也变成三角形的了。

9.师:

好饿的小蛇吃了香蕉,又吃了饭团,它还是没有吃饱。

(出示葡萄的视频)小蛇又会怎么样呢?

咦,小蛇的肚子又变成什么形状了?

(引导幼儿想象并完整重复“好饿的小蛇吃了XX,身体也变成XX的了”的句子)

10.借助“菠萝、苹果、大树······”的视频,引导幼儿想象并模仿“好饿的小蛇吃了XX,身体也变成XX的了”。

三、模仿应用,结束延伸

1.教师先后拿出鸭蛋、蛋糕、棒棒糖等食物,引导幼儿应用以上句子说话。

2.师:

现在小蛇终于吃饱了,它开始舒舒服服地睡觉了。

3.师:

今天我们听的这个故事就叫《好饿的小蛇》,它让我们学会了说“好饿的小蛇吃了XX,身体也变成XX的了”的句子,有趣吗?

我们回去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小鸡小鸡在那里

一、活动背景

《小鸡小鸡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

歌词中小鸡和母鸡妈妈的对话能激起幼儿情感的共鸣,好像在和自己的妈妈对话一样。

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扮演母鸡,请幼儿以小鸡的身份做游戏。

幼儿在欢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对唱游戏活动,感受歌曲的对答情趣与亲情。

2.在游戏中充分展开想象创编歌曲,体验对唱活动的快乐情趣。

3.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孵小鸡(撕贴)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

各种小动物的胸饰人手-:

一只。

(小鸡、青蛙、小牛、小狗、小猫等)

2。

与幼儿一起创设游戏情景“鸡窝”、“草地”、“花园”

3.蛋宝宝(椭圆形黄色蜡光纸)中间用缝纫机踩好小鸡的外形。

剪好圆形、三角形、鸡

4.录音机:

磁带《小小蛋儿把门开》,比较悠扬的乐曲一段。

(三)活动过程:

师:

“小鸡一一”

幼:

“哎一—”

师: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花园去玩,好吗?

幼:

“好的一”

教师和幼儿边唱边跳进活动室,在花园的篱笆旁坐下。

2。

在游戏中学唱新歌《小鸡小鸡在哪里》

(1)学对歌词。

师:

“小鸡,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幼:

“好的。

师:

“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

“叽叽叽叽,在这里。

师:

“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

“叽叽叽叽,在这里。

(2)学唱歌曲。

师:

“鸡妈妈用好听的声音来问,你们会用好听的声音来回答吗?

”即用琴伴奏。

师:

“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

“叽叽叽叽,在这里。

3、撕贴“小鸡”

在音乐声中撕贴小鸡。

幼儿园小班交通安全教案

幼儿园小班交通安全教案2015

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活动目标

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与成人一起外出的经验。

2、有关模拟游戏的情景创设。

3、课件《看望兔奶奶》。

活动过程

1、边观看课件

(一)边讨论。

(1)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带兔宝宝去看望她。

半路上,兔妈妈到水果店给奶奶买水果,兔宝宝就跑到了马路上。

她看到花丛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

蝴蝶飞到了马路中央,兔宝宝就一路追过去,差点被车撞上。

(2)为什么兔宝宝差点被车撞到?

(3)教师归纳:

兔宝宝离开妈妈在马路上玩耍,差点被车撞上。

这样太危险了,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在马路上玩。

2、边观看课件

(二)边讨论。

(1)兔妈妈和兔宝宝继续往前走。

奶奶家就在马路对面,兔宝宝兴奋地想冲过马路见奶奶,可是被兔妈妈一把拉住了。

(2)兔妈妈为什么要拉住兔宝宝?

过马路应该走哪里?

(3)教师归纳: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4)十字路口有斑马线,行人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走呢?

什么时候可以走?

(5)教师归纳:

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6)兔妈妈和兔宝宝走到斑马线前,等绿灯亮时再穿过马路去奶奶家。

3、小结:

兔宝宝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险,你们知道怎样才能避免那样的危险吗?

(幼儿回答后,教师用自编儿歌进行归纳:

小朋友,要牢记,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

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确保安全是第一。

4、在情景模拟游戏“去春游”中或到马路上去实地体验。

(1)带领幼儿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场景一:

人行道和车行道

师:

前面有两种道路,行人应该走哪一种路?

(人行道。

师:

行人应该注意什么?

(靠右边走,不能边走边玩,特别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

场景二:

十字路口

师:

要过马路了,我们应该怎么走?

(找到斑马线,看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场景三:

天桥

师:

这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走?

(走天桥就像走幼儿园的楼梯,要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能推也不能挤。

(2)顺利到达目的地之后,引导幼儿对刚才的情况进行小结,启发幼儿把过天桥的要点编到儿歌里去,如“过天桥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

延伸活动

行人走在马路上还应该注意什么?

请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然后把它们也编到儿歌里去好吗?

幼儿园小班个人计划

幼儿园小班个人计划

孩子都喜欢游戏。

但有很多孩子在游戏中,往往自我为中心,不会顾及别人,经常会为玩具争吵,我们小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所以这学期我们在这方面要多多培养,让他们学会"协商、合作、交往、分享"。

在学习活动中,大部分孩子能安静地学习,但有少部分幼儿没有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导致了班级的整个学习活动停滞不前,没有明显的进步。

我们班的孩子大部分都较好动,所以走、跑、跳等动作发展都较好,但孩子随意性较大,比较自由,有点"放得开,收不拢"的感觉。

另外,还有部分幼儿接受能力较好但不自信,在集体回答问题和单独回答时都做得较好,但不能起到带头作用。

故这学期我们着重常规方面的培养。

二、发展目标

(一)健康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学习正确洗手、洗脸的方法,学会独立入厕,养成喝水的习惯。

4、学习避开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危险因素。

(二)语言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理解日常用语。

3、用普通话交流,能用简单的短句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4、愿意用语言、动作、声音等表现所理解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角色。

(一)语言

1、提供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帮助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学说普通话。

并在日常活动中始终要求幼儿讲普通话。

2、利用听故事、看图书、绘画的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倾听和前阅读的能力。

3、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注重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要求幼儿多说。

4、本学期将利用多种形式,锻炼幼儿的胆量,使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表演,表现、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二)健康

1、每天继续保证幼儿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运动前讲清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发生。

2、重视幼儿身体素质的锻炼,保证每天幼儿都能达到运动量;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3、为幼儿提供各种类型的运动器械,根据周计划活动的安排,每周都有侧重点地带领幼儿进行体能锻炼。

4、给予幼儿在户外自由活动、探索和交流的机会。

5、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使幼儿认识有伤害性的物品、行为和危险的地方,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6、保教结合,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一日作息制度,注意加强病弱儿的照顾,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服务质量,让家长放心满意,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7、根据小班幼儿活泼好动,生理成熟不足和知识经验欠缺,稳定性差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时间,动静交替,室内外活动平衡.

四、家长工作

1、积极主动与家长配合,多与家长沟通,听取并采纳家长各种合理意见,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各种途径做好家长工作。

2、注重家长工作,根据主题教学需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协助做好搜集资料、辅导孩子等工作。

4、请家长参与班级环境布置并策划,帮助收集材料(废旧物品)。

5、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教师为每个幼儿写好家园联系册上的教师留言,每月发放,家长写好家园联系册上的家长留言,定期的反馈,做好交流沟通工作。

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度过小班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